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9283918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荆公诗注》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李壁李壁王荆公诗注王荆公诗注第一节第一节 王安石及其诗文王安石及其诗文 1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今江西抚州)人。人。宋仁宗庆历二年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进士,曾经担任过扬州节度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曾经担任过扬州节度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等地方官。仁宗嘉枯元年仁宗嘉枯元年(1056)入朝任群牧司判官,嘉枯三入朝任群牧司判官,嘉枯三年年(1058)任度支判官,上万言书,极言当世之弊,任度支判官,上万言书,极言当世之弊,主张施行变革,但未被采纳。主张施行变革,但未被采纳。英宗末年,

2、他曾经知江宁府。英宗末年,他曾经知江宁府。神宗赵顼即位以后,王安石获起用,于熙宁二年神宗赵顼即位以后,王安石获起用,于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实行变法,次年拜相。任参知政事,实行变法,次年拜相。他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他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熙宁七年(1074),由于保守派极力阻挠以及宋神,由于保守派极力阻挠以及宋神宗对新法产生怀疑,王安石被迫辞去相位,知江宗对新法产生怀疑,王安石被迫辞去相位,知江宁府。次年重新人朝为相。但熙宁九年宁府。次年重新人朝为相。但熙宁九年(1076)再再次罢相,出判江宁府。次

3、罢相,出判江宁府。第二年免知府而居钟山,直到去世。王安石晚年第二年免知府而居钟山,直到去世。王安石晚年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追封舒王,谥文。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追封舒王,谥文。所以后人习惯上称他为王临川、王荆公、舒王、所以后人习惯上称他为王临川、王荆公、舒王、王文公等。王文公等。 王安石的文王安石的文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著名的文学家。 在散文方面,他跟曾巩、苏洵、苏轼、在散文方面,他跟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苏辙、欧阳修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的诗王安

4、石的诗王安石曾经广泛涉猎前人诗歌,编过王安石曾经广泛涉猎前人诗歌,编过唐百家诗唐百家诗选选、老杜诗后集老杜诗后集、四家诗选四家诗选等著作,等著作,是宋代最早提倡学习杜甫的诗人。是宋代最早提倡学习杜甫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那些针砭政治或探求改革、揭示在他的诗歌中,那些针砭政治或探求改革、揭示尖锐社会问题的尖锐社会问题的政治诗政治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他的咏史诗咏史诗长于议论,见识超越前人。长于议论,见识超越前人。他的他的写景抒情写景抒情短章雅丽精绝,脱弃流俗。短章雅丽精绝,脱弃流俗。王安石王安石前后期诗歌前后期诗歌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变化。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变化。晚年始尽深

5、婉不迫之趣。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总的说来,他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超过散文,不总的说来,他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超过散文,不愧为宋代诗人一大家。愧为宋代诗人一大家。 第二节第二节 李壁李壁诗注诗注的版刻系统的版刻系统 宋人注释宋诗的情况宋人注释宋诗的情况大概只有三家这大概只有三家这就是就是施元之、顾禧、施宿施元之、顾禧、施宿注注苏轼诗苏轼诗任渊、史容、史季温任渊、史容、史季温注注黄庭坚诗黄庭坚诗李壁李壁注注王安石诗王安石诗。由此也许可以推断苏诗、黄诗、王诗在当由此也许可以推断苏诗、黄诗、王诗在当世已经享有很高的地位。世已经享有很高的地位。李壁的注李壁的注在历代著录中的名称不太一致在历代著录中的名称不

6、太一致宋刊大都作宋刊大都作王荆文公诗注王荆文公诗注或者或者正荆公诗注正荆公诗注如如郡斋读书志郡斋读书志附志附志作作王荆公诗注王荆公诗注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园群书经眼录作作王荆文公诗注王荆文公诗注等;等;元刊本作元刊本作王荆文公诗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20世纪我国出版家世纪我国出版家张元济张元济先生影印的所谓元大德先生影印的所谓元大德本则作本则作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 李壁(李壁(1159-1222)字季章,号雁湖,又号石林,谥文懿,眉字季章,号雁湖,又号石林,谥文懿,眉州丹棱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今四川丹棱)人,人,南宋南宋著名史学家著名史学家李焘第六子。后登进士。李焘第六子。后登进

