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9346618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管理考试讲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第一节 预警的基础知识预警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 第三节第三节 预警控制预警控制 第四节第四节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第五节第五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第六节第六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第六章 事故预警机制n n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指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指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

2、预报指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体系,体系,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n n预警:预警:预警:预警: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n n预警机制:预警机制:预警机制:预

3、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n n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的,而的,而的,而的,而预警系统预警系统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主要由主要由主要由

4、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第一节 预警的基础知识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n n目标:目标:目标: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

5、度。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n n任务:任务:任务:任务: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n n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快

6、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n n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几个因素。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几个因素。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几个因素。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几个因素。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n n及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引导性原则。第

7、一节 预警的基础知识n n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组成。故预警系统组成。故预警系统组成。故预警系统组成。三、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报警实行措施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外部环境预警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反馈NOYES(

8、一)外部环境预警系统(一)外部环境预警系统(一)外部环境预警系统(一)外部环境预警系统n n自然环境变化的预警;自然环境变化的预警;自然环境变化的预警;自然环境变化的预警;n n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n n技术工艺、装备等物的因素变化预警。技术工艺、装备等物的因素变化预警。技术工艺、装备等物的因素变化预警。技术工艺、装备等物的因素变化预警。(二)内部管理不良预警(二)内部管理不良预警(二)内部管理不良预警(二)内部管理不良预警n n质量管理预警;质量管理预警;质量管理预警;质量管理预警;n n设备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设

9、备管理预警;n n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三)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三)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三)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三)预警信息管理系统n n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四)事故预警系统(四)事故预警系统(四)事故预警系统(四)事故预警系统三、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预警系统的组成(一)预警

10、系统的组成(一)预警系统的组成(一)预警系统的组成n n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n n预警分析系统预警分析系统预警分析系统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n n预控对策系统根据警情

11、确定控制方案。预控对策系统根据警情确定控制方案。预控对策系统根据警情确定控制方案。预控对策系统根据警情确定控制方案。(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1. 1.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监测系统n n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

12、)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2. 2. 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系统n n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故信息。故信息。故信息。n n包括:包括:包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辨伪、信息存储、信息收集

13、、信息处理、信息的辨伪、信息存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辨伪、信息存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辨伪、信息存储、信息推断。信息推断。信息推断。信息推断。 3. 3. 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1 1)预警评价指标)预警评价指标)预警评价指标)预警评价指标n n建立原则:建立原则:建立原则:建立原则: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性、预见性。性、预见性。性、预见性。性、预见性。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二)预警系统

14、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3. 3. 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1 1)预警评价指标)预警评价指标)预警评价指标)预警评价指标n n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产过程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产过程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产过程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机(物)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机(物)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机(物)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安全管理有效性的

15、指标、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安全可靠性指标安全可靠性指标安全可靠性指标。(2 2)预警准则的确定)预警准则的确定)预警准则的确定)预警准则的确定n n预警准则:不致漏警、误警。预警准则:不致漏警、误警。预警准则:不致漏警、误警。预警准则:不致漏警、误警。n n预警方法:指标预警预警方法:指标预警预警方法:指标预警预警方法:指标预警(不同级别)(不同级别)(不同级别)(不同级别)、因素预警、综合预、因素预警、综合预、因素预警、综合预、因素预警、综合预警、误警和漏警警、误警和漏警警、误警和漏警警、误警和漏警。n n预警阈值的确定。预警阈值的确定。预警阈值的确定。预警阈值的确定。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

16、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4. 4. 预测评价系统预测评价系统预测评价系统预测评价系统(1 1)评价对象)评价对象)评价对象)评价对象n n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2 2)预测系统)预测系统)预测系统)预测系统(3 3)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n n四级预警:红、橙、黄、蓝。四级预警:红、橙、黄、蓝。四级预警:红、橙、黄、

17、蓝。四级预警:红、橙、黄、蓝。n n一般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有两种:一般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有两种:一般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有两种:一般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有两种:1 1)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2 2)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二、预警系统的实现二、预警系统的实现二、预警系统的实现二、预警系统的实现n n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预警系统通

18、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制,制,制,制,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而预而预而预而预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能。能。能。能。(一)监测(一)监测(一)监测(一)监测(二)识别(二)识别(二)识别(二)识别(三)诊断(三)诊断(三)诊断(三

19、)诊断(四)评价(四)评价(四)评价(四)评价(五)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五)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五)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五)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n n是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是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是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是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一、组织准备一、组织准备一、组织准备一、组织准备(一)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一)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一)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一)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n n在原企业组织中设置新的预警管理部门。在原企业组织中设置新的预警管理部门。在原企业组织中设置新的预警管理部门。在原企业组织中设置新的

