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9344661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篇第一篇 船用泵和空气压船用泵和空气压缩机缩机第一章第一章 往复泵往复泵第一节第一节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1-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容积式泵,其对液体作功的主要运动部件是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或柱塞,亦可分别称为活塞泵或柱塞泵。图11单缸活塞泵的工作原理图。1-1-2 往复泵的流量往复泵的理论流量即活塞的有效工作面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容积: Q=60KAeSn m3h (11)式中:

2、K 泵的作用数; S 活塞行程,m; n 泵的转速,rmin; A 活塞平均有效工作面积,m3。1-1-2 往复泵的实际流量 往复泵的实际流量Q总小于理论流量Qt,即QQt v这是因为: 压力降低时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会逸出,液体本身汽化;空气从填料箱等处漏入。活塞换向时,由于泵阀关闭迟滞造成液体流失。活塞环、活塞杆填料等处的间隙以及泵阀关闭不严等产生的漏泄。一般输送常温清水的往复泵, v 0.800.98;1-1-2 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上述表达式是泵的平均流量。当工作面积为A (m2)的活塞以速度v (ms)排送液体时,瞬时流量表达为: q = Av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故v和泵

3、q将周期性地变化。一般曲柄连杆长度比 0.25,v可用曲柄销的线速度在活塞杆方向的分速度代替,即v = r sin式中: -曲柄角速度,常数; -曲柄转角单作用泵的流量也近似地按正弦曲线规律变化。单作用泵的流量是很不均匀的。多作用往复泵流量的均匀程度显然要比单作用泵强。三作用泵流量的均匀程度不但优于单、双作用泵,而且比四作用泵也强。1-1-2 往复泵的供液不均匀度泵供液的不均匀程度可用脉动率Q表示:Q=(qmax-qmin)qm式中:qmax, qmin, qm分别为表示最大、最小和平均理论流量。各种往复泵Q的理论值如表11所列,它与曲柄连杆长度比有关。表11 各种往复泵Q的理论值作用数K12

4、34Q (=0)3.141.570.140.32Q (=0.2)3.21.60.250.32 图1-2 电动往复泵的流量变化曲线1-1-3 往复泵的特点1.有较强的自吸能力。靠自身抽出泵及吸入管中的空气而将液体从低处吸入泵内的能力。自吸能力可由自吸高度和吸上时间来衡量。泵吸口造成的真空度越大,则自吸高度越大造成足够真空度的速度越快,则吸上时间越短。自吸能力与泵的型式和密封性能有重要关系。当泵阀、泵缸等密封变差,或余隙容积较大时,其自吸能力就会降低。故起动前灌满液体,可改善泵的自吸能力。 2.理论流量与工作P无关,只取决于n、泵缸尺寸和K。不能用节流调节法,只能用变速调节或回流调节法。有些特殊结

5、构的往复泵可通过调节柱塞的有效行程来改变流量。1-1-3 往复泵的特点(2)3.额定排出压力与泵的尺寸和转速无关P取决于泵原动机的n、轴承的承载能力、泵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等。为防过载,泵起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且装设安全阀。以上是共有特点。此外,往复泵还有:4.流量不均匀,排出压力波动为减轻Q ,常采用多作用往复泵或设置空气室。1-1-3 往复泵的特点(3)5.转速不宜太快。电动往复泵转速多在200300 rmin以下,若n过高,泵阀迟滞造成的容积损失就会相对增加;泵阀撞击更为严重,引起噪声和磨损;液流和运动部件的惯性力也将随之增加,产生有害的影响。由于n受限,往复泵流量不大。6.运送含固体杂质的液体时,泵阀容易磨损和泄漏。应装吸入滤器。7.结构比较复杂,易损件(活塞环、泵阀、填料等)较多。由于上述特点,笨重(在Q相同时与其它泵相比) ,造价高,管理维护麻烦,在许多场合它已被离心泵所取代。但舱底水泵和油轮扫舱泵等在工作中容易吸入气体,需要具有较好的自吸能力,故常采用往复泵;在要求小Q、高P时,也可采用往复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