7、士。宋宁宗朝累迁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又曾宋宁宗朝累迁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又曾兼知枢密院事。兼知枢密院事。李壁一生著述很多,有八百多卷。李壁一生著述很多,有八百多卷。开禧三年开禧三年(1207)到嘉定二年到嘉定二年 (1209),他谪,他谪居抚州,嗜好王安石的诗歌,后来就纂辑居抚州,嗜好王安石的诗歌,后来就纂辑成了成了王荆公诗注王荆公诗注。 王荆公诗注王荆公诗注的宋刻本的宋刻本 今天所知有三种:今天所知有三种:一种由一种由李壁的门人李壁的门人刊行于眉山,载有刊行于眉山,载有魏了翁魏了翁嘉定嘉定七年七年(1214)的序。的序。一种为嘉定十七年一种为嘉定十七年(1224)胡衍跋本胡衍跋本,亦即抚州刻

8、,亦即抚州刻本。本。一种是绍定三年一种是绍定三年(1230)的的庚寅增注本庚寅增注本。该书元刻。该书元刻本系统又有两种:本系统又有两种:一种是元大德五年一种是元大德五年(1301)的刻本,经刘辰翁评点的刻本,经刘辰翁评点并删节李壁的笺注,今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并删节李壁的笺注,今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另一种是大德十年另一种是大德十年(1306)毋逢辰序刊本。毋逢辰序刊本。 降至明清两朝,降至明清两朝,王荆公诗注王荆公诗注的刻本都的刻本都出自元刻本系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出自元刻本系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张张宗松宗松的的清绮斋本清绮斋本。这个本子校勘颇精,流。这个本子校勘颇精,流传很广。传很广。四

9、库全书四库全书中的中的王荆公诗注王荆公诗注就是该就是该本的抄录。本的抄录。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排印本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排印本则是依据该本,而另行校点的。则是依据该本,而另行校点的。 第三节第三节 李壁李壁诗注诗注的价值和特点的价值和特点 李壁对王荆公诗的注释相当详备。李壁对王荆公诗的注释相当详备。他对王安石诗歌之典故、词语出处、相关他对王安石诗歌之典故、词语出处、相关人物、创作背景以及诗句含义的探索,受人物、创作背景以及诗句含义的探索,受到学界普遍的赞许。到学界普遍的赞许。因为李壁生活年代跟王安石比较接近,他因为李壁生活年代跟王安石比较接近,他的整个家族又非常重视史学的整

10、个家族又非常重视史学例如其父例如其父李焘李焘著有北宋编年史著有北宋编年史续通鉴长续通鉴长编编其弟李其弟李皇皇著有北宋简史著有北宋简史十朝纲要十朝纲要(亦涉亦涉及南宋高宗朝及南宋高宗朝)所以,他有条件熟悉和掌握北宋更多的史所以,他有条件熟悉和掌握北宋更多的史实材料包括一些价值珍贵的实物实材料包括一些价值珍贵的实物,可以亲临可以亲临其境勘察王荆公的行历,勘察王荆公诗歌其境勘察王荆公的行历,勘察王荆公诗歌的多种版本乃至墨本、石刻等等实物以及的多种版本乃至墨本、石刻等等实物以及这些实物上的题跋,可以掌握大量切实可这些实物上的题跋,可以掌握大量切实可靠的证据来解释王荆公的诗歌。靠的证据来解释王荆公的诗歌

11、。而越是后来的学者,就越难以做到这一点。而越是后来的学者,就越难以做到这一点。 因此,李壁所作笺注,于王安石的生平出因此,李壁所作笺注,于王安石的生平出处以及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考辨、注释处以及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考辨、注释得相当详实。这些注释,为把握王荆公诗得相当详实。这些注释,为把握王荆公诗歌提供了很好的背景资料。歌提供了很好的背景资料。 李壁的笺注常常有不可否认的李壁的笺注常常有不可否认的可靠性可靠性。 王荆公的诗深深涉及儒、释、道三家王荆公的诗深深涉及儒、释、道三家学术,而李壁的注亦广采各方面的材料,学术,而李壁的注亦广采各方面的材料,决不囿于一般的经、史、子、集,其中大决不囿于一般的

12、经、史、子、集,其中大量引用佛学典籍最值得注意。量引用佛学典籍最值得注意。 李壁笺注在一般训诂之外,有时候探求句李壁笺注在一般训诂之外,有时候探求句法的源流法的源流,对读者有一定启发作用。对读者有一定启发作用。 另外,李壁另外,李壁诗注诗注搜集王荆公的诗搜集王荆公的诗作也相当完备。作也相当完备。它比通行的它比通行的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多七十二首。多七十二首。李壁注文中也有一些亡佚的王安石诗文。李壁注文中也有一些亡佚的王安石诗文。至于李壁注文中所引宋人佚诗,亦颇不少。至于李壁注文中所引宋人佚诗,亦颇不少。这些都值得注意。这些都值得注意。 第四节第四节 李壁李壁诗注诗注的问题的问题 其一,有时

