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9371153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皮肤结构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过程皮肤结构皮肤结构皮肤结构皮肤结构表皮层表皮层真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毛囊毛囊皮脂腺皮脂腺淋巴管淋巴管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脂肪细胞脂肪细胞1 1胶原纤维胶原纤维 2 2弹性纤维弹性纤维12汗腺汗腺汗腺血管血管皮肤结构彩图皮肤结构彩图表皮表皮-角质层角质层 防水、防菌,保护作用防水、防菌,保护作用-透明层透明层 控制皮肤水分,管制水分流失控制皮肤水分,管制水分流失-颗粒层颗粒层 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棘层棘层 具有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具有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基基底底层层 每每一一个个表表皮皮细细胞胞都都起起源源于于此此,是是

2、皮皮肤肤细细胞胞的的“发发源源地地”。含含黑黑色色素素细细胞胞,产产生黑色素的多少决定肌肤颜色。生黑色素的多少决定肌肤颜色。表皮表皮-角质层角质层保护作用保护作用l防止外界异物侵入l防止内部水分流失l防止细菌感染表皮表皮-透明层透明层无生命力、无色、无核的细胞层无生命力、无色、无核的细胞层只有存在于手掌、脚掌只有存在于手掌、脚掌不容易藏污纳垢不容易藏污纳垢控制皮肤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控制皮肤水分,防止水分流失皮肤在这层开始萎缩老化皮肤在这层开始萎缩老化透明层表皮表皮-颗粒层颗粒层由由2 25 5层排列紧密的有核细胞组成层排列紧密的有核细胞组成细胞呈现扁形拱状长条模样细胞呈现扁形拱状长条模样是正在

3、退化,慢慢接近死亡的老化细胞,逐渐向角质层演变是正在退化,慢慢接近死亡的老化细胞,逐渐向角质层演变l保护作用保护作用防止外界异物侵入防止外界异物侵入抑制内部水分的蒸发抑制内部水分的蒸发折射光线,减少紫外线射入折射光线,减少紫外线射入表皮表皮-有棘层有棘层位于颗粒层之下,是表皮最厚的一层位于颗粒层之下,是表皮最厚的一层由由5 51010有核细胞组成,是细胞成熟的过程有核细胞组成,是细胞成熟的过程细胞呈现多面体,表面有如刺状突起细胞呈现多面体,表面有如刺状突起表皮表皮-基底层基底层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层紧密相连,由一层呈圆柱状细胞构成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层紧密相连,由一层呈圆柱状细胞构成基底层的细

4、胞,是构成表皮每一层细胞的母体,决定皮肤的自我修复功能再生周期再生周期表皮细胞新生成熟老化再生周期再生周期12121919天天新生表皮细胞,在基底层分裂繁殖到开始角化(新陈代谢)1414天左右天左右表皮细胞从基底层逐渐向外推移,到达角质层的周期1414天左右天左右已经老化死亡的角质细胞堆积在角质层直到脱落真皮真皮真皮的网状层真皮的网状层真皮真皮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皮肤最深层,存在真皮层与肌肉、骨骼之间位于皮肤最深层,存在真皮层与肌肉、骨骼之间l存在着纤维组织,期间有存在着纤维组织,期间有着蜂窝般的无数脂肪细胞着蜂窝般的无数脂肪细胞l能够储存营养、储藏能量,能够储存营养、储藏能量,防止体内热量不

5、受外界影防止体内热量不受外界影响响l抵御外界压力与冲击,保抵御外界压力与冲击,保护内部机体结构护内部机体结构皮肤附属器官皮肤附属器官皮脂腺皮脂腺皮脂膜皮脂膜汗腺汗腺l分泌汗液, 大部分会在表面蒸发l调节体温,参与皮脂膜的形成l使角质层更加柔软,易脱落小汗腺小汗腺大汗腺大汗腺出生时就存在青春期生长除唇红、指甲等处广泛分布全身多为腋窝、乳晕、大腿内侧根部从汗孔分泌汗液从毛孔分泌汗液汗液透明、无味汗液浑浊、粘腻、有异味能够帮助调节体温分泌体液皮脂腺皮脂腺l表皮细胞在角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脂肪质l分泌油脂,参予形成皮脂膜分布分布分泌分泌作用作用 除手掌、脚掌外皮脂腺分布全身,头面部最多腺体分泌皮脂,经导管

6、进入毛囊,再经毛孔排到皮肤表面柔软皮肤表面防止受损形成皮脂膜,可以滋润皮肤、毛发,防止皮肤水分蒸发而干燥皮脂膜皮脂膜l形成形成 由皮肤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混合乳化而成的薄膜,又称“酸性保护膜”l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呈透明状 呈弱酸性(PH值:4.56.5)l作用作用 防止细菌侵入,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 防止水分流失,控制水分含量 润泽肌肤、软化角质,防止皮肤干裂皮肤的作用皮肤的作用药物经皮吸收过程药物经皮吸收过程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途径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表皮途径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皮肤附属器官途径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