20、预警管理部门。(二)预警机构(二)预警机构(二)预警机构(二)预警机构n n对原有安全监察机构进行改造,成立安全预警部,增加预警对原有安全监察机构进行改造,成立安全预警部,增加预警对原有安全监察机构进行改造,成立安全预警部,增加预警对原有安全监察机构进行改造,成立安全预警部,增加预警管理职能。预警部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维护企业的预警管理管理职能。预警部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维护企业的预警管理管理职能。预警部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维护企业的预警管理管理职能。预警部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维护企业的预警管理系统。系统。系统。系统。二、日常监控二、日常监控二、日常监控二、日常监控n n两个主要任务:日常对策,事故危

21、机模拟。两个主要任务:日常对策,事故危机模拟。两个主要任务:日常对策,事故危机模拟。两个主要任务:日常对策,事故危机模拟。三、事故的危机管理三、事故的危机管理三、事故的危机管理三、事故的危机管理(是对(是对(是对(是对“ “日常监控日常监控日常监控日常监控” ”活动的一种扩展)活动的一种扩展)活动的一种扩展)活动的一种扩展)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第三节 预 警 控 制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n n事故应急救援的

22、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坏等。(1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 2)迅速控制事态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 3)消除危害后果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做好现场恢复

23、。(4 4)查清事故原因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第四第四节 事故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急管理体系一、事故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及特点(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1.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突发性2.2.应急活动的复杂性应急活动的复杂性3.3.后果、影响易猝发、激化、放大后果、影响易猝发、激化、放大n n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迅速、准确和有效。(1 1)迅速)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

24、物资等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2 2)准确)准确,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动和战术进行决策。(3 3)有效)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二、事故二、事故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求n n有关法律:有关法律:l l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第(第1717、3333、6868条规定);条规定);l l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l l消防法消防法

25、;l l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2007.11.1施行)施行)。n n有关法规:有关法规:l l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第4949、5050条);条);l l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第7 7条条) );l l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第3131条);条);二、事故二、事故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求l l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l l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n n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n

26、n部门规章:部门规章:l l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2009年);年);l l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试行试行) );l l突发时间应急演练指南突发时间应急演练指南。n n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l l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n n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等n n20062006年年1 1月月8 8日,国务院发布了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27、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n n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会安全事件4 4类,分为类,分为级(特别重大)、级(特别重大)、 级(重大)、级(重大)、 级(较大)和级(较大)和级(一般)四级。级(一般)四级。n n国务院又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又相继发布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等等9 9个事故灾难类突

28、个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n n20062006年,国家安监总局印发了年,国家安监总局印发了6 6项部门预案,完善了国家安项部门预案,完善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发布了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行业标准,(行业标准, 2006-11-012006-11-01实施)。实施)。二、事故二、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法急救援的法律法规要求要求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国家部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家应急预案省级应急预案市级应急预案县级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三

29、、事故三、事故应急管理理急管理理论框架框架n n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强调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突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强调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突发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预防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的应急理念。响应准备预防恢复三、事故三、事故应急管理理急管理理论框架框架n n预防:预防:一是预防事故发生,二是降低事故后果。一是预防事故发生,二是降低事故后果。n n准备:准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称,包括应急机构的建立和职责落实、预案的编制、应应急机构的建

30、立和职责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的培训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的培训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n n响应:响应:指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指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如: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急救与医援工作,如: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救援等;救援等;n n恢复:恢复: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如:事故损失评估、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如:事故损失

31、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四、事故四、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急管理体系构建(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n n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 4个部分组成个部分组成。(二)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二)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n n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托现有,资源共享;一专多能,平战结合;合理布局;依托现有,资

32、源共享;一专多能,平战结合;功能实用,技术先进;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功能实用,技术先进;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三)事故应急响应机制(三)事故应急响应机制n n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3 3级:级:一级紧急情况、二级一级紧急情况、二级紧急情况、三级紧急情况紧急情况、三级紧急情况。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构 应急体系组织体制 运作机制 法制基础 保障系统 管理机构 功能部门 应急指挥 救援队伍统一指挥 分级响应 属地为主 公众动员 紧急状态法 应急管理条例政府令 标准 信息通信 物资装备 人力资源 经费财务四、事故四、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急管理体系构建(四

33、)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n n按过程分为按过程分为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如图所示。等几个过程,如图所示。(五)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五)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n n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场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场的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即建立事的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即建立事故指挥系统。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故指挥系统。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发生

