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9297919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里剂中成药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里剂寒寒证证表寒证表寒证里寒里寒 证证寒从外来寒从外来素体阳虚,寒从中生素体阳虚,寒从中生失治误治,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失治误治,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外感寒邪外感寒邪解表方药解表方药辛温解表辛温解表寒自内生寒自内生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表寒证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入里表寒证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入里温里祛寒,回复阳气温里祛寒,回复阳气温里方药温里方药外感内生中焦里寒证经脉阳衰阴盛温中散寒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温经散寒胃痛v【定义定义】v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也见于胃粘胃、十

2、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慢性胃炎v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可弥漫到整个胃部。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胃粘膜糜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胃粘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

3、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胃酸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减少、消化不良、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v1 1、慢性过程:除少数较早就医的患者外,多数患者、慢性过程:除少数较早就医的患者外,多数患者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v2 2、周期性:大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并且发作期、周期性:大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并且发作期与缓解期随季节变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与缓解期随季节变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

4、、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因素的变化互相交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因素的变化互相交替出现。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逐渐愈合、形成替出现。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逐渐愈合、形成瘢痕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发作期可达数周甚至瘢痕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发作期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发作频率及发作数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发作频率及发作与缓解期维持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溃疡的发与缓解期维持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溃疡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及巩固疗效的措施而异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及巩固疗效的措施而异。 十二指肠溃疡v3 3、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前空腹时或半、节律性:十二

5、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前空腹时或半夜出现,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可稍缓解。有些特殊夜出现,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可稍缓解。有些特殊的溃疡病的疼痛节律性不是很明显,如老年人的溃的溃疡病的疼痛节律性不是很明显,如老年人的溃疡及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等。当疼痛的节律性突然发疡及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等。当疼痛的节律性突然发生变化时,应考虑病情有所发展,或可能出现并发生变化时,应考虑病情有所发展,或可能出现并发症。症。v 十二指肠溃疡v4、疼痛的部位:十二指肠溃疡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的部位:十二指肠溃疡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但是疼痛的部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但是疼痛的部位,并不一

6、定就是溃疡所在的部位。当溃疡深达浆位,并不一定就是溃疡所在的部位。当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可扩散至胸部、左上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可扩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等身体其他部位。腹、右上腹或背部等身体其他部位。 v5、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故溃疡病疼痛的程度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其一,故溃疡病疼痛的程度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其性质也视患者的感觉而定,通常被描述为饥饿样不性质也视患者的感觉而定,通常被描述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嗳气、压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适感、钝痛、嗳气、压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 (一)

7、温中散寒剂 v理中丸(片)理中丸(片)v附子理中丸(片)附子理中丸(片) v桂附理中丸桂附理中丸 v小建中颗粒(胶囊、合剂)小建中颗粒(胶囊、合剂)v黄芪建中丸黄芪建中丸 v温胃舒颗粒(胶囊)温胃舒颗粒(胶囊)v虚寒胃痛颗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胶囊)理中丸v【出处】【出处】 伤寒论伤寒论v【异名】人参汤【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卷上卷上)、治中汤、治中汤(备备急千金要方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卷二十)、理中煎、理中煎(鸡峰普济方鸡峰普济方卷卷十二十二)、人参理中汤、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卷二十)。v【组成】【组成】 人参(人参(15克)克) 干姜(干姜(15克)克) 白术(

8、白术(15克)克) 甘草(甘草(15克)克) 原方丸剂各用原方丸剂各用90克克v理中丸v【功用】【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温中祛寒,补气健脾。v【主治】【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迟无力。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3脾胃虚寒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9、(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炎等属脾胃虚寒者。)v【用法】【用法】 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酌减。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次。v【禁忌】【禁忌】 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方解】【方解】 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v中阳不足,寒

10、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中阳不足,寒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滞,故畏寒肢冷、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滞,故畏寒肢冷、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v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脾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脾胃虚寒,纳运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呕吐、胃虚寒,纳运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呕吐、便溏;便溏;v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皆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v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邪,扶阳抑阴。v 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人参

11、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相配,温中健脾。相配,温中健脾。v 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v 甘草与诸药等量。甘草与诸药等量。v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使药之用。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理中”。附子理中丸v【成分成分】v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12、 v【剂型及性状剂型及性状】v该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该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附子理中丸v【功能主治功能主治】v功能:温中健脾功能:温中健脾 。v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不温 。 v【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口服,水蜜丸一次口服,水蜜丸一次6 6丸,大蜜丸一次丸,大蜜丸一次1 1 丸,一日丸,一日2 23 3次。次。 附子理中丸v【组方分析组方分析】v附子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v党参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13、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v白术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v干姜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v甘草甘草调和诸药。调和诸药。附子理中丸v【药理作用药理作用】v1. 1. 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运动抑制。 v2. 2. 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增强体力和

