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9264432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八八 单单 元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姚正保人 文 地 理考纲要求内容 一、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防治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二、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复习要点 一、应理解的基本概念环境自净能力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二、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环境问题在分布上的特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实践。 三、应理解和运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2、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一理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单项能力要求一、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框图,正确分析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二、空间联系能力联系图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状况分析可能产生的环境间题和原因。三、综合分析能力对某一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能够进行形成原因、造成恶果、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四、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某一地区目前人类活动状况的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知识网络结构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环环 境境环环 境境 人类人类 社会社会统统一一对对立立良良性性发展发展环环境境问问题

3、题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协调协调途径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人类生活、生产生活、生产废弃物废弃物资源再生资源再生自净能力自净能力环境环境物质、能量物质、能量索取索取 再生再生排放排放 自自净净过度渔猎过度渔猎排放氟氯烃排放氟氯烃大气中大气中CO2增多增多森林减少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土地资源退化土地资源退化大气、水、土壤污染大气、水、土壤污染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生态态破破坏坏环环境境污污染

4、染人地观念人地观念思维方式思维方式自身生产自身生产(过度)(过度)资源利用资源利用片面追求片面追求人口压力大人口压力大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表表现原因原因城市地区城市地区与与乡村地区村地区城市城市主要是主要是环境境污染,如大气染,如大气污染、水染、水污染、噪声染、噪声污染染等等交通、工交通、工业活活动量大和人量大和人类聚聚居地的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集中染物集中乡村村主要是生主要是生态破坏,如水土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失、荒漠化、土壤盐碱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竭、物种减少等利用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强度度过大大发展中

5、国家与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环境境问题比比发达达国家国家严重重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力;没有足没有足够能力能力进行行环保;保;发达国家将达国家将污染染严重的重的工工业转移到移到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重难点知识解析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考查特点 环境问题表现为三大类:环境问题表现为三大类: (1)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

6、2)生态破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生态破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臭氧层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具有重大的经济、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的物破坏,对人类具有重大的经济、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等。种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等。 (3)资源破坏与浪费。如森林过度采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资源破坏与浪费。如森林过度采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破坏性开

7、采等。用,矿产资源的破坏性开采等。 考查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考查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环境间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主要的危害,防是:环境间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主要的危害,防治与解决的措施四个方面。有时对分布特点也进行考查。治与解决的措施四个方面。有时对分布特点也进行考查。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与实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求能力的发展。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

8、2)原则:)原则: 公平性原则。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公平,人与其他生物之公平性原则。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公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同代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间的公平。同代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在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的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问题,要求地共同性原则。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问题,要求地方行动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协调。方行动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协调。 (3)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这一世界观将改变我们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这一世界观将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9、方式。具体包括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工厂实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体包括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工厂实行清洁生产,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等。行清洁生产,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等。 3.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要点 1.我国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间题是:大量植被我国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间题是:大量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地区土地沙漠化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地区土地沙漠化加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化问题突出,湖加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化问题突出,湖泊日益萎缩。此外,有较多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泊日益萎缩。此外,有较多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地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洪涝、流、滑坡、地震、地面沉

10、降等地质灾害和洪涝、干旱、台风等气候灾害。干旱、台风等气候灾害。 2.我国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尤其是大量燃煤和我国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尤其是大量燃煤和石油造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石油造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这些污染在城市和一些主要工业区尤为严重。此这些污染在城市和一些主要工业区尤为严重。此外,一些乡镇工业和农业方面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外,一些乡镇工业和农业方面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农药所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3.保护环境,防御自然灾害是我国的一项基保护环

11、境,防御自然灾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措施是:绿化造林(重点造本国策,主要措施是:绿化造林(重点造林工程有:林工程有:“三北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等),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等),做好水土保持和沙漠治理工作;发展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和沙漠治理工作;发展生态农业,保持生态平衡;改善能源结构,通农业,保持生态平衡;改善能源结构,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资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水平,减少源的水平,减少“三废三废”排放。加强和健排放。加强和健全有关的法制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全有关的法制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4、人地关

