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9355812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必 修 四第六课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 1 1备备 考考 导导 向向2 2考考 点点 梳梳 理理3 3核核 心心 突突 破破4 4随随 堂堂 训训 练练备备 考考 导导 向向考 纲 展 示核 心 线 索术 语 必 背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1.两个唯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2、理性的唯一标准2.三个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三个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属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4.四个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方面内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4.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考考 点点 梳梳 理理(一)实践与认识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_的物质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3、:其一,凡是实践,都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_;其二,实践是一种_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_。考点剖析客观世界客观世界 物质性活动物质性活动 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 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 特别提醒:实践的范围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实践是认识的_。唯一标准唯一标准 目的目的 (二)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_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

4、识,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第二,真理面前_。正确正确 人人平等人人平等 特别提醒:全面理解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决定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2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3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_统一。4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易错警示: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任何真理都是具

5、体的,有条件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只能让主观符合客观。特定特定 具体的历史的具体的历史的 条件和范围条件和范围 (三)认识的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永无止境永无止境 波浪式前进波浪式前进 【易错1】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分析:实践是

6、一种客观物质活动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是一种主观活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实践虽然受主观意识的指导,但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都是客观的,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易错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分析: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以正确认识为指导的实践。易错辨析【易错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分析:实践具有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

7、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当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易错4】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易错5】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注意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易错6】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分析:既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真理具有客观性,不管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谁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谁就掌握真理。【易错7】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分

8、析: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说法错误。【易错8】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分析: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易错9】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分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易错10】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分

9、析: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实践与认识的顺序不能调换。核核 心心 突突 破破1全面把握实践的特点核心考点一:实践与认识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主观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

10、社会的烙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联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2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反对误区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获得的根源是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

11、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因此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把客观事物或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脱离实践,纸上谈兵,不为实践服务图解(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

12、误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3)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的反作用的关系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的反作用不可分割,但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其中实践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和基础,认识的反作用受实践的决定作用的制约。承认实践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认识的反作用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只承认实践的决定作用,不承认认识的反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颠倒二者的关系就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

13、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特别提醒:正确理解认识的来源、基础、目的、途径、对象、认识规律及检验标准。(1)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目的都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认为认识可由人脑凭空产生则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

14、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2)认识的获得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从根本上讲都来源于实践。要真正地理解间接经验必须通过实践。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都通过亲自参加实践而获得认识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实践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区别开来。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在人们获得认识的过程中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认识。(3)客观事物是人们认识的对象,也是人们实践的对象。认识客观事物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4)认识的规律:实践

15、、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相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命题点1实践的内涵和特点命题揭秘:此考点最常见的考法是以漫画、名言警句、人类发明创造的热点事例为背景,设置体现类、原因类题型,重点围绕实践的基本特征展开测试,并常常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材料灵活多变,对考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C 解析太空干细胞实验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意识的产生,A排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说法错误。实践的

16、发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D说法错误。C 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是错误的;实践是有目的的直接现实性活动,B是错误的;实践决定认识,D是错误的;材料中“人造蛋”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C符合题意。如何区分实践的三个特征命题点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命题揭秘:常见的考法是以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计划,或者是新的科学发现、研究成果为载体,设置措施类、体现类、依据类、认识类等题型,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考查,有时也可能结合实践的特征、认识的过程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

17、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草本过程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问的类型是分析类主观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析材料信息,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逐一对接。“访问兽医站,拜访老兽医、老药农,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等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来源;“社

18、会的需求推动冯洪钱发展传统兽医药”体现了实践是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动力;“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体现了实践是检验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的标准和实践是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筛选出相关知识后,根据设问要求,结合材料组织回答即可。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结合材料,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角度,说明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再版的理论依据。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的产生以及不断再版

19、,都是由实践决定的,是实践的产物。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促进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再版。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十万个为什么的再版是匡正错误,指导实践的需要。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角度,说明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再版的理论依据。根据本题设问可知,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实践与认识关系,切入点是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再版,题型属于依据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等角度并结合材料来组织答案即可。回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时,要结合设问角度、提取材料包含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比较,筛选知识

20、。然后运用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先理论表述,后材料分析,具体分析回答。1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核心考点二:真理属性理解误区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符合客观对象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某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认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符合客观对象。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对象相符合,就是真理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真理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范

21、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图解思维拓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对

22、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2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内容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区别含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相对于物质而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对于实践而言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性质属于主观范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属于主观范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最基本

23、的属性是客观性,都是正确的属于主观范畴,是正确的联系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命题点1真理的客观性命题揭秘:真理的客观性是高频考点,最常见的考法是以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原因类等题型考查真理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人们的认识不同而不同。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画家、照片拍照等说明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对画家的画有不同的看法,说明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D符合题意。认识工具的进步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A错误;B说法错误,以往的认识、经验并非都错误,并非都阻碍认识的发展,因为认

24、识有正确、错误之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错误。C 解析真理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说法错误;人们制造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平常没有观察到的世界,说法正确切题;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都是“一沙一世界”,表明每个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正确切题;事物的本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命题点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命题揭秘: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是高考的重点之一。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国家制度、政策的变更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原因类等题型,考查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高考中会设置一些干扰选项,如“推翻原有真理获得新的真理”等,做题时需

25、要注意排除。C 解析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智库可以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进而促进决策科学性的提高,故正确;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谬误不会因为认同的人多就变为真理。B 解析材料中分析了在不同的地点由于地球自转,洗澡水漩涡朝不同方向旋转,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正确。真理发展的基础应该是实践;故表述错误。真理与怀疑不可能共同发展,故表述错误;本题答案选B。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

26、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核心考点三:认识过程理解原因误区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无限

27、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特别提醒: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但不是机械重复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认识应不断发展,为实践的发展提供指导。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命题点1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命题揭秘:认识过程属于高

28、频考点,往往结合人们对物质世界探索的最新成果进行考查,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常常作为背景材料,试题能力要求高,难度较大。B 解析“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这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人类的认识水平、社会历史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主客观条件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正确;观点认为人达不到真理性认识,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人的认识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并非是封闭式的循环运动,错误;正确说明了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当选。B 解析测产验收中,攻关品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宣告失败,既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

29、的唯一标准,也说明正确认识的获得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符合题意;真理性认识的获得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说法错误。图示法巧辨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命题点2认识论的综合考查命题揭秘:最常见的考法是结合新的政策、计划、战略的出台以及实施结果,设置体现类、原因类题型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解析知识限定为“追求真理的知识”,要求我们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我们可以结合材料中的科学家经历多次失败仍然坚持不懈,最终发现了新疗法以及将新疗法运用到实践中去等关键信息,从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以及在实践中认识和

30、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认识论的

31、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属于原因类问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时要围绕认识主体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不同学者观点的差异,从主观上看,是由于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

32、异;从客体上看,是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实践水平的差异。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的真理观等角度去分析。具体包括: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包括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并不是以上原理都要用到,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一个原理或哪些原理,然后把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可。随随 堂堂 训训 练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