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9308890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定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听课评价表(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直面课堂教学中的一、直面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流行病”二、关于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回顾二、关于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回顾九、走向语文教学设计九、走向语文教学设计三、解放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变迁三、解放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变迁四、人教版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比较四、人教版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比较五、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阅读提示阅读提示”的变化的变化六、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语 文文七九年级七九年级)简介简介七、新课程下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七、新课程下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八、对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八、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前 言一、直面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 1.滥用课件 2.表演做秀3.分组讨论无实效4.满堂发问5.滥用赏识6.满堂游动7.放任自流8.死守预案9.装腔作势10.效益低下1903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和1912年的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没有清晰的结构,但是从中不难发现基本上是按照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部分进行表述的。 二、关于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回顾二、关于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回顾第一节第一节 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 1923年的国语课程纲要的结构呈清楚、明

3、确的,不仅截然分成四个部分,而且结构也较为合理。 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发展历史的角度,不难发现奠定课程标准结构基础的是 1932年颁布的课程标准。 1956年的教学大纲是文学、汉语分科的教学大纲。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结构是:语文的重要性和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选材标准、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1978年的教学大纲由以下儿部分构成: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学的内容和编制、作文教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另外还有两个附录,一个足各年级读写训练要求和课文初选目录,另一个是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几点说明,语文知识短文在各年级的安排。 1990 年对 1

4、988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作了修订,基本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作文教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基本课文篇目。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结构是: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基本课文篇目。 2000年试用修订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结构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教学评估、教学设备、附录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从我国五十年来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变化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第一,从各个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可以发现语文教学理念的变化。 第二,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语文教学大

5、纲,结构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 第三,内地语文教学大纲结构的变化比台湾课程标准结构的变化要频繁而且明显。 第二节第二节 语文课程目标的回顾与思考语文课程目标的回顾与思考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中国文学”,“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井使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 1912年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 1923年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的课程目标由四部分组成,“指导儿童练习运用国语,养成其正确的听力和发表力”,“指导儿童学习平易的语体文,并欣赏儿童文学,以培养其阅

6、读的能力和兴趣”,“指导儿童练习作文,以养成其发表情意的能力”,“指导儿童练习写字,以培养其正确、敏捷的:书写能力”。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使学生能看乎易的古书;引起学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从四个力面进行表述,“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的文化,以培养其民族精神”,“养成用语体文及语言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巧”,“养成了解平易的文言文之能力”,“养成阅渎书籍之习惯与欣赏文艺之兴趣”。 台湾 1983年国民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口标包括五个部分,“指导学生由国文学习中,继续国民小学之教育,增进生活经验,启发思辨能力,养成

7、伦理观念,激发爱国思想,并弘扬中华民族之文化”,“指导学生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培养听话及说话之能力及态度”,“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明了本国语文之特质,培养阅读能力及写作技巧”,“指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之课外读物,培养其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及能力”,“指导学生明了国字之结构以正确之执笔姿式及运笔方法,使用毛笔书写楷书及行书”。 台湾 1994年国民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部分也是五个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体认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培养伦理、民主、科学观念,激发爱乡爱国思想。”“培养积极创造之思考能力及民胞物与之开阔胸襟。”“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加强听、说及讨论之能力,养成负责之观念及良好风度。”“明了

8、我国语文之特质,增进阅读、写作之能力,及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明了国字之结构,正确使用毛笔及硬笔书写楷书或行书,并培养欣赏碑帖之能力,陶冶高尚之情操。” 台湾 2000 年课程纲要把目标按照整个课程目标的维度,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设计为十个方面。 1. 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发展学习空间; 2培养语文创作之兴趣,并提升欣赏评价文学作品之能力; 3具备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奠定终身学习之基础;4 应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分享经验,沟通见解; 5 透过语文互动,因应环境,适当应对进退;6透过语文学习,体认中华文化,并认识不同族群及外国之文化习俗; 7应用语言文字研拟计划,及有效执行;8 结合语文

