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营养状况的评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189704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营养状况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7-营养状况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7-营养状况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7-营养状况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7-营养状况的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营养状况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营养状况的评价(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篇第七篇 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第一章第一章人体营养状况的测量指标与评人体营养状况的测量指标与评价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一般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和资料分析、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营养不足和缺乏的临床检查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体格测量体格测量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1 1)身高)身高 (2 2)体重)体重 (3 3)上臂围)上臂围 (4 4)头围)头围 (5 5)皮褶厚度)皮褶厚度 (6 6)腰围)腰围 (7 7)臀围)臀围 (8 8)坐高)坐高 (9 9)胸围)胸围 身高1、身长、身长 三岁以下儿童要求量身长三岁以下儿童要

2、求量身长使用器材: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为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120cm的的地板以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构成,另一端可地板以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构成,另一端可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两尺,其刻度可读至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两尺,其刻度可读至0.1cm身高测量步骤测量步骤将量板放在平坦的地面或桌面将量板放在平坦的地面或桌面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

3、上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此时小儿面向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此时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与量板垂直测量着位于小儿的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测量着位于小儿的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板,使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于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之小数点后一位之紧贴于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之小数点后一位(0.1cm)身高2、身高身高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注意使用前应校对注意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

4、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刻度的高是否为刻度的高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误差不得大于0.1cm。同。同时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时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动等。零件有无松动等。身高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度,足跟、骶骨部及两肩区与立柱想接触,躯干自足跟、骶骨部及两肩区与立柱想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于眼眶下缘成水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于眼眶下缘成水平位。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

5、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为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身高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尺应面向光源。测试人员应每次在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测试人员应每次在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严格掌握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三点靠立柱”,两点成水平的测量姿势要,两点成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硬顶与压板等高,

6、两眼高于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硬顶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法结要解开,饰物要取下压实、头顶的发辫、法结要解开,饰物要取下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碰坏体重使用仪器:杠杆秤。使用仪器:杠杆秤。注意使用前要检验准确度和灵敏度注意使用前要检验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不超过准确度要求不超过0.1%,(每百千克误差小于,(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kg)。)。检测方法:以

7、备用的检测方法:以备用的10kg、20kg、30kg标准砝码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示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指示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灵敏度检测方法:置检测方法:置100g重砝码观察刻度尺抬高了重砝码观察刻度尺抬高了3mm或或游标向远移动游标向远移动0.1kg刻度尺维持水平则达到要求刻度尺维持水平则达到要求体 重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点至刻度尺成水平位至刻度尺成水平位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称台中央。测试受试者身着短

8、裤短袖衫,站立称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砝码之刻度尺平衡。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砝码之刻度尺平衡。读数以读数以kg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填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员复诵后将读数填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0.1kg。体 重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每天使用杠杆秤时,要观察杠杆秤是否有螺丝每天使用杠杆秤时,要观察杠杆秤是否有螺丝松动,并及时拧紧。松动,并及时拧紧。每天使用杠杆秤前均需校正杠杆秤。测试人员每天使用杠杆秤前均需校正杠杆秤。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正砝码重量,避免差错。每次读数前都应校正砝码重量,避免差错。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

9、下杠杆秤动作要轻。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或体力劳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动。上臂围上臂围上臂围上臂紧张围上臂紧张围上臂松弛围上臂松弛围两者差值反映肌肉的发育情况两者差值反映肌肉的发育情况差值越大表示肌肉发育状况越好差值越大表示肌肉发育状况越好差值越小表示脂肪发育良好差值越小表示脂肪发育良好使用仪器: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上臂围上臂紧张围上臂紧张围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测量方法测量方法被测者上臂斜平举约被测者上臂斜平举约45

10、度,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屈度,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测试者站在其侧面或对面,将卷尺在臂肱二头肘;测试者站在其侧面或对面,将卷尺在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测量师被测者要使肌肉充分收缩,卷尺的松紧度要测量师被测者要使肌肉充分收缩,卷尺的松紧度要适宜。适宜。测量误差不超过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上臂围上臂松弛围上臂松弛围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弛时的围度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弛时的围度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在测量上臂紧张围后,将卷尺保持原来位置不动,在测量上臂紧张围后,将卷尺保持原来位置不动,令被测者将上臂缓慢伸直,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令被测者将上臂缓慢伸直