12、系、思想发展的几介阶段及主要特点阶 段段思思 想想 发 展展主主 要要 特特 点点崇拜自然崇拜自然天命天命论(或宿命(或宿命论)采集、狩采集、狩猎;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环境是依境是依赖与恐惧的关系与恐惧的关系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天命天命论、有神、有神论,但有,但有了科学萌芽了科学萌芽耕作和灌耕作和灌溉技技术得到得到发展;人展;人对自然自然环境的依附性境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大大减弱,对抗性增抗性增强强征服自然征服自然征服征服论各国先后工各国先后工业化,科技迅速化,科技迅速发展,展,人地矛盾激化人地矛盾激化谋求人地关求人地关系系协调和和谐论人人类被迫重新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行自己的行为,环境与境与发展被普展

13、被普遍关注,可持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形成经典试题荟萃 例例 1. (20001. (2000一全国文综一一全国文综一33)33)图图2-262-26是某年是某年欧洲降水欧洲降水pHpH值等值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值等值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下述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把选定国家的代码填在空格中) A西班牙B瑞典C德国 D冰岛 E意大利 (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 (3)该环境问题对非生物界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对于生物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工业废气中含工业废气中含SO2(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硫)或N0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等有

14、害气体 腐蚀(侵蚀)建筑物和损毁文物古迹等腐蚀(侵蚀)建筑物和损毁文物古迹等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植物(林木)死亡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植物(林木)死亡 【命题意图命题意图】第(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什么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酸雨以及重酸雨区所在的国家名称。第是酸雨以及重酸雨区所在的国家名称。第(2)题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酸雨成因的掌握情况。第要考查学生对酸雨成因的掌握情况。第(3)题主要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明确酸雨对生物和非生物考查学生是否明确酸雨对生物和非生物其实是其实是整个自然界的主要危害。从试题中所给的降水整个自然界的主要危害。从试题中所给的降水pH值等值线图中可以看出,其值等值

15、线图中可以看出,其pH值均等于或小于值均等于或小于5.6,因此首先可以判断所谓,因此首先可以判断所谓“图示环境问题图示环境问题”就就是是“酸雨酸雨”。继续观察还可发现,等值线中数值。继续观察还可发现,等值线中数值最小的为最小的为4.3(即重酸雨区)所在的封闭曲线大致(即重酸雨区)所在的封闭曲线大致分别在瑞典和德国。据此,可以对第分别在瑞典和德国。据此,可以对第(1)小题作出小题作出正确选择:正确选择:B, C. 第第(2)小问是酸雨形成的基本知识。第小问是酸雨形成的基本知识。第(3)小问考小问考生只要明确酸雨最主要是对河流、湖泊、植物、生只要明确酸雨最主要是对河流、湖泊、植物、土壤、建筑物等有

16、很大的破坏作用,再将上述事土壤、建筑物等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再将上述事物根据生物与非生物加以区分即可得分。物根据生物与非生物加以区分即可得分。 例例3.3.(20002000一广东一一广东一3838)图图2-282-28为长江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试过程示意。试从自然和人类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治的建议。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在人类活动中,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被

17、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被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乱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是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 【命题意图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考查考生对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于特定区域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判断能力及对地于特定区域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判断能力及对地理系统的相关分析能力。要求考生不仅对自然与理系统的相关分析能力。要求考生不仅对自然与人文因素的辫证关系有清楚的认识,对重大时事人文因素的辫证关系有清楚的认识,对重大时事也应较敏感,并能进行系统作用推测,以进一步也应较敏感,并能进行系统作用推测,以进一步解决

18、社会实际问题。本题要求从自然和人类活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本题要求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那么,根据图示的环节,要分析出防治的建议。那么,根据图示的环节,要分析出全球变暖是主要的自然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全球变暖是主要的自然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人口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人口压力是最主要的人文因素。人口压力大,对食物压力是最主要的人文因素。人口压力大,对食物的要求增加,