9、与科技信息,提升学习效果,扩充学习领域;9培养探索语文的兴趣,并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10.应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上的基本能力具体落实在语文学习中即培养学生的“注音符号应用能力、聆听能力、说话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对汉语教学任务作了这样的阐述: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运用汉语的能力,是初级中学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应该学会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掌握语法的基本规律,养成正确地运用词、正确地写字和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习惯,具备熟练的阅读能力和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应该结

10、合汉语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和雄伟有力,从而使学生热爱自己的语言和创造它的伟大的汉族人民。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目标如下: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作的基本工具。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义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978年的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增强无产阶级感

11、情,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在读写能力上得到提高,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各个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思考。 首先,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语文课程目标也

12、随之发生变化。 其次,从内地五十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表述方式,即“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两部分构成课程目标。 第三,从最早的课程标准开始,语文课程目标就不是仅局限在听说读写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范畴。 第三节第三节 本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背景本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背景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流 二、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三、语文教育改革的形势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 语文课程性质与改革的基本性质语文课程性质与改革的基本性质第一节第一节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二节第二节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

13、念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1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2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 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4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一讲第一讲 探求未知世界,开启思维门扉探求未知世界,开启思维门扉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新学习方式的引导与构建一、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一)体现师生互动,实现有效对话教学 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真正为提高课堂

14、教学效率服务,才能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条件。1、师生互动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衡量标准,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为尺度,而是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因素,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师生互动要求师生的平等关系。 师生互动对教师的素质及对新教学理念的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 2、师生互动是以学生中心的互动(1)师生互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师生的沟通,要注意倾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 (3)体现以学生为

15、中心的互动教学,要求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全体。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虽然明显渗透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面对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们提出很多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要注意教学设计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3、有效对话教学设计的出发点(1)设置高质量问题实现有效对话教学。 (2)有效的对话教学设计要恰当地体现出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意境等。 (3)有效对话教学的开展要建立在对以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写作规则、语言运用规律与技巧为内容的陈述知识掌握

16、的基础上。 (4)有效对话教学要尽可能地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二)以学论教,改变课堂教学评价(三)灵动调整,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线路带着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二、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引导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一)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

17、质的学习,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1、自主学习中的自主环节(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过程调控。 2、自主学习教学中小组的构建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往往会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能积极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有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1)学习小组的规模。 (2)小组成员的组成。 (3)小组的组成应是动态性和稳定性的结合。 3、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的技能(1)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2)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良好习惯。 (

18、二)有效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1、创设自主学习环境2、用不同方式促进知识的迁移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三)自主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分组的无效性 2、自主不等于自流3、问题无效性三、分享合作的喜悦引导合作学习方式的构建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1、了解合作学习具备的要素合作学习要具备以下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

19、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2、教师在搭建合作学习平台中的作用(1)教师是倾听者、激励者、引导者 (2)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 3、合作学习教学中的教师技能(1)培养学生合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讨论。 (3)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 (4)引导学生学习合作技巧。 (二)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中教学内容的设计(1)讨论问题的设计。 (2)合作学习的时间设计。 (3)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的设计。 2、正确处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3、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首先,要合理组合小组成员。 其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应多采用轮流发言式。 最后,合作学习要以弱势群体为

20、中心进行合作探究。 (三)合作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小组活动缺乏实质性合作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3、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4、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四、探求精彩的未知世界引导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一)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1、教师在搭建探究学习平台中的作用2、探究学习教学中的教师技能(1)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2)设计能引起学生探究的问题。 (二)有效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1、创设问题,激发探究2、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3、预设时间与空间,激励自主探究 4、展开想像的羽翅,引发探究5、纵横结合,深入探究(三)探究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学生参与性差。 (2)在探究时,教师未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读