14、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在4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和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和抗寒能力。抗寒能力。v 3. 3. 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附子理中丸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1. 1. 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

15、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清稀等症。 v2.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附子理中丸v3. 3. 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

16、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v4. 4. 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低血压、窦性心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附子理中丸与桂附理中丸的区别v桂附理中丸:桂附理中丸:v主要成分是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炒)主要成分是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炒)、炮姜、炙甘草。、炮姜、炙甘草。v功效: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功效: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泻,四肢厥冷。v附子理中丸与桂附理中丸的区别是:附子理

17、中丸与桂附理中丸的区别是:v二者的治疗范围是不同的,附子理中丸以二者的治疗范围是不同的,附子理中丸以补脾气虚弱,补气中佐以补阳之附子,使补脾气虚弱,补气中佐以补阳之附子,使阳气得生,桂附理中丸比前者多一样药物,阳气得生,桂附理中丸比前者多一样药物,桂枝,更大补元阳。对于脾胃虚弱,且脾桂枝,更大补元阳。对于脾胃虚弱,且脾阳不足、甚至脾胃虚寒者,可以选用桂附阳不足、甚至脾胃虚寒者,可以选用桂附理中丸,对于脾胃气虚为主的可用附子理理中丸,对于脾胃气虚为主的可用附子理中丸。总之桂附理中丸温热之性较大,需中丸。总之桂附理中丸温热之性较大,需根据情况选择。根据情况选择。小建中汤【小建中颗粒(胶囊、合剂)】

18、 【处方】【处方】 桂枝桂枝9克(去皮)甘草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克(炙)大枣12枚枚(擘)芍药(擘)芍药18克克 生姜生姜9克(切)胶饴克(切)胶饴30克克v【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疼,手足烦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现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热,咽干口燥。现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衰弱、慢性肝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v【

19、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上药六味,以水上药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毫升,煮取300毫毫升,去滓,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烊化,分二次温服。升,去滓,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烊化,分二次温服。小建中汤v【注意】【注意】 呕家、吐蛔、中满者均忌用。呕家、吐蛔、中满者均忌用。v【备注】【备注】 本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方中重本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方中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阳散寒;芍药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阳散寒;芍药和营益阴;炙甘草调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温养和营益阴;炙甘草调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温胃舒胶囊

20、【处方】党参【处方】党参 附子附子(制制) 黄芪黄芪(炙炙) 肉桂肉桂 山药山药 肉苁肉苁蓉蓉(制制) 白术白术(炒炒) 山楂山楂(炒炒)乌梅乌梅 砂仁砂仁 陈皮陈皮 补骨脂补骨脂 v【功能与主治】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功能与主治】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v【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粒,一日2次。次。v【注意】胃大出血时忌用。【注意】胃大出血时忌用。v【注意事项】【注

21、意事项】v1、湿热中阻胃痛者忌用。、湿热中阻胃痛者忌用。v2本品含大辛大热、活血通经之品,孕妇慎用。本品含大辛大热、活血通经之品,孕妇慎用。v3、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胃痛胃痛 过食寒凉,损伤胃阳所致胃凉隐痛,口淡纳过食寒凉,损伤胃阳所致胃凉隐痛,口淡纳差,喜热饮食,大全稀溏,畏寒肢凉,神疲乏力;差,喜热饮食,大全稀溏,畏寒肢凉,神疲乏力;v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虚寒胃痛颗粒 药物出处药物出处黄芪(炙)黄芪(炙) 甘草(炙)甘草(炙) 桂枝桂枝 党参党参 白芍白芍 高良姜高良姜 大

22、枣大枣 干姜干姜v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温胃止痛,健脾益气。用于脾虚胃弱,温胃止痛,健脾益气。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蒌缩性胃炎等证。部溃疡,慢性蒌缩性胃炎等证。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胃痛胃痛 证属脾胃虚寒。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证属脾胃虚寒。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体倦,气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体倦,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短乏力,面色苍白,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二)温

23、中除湿v香砂养胃丸(颗粒、片)香砂养胃丸(颗粒、片)v良附丸良附丸 香砂养胃丸v【成分成分】v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枳实、豆蔻、厚朴、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v【剂型及性状剂型及性状】v该品为黑色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微,该品为黑色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微,味辛、微苦。味辛、微苦。 香砂养胃丸v【功能主治功能主治】v功能:温中和胃功能:温中和胃 。v主治: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主治: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性

24、溃疡肢倦怠。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见上述症状表现者均可服用。见上述症状表现者均可服用。 v【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口服,一次口服,一次1袋,一日袋,一日2次。次。 香砂养胃丸v【组方分析组方分析】v君:君:v白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v臣:臣:v砂仁砂仁、豆蔻豆蔻、藿香、藿香化湿行气,和中止呕化湿行气,和中止呕v陈皮、厚朴陈皮、厚朴行气和中,燥湿除积行气和中,燥湿除积 v木香木香、香附香附理气解郁、和胃止痛理气解郁、和胃止痛香砂养胃丸v【组方分析组方分析】佐:佐:v茯苓茯苓健脾利湿健脾利湿v枳实枳实破气消积,散结除痞破气消积,散结除痞v半夏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降

