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9170784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10.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什么是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爱智”的学问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Philosophia(古希腊语) Philem + Sophia 追求、爱 智慧 爱智 “哲”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前322) 研究抽象

2、的超验的对象第一哲学知识研究具体的经验的对象第二哲学 (物理学)第一哲学 直译物理学之后 意译形而上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 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 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 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决定体现(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具体科学 哲 学特殊规律一般规律部分世界整个世界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原因 世界的两类现象 人的两类活动(2)内

3、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世界的本原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并正确反映客观 世界的问题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弗雷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3)意义根据对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根据对思维与存在有

4、无“同一性” 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定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唯心主义定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世界是人的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或表现。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9)叔本华叔本华(

5、17881860)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人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朱熹朱熹(11301200)黑格尔黑格尔( 1770183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 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可知论。不可知论: 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没有同一性,主张世界不可以认识或不可以完全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不可知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可知论可知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不可知论不可知论荀子荀子休谟休谟康德康德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4、表现形式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

6、义先验论实践和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怎么样世界世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是什么是什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定义 辩证法: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 形而上学: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古代朴素辨证法 近代唯心辩证法 现代唯物辨证法辩证法、形而上学不独立,总是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结合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

7、客观存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泰勒斯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水是万物的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论原子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着的活火着的活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老子老子道道道道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的成就, 把物质看作是原子,并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培根拉美特里洛克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

8、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唯物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观的科学说明 恩格斯针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的缺陷指出: “原子决不能看作简单的东西或者甚而看作已知的最小的物质粒子。” 他提出,哲学所说的“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列宁对物质观的科学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客观实在性独立性可知性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第一阶段:非

9、生命物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阶段: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第三阶段: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 人类的意识活动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生产活动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社会交往活动使语言的产生成为可能,进而促进意识的发展。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第一,重量大,与身体的比重也大第二,细胞高度分化,组织严密第三,结构复杂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b.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第一信号系统:接受外部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前面有一片梅林,到那里有梅子吃!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第二信号系统:信号的信号,即语言 人脑

10、独有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区别仅仅在于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功能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在坚持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建筑楼房建筑楼房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反对: 机械唯物主义抹杀意识能动性 唯心主义夸大意识能动性(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

11、一;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历史观等问题上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1、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3、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 世界统一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自然界 人类社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物质是运动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物

12、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有两种具体的表现: 空间位置未变 根本性质未变运动绝对 静止相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区别和利用事物割裂运动和静止会导致: 形而上学不变论 相对主义诡辩论人连一次也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牛顿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3、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一维性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方位性。 三维性秒钟之内蜗牛蜗

13、牛爬行爬行1.51.5毫米毫米马马奔跑奔跑2525米米光波传播光波传播3030万千米万千米持续性持续性顺序性顺序性幼儿园幼儿园人类进化图人类进化图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一定的体积一定的位置Y Y Y YX X X XZ Z Z ZO OP P P P(X X X X1 11 1,Y Y Y Y1 11 1,Z Z Z Z1 11 1)X X X X1 11 1Y Y Y Y1 11 1Z Z Z Z1 11 1(2)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物质运动和时空是不可分离的: 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实在内容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E=mc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3)时空的无限

14、性和有限性 时空的无限性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 具体物质形态所经历的时间、所占有的空间是有限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1/21/21/21/21/41/41/41/41/81/81/81/8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有限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通向无限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4)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的绝对性客观实在性 时空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时空的相对性 时空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物质世界

15、的客观存在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哲学家:“你懂数学吗?你懂数学吗?”船夫:船夫:“不懂。不懂。” 哲学家:哲学家:“你的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 “你懂哲学吗?你懂哲学吗?”船夫:船夫:“更不懂。更不懂。”哲学

16、家:哲学家:“那你的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船夫:“你会游泳吗?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哲学家:“不会,不会!不会,不会!”船夫:船夫:“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的含义2、实践的基本特征3、实践的具体形式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旧哲学对实践的理解 “哲学

17、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实践主体主体实践实践客体客体实践实践工具工具实践实践过程过程实践实践结果结果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愚公移山愚公移山迪拜棕榈岛迪拜棕榈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离不开社会的联系实践活动既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又在不断改变历史条件,推动历史发展。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实践的具体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

