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8997236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离骚说课稿范文离骚说课稿1离骚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而本文正是一首撼人心魄的政治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情操。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陶冶。本课计划用时2课时,我现在说的是第1课时。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古文鉴赏能力,但要理解时代久远、语言独特的楚辞作品,仍存在困难。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积累有关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常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为:疏通字词,理解情感。教学难

2、点为:比喻、对偶的表达效果。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余光中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你仿佛在前面引路,带我们去追古远的芬芳。”大家知道这写的是哪一位诗人吗?明确:屈原。顺势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三步展开。1学生利用课下注释

3、和工具书,结合导学案,疏通文意,将生字词落到实处。2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把握节奏,体会作者感情。3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前三段为第一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但不愿同流合污;后三段为第二层,表现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两步展开。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学生默读、圈画出表现作者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的句子。小组交流讨论,选派代表发言。学生可能会找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了不同流合污之志,而“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则体现了

4、刚正不阿、一身正气。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采用齐读、领读等方式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特色,引导学生从想象、比喻、对偶等方面加以分析。第四环节:拓展升华,用时约5分钟。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消化吸收本节课的内容。诗人以炽热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完美的政治,追寻崇高的人格,身处逆境,不改初心,为了理想至死不渝,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蕴含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本文你有怎样的体会?结合本单元的主题“人生的五彩梦”,谈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畅所欲言。整堂课,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让学生自主、合

5、作、探究,完成课前预设,并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第五环节:布置作业1利用工具书,结合语境,梳理离骚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做成知识卡片。2以“寄语人生”为标题写一首诗歌,誊写工整后在班内交流。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离骚说课稿2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刘虹。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离骚是语文版高中必修四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其思想、艺术成就极

6、高,对后世影响很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课,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经历一次精神的成长。二、说学情高二学生,具备鉴赏古诗的基本能力,也具备了一些自主、合作学习的经验,但由于本课生僻的字词较多,诗人采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表达情感比较晦涩,要读懂作品,确实存在困难。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竞争,愿意合作探究。鉴于此,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以求高效率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7、“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根据以上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整体特征及个体差异,我采用以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使用思维导图,践行“信本课堂”的理念;以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原则。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学情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四、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比兴、象征的概念。能力目标:掌握理解诗歌情感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1、理解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2、引发学生对“屈原择生、择死”这一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

8、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掌握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引发学生对“屈原择生、择死”这一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说教学过程我准备用2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按以下6个环节展开,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环节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本着自主学习的理念,课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通过预习,感知情感,赏析艺术手法。环节2:导入新课,激情朗读我采用“我和名家比诵读”的比赛形式导入新课,先播放名家诵读的录音,再进行小组间诵读比赛,最后让学生点评,并给优胜者加分。这样第一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有利于学生充分感

9、知课文,为品味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环节3:组织活动,品味情感1揣摩意象设计问题:诗中有许多意象,这些意象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稍有难度,但学生结合书下注释,通过预习,可以得出部分结论。教师再适当点拨,让学生了解诗歌中借意象表达情感的写作方式。但为什么会有这种表达效果则需教师在环节4中与学生一起探究。2筛选表达感情的词语设计问题:本课共节选了原文十三节诗句,其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有哪些?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所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筛选词语,借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结论的习惯。再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将答案在小组内整合,然后在班级中展示,并为回答全面的小组加分。此题设计的目的

10、是一、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二、让学生形成通过筛选表达情感的词语感悟诗歌情感的鉴赏思路。3归纳本诗的思想情感经过以上两个步骤的教学,学生能够归纳部分情感,但不完整深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第一课时对题目的理解、对作者生平经历的介绍,完善答案,进而指导学生总结归纳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绘制思维导图。最后由学生评价出最佳导图,教师进行补充、总结,把最后修改的导图作为板书,并给表现优秀的小组加分。环节4:突破重点品味手法教师点拨:教师先给出比兴、象征的概念,并在文中挑出适当的例子加以讲解。比兴即“比”和“兴”。“比”即比喻;“兴”即先言它物,再引起所咏之辞。例: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象征即用具体事

11、物表现抽象意义。例: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设计问题:本诗的其它诗句是怎样运用这两种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筛选、讨论诗中其它使用这两种手法的诗句,从而提升了学生识别、理解和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若讨论有争议就让学生在班级中提出质疑,由全体学生共同研究,最后由教师点拨指导。并给提问同学所在小组加分,鼓励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环节5:突破难点探究人生屈原已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支柱,对后世文人影响很深。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设计问题:请同学评论屈原对生死的选择,并思考在困境中该如何面对人生,做好自己?(可在班内展

12、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此题设计目的一是引起学生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形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突破教学难点。二是高考文学类阅读中探究题要求“学生对作品能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设计此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环节6课堂演练拓展提高举出诗句让学生赏析其中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的喜悦。设计问题:判断并分析下列诗句是否使用了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为什么?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3、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云泉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200字的评论我眼中的屈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形成对屈原立体形象的认识。)以此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突出难点,并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