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悯农》教案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99329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悯农》教案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4年《悯农》教案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4年《悯农》教案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4年《悯农》教案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4年《悯农》教案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悯农》教案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悯农》教案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悯农教案篇悯农教案1解题悯农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秘书少监等职。杨万里在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在文学史上引人注目。杨万里一生写诗逾两万首,现存四千余首。本诗诗题中的“悯农”,“悯”是可怜的意思,“悯农”即可怜农民。本诗是杨万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农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气不好,农作物没有好收成,只能准备忍饥挨饿过残冬了。全诗渗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结构分析全诗共4句,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第1、2句),描述

2、田地里农作物长势不好的情景。农作物长势不好的原因是气候不好,风不调,雨不顺,又过早下了霜。第二层(第3、4句),写在歉收之年,农民只能忍饥挨饿了。先写因歉收必定受饥寒,再写今年是闰年,又多了一个月,受饥寒的时间也更长了。语意理解“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碾去壳后叫大米。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无论水稻还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难以生长的。如果夏天时节,雨水不足,稻便难以成熟。“不多黄”,稻穗黄的不多,说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会多。“荞麦”,子实磨成粉供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农作物。“空花”,不

3、结果实的花。“早着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却无雨,田里的稻子黄的很少,丰收希望不大了。而荞麦只是开了不结果实的空花,并且已经早早地被霜打了,收成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两句诗,勾画出遭灾图景,为后两句表现农民的疾苦与忧愁打下基础。“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经料到。“岁”,即“年”。“残岁”,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诗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闰”,指闰年,农历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7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这一年为1

4、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诗指农历的闰年。“添长”,增加了一个月,这一年变得更长。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已经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饥挨饿去度过残冬了,然而,更为不幸的是今年又是闰年,更无法忍受延长了的艰难岁月。写作特点1.展现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杨万里是一个刚正廉洁和爱国的儒者。他自诩“谁言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因此,他的诗虽多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但他也写下不少表现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本诗与他的插秧歌竹枝词等都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诗先写年成不济,谷物歉收,继而用农民的语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为强化“悯农”之情,又设定这一年是“闰年”,天数长,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饥度残岁”“

5、更堪岁里闰添长”,字里行间渗透出诗人的忧民之情。2.于平淡中见新奇。诗中没有写重大事件,也无慷慨的愤世嫉俗的语句,只写一个极为平凡的农村现象:雨水不调,庄稼歉收,农民生活会更苦。写庄稼歉收,也只貌似平淡地写稻子不黄,荞麦空花。但细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人愁苦的情绪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农民的愤懑不平,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正望着歉收的庄稼叹息。3.活泼自然的语言。杨万里继承了民歌的朴实之风,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语言传统,写诗时力求语言浅近,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本诗除第3句的“分”,第4句的“堪”稍生涩外,其他都平白如话。悯农教案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

6、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教学重点: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难点: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有个小朋友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陈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应该浪费粮食)2、师出示“辛苦”,教读。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

7、画了什么?二、观察图画: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全班齐读课题。理解:悯:同情,怜悯三、学习生字:1、听范读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

8、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谁,农,午,辛,苦)午和牛的区分!辛注意是前鼻音谁读好拼音指名读生字。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齐读。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

9、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8、齐读古诗。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a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锄禾:用锄头锄禾苗周围的土农民中午的时候正在田地里为禾苗除草b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c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这句话用诗句

10、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有谁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2、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指名读,齐读。4、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五、拓展延伸: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四海

11、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1、悯:怜悯。2、粟:(s )谷子;栗粟。3、犹:还。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译文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指名背古诗。板书设计:悯农李绅辛苦爱惜粮食教学反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

12、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悯农教案3设计意图: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

13、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准备: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3.适量的米和面活动过程:一、谈话,

14、引入课题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然后提问:(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2、集体背诵。指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四、课堂小结1.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2.我们应该如何做才算爱惜粮食?(让幼儿说说吃饭时的常规。)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