21、书、思考时间,学生未把课文读通读熟,不能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学生的探究不够深入。(3)在探究问题设计上,问题过于琐碎,没有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问题进行探究,浪费了时间,课堂效率不高。对课文探究练习中设计很好的探究性练习题目置之不理,没有在课上或课下落实。(4)教师对学生的探究限制过死。阅读中,都是教师的感受和看法,没有学生自已的感受和看法,学生在阅读中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作文中教师给出的题目单一,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把握有效探究进行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第二讲第二讲 徜徉文学殿堂,感悟心灵对话徜徉文学殿堂,感悟心灵对话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

22、学新思路与实践一、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新课程阅读目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个目标提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1、阅读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阅读教学应重视积累,注重能力培养3、阅读教学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4、阅读教学应体现个性阅读5、阅读教学应注重整合,发挥整体效应(二)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1、努力实现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

23、值观2、培养阅读能力,加强诵读教学3、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4、重视阅读方法的掌握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三)新课程阅读教学具体做法与尝试 1、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规范要求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员参与,逐步提高 3、激发兴趣,创设情景,结合口语,强化思维训练 4、拓宽阅读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二、自主性阅读的教学设计(一)自主性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 (二)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1、先学后教,注重学生主体2、注重学习过程,不求答案的统一3、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1)了解课文标题。 美国教学法专家布鲁巴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的准则就是让

2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启开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2)要求学生预习,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发问。 (3)在深入学习教材的同时,诱导学生质疑。 (4)设置提示,引导学生模仿性提问。 三、探究性阅读的教学设计(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1、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3、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二)两种探究性阅读教学设计一般来说,课文问题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设计遵循如下五个步骤:(1)激发兴趣。 (2

25、)感悟设问。 (3)探究研讨。 (4)展示与交流 (5)总结评价。 2、专题式探究阅读教学设计专题式探究性阅读教学与课文问题的探究性教学最主要的区别是:专题式比课文问题的探究性的面要更广一些,其主体性、实践性、实践性、过程性的特点更突出,尤其是开放性更加突出。它主要是在某一文本的基础上对文体相近的文章或作家的文章进行专门的鉴赏评析,它不只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更重要的是注重问题的相互关系,也不仅是限于教材内容,更注重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的延展。在专题式探究教学设计中,选择好专题至关重要。选择好专题探究的起点,关系整个探究过程的效果及意义。(1)专题的选择与中心的确立。 (2)探究的过程。 (3)

26、评价 (4)最后是总结 四、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一)个性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1、个体化阅读应体现阅读主体的自主性2、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实践的探究性3、个性化阅读应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1、引导批注阅读2、强化“阅读反思”3、注重延时评价第三讲第三讲 真情书写人生,信笔彰显个性真情书写人生,信笔彰显个性初中语文新课程写作教学新思路与实践一、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思路(一)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1、写作教学应注重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2、鼓励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3、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二)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基本思路1、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2、

27、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3、开阔写作空间,鼓励表达4、加强思维品质与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5、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6、改革评价方式,鼓励百花齐放二、体验性写作的教学策略(一)体验性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体验性写作的设计出发点1、注重主体作用的发挥 2、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3、注重开放性(三)体验性写作的教学策略1、注重写作教学的过程2、走进生活,丰富学生体验(四)体验性写作教学设计中注意的问题1、写作过程中要凸出思维训练2、引导学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三、个性化写作的教学策略(一)个性化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二)个性化写作的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关

28、键所在2、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终极目的,也是贯穿写作教学的主线3、写作个性化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1)细致观察,触发想像联想。 (2)运用扩写、续写,提高学生想像联想能力。 (3)借助具体物象,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一个实物、一幅漫画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活学生的思路。 (4)超越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三)教师写作教学的个性化第四讲第四讲 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一)真实情境策略1、话题的确立2、交际任务的落实(二)授人以渔策略1、悉心倾听2、组织表达3、领悟交际 (三)示范反馈策略口语交际教学(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1、注重教师精神素质的提升(1)