19、过度放牧和滥捕野生动物都会使草的要求增加,过度放牧和滥捕野生动物都会使草场退化。而解决措施也据此而回答。场退化。而解决措施也据此而回答。读图6-1,世界酸雨分布示意图,回答1-4题1、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瑞典、法国 B、德国、美国、加拿大 C、英国、意大利、巴西 D、冰岛、波兰、中国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 ( ) A、废气中含CO2有害气体 B、制冷设备排放大量氯氟烃 C、大气层出现臭氧空洞 D、废气中含SO2 (二氧化硫)或NO2(氮氧化物)B D 3、该环境向题对非生物界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 A、腐蚀(侵蚀)建筑物 B、破坏土壤腐殖质 C、使河湖水体

20、的酸度加大 D、污染地下水4、该环境问题对于生物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 ) A、导致草原地区荒漠化 B、污染海水,出现赤潮现象 C、导致植物(林木)死亡 D、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A C 读图6-2,回答5一8题。5、图示民居所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贫瘠 B、水资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6、造成该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 ) 降雨集中夏季 土质比较疏松 地势比较陡峭 地表植被稀疏 A、 B、 C、 D、C D 7、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修筑梯田 B、滥砍乱伐 C、过度放牧 D、不合理灌溉8、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打坝淤地 B、发

21、展畜牧业 C、植树种草 D、挖鱼鳞坑D C 读“黄河源区图”(图6-3),回答911题9、20世纪9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较,黄河源区最明显的变化是 ( ) A、湖泊面积缩小了 B、荒漠化草甸面积扩大了 C、河流的流量减小了 D、冰原面积扩大了10、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大量引水灌溉 过度放牧和垦荒 大气增温,蒸发加剧 乱捕益兽,鼠害猖撅 A、 B、 C、 D、B C 11、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退牧(退耕)还草 B、大面积植树种草 C、营建防护林带 D、放养捕鼠益兽A 中国首家中国首家新课标免费新课标免费资源网(资源网(不必注册,免费下载不必

22、注册,免费下载)请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记住我们的网址: 图6-4是2001年3月6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周。读图回答1215题。12、我国东部一些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是( ) A、可吸人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物13、这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 居民取暖燃煤 建筑工地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 A、 B、 C、 D、A C 14、图中三个“重度污染”的城市,其共同原因是 ( ) A、地处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 B、工业废气及居民取暖的烟尘数量较大 C、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 D、长时期受低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 15、减轻西北及华北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措施有 ( )

23、 A、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暖 B、在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 C、将有污染工业迁至南方 D、扩大建筑用地,减少裸地面积B A 读图6-5,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 、科技发达地区 17、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酬A B 18、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D 近些年来,生活

24、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读图6-6回答19一22题。19、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酸雨危害 B、温室效应 C、光化学烟雾 D、臭氧空洞20、该环境问题出现较多的地区是(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D B 21、大气中该成分的主要作用是 ( ) A、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D、大量吸收大气辐射22、防治该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

25、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 污染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 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CO2的排放量A C 图6-7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23一25题。23、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彼得堡24、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 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 工程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问题B D25、这种关系

26、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境政策的不断完善A26、读“啊,地球出汗了!”(图6-8)这幅漫画,回答问题。(1)这幅漫画所揭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的大量增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的大量增加,产生加,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使气温升高;滥伐森林,环境生态系统吸收滥伐森林,环境生态系统吸收CO2的的能力削弱能力削弱(3)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海面上升,沿海低地将被淹没;海面上升,

27、沿海低地将被淹没;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变化。27、读图6-9,根据图中数字顺序,进行过程分析:(1)砍伐森林的起因(图中1) , , 。砍树作燃料砍树作燃料 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砍伐木材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砍伐木材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种粮食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种粮食(2)引起的环境破坏(图中2、3、4) , , 。水土流失,山石裸露水土流失,山石裸露 滑坡滑坡 农田、村庄被冲毁农田、村庄被冲毁 (3)导致水体的影响(图中5、6) , , 。(4)砍伐森林所带来的问题是 。土壤淤积水