25、逆止呕,消痞散结v使:使:v甘草甘草调和药性调和药性 香砂养胃丸v【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v香砂养胃丸具有调整消化液分泌功能;香砂养胃丸具有调整消化液分泌功能;v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v对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溃疡对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溃疡发病率;发病率;v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有较强的抑菌作用;v有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的分泌,松弛奥狄氏括有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的分泌,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并降低胆囊的压力。约肌,并降低胆囊的压力。 香砂养胃丸v【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1.忌生冷油腻食物。忌生冷油腻食物。 v2.2.胃

26、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药。服用本药。 v3.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师指导下服用。 v4.4.该品宜用温开水送服。该品宜用温开水送服。 良附丸v【组成】【组成】高良姜高良姜500g 香附(醋制)香附(醋制)500g v【功能与主治】【功能与主治】温中理气。用于寒凝气滞,温中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胃痛,腹痛,胁痛。胃痛,腹痛,胁痛。v 特点:实寒证特点:实寒证胃、腹痛急暴,得温痛减,胃、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寒加重。遇寒加重。v胃痛胃痛 证属寒凝气滞。症见

27、胃脘冷痛、得温证属寒凝气滞。症见胃脘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呕吐噫气、胸脘胀满、舌痛减、遇寒痛增、呕吐噫气、胸脘胀满、舌质淡苔白,脉沉弦。质淡苔白,脉沉弦。v腹痛腹痛 证属寒邪内阻。症见腹痛急作,得温证属寒邪内阻。症见腹痛急作,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不渴,舌苔白,脉象沉痛减,遇冷更甚,口不渴,舌苔白,脉象沉紧。紧。 v胁痛胁痛 证属肝郁气滞,寒邪凝滞。症见两胁证属肝郁气滞,寒邪凝滞。症见两胁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呕恶,不思饮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呕恶,不思饮食,女子或见经行腹痛,乳房胀痛,遇寒、食,女子或见经行腹痛,乳房胀痛,遇寒、遇怒诸症加重,舌苔白,脉沉弦或沉迟。遇怒诸症加重,舌

28、苔白,脉沉弦或沉迟。阳气衰微(亡阳证)阳气衰微(亡阳证)-四肢厥逆,恶寒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倦卧,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寒邪深入少阴寒邪深入少阴阳气内衰,阴阳气内衰,阴寒独盛,故厥寒独盛,故厥逆乃作逆乃作治则治则: :回阳救逆回阳救逆附子附子 君君 温壮元阳,祛寒救逆温壮元阳,祛寒救逆干姜干姜 臣臣 温中散寒,助阳通脉温中散寒,助阳通脉炙甘草炙甘草 佐使佐使 补脾胃,调诸药,补脾胃,调诸药,缓姜附燥烈辛散之缓姜附燥烈辛散之性,解附子毒性,解附子毒(附子无姜不热)(附子无姜不热)回阳救逆回阳救逆四逆汤四逆汤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本方作为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现代

29、常用本方作为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竭、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出而见阳气虚脱的大汗出而见阳气虚脱的急救方药急救方药。 抗休克,抗休克,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23例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休克,救治以四逆汤无一死亡。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休克,救治以四逆汤无一死亡。1例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升压药不能维持血压稳定,休克达应用升压药不能维持血压稳定,休克达9日,经用四逆日,经用四逆汤等温里剂交替服用痊愈。汤等温里剂交替服用痊愈。砂仁【性味归经

30、性味归经】v味辛,性温。味辛,性温。 v归脾经、胃经、肾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白豆蔻【性味归经性味归经】v辛,温。辛,温。 v归肺经、脾经、胃经。归肺经、脾经、胃经。【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功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功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 主治: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主治: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噎膈,吐逆,反胃

31、,疟疾。 木香【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味辛;苦;性温 。 归脾;胃;肝;肺经归脾;胃;肝;肺经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功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胸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里急后主治:胸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里急后重。重。 香附【性味归经性味归经】v辛微苦甘,平辛微苦甘,平 。v入肝、三焦经入肝、三焦经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 。 主治: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主治: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

32、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经闭痛经。 附子v【性味归经性味归经】v辛、甘,大热;有毒。辛、甘,大热;有毒。v归心、肾、脾经归心、肾、脾经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党参v【性味归经性味归经】v甘,平。归脾、肺经甘,平。归脾、肺经 v【功能主治功能主治】v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v主治:用于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咳喘气短,主治:用于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咳喘气短,津伤口渴,血虚萎黄,心悸头晕。津伤口渴,血虚萎黄,心悸头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