29、语文教师对口语课要有积极的乐教精神和敬业精神。 (2)语文教师自身优秀的职业素养,会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3)语文教师应树立起高层次的审美趣味,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4)教师的言谈举止要大方从容,要胸怀宽广,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2、注重教师智能素质的提升(1)语文教师应以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丰富的社会知识做基础。 (2)教师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应广泛涉猎多门学科知识,在口语教学中保持自身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赢得学生的尊敬。 3、注重教师的语言素质的提升(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素质提升1、注重普通话语音训练2、注重心理素质提升3、注重思维素质提升第五讲

30、第五讲 重塑课堂,活化语文教学重塑课堂,活化语文教学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二)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要素1、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从语文学科出发2、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综合性3、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活化”的语文实践4、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既有自主又有合作的文化实践体验(1)语文实践的自主性。 (2)语文实践的合作性。 (3)语文实践的文化性,即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内涵 (4)语文实践的体验性。 5、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关注过程(三)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1、初中语文阶段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第四学段(

31、79年级)目标如下:(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语文教学对综合性学习的体现(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1)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构建的综合发展。 (2)注重对教材、教学

32、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设计 (3)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实践中得到发展。(4)拓展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和习惯。 (5)重视学生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的过程与策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四)实施综合性学习的一般过程1、准备阶段2、指导阶段3、实践体验阶段4、交流分享阶段5、评价阶段(五)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防止语文综合性学习“惟语文”倾向(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应避免单一技能的活动演练,不考虑综合性要求,只在语文某项

33、能力上下功夫。(2)应避免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做情景作文的做法,认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 2、注重课外资源(1)过分依赖课本,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 (2)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3、对“学习过程”认识不足,对“整体考虑”关注不够(1)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过程中教育价值发掘不够,缺乏及时的评价,激励和督导。 二、听说读写整体发展的教学设计(一)听说读写整体发展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二)听说读写整体发展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1、教学中听说结合2、教师读说结合3、教学中融入写三、初中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融

34、合的教学设计(一)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融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二)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融合的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1、基本步骤(1)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确定信息资源收集的具体目标。 (3)实施收集信息资源的策略与过程。 (4)鉴别、分析、归纳信息资料。 (5)形成答案并能有效交流。 (6)师生共同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并评价结果。 四、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教学设计(一)书面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二)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1、基本步骤(1)创设问题情境,确定语文实践活动的项目和范围。 (2)指导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实践活动。 (3)成果表达和交流。 (

35、4)活动评价总结。 三、解放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变迁三、解放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变迁四、人教版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比较一、目标规定和教学建议不同 二、编写体例不同三、设计思路不同五、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阅读提示”的变化一、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文笔优美二、使用引导性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的境界三、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四、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五、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课文六、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七九年级七九年级)简介简介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1.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2.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

36、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3.每个单元由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组成。 4.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选文方面,力求每篇课文,既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感;又适合于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课文前的提示和课文后的练习,也尽可能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3在综合性学习中,对语文实践活动、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设计,也都力求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37、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七、新课程下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七、新课程下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 一、由静态形式向动态形式转变 二、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备课转变 三、教案形式的转变 四、由个人备课形式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形式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的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师备课新课程下教师的听课、评课新课程下教师的听课、评课一、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1、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发展基础。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3、倡导教学民主,促进合作学习。4、提倡语文听课评课的多元化。语文听课评课的基本理念主要如下:在上述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听课评

38、课应当遵循的原则是:1、语文听课评课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语文听课评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3、语文评课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语文听评课要提倡听评课主体的多元化。5、语文听评课要采用多种形式,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标准。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1)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2)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 (3)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 (4)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 (2)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 (3)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

39、数是多少? (4)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 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 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能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2)答问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3)分析问题是否深刻;(4)表达是否流畅,意义是否丰富。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及标准:(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恰当。 2、体现课标要求和教学重点。 3、体现层次性和拓展性。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 1、教学内容组织得当,安排合理,突

