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9242837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6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第一迈向卓越学校认证研习(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第一屆邁向卓越學校認證研習時間活動內容講者備註8:309:00報到及領取資料蘆洲國小9:009:10主席致詞教育局9:1010:30卓越學校之理念柯份蘆洲國小校長卓越學校之認證李順詮積穗國小校長10:3011:50邁向卓越之經營張正揚雙峰國小校長卓越學校認證作業須知王舒瑩教育局教育研究發展科科員11:5012:10綜合座談王瑞邦教育局教育研究發展科科長12:10賦 歸1 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 2010 Toward Excellent Schools for Taipei County 蘆洲國小 柯份校長卓越學校的理念2 卓越學校的定義卓越- excellence 名詞:

2、卓越、傑出、長處、優點、 道德上的優點 卓越的-excellent 形容詞:極好的 (very good)、 特優的 (splendid) 卓越學校:傑出的學校、特優的學校、極好的學校、 符合道德的學校 3邁向卓越學校的由來為了與臺北市優質學校作區隔,且展現力求超越之決心,故定名為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世界先進國家在推動教育改革的行為多致力於建構卓越學校教育相關指標(吳清基,2005)英國進行一系列的教改行動,1997年提出追求卓越的學校教育白皮書,以加強國家競爭力和個人發展的基礎,鼓勵創造和革新(吳清山、林天佑,2003)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劃的目標:表揚和鼓勵表現卓越的學校,推廣和宣揚學校的卓

3、越教育工作,在各級學校培養優質文化、鼓勵學校因應本身的獨特條件追求卓越成就。 (徐作蓉、余學敏、謝勝隆、王巧媛,2005)。 4邁向卓越學校的理念卓越學校減少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落差。卓越學校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並減少學生的學習落差。卓越學校從單項卓越再邁向整體卓越。卓越學校形塑各面向卓越的願景。卓越學校是一個追求學習型的組織。卓越學校以整體卓越為最終目標。5邁向卓越學校的發展背景2006年教育局期末教育政策檢討會議教育政策要因應學校現場的需求符應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潮流回應家長對於教育改革的期待響應社會各界對學校教育改革 的期盼6 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潮流英國-燈塔學校(1998)美國-藍帶學校(1

4、982)NCLB法案(2002)-小布希教育政策日本-戴明獎(1951)香港-傑出學校選拔獎(1999)台北市-優質學校(2005)7美國藍帶學校計畫8美國藍帶學校計畫-1982 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 聯邦教育部提出 發展背景:選拔全國辦學最成功學校的計劃在建構行政領導、課程、教學、學生成就、家長參與等方面有傑出表現。學校能證明家長、教師、行政人員、與學生團隊的承諾與努力結果,成就了傑出學校。以追求卓越(excellence)和均等(equity)為核心理念。膺選為藍帶學校,該所學校必須在追求學生卓越成就上,具有強烈使命感。在美國過去20年之間有4000所學校

5、,獲得藍帶學校的殊榮。9美國 2002 No child Left Behind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 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美國教育政策作了調整 。評鑑原藍帶學校計劃的缺失,發現評選出來的藍帶學校,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優秀。美國中小學學生在國際科學、數學成就測驗中的表現落後。發展背景:原藍帶學校計劃缺失逐漸呈現出來10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美國教育政策相對調整 2002年I月8日,小布希總統簽署了No child Life Behind法案。為了貫徹 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聯邦教育部制訂 美國聯邦教育部2002-20

6、07年戰略規劃 ,同時政府也做出重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決定 。從聯邦教育部長的談話指出911事件使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它使得達成這些目標提高學生成就,灌輸堅定的品格和公民精神,改進教育研究的品質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我們許諾,不讓孩童落後,而作為回報,這個國家可以要求我們的年輕人,運用他們的技能和知識,來保衛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經濟作出貢獻,重建我們的社會,並增強我們的民主制度。由上顯示美國教育政策的國家利益取向。11原計畫評選出來的藍帶學校沒有想像中優秀 1982 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 評選計畫著重在學校辦學品質和整體水平,對學生成績不是很重