11、,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测量上臂松弛围时,要注意由紧张变换到放松时,测量上臂松弛围时,要注意由紧张变换到放松时,勿使卷尺移位勿使卷尺移位测量误差不超过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头围头围:头围:对三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对三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头围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头围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使用仪器: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

12、经枕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读到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读到0.1cm。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下分开在软尺经过处向下分开皮褶厚度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测量部位测量部位上臂肱三头肌部(肢体)上臂肱三头肌部(肢体)肩胛下角部(躯干)肩胛下角部(躯干)腹部(腰腹)腹部(腰腹)髂嵴上部髂嵴上部使用仪器:使用仪器:皮褶计皮褶计皮褶厚度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受试者自然

13、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并用油笔标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后立即读数。要连续

14、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1mm。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女性女性:15.3cm 男性男性:8.3cm皮褶厚度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皮均落在两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皮均落在两腿上腿上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要把肌肉夹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要把肌肉夹提住提住测量者每天开始工作前,及时百皮褶厚度计从仪器测量者每天开始工作前,及时百皮褶厚度计从仪器箱中取出来,完成工作后,放回。箱中取出来,完成工作后,放回。皮褶厚度肱二头肌部皮褶厚度肱二头肌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

15、裸露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受试者上臂自然下垂,测试人员取肱二头肌肌腹中点处(基本受试者上臂自然下垂,测试人员取肱二头肌肌腹中点处(基本与乳头水平),为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上一厘米,并用油与乳头水平),为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上一厘米,并用油笔标记该点笔标记该点顺自然皮褶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顺自然皮褶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

16、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1mm。注意事项:同肱三头肌部方法注意事项:同肱三头肌部方法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在右肩胛下角下方在右肩胛下角下方1cm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度),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度),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

17、来夹提起来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1mm。注意事项:同肱三头肌部方法注意事项:同肱三头肌部方法皮褶厚度髂嵴上部皮褶厚度髂嵴上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在腋前线向下延伸与髂嵴上相交垂直捏起皮肤在腋前线向下延伸与髂嵴上相交垂直捏起皮肤在该皮

18、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褶,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1mm。注意事项:同肱三头肌部方法注意事项:同肱三头肌部方法腰围使用仪器: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测试方法测试方法被测试者自然站立,平视前方被测试者自然站立,平视前方要两名测试员配合。测试员甲选肋下缘最低部和髂前上棘最高要

19、两名测试员配合。测试员甲选肋下缘最低部和髂前上棘最高点,连线中点,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腰一周,在被测者呼气点,连线中点,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腰一周,在被测者呼气末,吸气未开始读数。测试员乙要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腰末,吸气未开始读数。测试员乙要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腰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并记录读数。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并记录读数。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要保持自然呼吸状态注意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要保持自然呼吸状态测量误差不要超过测量误差不要超过1cm臀围臀围臀围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使用仪器: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

20、刻度需读至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测量方法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平视前方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平视前方要两名测试者配合,测试员甲将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要两名测试者配合,测试员甲将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以水平围绕臀部一周测量。测试员乙要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以水平围绕臀部一周测量。测试员乙要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臀部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并记录读数。绕臀部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并记录读数。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被测试者要放松两臀,保持自然呼吸状态被测试者要放松两臀,保持自然呼吸状态测量误差不超过测量误差不超过1cm坐高使用器材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身高

21、坐高计测试前校正坐高计测试前校正坐高计0点,以三角尺一边平放于坐板,点,以三角尺一边平放于坐板,尖端指向坐高标尺尖端指向坐高标尺0点,误差不大于点,误差不大于0.1cm坐高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区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区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于眼眶下缘成水平位。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于眼眶下缘成水平位。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于小腿成直角。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于小腿成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支撑坐板,双足平塌在地面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支撑坐板

22、,双足平塌在地面上。如受试者小腿短,适当调整踏板高度以维持正确上。如受试者小腿短,适当调整踏板高度以维持正确检测姿势。检测姿势。测试人员站于受试者的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测试人员站于受试者的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两眼应与压板成水下滑,轻压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两眼应与压板成水平位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平位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将读数即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将读数即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0.5cm。坐高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拾骶骨部紧靠立柱后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拾骶骨部紧靠立柱后坐下,以保持测量