7、循环有两个途径,分别为表皮途径与皮肤附属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循环有两个途径,分别为表皮途径与皮肤附属器官途径。器官途径。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途径表皮途径药物在角物在角质层的的扩散途径有两种:散途径有两种:通通过细胞胞间隙隙扩散;散;穿穿过细胞(通胞(通过细胞膜和胞膜和细胞)胞)扩散散细胞间隙扩散细胞间隙扩散药物分子主要由细胞间扩散通过细胞间隙,药物分子主要由细胞间扩散通过细胞间隙,细胞间隙药物的扩散是角细胞间隙药物的扩散是角质层药物扩散质的限速过程。质层药物扩散质的限速过程。角质层细胞间是类脂分子形成的多层脂质双分子层,类脂分子的亲水角质层细胞间是类脂分子形成的多层脂质双分子层,类脂分子的亲水

8、部分结合水分子形成水性区,而类脂分子的烃链部分形成疏水区。极部分结合水分子形成水性区,而类脂分子的烃链部分形成疏水区。极性药物分子经角质层细胞间的水性区渗透,而非极性药物分子经由疏性药物分子经角质层细胞间的水性区渗透,而非极性药物分子经由疏水区渗透。水区渗透。细胞途径细胞途径角角质质层层细细胞胞膜膜不不是是类类脂脂双双分分子子层层结结构构,而而是是一一种种致致密密交交联联的的蛋蛋白白网网状状结结构构,物物质质的的扩扩散散较较为为困困难难,在在细细胞胞膜膜内内充充满满了了排排列列整整齐齐的的微微丝丝角角蛋蛋白白和和丝丝蛋蛋白白,也也不不利于药物的扩散。利于药物的扩散。在在膜膜内内外外成成分分之之

9、间间的的平平衡衡分分配也影响药物分子的顺利通过。配也影响药物分子的顺利通过。皮肤附属器官途径皮肤附属器官途径药药物物通通过过皮皮肤肤附附属属器器的的穿穿透透速速率率要要比比表表皮皮途途径径快快,但但皮皮肤肤附附属属器器在在皮皮肤肤表表面面所所占占的的面面积积只只有有0.1%0.1%作作用用,因因此此不不是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当当药药物物渗渗透透开开始始时时,药药物物首首先先通通过过皮皮肤肤附附属属器器途途径径吸吸收收,当当药药物物通通过过表表皮皮途途径径到到达达血血液液循循环环后后,药药物物经经皮皮渗渗透透达达稳态,则附属器途径的作用可被忽略。稳态,则附属器途径的

10、作用可被忽略。对对于于一一些些离离子子型型药药物物及及水水溶溶性性大大分分子子,由由于于难难以以通通过过富富含含类类脂脂的的角角质质层层,表表皮皮途途径径的的渗渗透透速速率率很很慢慢,因因此此通通过过皮皮肤肤附附属属器器途途径径的的吸吸收收液液是是重重要要的的。在在离离子子导导入入过过程程中中,皮皮肤肤附附属属器器是是离离子子型型药药物通过皮肤的主要通道。物通过皮肤的主要通道。渗透相与吸收相渗透相与吸收相渗透相:途径:经表皮吸收方式:简单扩散(大多数药物)脂溶性药物容易通过吸收相:途径:进入真皮血管扩散速度:药物的水溶性 血流量 组织液和淋巴液的 动速度经表皮屏障吸收,分为渗透相与吸收相两相:

11、经表皮屏障吸收,分为渗透相与吸收相两相:只有同时在水、脂中易溶的药只有同时在水、脂中易溶的药只有同时在水、脂中易溶的药只有同时在水、脂中易溶的药物,才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物,才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物,才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物,才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经皮给药系统皮肤的生理和病理条件药物的理化性质1 1、药物分子大小和形状:、药物分子大小和形状:药物分子量越大,分子体积越大,扩散系数越小,分子量药物分子量越大,分子体积越大,扩散系数越小,分子量600600的物的物质已较难通过角质层。因此做成经

12、皮吸收的药物质已较难通过角质层。因此做成经皮吸收的药物一般要求分子量一般要求分子量500500 10001000。2 2、熔点:、熔点: 低熔点药物易于渗透通过皮肤,低熔点药物易于渗透通过皮肤,一般要求熔点一般要求熔点150150 200200。药物的理化性质3 3、溶解度与分配系数:、溶解度与分配系数: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的因素之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的因素之一。脂溶性大的药物易通过角质层,药物穿过角质层后进入活性表皮一。脂溶性大的药物易通过角质层,药物穿过角质层后进入活性表皮继而被吸收,因活性表皮是水性组织,脂溶性太大的药物难以分配进继而被吸收,

