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9246122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检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血常规检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血常规检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血常规检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血常规检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常规检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检查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阻抗型激光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化学染色血细胞血细胞分析仪种类分析仪种类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值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g/L)RBC(10e/L)男性120-1604.0-5.5女性110-1503.5-5.0新生儿170-2006.0-7.0* * 按按Hb 30Hb 30、6060、9090、正常低值将贫血分四级、正常低值将贫血分四级生理性减少生理性减少: :3个月-15岁以前的儿童,比正常

2、成人低10%-20%部分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病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 :生成减少:缺乏造血原料、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破坏过多: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各种原 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丢失过多:急性或慢性失血红细胞参数相对性增多相对性增多: :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量减少,红细胞相对增多,多为短暂性的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 :各种原因导致EPO增多,从而使红细胞生成增多缺氧、肿瘤性(肝Ca、肾Ca)、非肿瘤性(以肾脏疾患为主)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红细胞生成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HCT)(HCT) 又称红细胞比容,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

3、测得下沉红又称红细胞比容,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 男性:42%-49% 女性:37%-48% 增多增多: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减少减少:各种类型贫血,HCT减少的程度与RBC计数减少程度不完全一致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平均值红细胞平均值(MCV(MCV、MCHMCH、MCHC)MCHC)MCV平均红细胞容积80-100fl(飞升)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6-32pg(皮克)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0-350g/L(31%-35%)红细胞参数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红细胞容

4、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RDW) 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所测红细胞容积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所测红细胞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大小的变异系数 RDW-CV参考值:11.6%-14.9% RDW-SD是红细胞按体积分布呈正态分布,SD是标准差 临床意义: 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 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红细胞参数与与MCVMCV结合进行贫血分类结合进行贫血分类: :小细胞性贫血: 均一性:RDW正常,见于轻型地中海型贫血,慢性病贫血。 非均一性:RDW14.5%,见于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H病,、地中海贫血,红细胞碎片过多。正细

5、胞性贫血: 均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慢性肝病、无贫血症状的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病贫血。 非均一性:混合型营养不良性贫血、早期缺铁性贫血、早期叶酸缺乏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均一性: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MDS。 非均一性: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免疫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参数白细胞三分类白细胞三分类:小细胞区:淋巴细胞大细胞区:中性分叶粒、杆状粒、晚幼粒中间细胞区:嗜酸粒、嗜碱粒、单核、原始、幼稚白细胞参数白细胞五分类白细胞五分类: : 中性粒(N)、淋巴(L)、嗜酸粒(E)、嗜碱粒(B)、单核(M)过氧化物酶染色后过氧化物酶染色后:

6、: 在五分类基础上加多:大而未染细胞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指指循环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循环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总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总数 参考范围参考范围: 成人:4.0-10.0109/L(4000-10000/L) 儿童:5.0-12.0l09L(5000-12000/L) 6个月-2岁婴儿:11.0-12.0109L(11000-12000/L) 新生儿:15.0-20.0l09L(15000-20000/L)白细胞参数白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增多生理性:下午较早上升高应激状态(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活

7、动后、饱餐、高温严寒等)病理性: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时明显,严重感染可下降)严重组织创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心梗、溶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白细胞参数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减少(1.50.50.5) ):应激状态、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肿瘤及传染病减少减少:伤寒及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其临床意义不大白细胞参数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增多( (0.10.1):):见于结肠炎、变态反应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关、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瘤)等 减少减少:临床意义不大白细胞参数

8、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增多增多( (5 5):):儿童时期(6-7岁后才逐渐下降)感染(病毒、结核杆菌等)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再障 减少减少:接触放射线应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HIV白细胞参数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成为巨噬细胞)增多增多:感染(急性感染恢复期)和血液系统疾病,如粒疟疾、粒细胞缺乏恢复期减少减少:再障,肿瘤侵犯骨髓白细胞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 (正常值正常值:100-300:100-30010e9/L10e9/L) )减少程度血

9、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轻度减少80-100无明显出血倾向中度减少50-80创伤后存出血风险重度减少20-50存自发出血可能极重度减少20以下易致自发出血做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通常要求做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通常要求PLTPLT505010e9/L10e9/L。关键。关键部位部位( (脑、内眼、某些泌尿外科手术脑、内眼、某些泌尿外科手术)PLT)PLT 10010010e9/L10e9/L ,另需考虑血小板功能另需考虑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减少生成减少障碍:造血功能受损破坏过多:抗体产生、脾亢、体外循环、药物消耗增多:DIC、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分布异常:脾肿大假性减少:EDTA抗凝剂诱导血小板聚集血小

10、板参数血小板血小板增多增多原发: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炎症、缺铁贫、肿瘤早期、大失血及溶血后、 脾切除后、骨髓抑制后“反跳”继发一般大于50010e9/L,很少达到100010e9/L无症状,只需治疗原发病有症状、大于100010e9/L、有发生血栓或出血危险时,可运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进行血小板单采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压积(PCT)(PCT) 又称血小板比容,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又称血小板比容,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PLTPLT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正常值一般是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正常值一

11、般是0.1%-0.1%-0.3%0.3% 增多增多: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 减少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以及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血小板参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7-11flMPV:7-11fl) )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原因:减少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损伤增大增大:在外周血中破坏增多正常正常:血小板分布异常时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表现增大增大提示血小板即将恢复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临床意义PLT下降MPV下降:骨髓受抑,当骨髓功能开始恢复时,MPV先于PLT上升,也就是说,MPV是骨髓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之一PLT下降MPV上升