34、前已建立,预先对指挥达成一致意见。发生前已建立,预先对指挥达成一致意见。n n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指挥部、行动部、策划部、指挥部、行动部、策划部、后勤部、资金后勤部、资金/ /行政部等行政部等5 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警情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关闭)中心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专家支持扩大应急申请增援信息反馈总结评审YYNN关闭报 警Y接 警事故发生现场指挥系统结构现场指挥系统结构 事故指挥官

35、 安全 信息 联络 行动部 策划部 后勤部 资金行政部指挥部第二第二节 事故事故应急急预案案编制制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一)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作用(一)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作用 (1 1)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便于应)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便于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尤其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急准备和应急管理,尤其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 (2 2)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 3)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4 4)当发

36、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部门)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部门的协调。的协调。 (5 5)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二)(二) 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7 7点)点)二、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二、事故应急预案体系n n应急预案按照其功能和目标,可分为应急预案按照其功能和目标,可分为3 3个层次。个层次。 ( (一一) )综合预案综合预案n n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方针、政策、应急组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

37、总体思路等。 ( (二二) )专项预案专项预案n n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三三)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n n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是针对具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是针对具体装置、场所、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体装置、场所、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n n现场处置方案的另一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另一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

38、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1现场处置方案2现场处置方案n。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n n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于于20062006年年1111月月1 1日实施。编制应急预案时应进行合理规划,日实施。编制应急预案时应进行合理规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主要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做到重点突出,反映主要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n n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安监总局令第1717号)规定了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号)规

39、定了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1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2 2)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 3)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房子情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房子情况; 四、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四、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n n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下面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下面6 6个步骤:个步骤:(1 1)成立工作组。)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

40、制工作组。(2 2)资料收集。)资料收集。(3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 4)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评估。(5 5)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6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n n不同的应急预案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不同的应急预案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即即“1+4”1+4”预案编制结构。预案编制结构。(1 1)基本预案:)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2 2)应急功能设置:)应急功能设置:是针对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是针对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采取的一系列

41、的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常采取的一系列的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n n设置应急功能时,应针对潜在重大事故的特点综合分设置应急功能时,应针对潜在重大事故的特点综合分析并将其分配给相关部门。析并将其分配给相关部门。(3 3)特殊风险管理:)特殊风险管理: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做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做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 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4 4)标准操作程序:)标准操作程序:各应急功能的主要责任部门必须制各应急功能的主要责任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5 5)

42、支持附件:)支持附件: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的有关支持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的有关支持保障系统的描述及有关的附图表。的描述及有关的附图表。n n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等记录等,是一个,是一个4 4级文件体系。级文件体系。级号级号要素内容要素内容级号级号要素内容要素内容1方针与原则方针与原则4.3警报和紧急公告警报和紧急公告2事故预防事故预防4.4通讯通讯2.1危险分析危险分析4.5事态监测与评估事态监测与评估2.2资源分析资源分析4.6警戒与治安警戒与治安2.3法律法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4.7人员疏散与安置人员疏散与安置3准备

43、程序准备程序4.8医疗与卫生医疗与卫生3.1机构与职责机构与职责4.9公共关系公共关系3.2应急资源应急资源4.10应急人员安全应急人员安全3.3教育、培训与演习教育、培训与演习4.11抢险与救援抢险与救援3.4互助协议互助协议4.12危险物质控制危险物质控制4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5现场恢复:现场恢复:内容内容4.1接警与通知接警与通知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4.2指挥与控制指挥与控制 持续改进、符合实际持续改进、符合实际六、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六、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1总则总则22生生产经营单产经营单位的危位的危险险性分性分析析33组织组织机构及机构及职责职责

44、44预预防与防与预预警警55应应急响急响应应66信息信息发发布布综合合应急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案的主要内容7 后期处置8 保障措施9 培训与演练 10 奖惩11 附则附件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3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及职责44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55信息报告程序信息报告程序66应急处置应急处置6.16.1响应分级响应分级6.26.2响应程序响应程序6.36.3处置措施处置措施7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1事故特征事故特征22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组织与职责33应急处置应急处置4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现场处置

45、方案的主要内容第六第六节 应急急预案的演案的演练n n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手段。一、应急演练的定义、目的与原则一、应急演练的定义、目的与原则(一)定义(一)定义n n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相关应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相关应急人员与群众,针对特定的突发事件假象情景,急人员与群众,针对特定的突发事件假象情景,按照应按照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执,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活动。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活动。(二