18、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实践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调整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实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依靠实践活动来生存 动物依靠本能活动来生存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人依靠自己的活动创造出人类世界,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产生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本质1、实践创造了人类世

19、界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创造了人类世界人类世界的基本特征人为性为人性组织性实践与人类世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实实 践践产生产生推动推动自然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统一统一分化分化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其意识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20、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及其规律世界及其规律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普遍联系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永恒发展唯唯 物物 辩辩 证证 法法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唯 物物 辩辩 证证 法法普遍联系普遍联系的观点的观点永恒发展永恒发展的观点的观点总特征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核心实质、核心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人类认识的特点人类认识的特点(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含义 事

21、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注意和诡辩论的区别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2、发展的实质1、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一定形式的运动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机械

22、运动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运动生物有机体的变化思维运动人的思想的变化社会运动社会有机体的变化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发展标志着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根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

23、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法的实质和核心原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提供了认识世界、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及其基本

24、属性2、矛盾的作用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两种情形;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二者关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无条件 绝对的同一性有条件 相对的二者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2、矛盾的作用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相经吸取有利于

25、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量变) ;打碎旧的矛盾统一体的限制,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瓦解,建立起新的矛盾统一体(质变)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矛盾盾无时不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发展过程中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矛矛盾盾的的特特殊殊性性不同事物的矛盾

26、各有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发展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阶段各有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特点的不同方面各有特点矛盾复杂矛盾复杂性性2、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占支配地位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性质决定事物性质贯穿事物发展始终贯穿事物发展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主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根本矛盾根本矛盾根

27、本矛盾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矛矛盾盾的的复复杂杂性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互相区别、互相对立。互相依赖、互相联结。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国情中国国情相结合相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事物的质、量、度2、量变与质变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事物的质、量、度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质与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范围或幅度。质变质变

28、质变质变量变量变2、量变与质变(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微小、不显著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与渐进。(2)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延续与渐进的中断。(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变化发生在度的关节点之内 量变变化发生在度的关节点之上 质变关节点关节点关节点关节点0oc100oc度度液态水液态水 质:液态质:液态 量:量:0 0o oc c100100o oc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荀子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是质变

29、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肯定与否定2、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否否定定自我否定自我否定发展环节发展环节联系环节联系环节实质扬弃实质扬弃1、肯定和否定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的否定肯定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否定否定否定否定2、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自我运动和发展的完整过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环节、两度

30、否定构成的有规律的过程否否 定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肯肯 定定植物植物生长生长秧秧 苗苗种种 子子种种 子子社会社会发展发展公有制公有制私有制私有制公有制公有制认识认识发展发展实实 践践认认 识识实实 践践生产生产生活生活消消 费费生生 产产生生 产产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唯物物辩辩证证法法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客观存在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

31、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法认识论认识论统一统一1、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2、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分析法蕴涵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中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矛盾分析法蕴涵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中归纳和演绎 个别一般植物是进化的植物是进化的动物是进化的动物是进化的人类是进化的人类是进化的生物是进化的生物是进化的分析和综合 局部整体物质物质世

32、界世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自然界自然界无机界无机界有机界有机界植物植物动物动物微生物微生物抽象和具体 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历史和逻辑速度加速度力功和能物理学史物理学史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顿焦耳第三节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及其客观性(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一)规律及其客观性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点:本质性 必然性 稳定性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事

33、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荀子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1、规律的层次性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个别规律特殊规律一般规律宇宙发展规律宇宙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1、规律的层次性规律可以根据其范围大小和层次高低区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等类型。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联系:客观性(2)区别自然规律: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

34、起作用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历史性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作用(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一)意识的作用1、意识的能动作用2、意识与人工智能1、意识的能动作用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的意识不仅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界”。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2、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1)人工智能的意义突破了人脑的许多自然局限性促进意识的发展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人工智能与意

35、识的区别不具备意识中的情感、意志及非理性因素等 没有社会性缺乏创造力树上有树上有9 9只鸟,只鸟,猎人开枪打死猎人开枪打死1 1只,树上还有几只,树上还有几只?只?0只!8只!(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2、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思考题思考题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

36、地区人均GDP进入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谈谈你的体会。思考题思考题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对这一段话加以哲学的分析。5. 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6.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7

37、.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阅读文献阅读文献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

38、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阅读文献阅读文献7.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 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0.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1.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2.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3.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