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9274833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2.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一、教学要求一、教学要求n1.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n2.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n3.3.了解了解论语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二、学习要点二、学习要点n1 1. .掌握有关掌握有关论语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常识。n2.2.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词语如“而而”、“之之”等;句式如宾语等;句式如宾语前置句等。前置句等。n3.3.领悟领悟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的深刻含

2、义,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为学之道”。n孔子孔子,名,名 , ,字字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今今山东山东曲阜曲阜市东南市东南) )人。他被称为人。他被称为“孔圣人孔圣人”、“至圣至圣”,与,与“亚圣亚圣”孟子合称孟子合称 。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教育家、政治家、 学派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千,贤者七十二人。丘丘仲尼仲尼儒家儒家孔孟孔孟孔子一生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

3、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理编成论语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孔 府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庙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孔林 孔子墓地孔子墓地论语论语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体体和和体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为主,记录

4、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言行。v“四书四书”:v论语论语大学大学v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对话对话语录语录子子 曰:曰:“学学 而而 时时 习习 之之,不,不 亦亦说说 乎?乎?有有朋朋自远方来,自远方来,不不 亦亦 乐乐 乎乎?人不?人不知知而不而不愠愠,不,不 亦亦 君君 子子 乎乎 ? ” ”按一定的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间复习先生,指孔子先生,指孔子通通“悦悦”,愉,愉快快(生气,发怒)(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了解了解复习复习(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按时按时代词,代指学习的内容代词,代指学习的内容不也不也吗?表吗?表委婉语气委婉语气 孔子说:孔子说

5、:“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发怒(怨恨),不了解(我),(我)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也是君子的行为吗?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谈了什么?这一章主要谈了什么?第一句讲:第一句讲: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第二句讲

6、: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第三句讲:个人修养个人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中的“朋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不亦乐乎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内容解读内容解读“朋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曾子曰:曾子曰:“吾吾日日三三省

7、省吾身:为人吾身:为人谋谋而不而不忠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传传不习乎不习乎?”(人称代词,我)(人称代词,我)每天每天(泛指多次泛指多次)自我检查自我检查反省反省wi真诚,诚实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zng策划,考虑策划,考虑办事尽心竭力办事尽心竭力替替xngxng 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人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过呢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过呢?”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8、而不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乎?传不习乎?” 从曾子从曾子“三省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讲这一章主要讲治学的人要治学的人要? ?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重视品德修养。重视品德修养。子曰:子曰:“吾十吾十有有五五而而志于学,三十志于学,三十而而立立,四十,四十而而不不 惑惑,五十,五十而而知知 天命天命,六十六十而而耳顺耳顺,七十,七十而而从心所欲,不从心所欲,不逾逾 矩矩。”(迷惑,疑惑)(迷惑,疑惑)越过,超过越过,超过不能为人力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

9、事情所支配的事情 表顺承表顺承通通“又又” 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站立,站得住,这里可以理解为独立做事情以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规矩,规范规矩,规范 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又不会超出规矩。” 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10、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读读解解容容内内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2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3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示?内容解

11、读内容解读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范,而不是勉强去做。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子曰子曰:“:“温温故故而知新而知新, ,可以可以为为师矣师矣.”.”做做, ,成为成为(得到新的体会得到新的体会, ,悟出新的道理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旧的知识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 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有害 孔子说: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

12、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为老师了。”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第第4 4章讲强调章讲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独立思考的必要性。读读解解容容内内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第第5 5章阐述章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不可偏废其一认为不可偏废其一。“温故温故”和和“

13、知新知新”是不是两件并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列的事?该如何理解?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要“知新知新”。读读解解容容内内 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读读解解容容内内子曰:子曰:“ “ 贤贤 哉,回也!一哉,回也!一箪箪食,一瓢饮,食,一瓢饮,在陋巷

14、,人不在陋巷,人不堪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也!”品质高尚品质高尚忍受忍受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孔子说: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颜回在颜回在“陋巷陋巷”却能却能“不改其乐不改其乐”这一则这一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追求,即使生为了自己

15、的理想,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是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是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子曰:子曰:“知知 之之 者者不如不如 好好之者,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代词,的的人人喜欢、爱好喜欢、爱好以以为乐趣为乐趣孔子说: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以学习为乐的人。”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底

16、告诉我们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什么道理?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强调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这一章强调独立学习的重要性。子曰:子曰:“饭饭 疏疏 食食 饮饮 水水,曲曲 肱肱 而而 枕枕 之,之,乐乐 亦亦 在在 其其 中中 矣。矣。不不 义义 而而 富富 且且 贵,贵,于于 我我 如如浮浮 云。云。”吃饭吃饭粗粮粗粮冷水冷水弯着胳膊弯着胳膊对,对于对,对于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17、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gnggng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这一章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精神的重要表述。精神的重要表述。好的方面,优点好的方面,优点子曰: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择其。择其善者善者而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于此,意思是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在其中”。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改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

