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146378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_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语文说课-12夜晚的实验苏教版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夜晚的实验?。一、说教材?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 ,并利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这篇课文是本册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的典型例文 ,课文条理清晰 ,语言通俗易懂。二、说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2.能联系语言环境 ,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认知目标:学会3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 ,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 ,大胆实验 ,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三、说重、难点1.

2、在教师的指导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在课文的学习中 ,体会斯帕拉捷科学严谨的态度 ,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四、说考点、易混点考 点:斯帕拉捷的4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以及结果是什么。易混点:区别“灵巧与“轻巧、“敏锐与“敏捷五、说学法六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 ,已经学习了?读书做记号的学问?和?精读和略读? ,初步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 ,通过读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主动参与、乐于探

3、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六、说教法在突破认知目标时 ,我采用自学检测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有些学困生适时点拨 ,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字典的方式来解决 ,生字回忆以前学过的形近字来比拟学习 ,以到达温故而知新。在突破能力目标时 ,采用合作探索法 ,小组内自由读课文 ,分自然段轮流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 ,自己提问题 ,小组内探讨 ,最后全班集体交流 ,分项读书收获。对于情感目标 ,主要培养和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就采用自读自悟法及互动式教学法 ,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后 ,由教师布置新案例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

4、力及创新精神。七、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是一片有关实验的文章 ,但作者在表达中语言组织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 ,这样的描述 ,这样的跳跃 ,却给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创新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于是我对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一、话说科学 ,诱发兴趣。1、师: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为什么?你们知道科学的任何一次创造、发现都是从哪儿开始的吗?2、师:课文?夜晚的实验?讲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发现的故事 ,让我们一块去经历一下科学家发现的过程 ,同时探究一下课文在表述这个故事时有什么特点 ,好吗?二、整体把握 ,梳理线索。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一下课文 ,想一想: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 ,看见了一个什么现象

5、?这位科学家一共做了哪几次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从哪儿开始的?注:学生交流时 ,可让学生把“人物、时间、现象、疑问、实验的有关内容写在黑板上。2、师:你能把这些疑问处都找出来吗?三、读中诱疑 ,转换创新。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第1次实验和第1个疑问之间的关系好吗?谁愿把第2自然段读一下?指名数人读2、师:再请同学把第1个疑问句读一下。可找两三人3、师:你们觉得科学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个实验 ,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吗?注1:如果学生听不懂 ,可换个角度:假设你就是斯帕拉捷 ,你看到这个现象 ,产生这个疑问 ,会马上就去做这个蒙眼睛的实验?注1:这个问题抛出后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一种是“是 ,一

6、种是“不是。可让学生说说理由 ,展开矛盾 ,让同学们仔细听辨 ,哪局部同学说得更有道理。4、师:可是 ,作者写了斯帕拉捷的这个疑问后 ,却紧接着就写了斯帕拉捷做的第1个实验。这样写 ,你们觉得适宜吗?注:不管是说适宜还是不适宜 ,都要说出理由 ,这样就有可能自然地说到第3自然段的有关内容上。5、师:读读第3自然段 ,看看作者在这里有没有说清 ,如果认为说清了 ,能说说作者说清了什么吗?注:学生可能会说作者在这里说清了第1次实验的理由或假设 ,教师可在原有板书中添加“假设。6、师:假设我们要改变一下作者这样的表达方式 ,你觉得可以怎样改?注1:学生会把假设的内容放在第1句疑问后说。当学生在尝试语

7、言转换再创时 ,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听 ,思考怎样把表达清楚意思、恰当使用句式。四、读中质询 ,感悟再创。1、师:请同学们读读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的描述 ,你觉得这三次描述中 ,哪些地方可说得更清楚点 ,读过以后和同桌交流、商讨一下 ,行吗?2、学生集体交流。注1:学生继上学习后 ,一般能发现第2次和第4次实验的描述缺乏一定的假说。交流时可让学生说清文字的描述缺失了什么。注2:当学生在语言重组和再创时 ,可引导学生注意添加有关假说的句式 ,要多样化 ,尽可能不与上面的句式雷同。3、师:通过这样几次实验 ,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区分方向 ,确认目标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

8、过哪几个过程 ,才能有所发现 ,获得结果。注:这一步着重是让学生再梳理一下科学发现的全过程 ,体味科学研究就是从身边的现象开始 ,从疑问开始 ,进而提出假说 ,不断实验 ,逐步逼近实质的过程。五、再读感悟 ,发现意义。1、师:作为一个科学实验 ,是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79小节 ,想想科学家为什么对蝙蝠飞行的秘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目的何在?注:学生可能会马上说到“创造创造 ,造福人类这个目的上去 ,教师可引发学生再读第8自然段 ,想想继续研究的目的 ,首先应是什么。2、师:能说说科学家对其它事物或现象的研究 ,从中发现了什么而创造创造 ,造福人类的事例吗?六、回忆小结

9、 ,诱发再探。1、师:读了这个故事 ,研究了这篇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 ,你有哪些启发和收获。注:这里的回忆、小结 ,不应仅仅指向教材内容所呈现的科学发现过程 ,以及科学家所持的态度和精神 ,还应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对课文表达的学习上 ,有什么收获和启发 ,以让学生建构一种批判、反思、深究、再创的学习品质。2、师: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 ,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 ,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 ,都是“瞎子呀。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 ,“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注:探究方式可小组合作 ,也可独立完成 ,但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

10、在交流中区分、区分、选择。同时还可有机引导学生搜寻相关资料 ,证明个人见解。八、展示图片 ,启发联想1.人类从动物身上揭开了许多奇妙的现象 ,并受到启发创造了许多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如人们从鱼的身上受到启发 ,创造了潜水艇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多少呢?请写下来。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或者上网查找 ,或者问问爸爸、妈妈去更多地了解2.平时在自然课上 ,同学们一定看过或者参与过一些实验 ,你能把其中的一个实验的过程生动地写下来吗?注意按顺序、步骤来写 ,写清楚每一步做了什么 ,让人一看就明白九、板书设计夜晚的实验蝙蝠夜行 引起好奇蒙住眼睛 轻盈敏捷堵住鼻子 轻松敏捷 屡次实验 全身涂漆 飞行不受影响 结果堵住耳朵 碰撞跌落引起探究 带来巨大恩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