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9236896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异化(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异化n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之所以与众不同、影响深远,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其经济分析和政治批判的后面,有明显的哲学痕迹。n这一哲学基础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批判分析上。n异化概念是马克思,特别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概念;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n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依然有效乃至复兴的理论关键点。异化: Entfremdung / alienation 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异化表示一种疏远、疏离、相互敌对的状态,也用于在病理学上表示精神错乱的状态。 异化理论的历史久远,对马克思有过深刻影响的卢梭的历史观就是一种典型而简略的异化观。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启蒙

2、运动的代表人物论科学与艺术1749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新爱洛伊斯1761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忏悔录1788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卢梭 在卢梭的两篇重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爱弥儿中,卢梭都展示了历史发展中自我抵牾、事与愿违的现象。 “一切进步只是个人完美化方向上的表面的进步,而实际上它们引向人类的没落。”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终于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n在卢梭的历史设

3、计中,异化的发生和消除的表现是: 完美的自然状态不平等的私有制社会扬弃私有制的真正的人类契约社会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 在黑格尔那里,异化是一个非批判性的哲学术语,并不涉及政治历史方面。黑格尔:异化作为精神的对象化 精神就是这种自己变成他物、或变成它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抽象的东西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中返回自身。 精神现象学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 精神异化的结果乃是宗教异化 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 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须赤贫;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 论基督教的本质马克思的

4、异化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批判理论直接来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又继承了卢梭社会批判的路子,并且综合了他自己经济学学习的成果。马克思研究异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劳动者丧失劳动产品并被劳动产品所奴役,以至于工人生产的越多,他们占有的产品就越少,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2、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发挥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劳动不是自愿性的创造活动,

5、而是被迫性的强制奴役。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3 3、人同人的类本质(、人同人的类本质(species naturespecies nature)相异)相异化化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异化劳动使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异化劳动使“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劳动从人类。劳动从人类生存之目的变成了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生存之目的变成了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4、异化劳动导致人同人相异化 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而被资本家夺去,劳动给工人带来痛苦,却给资本家带来乐

6、趣。工人生产出了有异于他、敌对于他的力量;在敌对于工人的生产关系背后,站着掌握这个生产关系的敌对阶级。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是私有财产和私有制 “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表现。” 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异化劳动的扬弃 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人的自我异化,尽管他们在自我异化中的收获截然相反,所以在“工人的解放中包含了普遍的人的解放”。资本论中的异化思想:商品拜物教 “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

7、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问题:1件衣服为什么可以交换20斤大米? 答:因为在1件衣服和20斤大米里蕴含了某种相同的东西劳动量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生产出产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出交换价值。请问:商人们是要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为什么?请问:一堆原价50元

8、的木头,在做成桌子后为什么能卖200元?答:因为人的劳动使其增值150元。只有人才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问:为什么工人每天都在劳动,都在创造价值,却始终不富裕?答:因为他们创造出来的价值被盗走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桌子(桌子(200200元)元)= = 木头(木头(5050元)元)+ + 工资(工资(5050元)元)+ +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100100元)元)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主义的全部秘密就隐藏在剩余价值里。 对于外在事物的顾虑,应该只是像件披在圣徒肩上的“随时可以卸下的薄斗篷”。然而,命运却使得这斗篷变成了钢铁般的牢笼。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论资本主义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