46、)目的(二)目的n n检验预案;检验预案;n n完善准备;完善准备;一、一、应急演急演练的定的定义、目的与原、目的与原则(二)目的(二)目的n n锻炼队伍;锻炼队伍;n n磨合机制;磨合机制;n n科普宣教。科普宣教。(三)原则(三)原则n n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结合实际、合理定位;n n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着眼实战、讲求实效;n n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精心组织、确保安全;n n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厉行节约。演演练的参与人的参与人员n n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演练过程中都应佩带能表明

47、其身份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演练过程中都应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的识别符。(1 1)参演人员:)参演人员:相当于是通常所说的演员。相当于是通常所说的演员。(2 2)控制人员:)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度的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度的人员。(3 3)模拟人员:)模拟人员: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务部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4 4)评价人员:)评价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5 5)观摩人员:)观摩人

48、员:指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的人员以及旁观指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的人员以及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演练过程的观众。二、二、应急演急演练的的类型型(一)按组织方式分类(一)按组织方式分类n n桌面演练:圆桌讨论或演习活动,口头或书面叙述。桌面演练:圆桌讨论或演习活动,口头或书面叙述。n n实战演练:现场实战操作。实战演练:现场实战操作。(二)按演练内容分类(二)按演练内容分类n n单项演练:针对特定的环节和功能。单项演练:针对特定的环节和功能。n n综合演练:涉及多项或全部应急相应功能。综合演练:涉及多项或全部应急相应功能。(三)按演练目的和作用分类(三)按演练目的和作用分类n n检验性演练。检验

49、性演练。n n示范性演练。示范性演练。n n研究性演练。研究性演练。三、三、应急演急演练的的组织与与实施施准备计划改进评估总结实施应急演练基本流程n n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要包括计划、准备、实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要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等施、评估总结和改进等5 5个阶段。个阶段。三、三、应急演急演练的的组织与与实施施uu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各阶段的主要任务n n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明确演练需求,提出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初步安明确演练需求,提出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初步安排。排。n n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完成演练策划,编制演练总体方案及其附件,完成演练策划,编制演练总体方案及其附件,进行必要

50、的培训和预演,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安排。进行必要的培训和预演,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安排。n n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总体方案完成各项演练活动,为演练按照演练总体方案完成各项演练活动,为演练评估总结收集信息。评估总结收集信息。n n评估总结阶段:评估总结阶段:评估总结演练参与单位在应急准备方面的评估总结演练参与单位在应急准备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的重点,提出改进计划。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的重点,提出改进计划。n n改进阶段:改进阶段:按照改进计划,由相关单位实施落实,并对改按照改进计划,由相关单位实施落实,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检查。进效果进行监督检查。三、三、应急演急演练的的组织与与实施施(一

51、)计划(一)计划1.1.梳理需求:梳理需求:确定演练目的、分析演练需求、确定确定演练目的、分析演练需求、确定演练范围。演练范围。2.2.明确任务明确任务。3.3.编制计划编制计划。4.4.计划审批。计划审批。(二)准备(二)准备n n核心工作是:核心工作是:设计演练总体方案。设计演练总体方案。1.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成立演练组织机构: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保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保障部、评估组、参演队伍和人员。障部、评估组、参演队伍和人员。三、三、应急演急演练的的组织与与实施施(二)准备(二)准备2.2.确定演练目标。确定演练目标。3.3.演练情景事件设计。演练情景事件设计。4.4.演练流程

52、设计。演练流程设计。5.5.技术保障方案设计。技术保障方案设计。6.6.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7.7.编写演练方案文件编写演练方案文件8.8.方案审批方案审批9.9.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场地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场地保障、物资和器材保障、技术保障、安全保障。保障、物资和器材保障、技术保障、安全保障。三、三、应急演急演练的的组织与与实施施(二)准备(二)准备10.10.培训。培训。11.11.预演。预演。(三)实施(三)实施1.1.演练前检查。演练前检查。2.2.演练前情况说明和动员。演练前情况说明和动员。3.3.演练启动演练启动4.4.演练执行:实战演练、桌面演练、演练解说、演演练执行:实战演练、桌面演练、演练解说、演练记录、演练宣传报道。练记录、演练宣传报道。5.5.演练结束与意外终止。演练结束与意外终止。三、三、应急演急演练的的组织与与实施施(三)实施(三)实施6.6.现场点评会。现场点评会。(四)评估总结(四)评估总结1.1.评估。评估。2.2.总结报告:召开演练评估总结会议、编写演练总总结报告:召开演练评估总结会议、编写演练总结报告。结报告。3.3.文件归档与备案。文件归档与备案。(五)改进(五)改进1.1.改进行动。改进行动。2.2.跟踪检查与反馈。跟踪检查与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