40、出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注重教给方法,培养能力。3、教学过程科学合理,自然流畅。各教学环节衔接紧凑,层次清晰。教学节奏适度,时间安排得当。4、教具和多媒体电教手段使用得当。 (三)教学效果: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3、听说读写训练扎实,效果好。(四)教学基本功: 1、教态端正,教学行为体现新课程理念。 2、能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强。 4、语言规范流畅,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书写规范。

41、 5、提问和练习设计科学合理,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目的。三、初中语文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新课程语文听课评课操作的具体要求是:(一)听课1、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必要的准备。 2、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二)评课1、评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2、正确把握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3、评课要讲究艺术。 4、评课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而强调各自的特点,体现各自不同的目的。 5、评课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应从目标、过程和效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评价。 第一,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正确,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第二,要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正确处理教材和

42、教与学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第三,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6、评课要本着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切磋的态度,从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出发,提出中肯客观的评价,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三、走向语文教学设计一、背景和意义一、背景和意义1、理论和实践的脱接现象是新课程改革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2、现实存在的问题(一)普遍性问题(1)以不变应万变。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理解未到位,老教法教新教材。(2)新的教学理念没有与教学的方法有效和艺术地结合起来。有一种生硬的感觉。(3)存在着两种极端:一是开放无度,忽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一味讲开放

43、,无目标,无效果。二是老一套。(4)教学方法单调,只局限在新课标列明的宏观的理念,没有从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的教学手段 (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1)名词的变换(2)无视传统:以新论好坏华南虎华南虎 的教学实例:的教学实例: 1、放声读、放胆说、放声诵。 (这是从文体的角度设计教学的。但是从诗歌的角度,如果阅读的话,主 要是诵读。而非说。) 2、放映野外生活的老虎,问: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虎? (这一内容是放在开头好还是这里好。) 3、放声读(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前面已读过,到这里再次读并指正生字读音合不合适?) 4、原文修改,问修改后感情表达有什么影响?(讨论、比较)

44、5、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好?具体说。学生回答。 (这两个内容显然是有问题的,修改后的显然不如原文。如此,发现也就显 得多余。) 6、探究 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 怎样的一只的华南虎 怎样的观众 怎样的诗人 (讨论) 7、交流 仿句 8、播放笼中和动物园中的虎影片,我想对: 华南虎说 观众说 诗人说诗歌的常态性阅读至少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读懂诗2、在读懂的基础上再深入理解3、从阅读的角度,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才能进入情境。体察作者的情感。体悟作者营造的意境。4、应该领悟作者所选取的物情的结合体意象。5、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陌生化),体会诗歌语言的张力。6、文体知识:叙事诗。

45、(3)只重形式不重实质:有较浓的学术味、洋味教学中的问题具体体现:低层次重复 。较少提供阅读和写作具体的带有程序的知识。问题设计没有深入文本,筛选信息,理解内容,分析内容,概括要点,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没有聚会疑难的内容,空白之处。具体表现为:A、单调。以直问为主。 介绍问法设计的几种具体方式:介绍问法设计的几种具体方式:曲问。 复问: 追问: 逆问: 改问: 分问: 快问: B、不清晰。C、问题无价值D、无法回答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问题。现在问题在教学环节太多,效率太低。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最后一课最后一课 教例教例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第一个教学

46、环节:阅读,思考。(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分钟)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学生活动)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分钟)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忠心耿耿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

47、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48、。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教师点拨: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本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较好地说明,教学环节不能太多,实际上教学环节多,学生摸不着脑袋,也是无效的教学。这个案例具体好在那里?1、切入的角度好。 2、讲析的角度好。 3、控制的角度好。 春春的教学设计评点的教学设计评点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出示残缺的“四季诗”:“ 游芳草地, 赏绿荷池, 饮黄花酒, 吟白雪诗。”让学生补充完整。(设计的意图是