18、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对弟子说这孔子对弟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之长,补己之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心向别人学习。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这一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虚心向别人学习。子在子在川川上曰:上曰:“逝逝者如者如斯斯夫,不夫,不舍舍昼夜。昼夜。”河,河流河,河流流逝流逝舍弃、停止舍弃、停止这,指河水这,指河水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孔子

19、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指明时间的宝贵。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讲这一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间。子曰:子曰:“三军三军可夺帅也,可夺帅也,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军队军队军队军队普通的人,男子汉普通的人,男子汉孔子说: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志气却不可改变。”内容解读

20、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讲一个人应当这一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矢志不渝。子夏曰:子夏曰:“博博 学学 而而 笃笃 志,志,切切 问问 而而 近近 思,思,仁仁 在在 其其 中中 矣。矣。”广泛广泛忠实,坚守忠实,坚守恳切地恳切地仁德仁德子夏说: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多考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21、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饭饭 疏疏 食食 饮饮 水水于于 我我 如浮如浮 云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欲,不逾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

22、忧,回也不改其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修修身身做做人人成语归纳成语归纳n不亦乐乎n温故知新n三十而立n不舍昼夜n逝者如斯n匹夫不可夺其志n择善而从n三人行,必有我师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通假字一、通假字1 1、不亦说乎:、不亦说乎:说说通通悦悦,愉快,愉快, 。二、一词多义二、一词多义1 1、而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

23、译为“而且而且”)2 2、知知:人不人不知知而不愠(了解)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温故而知知新(知道)新(知道) 3 3、为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 可以为师矣(当,做)可以为师矣(当,做)三、词类活用三、词类活用学而学而时时习之(按时)习之(按时) 表示顺接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学而不厌n n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文也?也?”子曰:子曰:“敏而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学,不

24、耻下问,是以谓之文文也。也。”(子贡问道:子贡问道:“孔文子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文呢?呢?”孔子说: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文啊!啊!”)n 子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n 子曰:子

25、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也。”( (孔子说: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词语的意思。词语的意思。1 1、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乎?2 2、吾日、吾日三省三省吾身。吾身。3 3、温、温故故而知新。而知新。4 4、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5 5、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6 6、已所不、已所不欲欲,勿勿

26、施施于人。于人。7 7、诲、诲女女知之乎!知之乎!8 8、是、是知知也。也。(“说说”通通“悦悦”,愉快),愉快) (多次反省)(多次反省) (学过的知识)(学过的知识)(迷惑;(迷惑; 有害)有害)(强毅(强毅, 刚强)刚强) (想;(想; 施加)施加)(“女女”通通“汝汝”,你),你)(“知知”通通“智智”,聪明),聪明)一、填空:一、填空:1 1、论语论语中中“论论”的读音是的读音是_,它是,它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家经典著作之一。2 2、孔子是、孔子是_(朝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朝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3 3、四书四书是指:是指:_、_、_、_。4 4、对于如何向他人学习,

27、孔子的论述是、对于如何向他人学习,孔子的论述是_。5 5、谈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才有成效的句子是、谈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才有成效的句子是_。二、解释句中红色的字:二、解释句中红色的字:1 1、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 ) 2 2、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 )3 3、吾日、吾日三省三省吾身(吾身( )()( ) 4 4、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 )5 5、温、温故故而知新(而知新( ) 6 6、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 )()(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1、不亦说乎:、不亦说乎:_通通_,意思,意

28、思_读音读音_。 2 2、诲女知之乎:、诲女知之乎:_通通_,意思,意思_读音读音_。3 3、是知也:、是知也:_通通_,意思,意思_读音读音_。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1 1、而:人不知而不愠(、而:人不知而不愠( )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 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 )2 2、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 )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 ) 是知也(是知也( )3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也(可以为师也( ) 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 ) 五、翻译句子:五、翻译句子:1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

29、人行,必有我师焉。 2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六、默写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名言警句各二句。六、默写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名言警句各二句。 n1 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n(1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的正确态度是_。n(2 2)“学习学习”与与“思考思考”的辩证关系是的辩证关系是_。n(3 3)作者强调)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的依据是_n(4 4)(2003(2003年常德年常德)人们常引用人们常引用论语论语十则十则中中

30、“_,”_,”一句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n(5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常引用论语论语中的话:(也是与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 _ n(6 6)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_ n(7 7)AAPP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论语中有一句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话可以

31、表达这种喜悦;“ ”n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得“ “ ”n1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给下列加粗字注音。n(1 1)不亦说()不亦说( )乎。)乎。 (2 2)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n(3 3)吾日三省()吾日三省( )吾身。)吾身。 (4 4)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 )。)。n(5 5)是知()是知( )也。)也。n2 2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n(1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nA A别人不知道就

32、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nB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nC 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nD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n2 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n(1 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_。n(2 2)子曰:)子曰:“_,不亦说乎?,不亦说乎?_,不亦乐,不亦乐乎?乎?_,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学而)n3 3比较下列各句比较下列各句“而而”的不同用法,按的不同用法,按A A(顺接)、(顺接)、B B(转折)分别归类,(转折)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将字母填入括号内。n(1 1)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 (2 2)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