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主观题规范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9147440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考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主观题规范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统考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主观题规范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统考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主观题规范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统考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主观题规范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考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主观题规范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考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主观题规范练4(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观题规范练(四)(对应学生用书第229页)38(14分)(2020广东省肇庆市第三次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2020年3月召开的会议中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一要求,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过去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领域,这些投资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明显,但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再维持高速增长并不现实

2、。而“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与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计,“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加大。在此背景下,“新基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加快推进“新基建”的合理性。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找准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其次注意设问关键词“我国”“现阶段”“合理性”,可将问题转化为推进“新基建”的意义,再结合材料逐层分析。“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

3、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可结合“新基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创造与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说明“新基建”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这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加大”,可结合加快推进“新基建”,有利于缓解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 “新基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能够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4分)“新基建”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成长,推动经济

4、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4分)“新基建”孕育新的投资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分)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加快推进“新基建”,可以缓解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3分)39(12分)(2020湖北宜昌市4月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并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个月内先后4次召开会议,对疫情发展不同时期全国的首要任务作出精准批示。各地区各部门遵照中央决策部

5、署协同联动、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联动格局。各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冲到抗疫第一线,忠实履行神圣使命,依靠人民群众,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人民群众响应号召与鼓励,积极配合全国的防控大局,居家隔离或志愿服务,以自身力所能及的方式力战疫情。当前有效的疫情防控为复产复工夯实了必要的基础,更加彰显了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制度的显著优势。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解析(1)审设问,理论限定范围是政治生活,但进一步从命题指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可以看出考查的范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点;从关键词“说

6、明”可以看出本题要求回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论依据,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2)审材料,“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并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个月内先后4次召开会议,对疫情发展不同时期全国的首要任务作出精准批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各地区各部门遵照中央决策部署协同联动、令行禁止、步调一致”体现了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调度;“各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冲到抗疫第一线,忠实履行神圣使命,依靠人民群众,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体现了党的组织领导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人民群众响应号召与

7、鼓励,积极配合全国的防控大局,居家隔离或志愿服务,以自身力所能及的方式力战疫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能保证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调度。(4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能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疫情防控工作。(4分)从严治党的组织制度,能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及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能保证党凝聚群众、依靠群众抗“疫”。(4分)40(26分)(2020皖

8、江名校联盟第六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月10日,一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北京举行,多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启示,值得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爱护。我们有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加以提炼、阐发和传播。深入挖掘中华优

9、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既要深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完善,为适应新时代,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思想进行转化、改造、重建;既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也要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积极影响。(10分)(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0分)(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某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定三个活动方案。(6分

10、)解析第(1)问,根据书本知识,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首先指出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根据材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完善,为适应新时代,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思想进行转化、改造、重建;既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也要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第(3)问,考生在拟定方案时应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拟定的方案应具有可行性。答案 (1)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可以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丰厚滋养;(3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3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能够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2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作贡献。(2分)(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4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看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联系,在继承的基础上转化,要使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3分)要注重创新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重建,体现时代性和原创性,对其进行拓展、完善。(3分)(3)答案示例:开办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板报;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学校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上公开课。(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