7、視 。藍帶學校的學生成績水平,成績提高速度不一定比其他非藍帶學校來得快 。2001年布魯克林研究所(Brooking Institution)的研究者發現:加州的藍帶學校在提高他們學生成績的速度方面,並沒有比其他非藍帶學校來得快。 12美國中小學學生在國際測驗中落後:1996年第三次國際數學和自然科學調查(TIMSS )的調查結果: 40個國家的中學生(七至八年級)的成績測試中,亞洲學生仍然領先美國同年級學生 。美國學生自然科學的成績只略高於平均分數。數學成績甚至低於總平均分數。多年來,美國中小學學生在世界性基礎知識競賽中從沒拿到過名次。 面對家長們可能提出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各級教育

8、部門,也不得不對此加以考慮。 13No child Left Behind-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是兩黨標榜的教育改革,歸納其目的如下: 提高計畫的較高標準和績效責任。保證每位孩子的學習,沒有孩子落後。透過消除成就差距,改變美國學校文化。消除各種成就差距。確保所有學生學術成就表現。14No child Left Behind-Blue Ribbon School Program的申請申請新的評選計畫有兩個特點 :新的計畫評審過程、申請表格簡化,評審時間大幅縮短,有利於學校把更多時間花在提高學生成績上,而不是忙於應付繁瑣的評審程序。 新計畫規定,學校將不再單獨提出

9、申請,而是由各州向教育部提名,這賦予各州更多的責任。在舊的評選計畫下,許多真正有資格獲得“藍帶學校”獎的學校並未提出申請,因為他們忙於學校經營,而無暇申請,接受評審。將提名權交給各個州,可以避免此情況發生,也會使評選更顯得公正。 152005年 德州申請的案例2005年九月:州教育廳長官提交學校的名單到聯邦教育部國家主管學校的官員(CSSO)。2005年十一月八日: CSSO官員告知各州教育廳長官獲獎名單。2005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聯邦教育部透過CSSO邀請各學校參加頒獎典禮。2006年二月十日:公立學校完成申請,選擇適合的學校名單到教育部。 2006年九月:州教育廳長官宣佈2006不讓任何孩

10、子落後藍帶學校名單。 2006以後:每校的校長和一位教師,被邀請到華盛頓D.C,參加頒獎典禮,學校將接受一個匾額和一面旗子,以表示他們的地位。 16藍帶學校提名的指標有二:(有五年以上的學校歷史才可提出申請), 得獎之後必須再等五年,才能提出申請指標一學校進步的表現達到高水準:校內有40%的學生來自低收人家庭,而這些學生在州測驗中取得了很大進步,達到了很高學業水平的學校;各州提交的學校名單,具有這個條件的學校數量必須占提名學校總數的一半。指標二學生學習成就在州內所有學校前百分之十的學校:選擇有高水準成就表現的學校,並能展現其所有學生及群組學生進步情形。 17美國藍帶學校遴選的標準:(吳清山、林

11、天佑,2003)學生核心和支持 。學校組織和文化 。挑戰性的標準和課程 主動的教學和學習 專業社群 領導和教育活力 學校、家庭與社區夥伴關係 成功指標 :l學生在學業成就測驗上的表現l師生出席率學生畢業後的出路、l學校教職員和學生的獲獎情形18獲選為藍帶學校的特徵(王巧媛、余學敏、謝勝隆、徐作蓉,2005)清楚明確的願景和共享的使命感。提供適時和挑戰性的課程。建立有利學生學習的校園安全政策並 予以積極推動。家長高度的參與。幫助所有學生達到高標準的承諾。19獲獎學校的實質效益(張明輝,民87) 進一步提升獲獎學校的改革成效,以贏取全國各中小學的認可。藍帶學校可以獲得更多的地方基金贊助,並增加其爭