49、创设阅读的氛围)2、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简述理由。二、感知课文二、感知课文1、学生欣赏配乐散文朗读春,摘录不认识的字词。2、想想文章描述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听后回答,形成板书: 春(朱自清)一、盼春(喜悦殷切)二、绘春(热情赞美)先总体勾勒再细描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三、颂春:新、美、壮(从理解文章内容的角度组织教学)三、朗读训练三、朗读训练1、 以“老师来了”一句为例,设置不同的语言环境,如惊喜、欢呼、失落、害怕等,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引导他们领悟春的感情基调和相应语气。2、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进行试读。3、 请几名学生读

50、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点评。 (可以与下面的品味结合起来进行)四、理解内容,品味语言四、理解内容,品味语言1、 学生四人一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互相说说喜欢的理由。2、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对喜欢的句段进行讲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伺机点评,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使学生了解比喻、拟人的修辞及写作知识。)(思考:讨论是否就是品味,品味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 五、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小结五、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春结构严谨优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结,用三个比喻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语言清新朴实,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六、课外延伸六、课外延伸

51、1、 朱自清先生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表现了“春”的美好与活力,你还读过哪些写春的诗文?(如果作为经典文本来教的话,那么应该延伸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并且是以抒情类的散文为主。进而理解朱先生作品语言的特色)2、布置练习:(1) 收集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 、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等。(2) 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任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3) 根据课文画一幅描绘春天的画。以上三个练习任选其一,联系过程中可以自由结组交流、探讨。情景设计的有效性。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3、学习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二、语文教学设计的概念

52、二、语文教学设计的概念三、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三、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语文教学设计就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原理和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和策划过程。1、学科性原则例某教师教例某教师教绝版的周庄绝版的周庄提了以下几个问题:提了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认为周庄的美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哪些语句表现了周庄的美?2、作者描写的周庄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说船是周庄的鞋子?4、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油菜花?5、哪些句子写了周庄的变化?导致周庄变化的原因是是什么?作者的感情如何?有何感想?6、作者为什么要写

53、这篇文章?7、课外作业:随笔绝版的感想 2、学生参与性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积极性案例1:教学中国石拱桥。读课文前,老师要求学生读课文时要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读了之后请同学们给本文的标题加上一些修饰语什么什么样的中国石拱桥。并要求学生们对自己所加的修饰语稍作解释。学生阅读思考后,会有如下一些标题:古老的中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中国石拱桥、世界著名的中国石拱桥、美丽而且坚固的中国石拱桥、古朴灿烂的中国石拱桥、造型奇特的中国石拱桥、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多姿多样的中国石拱桥等。案例2: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

54、还要对自己拟定的标题做一些解释,说说为什么这样拟题。学生拟的标题有:家里人与于勒叔叔、期望、于勒的变化、可悲的于勒、变色的世界、贫穷与阔绰等。 (2)恰到好处的设问设计(3)让学生提出问题 (4)让学生发现、探究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搜集材料,证据分析和处理信息,对材料、证据做出评价表达与交流,修正、完善分析与解释下面我们来看看钱梦龙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中的一个精彩的片断:师: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引导学生发现差异)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差不多。师:我们就先把他们两

55、个的话一起读一遍,比较比较,看看两个人的态度是不是一样。(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生:倒装的。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生:汝之不惠甚矣。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生:强调愚公不聪明。师:对,把“甚矣“这个表示程序的副词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一点不同。(不同之一)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生:(齐)君师:那智叟称愚公?生:(齐)汝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生:“君”表示尊敬,“汝”很不客气。(不同之二)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

