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9168122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英语学专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摘 要1引 言2一、英汉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异2(一)地理环境差异2(二)宗教信仰差异3(三)社会历史差异3(四)生活习俗差异4二、词汇结构差异4(一)英汉构词差异4(二)英语构词法5三、英汉词汇文化内涵不同5(一)词义内容差异5(二)习语差异6结束语7参考文献8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摘 要英语词汇是交流的根基,更是学习英语最为主要的核心知识,每一种语言都有着其独特的词汇组成方式,体现其民族特殊的沟通特点,从而可以透过词汇反映出这个民族乃至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英语是西方的主流语言,可以展现出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熟知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较好的语言文化背景,从而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的了解英语

2、词汇的底蕴。而汉语又是我国通用的语言,学生如何掌握英汉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将成为主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学习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思想水平,从而让语言交流成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降低交流阻碍,使得学习者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提升文化交流能力。英语和汉语是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种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而英语词汇的掌握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与人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注重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所产生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本文主要研究英汉词汇在文化的差异,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社会历史差异和生活习俗

3、差异。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英语词汇结构差异,并分析了英汉词汇文化不同内涵,包括颜色,动物,饮食词汇的内涵差异以及习俗差异。本文对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包括词汇,词汇内涵对比,词汇文化内涵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语言,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引 言语言就是一面镜子,通过镜子可以看清这个民族的历史,看透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同时,通过词汇的构成方式也可以体现这个国家的语言交流特点。英语目前是国际通用的语言,而英语的根基基本上都在西方,因此,要想真正的学习好英语,就必须要了解英语发展的文化背景,通过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词汇对比,找出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

4、,只有学习好二者之间的区别,才能真正的掌握英语词汇的要点,从而提升自身的英语交流水平。此外,好的英语根基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每一名学生都必须要掌握英语,用英语去同外国人交流,以完成相应的工作,针对的这样的现状,学生就更有必要学习好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做一个既懂英语交流规则、又可以了解英语背景的人才,真正的把汉语文化融入到英语中,把英汉词汇有效结合,全面提升英语词汇的运用水平。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古已有之,从人体构造机制的视角来看,人类有着相同的生理特征,这样也就使得其对于生产、生活都会产生共同或者是相似的感受,由此决定了不同文化实际上是存在诸多的共性。从这一视

5、角来看,东方人与西方人在对同一事物的同一特征进行描述时,实际上就会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意义。凡事都有相对的一面,文化也不例外,有共性就会有差异,有个性就会有冲突。毋庸置疑,每个民族的文化之间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但是,更多的 却是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就会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换言之,某种语义可能仅存在于某一种语言之中,这种现象也就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缺省”现象。一般来说,在英美文化里的那些有着丰富内涵的英语表达与东方文化之间不存在有任何的关联性,这也就导致了在进行翻译之时难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表达词汇。这种情况下,就为跨文化的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大部分译作仅保留其

6、大意,而舍弃掉英语的某些形象意义与文化内涵,或者借助中文中的其他喻体来对英语中的喻体进行替代。除此之外,考虑到文化之间的个性特点,某些时候也可以采取补偿法来补偿说明历史背景或典故出处,从而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有鉴于此,跨文化差异势必会极大的影响到英汉翻译。一、英汉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异英语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汉语词汇又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二者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也体现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水平,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语言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英汉词汇,囊括了历史文化,人物特点,民族风俗以及一些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这些词汇极大地反映了当时的背景,也体现了巨大的差异性。例如地理环境差异,宗

7、教信仰差异,社会历史差异以及生活习俗差异等。(一)地理环境差异英国和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很多词汇的构成和运用都是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化。英语的母国英国处于较为发达的区域,在英国较为突出的当属航海事业和捕鱼事业,所以,英语词汇最初的形成都是以这两个突出行业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例如,burn onesboats;这个词汇短语,其真正的内涵是形容航海捕鱼时要决绝,不能犹豫不决,要破釜沉舟,不进则退,这是对当时发达的海洋事业而发明的短语。而回观我们中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就会衍生一些以土地物产为主的词汇短语,如“土生土长”、“种瓜得瓜”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根据生活的地理环境

8、而发明的词语,极大的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环境状况。因为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英语与汉语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从词汇方面来讲,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英语对于主谓宾、定状补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Marriage may be compared to acage:the birds outside despair to get in and those winthin despair to getout.翻译为: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儿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其中就涉及到了不定式短语:to get in和to get out。而与英语相比,我国汉语则更

9、加注重单音节和多音节的运用,例如love这个词语在中国往往被人们认为是爱人、妻子或者是丈夫等含义,但是在西方国家却被人们理解为情妇或情夫。通过英汉词汇之间的地理环境对比,可以得到词汇的变化特点,从而更好的深入了解词汇的起源和内涵。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可能会遭遇到类似这样的表述:“You chicken”, Chicken这一词汇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小鸡、鸡肉的意思,这一词汇在中文里是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词,然而,chicken这一词汇在英语汇总却带有贬义色彩甚至是辱骂人的意思。由此观之,这一表述更为贴切的翻译就应该是 “你这个胆小鬼/懦夫”。从这一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理解