12、取校外資源的機會。獲選為藍帶學校可贏得公眾的注意,可時常出現在全國、州地方政府的刊物上。聯邦或州政府也會推薦其教師及學生接受企業界的特別獎助。安排獲選為藍帶學校的各校,將其優異的教育內涵,分享給其他學校。 20英國燈塔學校21英國燈塔學校發展背景 (吳清山、林天祐,2003)在全球化、市場化的趨勢下各國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競相投入教育改革,以追求教育的卓越品質,英國教育與技能部進行一系列的教改計畫:教育行動區(Education Action Zones)。特殊專長學校(Specialist School)。燈塔學校(Beacon School)。 促進學校效能發展扮演一個非常重要角色 確認具有某

13、些學校特色,其特色是以作為他校學習的榜 樣,同時也願意提供學校特色給其他學校參考22燈塔學校計畫1998年開始試辦,校務評鑑選75校做為代表,直到2004年共選出266所燈塔學校。目的:l選拔經營最佳的學校,作為專業成長社群的核心。l成為各校分享成功經驗的範例。l營造學校之間的夥伴關係,分享和傳播實際有效的方案,到其他學校。l提升學生成就的標準。23燈塔學校3-11歲孩子繼續產生進步孩子應得到的進步有:去建立合適的學習挑戰。教導學生有機會去學習一種方法,使他們有成功的機會。和成年人一起工作,處理特殊的障礙物(向成年人學習)。他們有自信和進步。24燈塔學校的選拔,由英國教育及技能部認定,還拔的標

14、準有:連續四年經英國皇家督學評定為傑出學校有明確的証據顯示,學校在某些措施有極突出的表現。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與活動,並且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的成效。所謂的突出表現:特定課程發展、學生管理、學校經營、資優教育、特殊教育需求、防止校園暴力、改善家長參與教育,新進教師輔導等方面有較佳表現,兼顧學校改進實務與教師專業成長兩方面的成就。25燈塔學校的任務被認定為燈塔學校,學校除了被公開表揚之外,必須將學校特色分享給夥伴學校,為夥伴學校提供諮詢與建議。其主要任務如下:校際教師研討會。夥伴學校教師在職研習。輔導諮詢服務。夥伴學校教師到校觀察與觀摩。教學導師的服務,協助輔導他校的初任教師。以課程設計、教學資源光

15、碟或錄影帶供各校參考。以網路來傳播燈塔學校的成功經驗。26燈塔學校的活動模式之 燈塔學校企圖創造合作與分享的氣氛,目的在創造全英國學校網路,保證所有學校獲得實質的幫助,以改進學生學業成就。實施的模式如下:準備-自己的強項或特色,提出可以協助夥伴學校目標,聚焦優勢項目,建立燈塔活動時間表。27燈塔學校的活動模式之二宣導-校內同仁認同燈塔活動,給予支持與訓練,有信心協助夥伴學校的任務。印製學校特色文宣,放置教育局網頁上讓夥伴學校了解,與夥伴學校建立親密關係,了解夥伴學校的問題,強調夥伴合作的期望。28燈塔學校的活動模式之三應用-向教育局申請燈塔活動所需經費。鼓勵夥伴學校教師明確提出想要從燈塔學校獲

16、得什麼?問題是什麼?邀請其參觀燈塔學校之教學或活動,在參觀過程中彼此分享與學習,從學習中獲得下一步改進的行動。29燈塔學校的活動模式之四評估-評估對燈塔學校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評估對夥伴學校的改變是什麼? 是否提升其學生的學習成就? 以量化或質化的評鑑方式進行評鑑? 30 燈塔學校的有效期限三年如果學校要繼續維持燈塔學校的領導地位,必須提出:三年來對其他學校提供服務、 諮詢的證據。維持學校本身傑出表現的事實。31實施燈塔學校方案引發的議題創造合作文化的需要,尋找額外的時間與夥伴學校分享,克服組織與地理障礙進行溝通等。Peter Rudd(2001)提出實施燈塔活動所引發的五大議題如下:工作量與