23、姿势正确坐下,以保持测量姿势正确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坐板和合适的踏板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坐板和合适的踏板高度,以免测量时受试者向前滑动,而影响测高度,以免测量时受试者向前滑动,而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量值的准确性。其他注意事项同身高测量其他注意事项同身高测量胸围使用器材:使用器材: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使用前经钢卷尺校对,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使用前经钢卷尺校对,每米误差不超过每米误差不超过0.2cm胸围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平静呼吸上肢自然下垂,平静呼吸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的面前和

24、背后共同进行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的面前和背后共同进行胸围测量。将卷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胸围测量。将卷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卷尺下缘沿乳头上缘;绕一周。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卷尺下缘沿乳头上缘;以发育女生,卷尺在如头上方与第四肋骨齐平以发育女生,卷尺在如头上方与第四肋骨齐平卷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卷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压迫为度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卷尺上与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卷尺上与0点相点相交的数值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交的数值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

25、,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一位(0.1cm)胸围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好找背员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好找背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纠正。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纠正。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程的一致性,以求减少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程的一致性,以求减少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1cm。肩胛下角若摸不清

26、,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肩胛下角若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为了控制测量质量,达到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目的:目的:在现场开展体格测量工作中,对每名调查员的测量质量进行判定,分析和找出问题原因,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有关概念:有关概念:精确度:又称精密度,指以最小的差异重复测定一个个体的能力。准确度;指测定值和“真值”相同的程度,即以尽可能的程度使所测值代表真实值的能力。真值:又叫真实值,是最能反映被测个体体格的值。实际工作中,常将最有经验的调查人员所谓的数值,或者是多人多次测定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作为近似的“真值”。工

27、作程序1 准备2 填表3 测量4 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5数据计算6比较7评价8标准化的使用 第二节 体格测量结果的评价 一 成人体型的判断 1 体质指数法(BMI)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BMIBMIWHOWHO亚太地区亚太地区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我国标准我国标准我国标准我国标准正常值正常值正常值正常值18.518.524.924.918.522.918.522.918.523.918.523.9轻度消瘦轻度消瘦轻度消瘦轻度消瘦171718.418.4171718.418.4171718.418.4中度消瘦中度消瘦中度消瘦中度消瘦161616.916.9161616.9

28、16.9161616.916.9重度消瘦重度消瘦重度消瘦重度消瘦161616161616超重超重超重超重252529.9929.992324.92324.92427.92427.9一级肥胖一级肥胖一级肥胖一级肥胖3034.93034.92529.92529.92829.92829.9二级肥胖二级肥胖二级肥胖二级肥胖3539.93539.93039.93039.93039.93039.9三级肥胖三级肥胖三级肥胖三级肥胖=40=40=40=40=40=40 2 2 理想体重理想体重(ideal weight)(ideal weight)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kg)=身高身高(cm)-105(

29、Broca(cm)-105(Broca改良公式改良公式) ) 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10% 正常正常 10%20% 超重或瘦弱超重或瘦弱 20%为为 超重或极瘦弱超重或极瘦弱3 3 VervaeckVervaeck指数:指数:Vervaeck指数指数=体重体重(kg)+胸围胸围(cm)/身长身长(cm)100。用于衡量青年的体格发育情况。用于衡量青年的体格发育情况。4 腰围腰围 (WC)男性男性=85,女性女性=80为肥胖为肥胖5腰臀比(腰臀比(WHR)男性男性=0.9,女性女性=0.85为腹型肥胖为腹型肥胖 二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1 常用指标3岁以下:标准体重(kg)年龄(岁)273青春前期:标准

30、体重(kg)年龄(岁)28 身高年龄(岁)770 BMI 身高BMIKaupKaup指数:指数:KaupKaup指数指数 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cm)2(cm)2104104。 RohrerRohrer指数:指数:RohrerRohrer指数指数=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cm)3(cm)3107107。 2 评价标准标准差法Z分法百分位数法中位数百分比法第二章第二章 实验指标收集和判断实验指标收集和判断一 头发样品的收集和判断1 目的和意义评价机体的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和作为环境污染的指标无损伤,容易接受样品保存运送方便2 取样部位枕部发际处至耳后从发根部起23cm