28、库;使水库容量减小土壤淤积水库;使水库容量减小 缩短水库寿命缩短水库寿命 洪水泛滥洪水泛滥 周围居民无法生存,迁往其他地区周围居民无法生存,迁往其他地区 28、读图6-10,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请读图回答问题。(1)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 在人类活动中,滥捕滥猎野生动物,在人类

29、活动中,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被和最终造成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被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 (2)你对这个地区的环境恶化有哪些防治的建议? 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是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是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 29、读图6-11,完成下列要求。a、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全球变暖c、酸雨、酸雨 d、森林锐减、森林锐减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人

30、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 弃物的数量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了解,对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酸雨、森林锐减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建立他们的环境意识并逐步培养他们的环境能力。本题解题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要知道人类排放氛

31、氟烃类物质形成奥氧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带来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含硫燃料形成酸雨,人类大量砍伐破坏森林带来森林锐减。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要对应来思考。(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 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 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协作 30、读图6-12中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和污染排放量的关系。分析回答问题。 (1)

32、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2)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原因 。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由城市转向农村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村的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大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大量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控制污量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控制污染的费用发展中国的农村低于发达国家和发染的费用发展中国的农村低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展中国家城市

33、。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 。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保护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5)在我国引进外资过程中,上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防止发达国家或地区以投资形式把污防止发达国家或地区以投资形式把污染工业转移到我国,造成我国的环境染工业转移到我国,造成我国的环境污染加重。污染加重。 31、读图6-13,该图为“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框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使系统成立(

34、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A、硫 B、余热 C、燃料气 火电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D、冷却水 E、蒸汽 F、粉煤灰 G、除尘渣(石膏) H、余热 (2)该工业园中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经济的 发展的原则。 (3)通过这种“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不仅减少了 ,还产生了 效益,形成 发展与 和 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因素(靠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降低生经济因素(靠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产成本)资源资源 环境环境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处理费用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处理费用经济经济经济经济(4)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

35、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需要,又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造成危害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造成危害 32、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从而破坏了水环境。读图6-14和黄河中游某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问题。水温(摄氏度)25262729313234DO饱和值(毫克升)8.158.007.857.657.437.307.20 (1)该河最低流量与最高流量之比约为 分之一。 (2)当地的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仅为 ,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如

36、在18:00,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高达100%。其主要原因是 。四四 水温增高,饱和值下降;光照增强,水温增高,饱和值下降;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68725.7(5.8)8.00(8.15)6872%(3)因地制宜地控制该地水污染的措施有 。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对工农业及生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调整生流量增加;调整生 产过程,适当在洪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水期排污。 中国首家中国首家新课标免费新课标免费资源网(资源网(不必注册,免费下载不必注册,免费下载)请请记住我们的

37、网址:记住我们的网址:【命题意图命题意图】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的条件。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的条件。本题考查水中由于污染等原因带来溶解氧本题考查水中由于污染等原因带来溶解氧变化的基本知识。本题关键在于读懂图和变化的基本知识。本题关键在于读懂图和表格。河流流量读柱状图,溶解氧及水温表格。河流流量读柱状图,溶解氧及水温变化读曲线图,不同温度下变化读曲线图,不同温度下DODO饱和值读表饱和值读表格。根据图表资料和学过的知识分析溶解格。根据图表资料和学过的知识分析溶解氧变化的原因,思考控制水污染的措施。氧变化的原因,思考控制水污染的措施。 33、读图6-15,该图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下列各

38、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人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i或或j )生存条件恶化 (a或或b)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e或或f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j或或i )土地生产力下降 (c或或d)人均资源减少 (g或或h)眼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b或或a)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 证老有所养 (d或或c)人均收人减少 (h或或g)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f或或e)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和引导同学对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的认识。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全球性问题。解本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所

39、提供的信息,明白题目的要求,然后从人口增加、环境退化、贫困等三个角度,逐个考虑其前后的因果关系,将10个选项对号入座地填入框图之中。34、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图6-16),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筑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