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9270420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机械制图:§1-5---直线、平面相对位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直线、平面相对位置直线、平面相对位置4-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4-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4-3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一)平行问题 1熟悉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几何条件; 2熟练掌握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投影特性及作图方法。(二)相交问题 1熟练掌握特殊位置线、面相交(其中直线或平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交点的求法和作两个面的交线(其中一平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 2熟练掌握一般位置线、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掌握一般位置面、面相交求交线的作图方法。 3掌握利用重影点

2、判别投影可见性的方法。(三)垂直问题 掌握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投影特性及作图方法。(四)点、线、面综合题 1熟练掌握点、线、面的基本作图方法; 2能对一般画法几何综合题进行空间分析,了解综合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和方法。4-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两平 面的交线一、直线与平面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二、两平面的交线是直线三、特殊位置线面相交四、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五、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六、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它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BKAM平面与平面相交两平面的交线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为两平面所共有FKNL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交线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判

3、断直线的可见性特殊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bbaaccmmnn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由于特殊位置平面的某个投影有积聚性,交点可直接求出。kk判断直线的可见性bbaaccmmnkkn 特殊位置线面相交,根据平面的积聚性投影,能直接判别直线的可见性。 ( ) 求铅垂线EF与一般位置平面ABC的交点并判别其可见性。k21k21 求两平面交线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求两个共有点的问题,由于特殊位置平面的某个投影有积聚性,交线可直接求出。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判断平面的可见性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交线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nlmmlnbaccabfkfkMmnlPBCacbPHAFKNLkf判

4、断平面的可见性结 果判断平面的可见性平面可见性的判别VHMmnlBCackfFKNLXObbacnlmcmalnfkfk可通过正面投影可通过正面投影直观地进行判别。直观地进行判别。abcdefc f db e a m (n )空间及投影分析空间及投影分析 平面平面ABC与与DEF都都为为正垂面正垂面,它们的正面投,它们的正面投影都积聚成直线。影都积聚成直线。交线必交线必为一条正垂线为一条正垂线。 求交线求交线 判别可见性判别可见性作作 图图nm例例5:求两平面的交线: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并判别可见性。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两平 面平行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几几何何条条件件 若平面外的

5、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该平面平行。这是解决直线与平面平行作图问题的依据。 有关线、面平行的作图问题有:判别已知线面是否平行;作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包含已知直线作平面与另一已知直线平行。 例题1 例题2二、平面与平面平行几几何何条条件件 若一个平面内的相交二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相交二直线对应平行,则此两平面平行。这是两平面平行的作图依据。 两面平行的作图问题有:判别两已知平面是否相互平行;过一点作一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已知两平面平行,完成其中一平面的所缺投影。 例题3 例题4 例题5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若一直线平行于属于定平面的一直线,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例题例题1 试判断直线

6、AB是否平行于定平面 fgfg结论:直线AB不平行于定平面例题例题2 试过点K作水平线AB平行于CDE平面 baaffb 二面平行作图法:二面平行作图法:若要使平面与平面之间互若要使平面与平面之间互相平行,则此两平面上必须分别有不平行的两直相平行,则此两平面上必须分别有不平行的两直线对应平行。反之,若两平面上分别有不平行的线对应平行。反之,若两平面上分别有不平行的两直线对应平行,则此两平面必平行。两直线对应平行,则此两平面必平行。PACBQEGF二、两平面平行二、两平面平行gacbXbaceeogff过已知点作面平行已知面EG / ABEF / ACEFG/ABC例题例题3 试判断两平面是否平

7、行mnmnrrss结论:两平面平行例题例题4 已知定平面由平行两直线AB和CD给定。试过点K作一平面平行于已知平面 。emnmnfefsrsrkk4-3 直线与平面垂直、两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两平面垂直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定理1 定理2 例题7 例题8 例题9 例题10二、两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例题11 例题12 例题13 若直线垂直于平面,则该线必垂直于平面上的所有直线。直线垂直于平面直线垂直于平面定理定理(逆) 若一直线垂直于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则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例题例题6 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K作平面的法线。acacnnkkh例题例题7 试过定点K作特殊位置平

8、面的法线。hhhhh(a)(c)(b)例题例题8 平面由两平行线AB、CD给定,试判断直线MN是否垂直于该平面。efef两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定平面,则包含这条直线的所有平面都垂直于该平面。ADg例题例题9 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K作已知平面的垂面。hacachg例题例题10 试判断 ABC与相交两直线KG和KH所给定的平面是否 垂直。 反之,两平面相互垂直,则由属于第一个平面的任意一点向第二个平面作的垂线必属于第一个平面。两平面垂直两平面不垂直例题例题11 试判断 ABC与相交两直线KG和KH所给定的平面是否 垂直。ffdd结论:因为AD直线不在 ABC平面上,所以两平

9、面不垂直。例题例题12 试过定点A作直线与已知直线EF正交。EQ分析 过已知点A作平面垂直于已知直线EF,并交于点K,连接AK,AK即为所求。FAK作图21aefafe1221PV12kk本章结束例题例题6 试过K点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平面ABC,并与直线EF相交 。分析 过已知点K作平面P平行于 ABC;直线EF与平面P交于H;连接KH,KH即为所求。FPEKH作图mnhhnmPV11221过点K作平面KMN/ ABC平面。2求直线EF与平面KMN的交点H 。3连接KH,KH即为所求。例题例题11 试过点N作一平面,使该平面与V面的夹角为60 ,与H面的夹角为45 。分析:平面的法线与平面的最

10、大斜度线对同一投影面的夹角互为余角直径任取NM 作图过程|yM-yN|zM-zN|mhm nmk|zM-zN|yM-yN|3045m nmnkhnn 以正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示意图以铅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示意图判别可见性 示意图二、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交线一般位置线与一般位置面相交一般位置线与一般位置面相交 1 1)包含已知线)包含已知线EFEF作辅助平面作辅助平面R R(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三三步步求求交交法法2 2)求此辅助平面)求此辅助平面R R与已知平面与已知平面ABCABC的交线的交线MNMN;3 3)求此交线求此交线MNMN与已知直线与已知直线EFE

11、F的交点的交点K K。nncbcaefoXeafbmmkkRH三步求交法三步求交法1)作辅助面RH2)求RH面与ABC 面的交线MN3)求MN与EF的交点K一般位置线与一般位置面相交一般位置线与一般位置面相交12以正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PV21kk步骤:1过EF作正垂平面P。2求P平面与ABC的交线。3求交线与EF的交点K。示意图直线EF与平面 ABC相交,判别可见性示意图1 (2)(4)3利用重影点。判别可见性fee直线EF与 ABC相交,判别可见性。利用重影点判别可见性124kk示意图( )21334( ) 求两平面交线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求两个共有点的问题, 因而可利用求一般位置线面交点

12、的方法找出交线上的两个点,将其连线即为两平面的交线。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 示意图判别可见性例题6 二、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交线 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步骤:1用求直线与平面交点的方法,作出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K、E。求两平面的交线llnmmnPVQV1221kkee2连接两个共有点,画出交线KE。示意图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 示意图 利用求一般位置线面交点的方法找出交线上的两个点,将其连线即为两平面的交线。MBCAFKNL利用重影点判别可见性两平面相交,判别可见性3 4 ( )3 4 21( )1 2 三面共点法:三面共点法:人为地设立第三面与之相交。三平面交于一点,此点就是共有点,属三方共有。第三面应是特殊位置平面。 三面共点法三面共点法用用 三面共点法三面共点法 求解求解PVQ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