12、:血小板破坏增多PLT下降MPV正常:血小板在周围血里面分布出现异常PLT正常MPV上升:血栓前状态或者血栓性疾病PLT上升MPV上升:反应性血小板增加PLT上升MPV下降:病变来至于骨髓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PDWPDW) 是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测量得到的能反映外周血血小板异质是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测量得到的能反映外周血血小板异质性的参数性的参数 血小板分布宽度正常范围正常范围为15-17fl 增大增大常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参数 大血小板比率大血小板比率(P-LCR)(P-LCR) 指体积指体积2

13、0fl20fl的血小板(大血小板)所占的比率的血小板(大血小板)所占的比率 参考值参考值:13-43% 增多增多表明新生血小板数量增加,但血小板总数不变,间接提示血小板破坏增加血小板参数 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也常称为全血象减少或三系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也常称为全血象减少或三系减少,指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血小板数量均低于正常;即RBC3001012/L或Hb110g/L、WBC4.0109/L(中性粒细胞2.0109/L)、PLT20%;晚期粒细胞、红系(AML-M6除外)及巨核系(AML-M7除外)均严重受抑全血细胞减少注意要点注意要点: :少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老年急性

14、白血病(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尤其低增生急淋如将原始淋巴细胞误定为成熟淋巴细胞则会诊断为再障,要求认真鉴别形态,并结合免疫学分型结果一些其它原因导致骨髓受抑的恢复期或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后,选择骨髓检查时机不成熟时可表现为原始细胞增多,因此须与临床加强沟通,详细了解病史及用药史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贫血、发热、出血,贫血最常见,出血次之;体征:贫血表现为主血象特点:多为大细胞贫血骨髓象特点:增生多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2)免疫电泳可发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但少数患者瘤细胞呈灶性分布,需多部位穿刺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表

15、现:贫血、感染、出血体征:贫血貌、皮肤出血征等血象特点: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但目前大细胞贫血表现的再障临床亦不少见;网织红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均低骨髓象特点:重型再障增生低下或重度低下,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成骨细胞等易见;非重型再障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既使增生活跃,淋巴细胞亦相对增多,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活检示非造血细胞如脂肪细胞增加全血细胞减少注意要点注意要点: :诊断再障如不能确定时应多部位包括胸骨骨髓穿刺,并行骨髓活检外周血二系或三系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少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再障须注意与低增生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全血细胞减少巨

16、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贫血、纳差及其它消化道症状,部分有感染及出血征体征:贫血貌、镜面舌、牛肉舌等;脊髓后侧束及周围神经病变血象特点:大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低,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5%,6叶1%)骨髓象特点:增生明显活跃,巨幼红细胞生成,10%,粒系巨幼变,核质疏松肿胀;巨核细胞巨幼变,核分叶多全血细胞减少注意要点注意要点: :巨幼贫系叶酸或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是由于内因子缺乏导致B12缺乏的巨幼贫该病应注意与AML-M6鉴别:白细胞免疫分型、糖原染色,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检测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临床表现:发热、贫血及出血体征:贫血、出血征血象特点

17、:正细胞或大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低骨髓象特点: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原始巨幼红细胞是其主要骨髓象特点,多分布在片尾全血细胞减少注意要点注意要点: :该病多因病毒或微生物感染以及药物因素所致,以血红蛋白的进行降低为主要表现,分为纯红再障型(单纯血红蛋白下降)、混合型(血红蛋白减少伴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减少)及全血细胞减少型(全血象减少),早期与再障极难鉴别,由于此病约1月左右呈自限性,故多为回顾性诊断此病在溶血性贫血患者并发感染时易发生,又称为溶贫的再障危象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临床表现:贫血、出血为主要表现,可伴感染体征:贫血、出血征;脾大为主要特点,可伴肝脏及淋巴结的肿大血象特点:正细

18、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低;可见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幼粒幼红现象);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增加骨髓象特点:骨穿多“干抽”(多次多部位穿刺均抽不出骨髓),且骨质异常坚硬,穿刺困难;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明显增生,网硬蛋白增加而造血细胞明显减少全血细胞减少注意要点注意要点: :骨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多阳性率或积分增高骨纤为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类型,建议积极行包括JAK2V617F及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转移癌骨髓转移癌 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可伴贫血、出血及骨骼疼痛体征:可伴其它组织器官免疫损伤后的相关临床表现血象特点:多正细胞或大细胞性贫血;有幼粒幼红现

19、象骨髓象特点:增生不一,重者多增生减低甚至“干抽”;以骨髓片中发现转移癌细胞为主要指标,此类细胞多胞体大,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丰富,浆色不一,可有空泡,核大,核仁明显,成堆出现,多集中在片尾或片侧;少数重者合并骨髓坏死样改变,正常骨髓结构消失全血细胞减少注意要点注意要点: :多次多部位穿刺也是诊断骨髓转移癌的主要经验,肿瘤患者全血细胞减少时,应重点观察骨髓片尾等有无癌细胞由于肿瘤浸润骨髓导致的贫血亦称为骨髓病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噬血细胞综合征感染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感染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解读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