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911534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3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毛泽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1新中国初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2新时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3百家争鸣4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初的教育5“文化大革命”后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6综合7一、选择题1.1956年12月毛泽东主张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并且说这就是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一主张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赞同。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相同B.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C.探索与苏联经济体制不同的道路D.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解析:C苏俄新经济政

2、策的背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毛泽东主张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是基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故A项排除;此时毛泽东提出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但未能长期坚持下去,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未能摆脱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故B项排除;中国虽然向苏联学习,但并没完全照搬斯大林模式,而是“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故答案为C项;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出现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排除。2.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3、)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解析:C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虽然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一定帮助,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有利于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利于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3.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4、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中首次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此之后我国在工业化方面的突破性创新是()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信息化带动工业化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C根据材料“而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得出创新体现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科技动力,可以推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故C项正确。4.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

5、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解析:A材料中毛泽东的回复说明了他认为在思想上要允许存在争议,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表明毛泽东在学术领域鼓励百家争鸣,所以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所表现的含义,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B项;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主张,故C项错误; 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5.(2018河北衡水联考)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

6、制度。这些举措()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解析:A根据材料“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和“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可知有利于统一思想,强化国家意志,故A项正确。6.(2018江苏南通三模)“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解析:B根据题

7、干中“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可知这是高考制度恢复,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2018黑龙江哈尔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期国外现代化研究状况国内现代化研究状况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兴起。关注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受苏联学术界影响,现代化这一新兴领域与其他人文社科研究一样被抛置一边20世纪六七十年代60年代,美国学术界加紧对苏联发展道路的研究,对日本、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现代化问题关注起来。70年代,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有关后工业、后现代的社会理论,

8、形成对此前经典现代化的修正与拓展对于西方的现代化历程以及西方现代化研究的诸多新成果,中国学术界一般漠然视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化理论遭遇到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美国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发展问题、南北对话等问题80年代中期,国家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两个重点项目启动:一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二是“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90年代以来,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科研院所,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涉足这一全新领域,除了对西方现代化论著及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并介绍外,中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也相继出版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从表中提取相

9、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外学术界现代化研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中外关联,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通过表格,提供不同时期中外学术界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可以进行纵向分析,从中外两方面进行论证,也可以横向比较,选取某一阶段中外对现代化的研究,结合中外时代特征来分析。所拟论题必须体现材料信息内涵,体现中外学术界对现代化研究的关联性或比较性;必须是结论性的判断,有观点、有立场,而不是泛泛的陈述或不完整的句子;符合唯物史观。能从中外两个角度予以论证,论据论证论点充分合理;阐述时代背景准确,运用史实正确;整体逻辑严谨,表述准确。答案:示例一:主题:与西方相比,现代化研究在中国

10、起步晚。阐述: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兴起。在中国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引起重视并成为热门课题之一。(1)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研究的诞生是战后世界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在学术界的反映。在两极格局,美苏冷战,新兴独立国家的涌现,以及现代化发展中存在众多问题等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率先开展现代化研究。(2)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冷战局势影响,实行“一边倒”,在开展工业化建设、苏联学术等因素影响下,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化研究被忽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左”倾错误严重,“双百”方针遭到破坏,学术界受到沉重打击,西方的现代化研究被中国人认为是西方资产阶级

11、的学术,是宣扬西方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并且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对相关的研究成果了解较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以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研究成为时代的需要。“双百”方针的重新确立、高等教育的恢复发展、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掌握等,都有利于现代化研究的开展。结论:学术研究源于社会,并为社会服务。中国的社会环境与时代需求对学术界的现代化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示例二:主题:中外学术界现代化研究的变迁。阐述: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兴起,在中国则被忽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仍

12、漠然视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遇冷,在中国则引起重视,逐渐成为热门课题之一。(1)20世纪50年代,参照示例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国外现代化研究进一步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后工业时代等理论提出的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现代化研究进一步修正拓展。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参照示例一。(3)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化研究逐渐消退,中国现代化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两极格局日益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西方现代化理论受到质疑,学术焦点发生转移。中国20世纪80年代,参照示例一。结论:现代化研究源于二战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对中外各国现代化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