10、和翻译句子是需要立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一基础来进行的。再举一例,“your locks were like reven ”在西方人们用乌鸦来称赞一个人拥有乌黑亮丽的头发,而在中国很少会有人这样夸赞别人,在中国乌鸦甚至是不详的预兆。在英汉互译中,如果不了解词语背后所在的环境,势必会导致文化的冲突,让人难以理解。(二)宗教信仰差异宗教在西方被称为人们的灵魂寄托,也是西方人民普遍存在的精神信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在使用英语的国家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而这样的信仰方式也对当时的语言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创造了很多关于基督教的词汇,例如:“Bible”一词,就是基督教里面的圣书圣经,一直被人们

11、所重视和流传;再如耶稣的十字架词语“cross”,是反应当时耶稣去世时所受的苦难,体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词汇构造,英国比较信奉基督教和耶稣等教会,所以衍生出了很多词汇,例如Mecca、Jesuit以及missionarry等,这些都是由于英国宗教信仰而衍生出来的词汇。而中国的宗教信仰较为多样化,其中以佛教的信徒最多,也最虔诚,而由此产生的词汇也较为庞大,例如“借花献佛”、“不二法门”、“顶礼膜拜”等,这些词语都是在人们信奉佛教的过程中发明的,展现出了佛教徒的虔诚之心。(三)社会历史差异中国和英国都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也经历了较多次的变革。历史文化的演变发展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汇和短语,其中很多

12、词汇都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也产生了很多传说。例如,在西方的传说故事中,academy一词,就是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其蕴意是指帮助寻回海伦的阿卡德摩斯希,在这个故事中,academy是一个园林,在后续的神话发展中,academy被人们逐渐翻译为学院或者研究院,西方的神话故事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很多词汇都是神话中的映射词汇,带有非常明显的神话特点。而在中国,这样的神话传说更多,很多故事都是带有非常传奇的色彩,也有很多带有特殊寓意的寓言故事,例如“疑邻盗斧”本意是不尊重事实根据,对人和对事都胡乱的猜测,而这个词语就是一个寓言故事映射出来的;再如,“女娲补天”这个词语就是来源于神话传说故事,是人们对于美

13、好事物的期望和向往。英汉词汇的社会差异也较为明显,要想学好英汉词汇,就必须要研究透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历史差异。由于英国与我国在历史文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历史文化的不同,而导致了英国与我国在词汇方面存在着不同,上文当中也提到了很多词汇都与历史文化有关,英国注重希腊文化,而我国则注重一些神话故事。 中国在1949年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专有词汇。(1)以“小康社会”这一词汇为例,其翻译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翻译,比如说,在“十四大”期间的翻译为“a well-off society”,而在“十七大”期间却将其翻译成 “a moderate

14、 society, a prosperous society”。(2)再以“反腐倡廉”为例,其翻译在“十四大”期间的翻译是“fight corruption and build a clean government”,及至“十七大”,“反腐倡廉”的翻译则变成了“fight corruption and uphold integrity”。对于外国人来说,要想准确的把握这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词汇,势必就需要掌握目的语国家的特有政治文化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同样的,以“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表述为例,这一词汇在我国是带有一定程度贬义色彩的,然而,在西方文化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之

15、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一种政治主张,由此也就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故而,在对外宣传中翻译“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话,贴切的表达应该是:“bourgeois liberalization aiming at capitalist restoration”.(四)生活习俗差异英国和中国在生活习俗方面的词汇差异也较为显著,各有各自的特点,也各有各自的生活习惯。例如,在对亲人的称呼方面,英汉词汇的差异就被凸显出来,在英语中,“lady”一词多数被理解为女士或者小姐,而在中国,女士可以是已婚和未婚的女性,而小姐却多数都是指未婚的女性,这是二者在同一个词语却有着不同的寓意。“sister”、“brother”这样的词

16、语,在汉语中可以分别指代姐姐、妹妹、哥哥和弟弟,而在西方,却可以替代整个关系,既可以指代姐姐也可以指代妹妹,一词多用。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喜好吃面包和牛排等,他们就会发明一些面包和肉的词语“bread”、“chicken”、“beef”等,通过对词汇的充分理解,发明一些更适合自己使用的词汇。而中国人则喜好吃米饭、炒菜,从而形成了一些饮食方面的词汇。而在生活习俗方面,中英之间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民喜好美好的事物,喜欢创造一些美好寓意的词语,例如“百年好合”、“稳步高升”以及一些“恭喜发财”这样的词汇,都是中国人根据生活的快乐而创造出来的喜庆词汇。而对西方而言,红色过于鲜艳,并不被看好和喜欢,所以会发明一些green with envy的短语,用来表达内心的嫉妒心理,汉语中的红色却象征着喜庆和欢乐,所以,二者在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多。另外,一般来说,社会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