17、時間壓力-補助款可運用在教師超時工作的酬勞,並協助其專業成長。但時間管理與工作量有問題。教育局的角色-教育局在選拔燈塔學校及發現合適的夥伴學校過程,扮演一個協助者及經紀人的角色,受到學校校長的肯定。與資訊循環-提供工作研習、專業效能網站、區域網路及燈塔學校通訊,學校反應需要更多資訊,關於其他燈塔學校的活動及成就。與夥伴學校關係的質與量-許多校長質疑,應該著重於經營較親密的一兩所夥伴 學校,或者更廣泛宣傳,造福更多學校。結盟或網路-網路的建立是推動燈塔活動的最好機制,網路應讓燈塔學校自然形成,或者由教育部、地方教育局建置。32推行燈塔學校方案得效益根據英國皇家督學處針對燈塔學校方案的評鑑報告指出

18、,本方案的影響如下(劉慧君,2004):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增加師生的榮譽感,提升教師工作士氣。增進學校與外界互動及獲得資源運用的機會。吸引教職員工的留任。鼓勵教師反省與思考。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夥伴學校的影響。增強教師的自信心。提升學生學習成就。增強與外界的連結。33香港傑出學校34香港傑出學校的發展背景1997年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第七號報告書,其中一項是建議是透過優質教育基金對優良學校教育工作和表現予以獎勵。1998年優質教育基金(50億港幣存香港銀行定期孳息,以利息做為獎勵經費),決定設立傑出學校獎勵計畫,藉以推動追求桌越及致力求強的精神。進行三個月諮詢活動,廣徵市民意見。1999年

19、六月傑出學校獎勵計畫正式推出。2001年六月完成整個評審程序。2001年七月初公佈結果,進行傑出學校推廣活動,透過互相學習、同儕互助、培育學校優質文化。35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目標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有以下三項目標:表揚和鼓勵表現卓越的學校。推廣和宣揚學校的卓越教育工作。在各級學校培養優質文化,鼓勵學校因應本身的獨特條件追求成就。上述目標說明了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重視具拔尖獎勵及標竿學習,希望通過這項計畫鼓勵學校積極探索其優點和弱項,並採取有效的工作模式來提供優質教育。36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設計準則 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的設計準則,作為評審及傑出 學校的表現所要達到的期望標準,其內容如下:

20、教育改革目標及學生全面發展。管理自訂學校目標、標準及評估。過程標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進步程度。自發檢證,促使學校反省、自我學習及發展。學校多元背景,著眼學校獨特條件及需要。由上述內容,可知傑出學校的表現必須是符合教改目標,有能力自我管理、評估、反省、學習及發展,並依學校獨特的條件,重視過程的表現及進步,促進學生學習的全面發展。 37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評審流程 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的 評審流程,分五階段提交證明。初步評估。探訪學校。最後公布結果頒獎。 38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評審品質 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為了確保評審的品質,採取下列四項措施:評審過程開始前,對評審等級制定劃一標準。評審過程中

21、對評分等級的評級內容,建立共識及劃一的評級標準。評審內容及方法制定劃一標準。聘請國際專家擔任品質保證的顧問,提供諮詢。 39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評審標準 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針對學校經營的四個範疇進行評審,每一個範疇各有其不同等級的概述,概述內容區分為傑出與良好兩類,各範疇之間的關係如下圖: 管理及組織(25個等級概數)教學及學習(25個等級概數)學生表現(8個等級概數)校風及培育(32個等級概數)40以下針對等級做簡要說明 範疇一:管理與組織 策劃包括制定學校的理想和使命及發展計畫:環境變化、SWOT、清晰可達目標、計畫間橫向密切聯繫、過程全員參與、宣導人員的認知。教職員協作與專業發展包括

22、教職員的協作、教職員的發展以及工作策劃和評核制度:形成協同合作文化、符合學校使命及個人發展 之短長期專業發展計畫、評核表現機制、激勵與扶持。實施計畫時的資源調配包括有效調配資源,以執行學校發展計畫:有效運用內外在資源、資源分配的參與決定及認同、彈性靈活及回應環。評估及回饋的機制包括有效評估學校發展計畫及從回饋中學習:設有評估機制、相關人員參與過程、回饋及學習。 41範疇二:學生學習 課程包括課程管理、策劃和組織:完善、均衡、連貫,教師參與,考慮獨特符合學校使命,檢討與發展。課堂教學及學習包括教學策略、教學技巧、課堂氣氛及學校環境:有效教學、激發能力,教學回饋、分享及激勵,積極學習氣氛及善用環境

