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9321715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新课堂课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4张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科学技术的成就易错警示1“两弹一星”现在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但最初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因为原子弹和氢弹都属于杀伤力巨大的核武器,后来把二者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2我们应学习邓稼先、袁隆平的优秀品质:热爱祖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品质;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释疑解难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为青少年带来哪些启示?(1)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开拓创新的意识。(2)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3)学

2、习科学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易混辨析科技人物人物成就称谓邓稼先主持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两弹元勋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第一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知识拓展1“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有何重大意义?(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反映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体现了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中的前沿地位。(2)“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及综合国力,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加紧反华的时代背景下,对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意义深远。2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给了你哪些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可以极

3、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磨砺坚强意志,自觉艰苦奋斗。(3)科学研究应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3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1)科学技术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科技进步促进生产方式改变,提高劳动者素质。(3)科技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成就:(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爆炸成功。(2)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

4、头的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3)1967年,我国第一颗_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升空。2科学家代表:_。原子弹地地导弹氢弹东方红一号钱学森和邓稼先3载人航天工程:(1)1999年11月,神舟_无人飞船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2003年10月,航天员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一号杨利伟翟志刚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4杂交水稻:_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并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

5、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大贡献。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5青蒿素: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_领导科研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_。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文化事业的发展6.提提出出:1956年,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7.代代表表作作品品: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

6、女林则徐等。8.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毛泽东莫言11964年的秋天,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核垄断与核讹诈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导弹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A21970年4月24日21时50分,从太空中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C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A3.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A实现了我国成

7、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A神舟五号飞船 4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发射第一颗装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BCDA5“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袁隆平 B邓稼先C杨振宁 D侯德榜6上题中的人物被称为( )A“两弹元勋” B“铁人”C“党的好干部” D“杂交水稻之父”AD7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

8、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邓稼先C钱学森 D袁隆平A8现在我们所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核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A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A102016年4月6日,我国成功将“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

9、空。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逐步形成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实践十号是我国发射的第25颗返回式卫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发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C11“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 )A邓稼先钱学森B杨利伟钱学森C翟志刚杨利伟D邓稼先袁隆平A12“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字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的科学品格。(

10、 )A钱学森 B邓稼先C焦裕禄 D袁隆平D132001年,国家将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B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D参与研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C14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最杰出的成就是( )A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找到灵感B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C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D为医学事业作出特别贡献B15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A.三大改造期间 B.抗美援朝期间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A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是我

11、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出现的蘑菇云,这幅图片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这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1964年10月16日;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2)原子弹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3)图二中的这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什么时候成功发射的?它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1970年;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4)图三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是在什么时候?他当时乘坐的是哪艘载人航天飞行器?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