31、的头发3 影响因素 环境对头发的污染、洗发护发剂的残留、采样部位部准确、不能反映近期变化、与当地环境和性别年龄有关二二 尿液的收集和保存尿液的收集和保存1 尿液的种类任意尿:留取方便,但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晨尿:化学成分恒定,尿液比较浓缩;采用最多餐后尿:午餐后2小时收集,对糖尿和蛋白尿检出敏感白昼尿和夜间尿:对心脏病和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24小时尿:准确定量尿液中的排泄物质3小时尿:6:00am9:00am,为了方便,替代白昼尿负荷尿:服用营养素或药品后收集的尿液,一般收集4小时 2 保存冷藏4度左右加入化学防腐剂:选择合适的防腐剂 三三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粪便的收集和保存1 种类:常规标本、浓

32、缩标本2 保存:固定保存、冷藏保存、运送培养基保存、硫酸保存、冷冻保存 四四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血样的收集和保存种类: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静脉血、眼眶取血抗凝剂的使用:肝素、柠檬酸钠等血清或血浆的分离第三章第三章 营养缺乏与评价营养缺乏与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营养缺乏病概述营养缺乏病概述指长期严重缺乏指长期严重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营养素而造成的机体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和病症临床表现和病症亚临床营养缺乏的状态:非典型症状,早期症状,亚临床营养缺乏的状态:非典型症状,早期症状,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坏血病、地方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坏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夜盲症甲

33、状腺肿大、夜盲症营养缺乏的原因营养缺乏的原因1 食物供给不足:贫穷导致食物短缺2 食物营养素缺乏:天然食物中缺乏;饮食方式不科学3 吸收利用障碍:食物因素,胃肠道因素,药物因素4 需要量增加:妊娠哺乳期,某些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和生活压力等5 营养素的破坏或丢失增加:药物或某些疾病第二节第二节 营养缺乏病诊断营养缺乏病诊断1 膳食史:膳食调查,膳食习惯2 人体测量3 生化检查:化验血、尿4 临床表现:体征和症状;典型表现和早期表现判断营养状况的四招,综合四个方面举行评价。5 试验性治疗:第三节第三节 营养缺乏病的治疗与预防营养缺乏病的治疗与预防一 治疗1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 补充剂量要适宜

34、,特别注意过量的问题;根据病人营养状况和症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3 注意全面补充缺乏的营养素4 病人消化吸收不良时,应循序渐进,逐量补充5 食物补充为主,合理配制膳食6 因为食物调理见效缓慢,治疗期较长,应坚持治疗二 预防1 普及营养知识,指导食品消费2 发展食品生产供应,优化食物结构3 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第四节第四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PEM)一 病因: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消耗增加二 临床表现和分型1 水肿型:凹陷性水肿;血清白蛋白低;体重为标准体重6080水肿:先下肢或腹部水肿,重者可遍布全身皮肤:红斑,角化,甚至溃疡、褥疮头发:细软、稀少、变

35、色、变脆、脱落粘膜:口唇炎、溃疡消化道:稀便、肝大贫血:精神状态:表情冷漠、情绪低落其他:低血压、低胆固醇、低血糖、低体温等2 干瘦型:能量严重不足,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体温低于正常症状:消瘦无力,贫血,无水肿,抵抗力低下。 皮下脂肪消失,皱纹多,呈“小老头”外貌 腹泻,头发干枯,精神神经发育异常3 混合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有水肿三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诊断:人体测量:年龄别身高与身高别体重、体质指数、年龄别体重、皮褶厚度症状:头发、皮肤、粘膜、肝脏等的变化化验:白蛋白、运铁蛋白、24小时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等2 临床分级:轻度、中度、重度3鉴别诊断:四 治疗消除病因

36、,调整饮食,改变喂养方法,纠正并发症1 加强护理2 消除病因3 调整饮食:全面改善营养,纠正并发症五 预防合理膳食,推广生长发育监测图的应用,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减少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第五节第五节 维生素缺乏病维生素缺乏病 VA缺乏病:儿童及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一 缺乏原因二 临床表现:视网膜、上皮、骨骼、免疫能力、生殖能力等异常1 眼部症状:眼干燥症(干眼病)、夜盲症、角膜软化2 皮肤症状:皮肤干燥,毛囊角化,丘疹3 骨骼系统:主要影响儿童4 生殖功能:5免疫功能: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膳食调查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血清视黄醇含量,暗适应能力,生理盲点,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尿液上

