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羌村三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294861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军行羌村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从军行羌村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从军行羌村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从军行羌村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从军行羌村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军行羌村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军行羌村三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醉卧沙场看征云醉卧沙场看征云醉卧沙场看征云醉卧沙场看征云边塞诗边塞诗边塞诗边塞诗诗歌解读:一看标题诗歌解读:一看标题 从军行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本来不是诗题,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但是到了唐代,歌曲。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古曲已经不存在了,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在这种情况下,

2、这个诗题称为称为“乐府古题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多反映军旅战争生活明这首诗的内容,多反映军旅战争生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唐高宗永隆年间(唐高宗永隆年间(679679681681)吐蕃、突)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永隆二年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永隆二年 (681)(681),突厥入侵突厥入侵固原、庆阳,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固原、庆阳,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出师征讨。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诗歌解读:二看作者诗歌解读:二看作者杨炯(杨炯(650650年年692692年),与

3、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年),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并称“初唐四杰初唐四杰”。十一岁,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十一岁,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廷,授校书郎。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他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卒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卒于任所。于任所。以边塞征战诗著名以边塞征战诗著名,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斗精神,气势轩昂, ,风格豪放。风格豪放。 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 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杨炯

4、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注释】 1.1.西京西京:长安。:长安。 2.2.牙璋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3.3.凤阙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4.4.龙城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

5、奴汇聚处。: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5.5.凋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6.6.百夫长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诗歌解读:三看注释诗歌解读:三看注释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四看意象诗歌解读:四看意象 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歌解读:五看关键词(句)

6、诗歌解读:五看关键词(句) 尾联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直抒胸臆胸臆,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志豪情。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诗歌解读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无情游,

7、相期邈云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此时,却只有诗人一人,想起自己现此时,却只有诗人一人,想起自己现实的处境,不免心生实的处境,不免心生孤独、苦闷之情孤独、苦闷之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展开奇妙想象,邀来天上的明月、月诗人展开奇妙想象,邀来天上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兴,把月亮河自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兴,把月亮河自己的影子当成朋友。这时此前孤寂冷清的己的影子当成朋友。这时此前孤寂冷清的场面变得场面变得热闹、心情乐观,不再孤独。热闹、心情乐观,不再孤独。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但是月亮毕竟不会饮酒,自己的

8、身影但是月亮毕竟不会饮酒,自己的身影也不能举杯对酌,只能徒然伴随自己而已。也不能举杯对酌,只能徒然伴随自己而已。此时的诗人又不免生出此时的诗人又不免生出 之之情。情。失望失望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与明月和身影为伴,在春暖花开暂且与明月和身影为伴,在春暖花开之日及时行乐吧。此时的诗人又显得之日及时行乐吧。此时的诗人又显得非常的非常的无奈,苦闷。无奈,苦闷。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诗人诗人对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对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倾听自己的歌声;影子陪自己起舞,舞兴倾听自己的歌声

9、;影子陪自己起舞,舞兴正浓,影子也显得零乱。直到醉倒之后,正浓,影子也显得零乱。直到醉倒之后,醉眼朦胧,月光看不见了;躺在花丛,影醉眼朦胧,月光看不见了;躺在花丛,影子也不得不与自己分离。诗人在醉舞高歌子也不得不与自己分离。诗人在醉舞高歌时获得了暂时的时获得了暂时的 ,运用,运用 修辞手法,把月与影写得富有人情味:月修辞手法,把月与影写得富有人情味:月亮与影子似乎是自己的知己,与自己共度亮与影子似乎是自己的知己,与自己共度良宵,把酒言欢,派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良宵,把酒言欢,派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快乐快乐拟人拟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诚恳的愿望。与明

10、月,影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诚恳的愿望。与明月,影子相约,希望永远相伴、远游行乐,并期待到子相约,希望永远相伴、远游行乐,并期待到神奇的天国相聚。神奇的天国相聚。诗人为什么与明月、影子这些诗人为什么与明月、影子这些无情之物相约?无情之物相约?诗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因此诗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独,才与明月、影子为友。才感到孤独,才与明月、影子为友。诗人复杂情感总结诗人复杂情感总结 综观全诗,诗人表现出一种由综观全诗,诗人表现出一种由独独而而不独不独,由由不独不独而而独独,再由,再由独独而而不独不独的复杂情感。的复杂情感。这首诗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这首诗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

11、衬托:衬托:以乐衬哀以乐衬哀以闹衬寂以闹衬寂整首诗从表面看来,诗整首诗从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这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心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情致深婉,是李白抒

12、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神韵的佳作。羌村三首(之三)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杜甫 群鸡正乱叫,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四座泪纵横。二、解题二、解题 这三首诗是事件连贯、主题集这三首诗是事件连贯、主题集中的组诗。它们既有联系又各有中的组诗。它们既有联系又

13、各有侧重,通过回家探亲的一些生活侧重,通过回家探亲的一些生活片段,片段,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小见大,以以小见大,以小题材反映重大主题。小题材反映重大主题。 三首(其一)三首(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第一首:这首诗写诗人刚刚到家第一首:这首诗写诗人刚刚到家夫妻重逢时悲喜交集

14、的情景。夫妻重逢时悲喜交集的情景。三)三)三首(其二)三首(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第二首:写杜甫回家后忧国忧民的心情。第二首:写杜甫回家后忧国忧民的心情。三首(其三)三首(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

15、有携,倾榼浊复清。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第三首:写父老乡亲看望杜甫的情景第三首:写父老乡亲看望杜甫的情景三、作者简介三、作者简介杜诗特点杜诗特点:1、杜诗歌形象、杜诗歌形象、广泛、真实广泛、真实、深刻地、深刻地反反映社会生活映社会生活面貌;面貌;2、杜诗充满、杜诗充满忧国忧民忧国忧民的情怀;的情怀;3、杜诗尖锐、杜诗尖锐批判谴责了统治者批判谴责了统治者剥削压迫剥削压迫人民的罪行。人民的罪行。四诗的背景四

16、诗的背景 至德二载(至德二载(757)杜甫为左拾)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西富县南)探家。羌村三首羌村三首就就是这次是这次还家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构成一组还家还家“三部曲三部曲”。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

17、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 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群鸡正乱叫,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儿童尽东征”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

18、感伤的话张本。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父老不经意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酒味薄”,从酒味,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请为父老歌,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四座泪纵横。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感奋

19、,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 主题:主题:表达了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表达了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表达了作者谢意,又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忧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叹虑、以及身世的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