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914683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集训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题型集训题型1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95页12020佛山市高三二模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运用唯物史观,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英国的殖民侵略破坏了印度的发展历程B印度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英国帮助C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侵略的双重影响D学习英国是印度发展的必经之路解析: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印度的“破坏”即侵略,客观上有“重建”的作用,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说明

2、了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进行侵略具有双重影响,C项正确;英国的殖民侵略破坏了印度的发展历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没有对材料进行整合,A项错误;“印度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英国帮助”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学习英国是印度发展的必经之路”的说法绝对,D项错误。答案:C22020桂林市高三二模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C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D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解析:据材

3、料“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可知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偏向于唯物史观而忽略剩余价值学说,结合所学可知,剩余价值学说解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原因,中国工业不发达,中国要求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适用于阶级斗争学说,故选A项;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年不是十月革命后,排除B项;据材料“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可知是李大钊、陈独秀宣传时的选择,而不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十月革命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是对剩余价值学说的肯定,排除D项。答案:A32020德阳市高三二模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生产力

4、发展水平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下列历史事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经济困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农村经济面貌D“大跃进”破坏国民经济建设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强调“一大二公”,人为扩大公有制规模,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选项B正确;农业合作化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选项A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进一步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选项C排除;大跃进不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D。答案:B42020鞍山市高三联考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

5、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A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B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C资本主义萌芽个性解放的要求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解析: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文艺复兴矛头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B项错误,C项正确。A项错误,明清思想家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制度的高度;D项错误,应该说的是宋朝时期。答案:C52020六盘水市高三联考14世纪时,一些学者对教会进行攻击和嘲讽,他们揭露

6、的和攻击的对象是教会出现的弊端,要求恢复到基督教原始真义上,提倡将人的价值纳入到神学体系中,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应有的地位,从而达到人性和神性的统一。材料表明()A思想领域兼有新旧时代双重特色B人文主义者勇于挑战教皇的权威C人文主义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学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宗教观解析:材料体现的是14世纪的学者既有肯定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又有将人的价值纳入神学体系的局限,说明当时思想领域兼有新旧时代的双重特色,A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教皇权威的调整,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学术发展和教会之间的关系,D排除。故选A。答案:A62020邢台市高三一模20世纪30年代,国

7、共双方均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左舜生等把辛亥革命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共产党方面,郭真等人的研究重在揭露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干涉和利用辛亥革命进行侵略的罪行。这主要说明()A国共合作促进史学快速发展B史学研究须政党支持C社会环境决定史学研究方向D史学研究具有政治性解析:由材料“左舜生等把辛亥革命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研究重在揭露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干涉和利用辛亥革命进行侵略的罪行”可知,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国民党方面意在通过辛亥革命突出国民党正统地位,共产党方面意在通过辛亥革命来进行反侵略斗争,故选D;国共在研究辛亥革命的问题上,意图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8、,其主观上并未想通过合作来共同促进史学的发展,排除A;史学研究个人同样也可以进行,B项说法错误,排除;社会环境会影响史学的研究方向,但不是决定,C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D72020开封市高三二模20世纪初,随着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的发表,实现了中国史学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史学研究的目的、内容变化B史学研究的服务对象变化C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D史学家的职业道德意识增强解析:传统史学注重政治史,被近代称为帝王将相家谱,新史学关注社会、民众,从这种变化来看,史学的社会功能强化,政治功能减弱,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随着近代化推动,史学研究必然

9、发生转向,C正确;A、B是新史学变化内容,而非原因,排除;史学家职业道德意识增强是主观因素,受到社会转型影响,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排除D。答案:C82020沧州市高三二模“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深入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史学成果随着研究深入而不断更新B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C对于古代希腊的研究缺乏辩证思维D老问题解决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解析:本题考查

10、的是史学理论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考点。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心句“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及“史料基础扩大”“新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可知,对古代希腊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更新、发展,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不全面,故B项错误;D项“取决于”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A92020株洲市高三一模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在新史学写道:“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梁启超的主要观点是:

11、()A史学应追求理论的美观 B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C历史研究具有永恒的价值 D史学研究贵在博古解析:本题考查梁启超的史学观。从材料中的“施诸实用”“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等题眼,可见梁启超强调的是历史研究的现实作用,而非美观、永恒、博古。故本题选B。答案:B102020济南市高三一模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的历史素养。该表格把两个时期的商办、外国人办的厂数、资本、资本所占比重进行列表比较,属于史料整理,故C项正确;A项问题形成是在历史研究中产生了相关的

12、问题需要研究;B项史料搜集是以形成的问题为导向,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资料,为进一步的整理做准备,往往是杂乱无章的;D项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阶段。答案:C112020九江市高三一模中国传统史学把自己的使命,概括为纵向的“通古今之变”,至于与四边蛮夷的横向比较,只是“礼乐之邦”的陪衬而已。近代以来的“史学革命”,就是一场视角的变革,它把中外同时纳入视野,激发了近代史家的无数灵感。这反映了()A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影响史学研究B传统史学领域的式微C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影响史学研究D传统史学的近代化趋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史学只注重“纵向的通古今之变”,无视横向比较

13、,而近代史学则把“中外同时纳入视野”,促进了近代史学的发展,这些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影响史学研究。所以答案选A。答案:A122020榆林市高三三模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史学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C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和“双百方针”的恢复D导致形成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解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界的繁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并提出了“二为”方向,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故答案为C项。A项,“完全摆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史学研究方面,属于学术问题,是“百家争鸣”的表现,不是“百花齐放”的反映,排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史学研究的趋势,排除。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