23、。學習評估包括評估政策和制度,及評估資料的運用:兼顧不同需要及能力,快捷有效親師生的回饋制度。 42範疇三:校風及培育 校本輔導包括訓育、輔導與諮商:主動、相關利害關係的參與、學校使命的體現、評估及回饋機制。個人、社群及文化發展包括課外活動及跨課程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涵蓋公民、道德、性教育、環境教育,評估及回饋機制。為有不同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包括學習支援計畫及照顧服務:加深及補救、特殊教育,設有評估及監察機制。與家長及社區的聯繫包括家庭學校合作及參與社區事務:家長積極參與及合作、學生參與社區事務、設有評估及監察機制。學校氣氛包括士氣及人際關係:歸屬感、互助學習、關懷支持、團隊精神、積極向

24、上。 43範疇四:學生表現(德、智、身心、群、美) 釐定可達到的目標及具體期望學校能力及獨特性、切合學生需要。向學生和家長傳達期望的途徑持續性、多元途徑。學校的能力人員之專業能力、協同合作、承擔;學校文化、教師關注學生;工作切合學校需要及獨特條件。 評估和監察機制進展性:找問題與改進;總結性:制定更適當的目標及期望。獎勵制度及從經驗中學習兼顧師生。培養學生不斷自學能力的計畫終身學習、至於概述內容的敘述,清楚呈現學校辦理項目內容及其傑出及良好的程度,詳實而具體。 http:/qef.org.hk/big5/outstand/pdf/report.pdf)44辦理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過程的主要問題

25、 兩年(1999.062001.06)的評審過程,嚴謹的評審品質,評選出傑出學校, 但其過程仍有一些問題值得加以省思與修正:提出更具體的指引,使參選學校的申請書和描述更為精簡。所有有關的證明應以合適的方式蒐集和整理,使評判能作出專業判斷,而無須花大量時間篩選原始資料。透過更多推介活動來增強學校對等級概述及其主要概念的認識。日後我們或可考慮規定在遞交提名之前,學校必須先行參加研討會及或培訓。訂定一套強制性的等級概述,著重說明在有關範疇內一所傑出學校應具備的所有主要特點:提交的證明應針對這些強制性的等級概述。概述應當靈活變通而不偏重於某個界別。評審員的共識是,在所有四個學校界別中,等級概述的使用應

26、原則上保持一致。 45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的限制 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辦理,共有184 間學校獲提名角逐四個範疇內共312個獎項。評審結果,共有21 間學校在四個範疇內獲得24 個獎項,包括六項傑出學校獎及18 項優異獎。然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限制,仍有改進的空間:當優質教育文化穩固紮根時,預期所有學校 (除了新開辦的學校)均有能力和信心在全部四個教育範疇內均衡發展,屆時以範疇為基礎的獎勵制度便須作出檢討。從全面角度來看,學校的整體表現未必相等於其所有等級概述方面表現的總和,應加緊制定一套更全面的標準,而非一套基於獨立等級概述的標準。在現有有計畫下,這些學校不能符合獎項評審準則。長遠而言,進一步

27、界定傑出這個概念,同時顧及不同類型的傑出表現。 46對國內、外卓越學校發展取向的評論國家地區區分美國英國香港中華民國整體卓越取向藍帶學校(第一階段)燈塔學校傑出學校台北市台北縣學生學習結果卓越取向藍帶學校(第二階段)燈塔學校台北市台北縣以理論支撐取向藍帶學校(第一、二階段)台北縣(正在發展中)教育指標系統取向美國國家品質教育獎推廣分享取向美國國家品質教育獎燈塔學校傑出學校台北市單項卓越取向傑出學校台北市台北縣47評論國外卓越學校的評選偏重績效結果從國外發展的案例來看都偏重過程及結果的績效,似乎關注的焦點都是結果,有些以過程為導向,其最後仍以過程實施之績效為鵠的,學校經營品質值得檢討除績效責任(