56、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看不起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又是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以下略)3、兴趣性原则下面介绍几种语文活动的形式:(1)扮演角色。 (2)亲身实践。 (3)观看实物。 (4)电化教学。 (5)辩论演讲。 4、引导性原则四、教学环节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四、教学环节设计需注意的问题:1、有效性。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美猴王美猴王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教学板块:预备动作1、简洁的导入(略)2、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作者吴承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简介。3、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57、请一名学生主持听写,两名学生上讲台听写,其他学生写在课堂笔记上,完成后让学生自己点评,师生共同纠正错误。听写词语(略)第二教学板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屏幕显示下列内容)(各部分及层次的意思略)第三教学板块:大胆放手,引导参与;小组讨论,自主学习。1、围绕课文让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2、教师深入巡视,参与讨论,由学生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1)美猴王的“美”表现

58、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2)这是个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猴王。(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第四教学板块:看看议议画画讲讲唱唱,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人文素养,学习美猴王的聪明勇敢、有胆有识。1、观看录象,放映西游记第一集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边看边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体验感悟(1)评选创作画,通过小组评选出画得最好的,拿到投影仪上展示,并自己讲解,学生互评。(2)讲西游记的故事。课前布置学生到阅览室阅读西游记,选其中一回作好准备。(3)说话训练。请选择一个精彩

59、的片段或最喜欢的片段(课内课外都可以),自我评点孙悟空(扣紧课文的性格特点)。(4)我们看了西游记后,都会对识妖降妖的孙悟空赞叹不已,也常常会产生做孙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如何?请你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中讨论,即兴上台讲讲。(屏幕播放flash动画孙悟空重返花果山,几分钟后定格,学生说想法。)(5)师生共唱动画片插曲猴哥。(多媒体播放音乐,配上孙悟空优美活泼的画面。)3、课堂小结,结束全课。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作些讨论:一、本案例描述充斥着大量新课标里的词汇。 本案例中,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有三个,即:(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

60、猴王“美”在哪里?(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最后他们的答案是:(1)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2)这是个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猴王。(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二、再看第二板块: 三、看引申部分的教学内容“看看议议画画讲讲唱唱”(一)看西游记第一集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边看边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由于前面“探究”出的答案是“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和“人性、猴性、神性”三合一。前者是不是特点的特

61、点,后者又有些玄奥,学生看了之后能加深理解吗?另外,看西游记的时候先入为主的想着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这有没有背离了观赏的常态?这一环节起不到任何作用,可能是“多媒体情结”在起作用吧。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是不当的。(二)评议课外画好的图画,画画本身肯定不是语文课程内容。另外这一环节与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很难理解该教师的真正动机了。(三)讲西游记故事,除了培养学生对西游记的喜爱外,没有其它作用。(四)“紧扣课文的性格特点”说孙悟空。如此性格特点,没有人会说。孙悟空的形象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僵化,意义一再缩水。 (五)看flash动画,演讲“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六)唱猴哥2、过渡

62、自然。下面以某教师关于老王一文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学目标:体会理解老王的善良,感受人性的光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以几个“着实让中国感动了一回”的“来自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的故事来导入。(其用意是把学生的目光引到中国最底层的公民身上,关注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为走近老王的善良作了第一个铺垫。) 第二环节:介绍这篇文章涉及的时代背景。选择青春是可怕的一文中记录的一个知识分子被活活打死的事例。(没有采用笼统的抽象的语言来介绍,而是用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进入文本,走近老王的“善良”作了第二个铺垫。)第三环节:通过对老王的外貌、“单位”、“家”称呼的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到老王的身份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我,他生计艰难、承受着周围人对他的不公待遇。(这又为理解老王的纯朴善良作了第三个铺垫。因为即使生活这样待他,他依然保持着为人的美德善良、热心和耿直,他是中国许许多多最底层百姓的一个代表,他们身上有“构成我们国家精神基石”的人性的光辉。这三层铺垫,突显了老王的善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深深感染。)第四环节:以杨绛先生丙午丁末年纪事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用意也很明显,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老王的意义,却没有半点说教的成分,全然是在发挥语文物有的熏染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