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9324588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宋明理学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知道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及影响。(重点)2.比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点。(难点)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理学的产生一、理学的产生1.背景背景(1)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达到顶点,并开始衰落。官僚地主肆意兼并 ,加深了社会矛盾。(2)朝廷要求封建思想家对 改造创新,以维护封建统治。(3)官僚地主集团把理学作为反对 及其新学的精神武器。2.产生:理学是以 思想为基础、吸取 和 思想形成的

2、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土地儒学王安石变法儒家佛教道教概念阐释概念阐释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右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提示提示提示趋势:三教合一。特点:儒学的包容性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学习思考学习思考它体现了我

3、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儒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什么特点? 二、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二、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程颢、程颐,人称“二程”,宋代理学的 人。2.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1)核心思想:提出“ ”的概念。认为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把天理与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就是天理。(2)在认识论上,提出“ ”,把“格物”当作领悟 的手段。(3)在道德修养上,继承孔子的“克己复礼”,主张“ ”。奠基天理天理伦理道德格物致知天理存天理,灭人欲误误区区警警示示“格物致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意思不同。“格物致知

4、”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地位:地位:是理学思想的 ,地位仅次于孔孟。2.思想内容思想内容(1)认为“ ”是宇宙的本原。(2)封建的三纲五常就属于“天理”。(3)主张“ ”,用封建纲常伦理来改造人性。3.国际影响:被日本德川幕府奉为“ ”,被朝鲜王朝奉为“国教”,被西欧的启蒙学家所借用,创造了“理性”概念。集大成者理存天理,灭人欲官学误误区区警警示示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

5、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中。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提提示示主要思想:世界观与伦理观:“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气论);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知识、道德与天理联系;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学习思考学习思考提示四、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四、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1.概况概况(1)思想来源:南宋陆九渊提出“ ”,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2)地位: 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哲学观:提出“心外

6、无物”“ ”的命题。(2)认识论:主张通过“ ”克服“私欲”的途径,达到“ ”。心即理也心学心外无理内心反省致良知误误区区警警示示心学也属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3.“陆王心学”中的“陆王”是指谁?他们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提示提示提示“陆王”分别指陆九渊、王阳明。思想:陆九渊提出“心即理”,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习思考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1.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史史料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

7、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问题思考问题思考史料中体现的哲学观和哲学范畴分别是什么?朱熹是如何看待“天理”和“人欲”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答答案案哲学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是天下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纲常伦理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专制统治。答答案案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内心感悟“致良知”。2.比较朱熹与王阳明求比较朱熹与王阳明求“理理”的方法的方法史史料料朱熹认为:“一事不穷,

8、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反映了朱熹格物致知的主张,意思是说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良知”是指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问题思考问题思考据史料说明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答案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n史论总结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本质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主张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地位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同点世界观

9、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理先物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识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主题二宋明理学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特点史史料料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问题思考问题思考据史料,分析宋明理学有何特点。 答案答答案案吸收了佛道思想,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儒

10、学成为哲学理论体系。2.影响影响史料史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史料中“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要留清白在人间”以及“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等诗句反映了理学的积极影响。问题思考问题思考据史料,归纳概括理学的积极影响。答答案案崇尚道德、气节;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答案宋明理学的特点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改造成为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

11、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n史论总结记知识纲要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背核心术语1.北宋“二程”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2.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3.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对中国

12、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C.隋唐 D.宋朝 答案解解析析从题干“三教殿”同时出现释迦牟尼(佛教)、孔子(儒家)、老子(道教)的现象,反映了“三教合一”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时间是魏晋南北朝。解析12345解解析析从题干中“有物必有则”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故C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2.(2017太原高二检测)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

13、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 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答案解析12345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平天下答案解析解解析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C、D三项均未体现“科学”的含义,可排除。“格物致知”即通过探究万物来获得知识,最终达到掌握天理的目的。虽然在主观上“格物致知”不求科学之真,但在客观上“格物致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1

14、2345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A.对理的解释和领悟的方式不同B.对儒学的价值和仁的理解不同C.对三纲五常的解释不同D.对宇宙、自然规律的看法不同答案12345解析解解析析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致良知”,故选A项。5.(2017成都模拟)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答案解析12345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