13、候不能揭明典实的渊源。其一,有时候不能揭明典实的渊源。卷四注卷四注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第三首:第三首:“凡夫当凡夫当梦时,眼见种种色。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梦时,眼见种种色。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不知今是梦,道我能蓄积。贪求复守护,尝怕水不知今是梦,道我能蓄积。贪求复守护,尝怕水火贼。既觉方自悟,本空无所得。死生如觉梦,火贼。既觉方自悟,本空无所得。死生如觉梦,此理甚明白此理甚明白”引引淮南子淮南子曰:曰:“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今将有所大觉,乃知此之为大梦而后知其梦也。今将有所大觉,乃知此之为大梦也。也。”实际上,实际上,庄子庄子齐物论

14、齐物论说:说:“梦饮酒者,旦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窃窃然知之。”淮南子淮南子的意思由的意思由庄子庄子而来,注荆公诗引而来,注荆公诗引淮南子淮南子显然不如引显然不如引庄子庄子更得其本源。更得其本源。 其二,有时候存在明显的错误。其二,有时候存在明显的错误。卷四注卷四注无营无营:“无营固无尤,多与亦无营固无尤,多与亦多悔。物随扰扰集,道与俭然会多悔

15、。物随扰扰集,道与俭然会”,云:,云:“虚者,道之所及。虚者,道之所及。老子老子曰:曰:道集道集虚。虚。”究其实际,究其实际,庄子庄子人间世人间世有有“唯道集唯道集虚虚”一语,今本一语,今本老子老子没有类似的话。没有类似的话。同卷注同卷注病起病起:“桃枝焕洪涩,散发唏桃枝焕洪涩,散发唏晓促晓促”,引宋玉:,引宋玉:“涩然汗出,霍然病已。涩然汗出,霍然病已。”其实,汉初著名赋家枚乘其实,汉初著名赋家枚乘七发七发写楚太写楚太子疾,吴客先后以七事说之,太子最后子疾,吴客先后以七事说之,太子最后“据几而起曰: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滤然汗出,霍然病已。滤然汗出,霍然病

16、已。”李注说是宋玉,似乎没有依据。李注说是宋玉,似乎没有依据。 卷三注卷三注定林示道原定林示道原:“湿银注寒晶,湿银注寒晶,奁以青培堆奁以青培堆”,云:,云:“李贺李贺温汤温汤诗:诗: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其实所引诗句出自李商隐的其实所引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河阳河阳。卷六注卷六注读秦汉间事读秦汉间事:“秦征天下材,秦征天下材,人作阿房宫人作阿房宫”,曰:,曰:“秦本纪秦本纪:三十:三十五年,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五年,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万人,

17、下可以建五丈旗。”注中所引之事实际上见于注中所引之事实际上见于史记史记秦始皇秦始皇本纪本纪,而不是,而不是秦本纪秦本纪。 其三,有时候当注而未注。其三,有时候当注而未注。卷五注卷五注谢公墩谢公墩:“小草戏陈迹,甘棠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咏遗恩”,曰:,曰:“桓温尝问安:桓温尝问安:远志又远志又名小草,何以一物而有二名名小草,何以一物而有二名?郝隆曰:郝隆曰: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隆语似谑隆语似谑安也。安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安也。安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之,名为召伯埭。”仅这样注释,并不切合仅这样注释,并不切合“甘棠咏遗恩甘棠咏遗恩”一一句

18、,读者仍看不明白。句,读者仍看不明白。 韩诗外传韩诗外传卷一云:卷一云:“昔者周道之盛,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之志也。于是接而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于是接而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说,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百姓大说,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尔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民给家足。尔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

19、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诗诗曰:曰:蔽弗甘棠,勿划勿伐,召伯所茇。蔽弗甘棠,勿划勿伐,召伯所茇。此之谓也。此之谓也。”史记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召公世家也说:也说:“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咏之,作甘棠甘棠之诗。之诗。”汉书汉书王贡两龚鲍王贡两龚鲍传传则称:则称:“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而听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摩不伐甘棠,摩不伐甘棠,甘棠甘棠之诗是也。之诗是也。”很明显,只很明显,只有结合这些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理解王荆公的有结合这些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理解王荆公的谢公墩谢公墩。 明白了李壁明白了李壁诗注诗注的长短,可以更好地发挥这的长短,可以更好地发挥这部著作在王安石乃至宋诗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部著作在王安石乃至宋诗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