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ppt课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9344624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稻瘟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水稻稻瘟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水稻稻瘟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水稻稻瘟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水稻稻瘟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稻瘟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稻瘟病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12防治方法病害症状1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症状症状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2稻瘟病的危害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叶瘟重则成片枯死,穗颈瘟则造成大量白穗或秕粒。3叶瘟4稻瘟病发生的时期秧苗和成株叶片,本田分蘖盛期发病最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图为典型的稻瘟病病斑,急性型。中毒部(黄色),坏死

2、部(褐色),崩溃部(灰白色),坏死线。5稻瘟病的类型和病原稻瘟病的类型和病原1白点型2急性型3慢性型病斑中期4慢性型病斑后期5褐点型6急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上图急性型;下图转化为慢性型。7慢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8白点型病斑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高温晴天时急性

3、型初期可转变为白斑型。9褐点型病斑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10叶片上病斑表现有四种类型类型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形态园形小点椭园纺锤形纺锤形近园形小点色泽白色绿色黄褐色褐色病斑形成幼叶侵入,强光照射湿度大,高肥,由白点发展而来干燥或药后,由急性转变而成抗病品种或烂叶病斑变化湿度大时发展成急性型干燥后转变为慢性型湿度大时,产生灰绿色霉层一般不产生孢子11叶瘟病斑四种类型演变图解病菌感染,感病后气候干燥,表现白点型,遇适温高湿变为急性型遇适温高湿造成流行成灾。病菌感染抗病品种或老叶,感病后现现褐点型,遇适温

4、高湿,转变为慢性型。急性型遇适温干燥,转变为慢性型。病菌感染感病品种嫩组织,表现急性型。12节瘟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13穗颈瘟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14穗颈瘟图示穗颈瘟15谷粒瘟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16 稻瘟病16.叶瘟(1.急性型;.2急性型转慢性型;34.慢性型;5.褐点型;6白点型;)7.健穗;8.穗颈瘟初期症状;910.穗颈瘟后期症状;

5、11.支梗瘟;1213.节瘟;14.谷粒曾;15.护颖瘟;16.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17病原病原病原PiriculariaoryaeCav.半知菌类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梨形孢属分生孢子梗线状,不分枝,顶端弯曲状,成束从病部气孔伸出,或穿透表皮单生,梗有隔膜,基部褐色,越往上色越浅。梗顶着生分生孢子,梗顶端每生一个孢子后,尖端弯曲,向前伸长。分生孢子洋梨形,无色,初生时无隔,成熟时,一般有2个隔膜,隔膜处稍向内缢缩。18病原图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生理小种。显微镜下病原图。19稻瘟病病原图手绘病原图。20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

6、。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

7、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21发病条件分生孢子在1035间都可形成和发芽,以2528最适宜,湿度80%以上。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经68小时,即可形成,其发芽须相对湿度90%以上,有水滴和水膜存在。自然条件下此菌只侵染水稻。22稻瘟病的侵染循环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二年从病稻草上飞到稻田中侵染为害。病稻草上的病菌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活78个月,在北方可活1年。而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1个月就全部死亡。散落田间的草上的病菌经4个月死亡。病菌传播主要靠风吹,

8、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上为害。23稻瘟病的侵染循环病谷上的病菌引起苗瘟和苗叶瘟。但由于气候、育秧方法、播种期不同,对病害的发生作用不同。早稻露地育秧,除华南地区外,其他地方春播时气温低,不利于病菌侵入,传病作用不大;塑料薄膜育秧的秧田,温度和湿度较高,常引起发病。晚稻育秧气温在20以上,又采用湿润秧田,病菌增长很快,传播为害,与发病关系较大。24病害循环(Diveasecycle)图25病情预测1、叶瘟发展趋势的预测: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后,如品种感病,稻苗生长嫩绿,气象预报多阴雨,一般79天将会普遍发病,10

9、14天病势加重。如在秧田后期或分蘖期看到急性型病斑出现渐多,且天天急剧增多,表示35天内叶瘟会大发生,流行,应进行防治。262、穗瘟发展趋势预测孕穗期叶瘟不断上升,剑叶急性病斑和节瘟增加,碰上多阴雨天气,气温下降于20下,穗瘟将发生流行,提早防治。27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选优良品种:选优良品种: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如早稻有:早58、湘早籼3号、21号、22号,86-44,87-156,皖稻61,赣早籼39号、42号、41号,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丝2号,培两优288号,华籼占,汕优77;中稻有:七袋占1号,七秀占3号,培杂山青,三培占1号,滇引陆粳1号,宁粳17号。28农

10、业防治保健栽培:能使水稻有节奏的生长,尽量发挥一个品种的抗病性和丰产性,同时达到防病,高产又优质的栽培技术,叫保健栽培。水稻保健栽培技术除去“浅水浅栽,条栽,双龙出海”等之外,着重注意以下几点:291、适时早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促进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主要是避开夏季(一般是8月)低温,大家公认早栽增产,在适时早栽的前提下,提早结束栽期就显得重要。30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稻瘟病防治的难点。它要求各种养分要配合适当,施肥时间要及时,施肥方法要对头。做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不疯长,不脱肥,出现正常的两黑两黄,后期不恋青,不早衰。掌握水稻生育过程中,“两黑两黄”的生长发育规律,即:31“一黑

