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903199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通用篇)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沈从文先生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笔下汩汩流淌而出,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云南民歌演唱会。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学习本文,学会观察民俗、民风,体验生活,感悟平民生活中人性的光辉。学情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散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文本再现作者描绘的歌会场面应该是可以达成的。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三个场合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手法,也不是太困难,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

2、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完全可以感知的到。难点是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设计思路本篇课文用一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赏析品味拓展延伸四步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唱情景,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云南歌会的什么特点。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又怎样的特色。在写作方法上,不同的内容是怎样表现的。画出文章中自己所欣赏的语段,通过反复研读,及比较阅读体会文章写法和语言上的特色。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课外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在拓

3、展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学习运用“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成语。2、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3、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3、延伸拓展,横向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走向社会,增加知识储备。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

4、赏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点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朗读法。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品味,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与作者直接交流。3、讨论点拨法。4、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听民歌蝴蝶泉边后,老师导入:同学们,这是一首云南民歌,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即兴歌唱,用

5、歌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祝福。云南的歌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今天,让我们走进云南的歌会,来感受一下那里的民风民俗。二、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蹲踞(j):蹲或坐。酬和(h):用诗词应答。熹微(x wi):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譬喻(p):比如。淳朴(chn):诚实朴素。即物起兴(xn):开头先咏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悠游自在:悠闲自在。龙吟凤哕(hu):龙在吟啸,凤在鸣叫。2、作者写了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话给三种形式的歌会拟一个小标题。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3、

6、以“我最喜欢 场面,这里 ”的对话方式,把握三个歌会场景,进行语言品味。这部分着重体验作者描写的侧重点。三、合作探究1、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想一想,这三种场合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下面表格。场 面 内 容 写 法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重点写唱歌人工笔刻画山路漫歌 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重点写唱歌的环境以景衬人山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云南民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重点写唱歌的场面点面结合2、提问: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

7、特色?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明确: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融自然、人生、社会于一体,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泥土的芬芳,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那里的灵山秀水赋予他们美的歌喉,美的情趣。作者借写云南歌会,传达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而出。3、第四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明确:这一段是“山路漫歌”,写“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这些写景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

8、场景,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交相应和,互相辉映,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四、赏析品味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读后喜欢文章的哪一段?为什么?学生指出各自喜欢的句段,教师择其精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品味。教师点拨学生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角度反复品味其精妙。2、提问:第(1)段文字在人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沈从文边城中描写翠翠的有关片断,试着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多媒体显示)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

9、发愁,从不动气。学生细品两段文字,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第一段重写实,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牙齿、衣饰,细致生动,如在目前。第二段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显得飘忽灵秀,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两段文字各有千秋,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物写法。五、课堂小结沈从文先生以明净、潇洒、随意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云南特有的风景、风物、民情、民风,这些文字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以一种抒情诗所特有的含蓄与优美的笔调热情吟唱,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都源于沈从文先生对生活、人生的挚爱。

10、让我们用稚嫩的文字,吟唱家乡的山歌吧。六、拓展延伸1、同学们,我们身边也有着美丽浓郁的风俗文化,你能用上今天的描写方法说给大家听吗?2、课外收集民歌民谣在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解答”,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附录:教学流程过程: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赏析品味拓展延伸方法: 听一听 读一读 想一想 品一品 讲一讲板书设计山野对歌:才智 外貌 神态 人物美 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山路漫歌: 花 鸟 人 环境美 赞赏,歌颂了生活的美好、人生村寨传歌:场面 特点 目的 风俗美 的美好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篇

11、2创意说明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教学中以“美”贯穿,在学生听读、自由读、研读、美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重点通过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段的揣摩,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那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积累词语:明确:下列词语的音意:蹲踞酬和熹微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

12、自在龙吟凤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云南歌会淳朴自然的特点,并概括课文内容: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展示了云南浓浓的民族风情。三、深入研读,文中探寻“美”、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探究: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想一想,这三种场合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明确:这三种场合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唱歌人。“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着力描写的是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山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重在写唱歌的场面。、请三个学生朗读文中三个场合的描写片断,其他学生凝思想象,思考:云南歌会有何特点

13、和魅力?作者为什么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明确: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融自然、人生、社会于一体,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泥土的芬芳,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作者借写云南歌会,传达了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鉴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而出。四、美读细节,赏析品味“美”、找出你感觉最美的文字,用一小段文字解说自己所感受到的美:例:“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浓墨重彩,工笔描绘,表现出年轻妇女的才情美。“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在这里,作者为读者画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山花烂漫,山鸟齐唱,与“赶马

14、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声音虽极其温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原来熟人真不少。”写唱法,写唱的场面,写唱的人,在作者娓娓而谈的笔墨中,尽显山寨之风俗,表现出山寨的民风美、人情美。、屏幕显示下面两段文字,比较一下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种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衣布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空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沈从文)明确: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五、延伸拓展,课外发现美课文中写道“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