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9183548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人际关系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二二章章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第三节人际关系理论教学目标掌握人际关系特征掌握良好人际关系意义掌握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熟悉人际关系的概念熟悉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的辩证关系熟悉人际关系理论了解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第一节人际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概述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行为所形成和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行为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概念解析:概念解析: 前提:相互认知前提:相互认知 特征:情感互动特征:情感互动 手段

2、:交往行为手段:交往行为 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和距离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和距离人际关系特征:1.人际关系的心理需求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状态,是由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2.人际关系的情感互动性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还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影响人的行为效率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3.有助于护士的自我认识4.有利于收集病人资料5.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有利于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仪表美丽的仪表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容易对交往的对象产生好感。2.空间距离人与人在空间距离上接近,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3.交往

3、频率次数越多,越可能建立密切的关系。内容和态度至关重要。4.相似性相似的人们容易相互吸引。态度最重要5.互补性当交往双方的特点或需要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6.能力能力出众的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7.个性品质优良的个性品质具有更持久的人际吸引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第二节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辩证关系1.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最直接的目的和结果2.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顺利交往与沟通的基础和条件3.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的研究有不同的侧重点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

4、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人际交往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 舒茨舒茨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人际行为三维理论包容的需求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情感的需求主动主动被动被动包容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

5、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支配需要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

6、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情感需要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

7、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

8、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舒茨认为这三种基本的需求是人类成长的关键他们必需同时被满足,任何一个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都会造成个体心理上的创伤,而这种未能满足的需要可能就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如果儿童时期的包容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等到长大之后就会去网络中寻找能接触、寻找或者隶属于某个群体,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你可以不用担心会有人知道自己是谁,可能在你玩游戏的公会里一名成员是你的朋友或者是你的同学你也不一定知道。如果个体在早期生活中的权利需求被压抑,被过度的压制那么个体只能去虚拟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平衡。如果个体的童年生活不能和别人建立合适的情感需要,等到长到之后缺乏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那也只能去网络中寻找了。六种基

9、本的人际行为倾向舒茨认为,上述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都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而个体在表现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于是个体的人际行为倾向就可以被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行为倾向行为倾向主动性被动性需要包容需要主动与他人交往期待与他人交往支配需要支配他人期待他人支配情感需要主动表示友好期待他人情感表达第三节第三节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人际认知理论人际认知理论一一、概念:概念:概念:人际认知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概念:人际认知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机和意向做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

10、测和评价等心理活动过程。判断、推测和评价等心理活动过程。二、二、认认知效知效应应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更大。面试时候要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大。面试时候要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过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录取的几率也较大过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录取的几率也较大社会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持有固定不变、概社会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持有固定不变、概括笼统、简单评价的现象。人们对待精神病人避而括笼统、简单评价的现象。人们对待精神病人避而远之远之近因效应:最后获得的信息比以前获得的信息影响近因效应:最后获得的信息比以前获得的信息影响

11、更更大。大。先礼效应:先礼后兵先礼效应:先礼后兵光环效应:对某一特征形成固定看法后,泛化到其光环效应:对某一特征形成固定看法后,泛化到其他特征并推及到总体。答卷时我书写整齐,结果得他特征并推及到总体。答卷时我书写整齐,结果得分较高分较高 免疫效应:接受并相信某种观点时对相反的观点会免疫效应:接受并相信某种观点时对相反的观点会产生抵抗力产生抵抗力人际认知效应的应用策略1.避免以貌取人2.注重人的一贯表现3.注重了解人的个性差异4.注意在动态和发展中全面的观察人、认识人人际冲突理论一、基本内涵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一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

12、。个人之间的冲突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生活背景、教育、年龄和文化等的差异,而导致对价值观、知识及沟通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增加了彼此相互合作的难度。没有人喜欢冲突,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值得说明的是,冲突不全是坏事,它能暴露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问题的公开讨论,增强企业活力,刺激良性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冲突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云:无敌国者,国恒亡也。冲突只是发展、变化或创新带来的副产物。在企业中,如果两个人总是意见一致,那么其中一个人肯定是不必要的。出现冲突并不可怕,关键如何有效化解。办法总比问题多,任何冲突都有完美解决的方案。当冲突出现时,如何化冲突为

13、共赢、化干戈为玉帛?关键是基于立场(对与错)还是基于利益(得与失)的处理方式,即竞赛还是共赢的问题。如果要竞赛,即导致冲突的升级。基于利益的冲突处理迫使人们走向双赢的策略,即我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需拿出诚意,用同理心,采取适度的坚持,并注意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根据影响作用分:1.建设型冲突: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双方都很积极而有热情;愿意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而频繁的交换意见。2.破坏型冲突:双方只关心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听从甚至一味排斥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交换意见的情况越来越少,攻击的言行越来越多。处理方法:1.明确人际关系的

14、原则2.克服人际认知的偏差3.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4.学会交际的技巧在处理方式上,要冷静公正、不偏不倚,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处理时要建立共同的目标,并要有严密的规章制度。在技巧上要晓以大义,交换双方的立场,创造轻松的气氛,同时注意冷却降温的妙用,最后要给双方有台阶可下。切忌过度理性,对负面情绪视而不见,认为处理冲突是对人不对事;更不能认为处理冲突是一方的责任,只有对方需要改变;也不能等对方先行动才表达自己的善意。课课 堂堂 小小 结结掌握人际关系特征,良好人际关系意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熟悉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的辩证关系,人际关系理论了解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思思 考考 题题“一见钟情一

15、见钟情”与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各说明的是哪一种心理效应?各说明的是哪一种心理效应? “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后来教育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不少老师将这一“效应”误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太大,学生失去了温暖感,产生了陌生感,因此,教师的教育效果不可能好。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