11、”栽秧后2530天内,即栽秧返青后的有效分蘖期内,要求苗棵颜色绿,可通过施肥而达到。分蘖肥,栽秧后35天结合除草施肥,增效。32“一黄”无效分蘖期,如不控制分蘖,就造成稻田荫蔽,容易感染稻瘟病,故要控制分蘖,使稻株退黄,通过排水晒田来达此目的。33“二黑”拔节以后到孕穗,浅水灌溉,或干湿间隙灌溉,促使晒田期发生的新根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旱长根,水长苗),以利于幼穗的成长,这时要求稻株又转为绿色,通过施肥达此目的。34“二黄”抽穗前约10天左右,又要求苗色逐渐退黄。如此时稻株浓绿不退黄,就需在打苞“破肚”期,加强药剂防治。在叶色正常退绿淡(落黄)时施用,经济有效。353、合理密植根据高产要求而定。

12、一般3555万丛。364、科学管水达以水调温,调气,调肥的作用。分蘖末苗够晒田(晒到田成“鸡脚裂”时即可灌水),对预防穗瘟有好处,在水源条件差的情况下,就要慎重行事。375、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利用籼稻双粳稻抗病,把粳稻种在籼稻的里面,就可减少粳稻的稻瘟病的发生。38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浸6天,20-25浸1-2天,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然后用薄膜

13、覆盖闷种3小时。39种子消毒处理用多菌灵02%多菌灵,多福粉或福美双药液浸种48小时,不洗净催芽播种;在没有药的情况下用石灰浸种。40药剂与防治关键2、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发病初期喷洒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上述药剂也可添加40mg/kg春雷霉素或加展着剂效果更好。叶温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

14、是在孕穗期(破肚期)5%破肚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413、秧田末期进行药剂处理秧田末期已见有叶瘟,用75%三环唑4050克,兑水25公斤喷雾,在移栽前310天处理。424、移栽秧后进行药剂处理主防叶瘟,不发生坐草落塘。在发棵初期发生叶稻瘟,喷药二次,每次隔7天。(2)、栽秧后约30天发现叶瘟,排水晒田,药剂处理。435、孕穗末期进行药剂处理是防稻瘟病的重点,主要防穗稻瘟,只能预防,发病后就无法治,只好开追掉会。在水稻有5%破肚时施药一次,齐穗时施药一次。高产田发病重。447、下列危险田块要施药1、拔节前正常落黄,但土壤后劲大的田块;2、拔节前正常落黄,为增产而施用穗肥的田块;3、曾经封行,虽经晒

15、田处理,苗棵有落黄表现的田块;4、苗棵一直呈绿色不褪的田块;5、苗棵群体过大,有效穗达达三十万以上的田块;6、孕穗期上部叶片上有病斑的田块。45小结一、稻瘟病侵染循环:在病种和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是本病的初侵染源,秧田和本田发病后,在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在田间反复再侵染,条件适宜时,导致病害流行。46二、稻瘟病防治的方法策略: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消灭菌源为前提,提高栽培技术,增强水稻抗性为重点,及时药剂防治为辅助的防治措施。47防治方法一、种:1、抗病高产品种;2、种子处理;二、秧:1、培育无病壮苗;2、药防保护;三、密:合理密植,利用通风透光;四、肥:配方施肥,增强P、K肥;五、

16、水:科学管水,适时晒田,介绍沟垄栽培育秧,栽培技术;六、多样性;七、药:化学药剂防治。48思考题一、绘出稻瘟病的病原形态图?并注明。二、结合本地实际拟定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492、答案稻瘟病的综合防治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主要病害,有谷粒瘟、苗瘟、叶瘟、节瘟、穗瘟,群众称“鬼卡颈”。水稻在全生长过程中都会产生此病。所以对它的防治,从种到收都要重视防治。植保方针,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稻瘟病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感病品种、高产栽培、施肥增加、氮、磷、钾搭配不合理。土壤情况、气候因子等综合诱因。50(一)选择抗病良种:品种的抗病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个品种在无病区它表现抗病。拿到老病区

17、去种植表现不抗病。或者在病区种头年抗病,种上23年后又不抗病。另外在泥田里种抗病、主要肥料来得缓慢。在沙田里种又不抗病,肥料来得快,流失也快。在平原种植抗病,放到山冲田雾气重的地方种不抗病。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把粘附在种子上的病菌杀死。51(二)科学施肥管水:促进禾苗早生快发,生长健壮,减轻病害的发生,使禾苗利用养分达到协调状态,达到良性生长的目的。用肥水平基本配方要求氮:磷:钾=2.1:1:1.2。水稻上用的复合肥深受农民欢迎。科学管水上采用“干湿”管理方式为好。52(三)气候与发病关系:气候与稻瘟病的发生关系相当密切,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有三次大流行,第一次秧田五叶期,秧苗生长拥挤,

18、如追氮肥,嫩茎披叶,遇上降雨天气叶瘟大流行。第二次在本田里禾苗进入分蘖盛期,在5月20-30日降雨8天,雨量222.3毫米,旬平均气温20.4,相对湿度89%的气候情况下,病丛率在这10天内由35%上升到67%,病株率由6.9%上升到11.0%,病指数由1.7上升到8.6。叶瘟大流行时,出现茎秆矮、叶片缩短的落窝现象。第三次在大胎至抽穗期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两旬共降雨15天。旬平均气温27左右,相对湿度83-79%,结果穗瘟指数由1.3上升到7.7。严重度成倍上升,穗颈瘟和枝梗瘟大流行。53(四)处理带病稻草:在稻瘟病严重田块稻草要就地烧毁。如不烧毁拿回垫圈,也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作基肥使用。不要用带病稻草去捆秧肥,防止病菌反复传播。54(五)根据以上发病原因,在病害初期要用药剂进行防治:1、每亩用三环唑3两。2、每亩用克瘟散1.5两。3、每亩用异稻瘟净3两。4、每亩用富士一号(稻瘟灵)2两。5、每亩用施宝灵3两。6、以上几种农药可以选择一种,要兑水120-150斤喷雾,特别是防治穗瘟时,药量要足,兑水量要多,效果才佳。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