28、accountability)之外,其他仍有一些其他值得去追求的,例如學校的人文關懷、精緻更新等。卓越學校它是一所全面品質的學校,精緻創新的學校、善用科技的學校、人文關懷的學校、民主開放的學校、資源統整的學校、具效能卓著的學校等七種卓越的理念(吳清山,2007)精緻創新全面品質人文關懷卓越學校善用科技資源統整效能卓著民主開放48美國藍帶學校評選對於我國教育的啟示重視每個學生學習機會的平等。縮短學習成就差距,重視弱勢學生的學習成就。重視每一所學校的成長。注意各校的差異性,拉近學校與學校的差距。所有學生都卓越,所有學校都卓越。49燈塔學校評選對於我國教育的啟示仿效連續辦學績效優良,獲政府核定為卓越

29、學校。推動卓越學校獎勵計劃,仿效燈塔學校連續三年分享各校,且三年內均能保持卓越學校的榮譽,分享成功經驗給夥伴學校。50傑出學校評選對我國教育的啟示學校的整體表現未必相等於其在所有等級概述方面表現的總和,應加緊制定一套更全面的標準,不管單項或整體獎項,不應反而造成學校的沉重負擔。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的評審過程,邀請國外學者進行專家檢核,並進行諮詢,值得我們學習。卓越學校評選評時先訂定評選規準,評選規準具有效用、可行、適切、精確等性質。卓越學校評選規準因向度較多,無法如傑出學校的等級概述,但可在評選過程中融入等級標準。51Leadership領領 導導卓卓越越學學校校Vision願願 景景Obje

30、ction目目 標標Strategy策策 略略Mission任任 務務行行 政政資資 源源環環 境境教教 師師行政行政經營經營行政行政領導領導資源資源整合整合家長家長參與參與教師教師專業專業教師教師教學教學課程課程發展發展環境環境營造營造文化文化形塑形塑學學 生生學學生生學學習習學學生生輔輔導導學學 校校 文文 化化資料來源:柯份 校長整理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檢核認證評鑑52臺北縣卓越學校指標架構圖行政經營行政經營課程發展課程發展教師專業教師專業教師教學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學生學習學生輔導學生輔導家長參與家長參與環境營造環境營造資源整合資源整合系統的行政規劃系統的組織規劃完整的進修研習統整的教學規劃卓

31、越的公民素養健全的輔導機制健全的家長組織合宜的環境規畫正向的社區互動健全的行政管理革新的課程研發互動的經驗分享有效的教學實施適性的學習活動多元的輔導策略良性的親師互動人文的環境形塑全面的支持系統創新的行政作為有效的課程實踐健全的激勵措施多元的教學策略健康的體能展現適性的輔導作為正向的參與作為完善的設施管理有效的資源運用優質的行政效能專業的評鑑機制專業的證照取得專業的教學評鑑和諧的群體生活友善的校園情境豐碩的合作成果永續的校園經營豐富的藝文涵養編密的輔導網絡校長領導校長領導前瞻的辦學理念優質的專業素養正向的領導特質卓越的領導能力文化形塑共同的學校願景積極的全員參與有效的團隊合作溫馨的和諧氣氛永續

32、的創新發展卓越學校卓越學校53邁向卓越學校評選目的表揚及鼓勵學校經營的卓越成就肯定及推廣學校經營的優質經驗強化及深耕學校經營的精緻發展54邁向卓越學校評選的進程覺醒精進方案策略規劃創新與學習卓越典範55 邁向卓越學校的參與效益透過資料整合、組織動員及團隊合作,可激勵學校親、師、生及員工士氣,對有效凝聚學校向心力。獲獎為崇高榮譽,肯定學校經營績效,提升學校品牌形象。評審委員以客觀、專業立場,提出專家之建議,引導經營管理向上提升,為學校日後發展找到新方向。藉由共組聯盟、交流分享,持續不斷的維持學校的領先地位與卓越典範。56邁向卓越學校,追求學校經營品牌 追求卓越學校各面向的認證,減少學校辦學品質的落差 追求卓越學校各面向的認證通過,就是邁向卓越學校 思維的創新,是邁向卓越學校的關 鍵 追求卓越學校認證的通過,是辦學品的肯定 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