13、因活性表皮是水性组织,脂溶性太大的药物难以分配进入活性表皮,所以入活性表皮,所以药物穿过皮肤的透皮系数与油水分配系数往往呈药物穿过皮肤的透皮系数与油水分配系数往往呈抛物线关系,即透皮系数开始随油水分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油抛物线关系,即透皮系数开始随油水分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油水分配系数大到一定程度透皮系数反而下降。水分配系数大到一定程度透皮系数反而下降。4 4、分子形式:、分子形式: 即药物的解离状态,合适的经皮给药系统表皮内即药物的解离状态,合适的经皮给药系统表皮内pHpH值为值为4 42 25 56 6,真皮内,真皮内pHpH值为值为7 74 4左右,根据药物的左右,根据药物的pKap

14、Ka调节系统介质的调节系统介质的pHpH,使,使其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比例有利于提高药物渗透性其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比例有利于提高药物渗透性。经皮给药系统1 1、剂型的影响、剂型的影响 不同给药系统的剂型在不同给药系统的剂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药物的释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药物的释放性和靶向性。放性和靶向性。药物越容易从给药物越容易从给药系统中释放,就越有利于其透药系统中释放,就越有利于其透皮吸收。皮吸收。一般凝胶剂、乳剂型软一般凝胶剂、乳剂型软膏中的药物释放较快,骨架型经膏中的药物释放较快,骨架型经皮贴片中药物释放较慢。皮贴片中药物释放较慢。经皮给药系统基质的影响 药物在基质中的溶解状态对其透皮

15、吸收有很大影响,只有溶解状态的药物才能进入皮肤。药物在基质中的过饱和状态可增大药物的化学势,从而大大提高透皮速率。透皮促进剂的影响 透皮促进剂是一种可暂时调节皮肤通透性的物质,它能可逆地改变角质层的屏障功能,而又不会损伤任何活性细胞。各种透皮促进剂的作用机制不一,有的直接作用于皮肤,有的则作用于制剂。皮肤生理和病理条件1、年、年龄和性和性别差异:差异: 新生儿与成人的皮肤通透性几乎相同,新生儿新生儿与成人的皮肤通透性几乎相同,新生儿药物透皮吸收的增物透皮吸收的增加与新生儿体表面加与新生儿体表面积和体重比例有关,伴随体重增加,体表面和体重比例有关,伴随体重增加,体表面积也在也在增加,新生儿每增加

16、,新生儿每单位体重的相位体重的相对体表面体表面积比成人大比成人大7倍,倍,这样由于吸收由于吸收的的组织浓度在度在婴幼儿比成人高,因此幼儿比成人高,因此导致全身中毒的危致全身中毒的危险性亦要比成性亦要比成人大得多,就此点而言注意人大得多,就此点而言注意药物的用量是很重要的。另外,男女性物的用量是很重要的。另外,男女性别之之间的皮肤吸收几无差异。的皮肤吸收几无差异。皮肤生理和病理条件皮肤生理和病理条件2、皮肤部位差异、皮肤部位差异 人体各部位的皮肤通透性有明显差异,其中以阴囊皮肤的通透性最大,其次依次为前额、头皮、背部、前臂、掌及足弓的跖表面。这主是与皮肤角质层的厚薄和毛囊皮脂腺的多少有关。例如掌

17、跖部的角质层最厚,皮脂腺最少,因而屏障最大,相应透过的药物就会减少。3、病理因素:、病理因素: (1)皮肤损伤皮肤由于机械,物理,化学创伤等损伤,破坏了皮肤结构,不同程度地损伤了角质层的屏障作用,致使吸收途径敞开,对药物的吸收明显增加。如湿疹、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渗透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增加。 (2)炎症皮肤发生炎症时血流加快,经表皮到真皮的药物很快被移去,使表皮与深层组织间的药物浓度差距加大,促使药物更易透入。皮肤生理和病理条件皮肤生理和病理条件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1)皮肤水合程度皮肤的角质层可被水合,即角质细胞与水分亲合,跟水分结合后使细胞体积膨大,角质层肿胀疏松。这是因为角质细胞膜实际上是一层半透性渗透膜,当含水量增加时,膜孔直径增大,组织紧密性降低,形成孔隙,使药物的渗透吸收增加。 (2)皮肤温度皮肤温度升高时吸收能力增加,这是由于温度增加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使已透人组织内的物质弥散速度加快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