37、皮细胞检查四治疗消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补充VA对症治疗其他:同时补充VE和锌五 预防摄取足量的VA监测易感人群的营养状况对易感人群进行干预选用VA强化食品VDVD缺乏缺乏一 缺乏原因二 临床表现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佝偻病:神经精神症状(多汗,盗汗,夜惊,易惹激);骨骼症状(颅骨软化,出牙迟;肋骨珠串,胸廓畸形,O型或X型腿;);其他(发育不良,感染等)骨软化症:骨痛、肌无力、骨压痛;变形;骨折;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诊断:病史;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血清25(OH)D3水平;X线检查2 鉴别诊断:克汀病,脑积水,软骨营养障碍四治疗和预防治疗:关键在早,重点在小,综合治疗预防:系

38、统管理,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早防早治补充VD和钙;多晒太阳;治疗后遗症VB1VB1缺乏病缺乏病一 原因二 临床表现:脚气病1 亚临床型:2 神经型:感觉障碍,继而运动障碍,精神障碍3 心血管型:心功能不全,水肿4 婴儿脚气病:心血管症状,心功能不全,脑部高压,死亡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膳食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负荷试验,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系数2 鉴别诊断四治疗和预防治疗:去除病因,补充VB1预防:改良谷类加工方法,调整饮食结构;开展监测和干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发展VB1强化食品VB2VB2缺乏缺乏一 原因二 临床表现:口腔生殖综合症(舌炎、唇炎、口角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

39、,眼部症状三 诊断四治疗:补充VB2,对症治疗五 预防:摄取足量的VB2,开展营养教育,对易感人群进行营养干预癞皮病癞皮病由烟酸和色氨酸联合缺乏导致的疾病一 病因二 临床表现:三D症状(皮炎、腹泻、痴呆)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四 治疗与预防补充烟酸或烟酰胺,对症治疗预防:合理调配膳食,改良玉米品种VB6VB6缺乏病缺乏病一 缺乏原因二 临床表现:单纯B6缺乏少见成人:脂溢性皮炎、口唇炎,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引发肾结石等儿童:发育迟缓,周围神经炎,贫血,皮炎,抽搐,胃肠道感染等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和预防补充VB6,注意饮食平衡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叶酸、V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D

40、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一 发病原因二 临床表现:一般贫血症状,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等);造血系统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循环系统症状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四 治疗与预防补充叶酸或B12,进行饮食调节。VCVC缺乏病缺乏病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出血症状(皮肤淤点,淤斑,牙龈肿胀,出血,毛囊角化,血尿、关节腔出血,内脏出血);贫血;骨骼症状(四肢疼痛,坏血病串珠);其他症状(感染、水肿、发热等)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四 治疗与预防补充VC,多吃富含VC的食物。第六节第六节 矿物质缺乏矿物质缺乏 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一 缺乏原因二 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影响身体发育和

41、智力发育;活动和耐力下降;机体免疫能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消化道改变;皮肤毛发改变;神经精神异常;抗寒能力下降;其他三 诊断:确认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并查出病因 分三个时期:贮存铁缺乏期,红细胞生成铁缺乏期和缺铁性贫血期 诊断标准:三个时期的诊断标准,见书P488四 鉴别诊断:与其他贫血鉴别五 治疗:对症治疗,病因治疗,补充铁剂,隐性铁缺乏的早期治疗六 预防 :健康教育,铁强化食品,补充铁,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碘缺乏病:地方病碘缺乏病:地方病一 缺乏原因:二 临床表现:1 成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般无症状,不影响甲状腺功能;但巨大甲状腺肿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2 儿童:地方性克汀病,神经发育迟

42、缓,智力障碍;聋哑;斜视;运动功能障碍;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四 治疗和预防补充碘剂,手术切除过大甲状腺;对于儿童,关键在于预防。 锌缺乏病锌缺乏病一 缺乏原因二 临床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性发育障碍与性功能低下,味觉及嗅觉障碍,伤口愈合不良,神经精神障碍,免疫功能减退,皮肤表现,胎儿生长障碍和畸形三 诊断四 治疗:补充锌五 预防硒缺乏与克山病硒缺乏与克山病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一 病因:硒缺乏加上其他因素二 临床表现:急性型(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重者休克);亚急性型(急性左心衰,病程14周,可致全心衰竭);慢性型(心脏肥大,心腔扩张,慢性心功能不全);潜在型(无明显症状)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 治疗:五 预防:补充硒制剂,综合预防措施钙缺乏钙缺乏一 缺乏原因二 临床表现:婴儿手足抽搐症;成人骨质疏松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四 治疗与预防补充钙和VD,做适量负重运动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