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901875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6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篇七年级语文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板书:课题及作者 朱自清),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理解,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一、教材分析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无一不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

2、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二、学情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基于以上的分析,根据语文课标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三、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四

3、、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五、教学理念1、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还强调“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2、联系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阅读本文,并思考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3、重视互动合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

4、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交流讨论的互动合作,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构建探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学得合作技能。六、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营造出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朗读教学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3、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

5、的写作成功之法。七、学法指导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评价老师范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朗读抒情散文,体会春的优美意境;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八、教学流程(一)课文引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以及对春天所寄寓的感情。”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同时展示课件,配以春天的影像及音乐,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由景入情,进入到春的回味和想像之中。(二)整体感知课文第一,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和多媒体课件的配合,在学生头脑中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而课件文字的背景画面又暗示了该段文字的主题,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朱自

6、清先生春的世界。第二,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朗读进行评价以及自读,激励学生发挥想像对文章进行初步分析和感悟,使自己对春的感受和作者对春的感受进行碰撞,同时让学生掌握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第一,分小组讨论六幅春天的画面,并且给出“研讨提示”,但学生的研讨并不限于提示,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尊重体验的个体差异,不求结论统一和唯一,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景物特征词语感悟春的美丽。如“春草图”,通过“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来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通过人的动作“坐”、“躺”、“踢

7、”、“滚”、“跑”、“捉”等词语,以及人的感受“轻悄悄”、“软绵绵”等词语来体现对春草的喜爱。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变句分析,如比较“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和“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以此体会“偷偷地”表现出小草不经意破土而出,而带给人们的喜悦;“钻”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融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全班共同研讨开头和结尾。让学生了解简洁有力的开头结尾对点题、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了解拟人、排比、比喻等手法在传情达意、增加文章感染力方面的作用。第三,带着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进行朗读,并勾画出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仿写一个。让学生和

8、文章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教学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侧重从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方面加以引导。有如下要点:1、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2、要抓住景物特点绘形、绘声、绘色、绘神,使景物能够逼真地再现在读者面前;3、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情感,并通过直接抒情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4、要借助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五)作业设计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这是对文章的体验和反思,学习、欣赏、借鉴课文,做到学以致用。九、板书设计用精炼、概括的文字勾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晰,形象直观,使美丽、温馨的春天永驻学生

9、心中。七年级语文说课稿2尊敬的评委下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莫怀戚的散步。下面我从教材的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学法指导、大致的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汇报本课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注重人生体验。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寓景美、人美、情美于一体,字里行间扬溢着浓浓而真挚的亲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道德颂歌。虽然与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风筝羚羊木雕一样都以家庭生活为主,都有矛盾冲突,但前者给予的更多的是反思,而本文则主要从家庭伦理准则的

10、角度,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并且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我认为本文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目的好教材。二、学情分析“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增强亲情观念,提高人文素养是本课的教学任务之一。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基本是都是90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孩子“唯我独尊”,家庭亲情观念淡薄,缺乏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因此,本文教学时,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事件

11、本身并不难,但要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主旨、感悟亲情及由此引发对于家庭伦理准则的思考会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分析,我设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本课教学目标为: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基本内容。2以文本为范例,指导学生揣摩词语的含义,品味文章语言的方法。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一事一理,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写法;4体味文中浓浓的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传统美德。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目标2、4教学难点为: 目标3、如何理解文章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为达成以上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以

12、文本为范例,组织学生自主品味语言,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相关方法。2、以小组形式,通过合作探究本文主旨。3、朗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品读文章。4、多媒体辅助教学。四、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初读叙事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的方法(初读“三问”:谁?在哪里?什么事?)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精读文本、品味语言。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文章的美点(从内容到形式)五、教学流程:课前播放常回家看看作一个铺垫。1、 猜字游戏导入谜面:上有老下有小学生猜-教师解字:老小不分开为孝,老在上子在下,儿子担任着背负老人的责任这样才为孝。当堂调查:你们一家三口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同吃的同学举手(举手的很少

13、),如此看来大多数是老小分开的,孝出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不分开呢?分开与不分开的主要责任以在谁呢?从今天学习的课文散步中也许能够找到答案。(设计意图:歌曲作情感铺垫,猜字游戏可以很快地激发七年级孩子的兴趣,抛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关,为突破教学难点设伏。)2,听读、朗读,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2)、轻声地朗读课文。(“听”和“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3)、检查阅读效果:从记叙的要素、顺序入手理清内容和文脉。并在概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核心事件“分歧”,

14、以及产生分歧原因和解决分歧的办法。(学习起步阶段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强化“要素”意识,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4品读课文 感悟亲情我设计的主问题是:、你说说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在散步的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老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再总结全班同学的发言,加以归纳明确。一家人的权力无大小之分,只有平等的关系。一切由爱决定。 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学生总结归纳人物的特质 (这一设计的目的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学会运用精

15、炼的词语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儿子:聪明乖巧,非常懂事。(着重引导学生将文中的儿子与现实中的“儿子”(自己)进行对比,突出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小皇帝,小公主形象。)关于教学难点,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铺垫:再问导入部分的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孝”这个问题?能不能不分开呢?分开与不分开的主要责任以在谁呢?归纳学生的回答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具有象征意义的话-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家庭是这样,民族、国家也是如此。(边归纳边板书要点)(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初步体会文中“以小见大”“一事一理”的写作手法。)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5、探究课文,品味语言、让学生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