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898459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春望教学设计(篇)春望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品味词语、借景抒情、再造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诗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首联和颔联的赏析。引领学生感受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颔联的理解和玩味。颈联和尾联的深度开掘。教学过程:导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

2、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首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本诗。赏析诗歌诗题“春望”,那么诗人站在春天的长安城都望到了什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赏析首联眼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重点赏析“深”: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这深就是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就是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桥边红药,就是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

3、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赏析颔联问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问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第二种,以花

4、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赏析颈联和尾联介绍背景: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引诗拓展: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5、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问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忧虑,焦急。问2: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心情沉郁痛苦。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

6、,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古往今来的其他忧国忧民的诗句拓展: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课朗读: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来一起朗读春望。结课语:十三年后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不得不继续漂泊,59岁那年,他在一叶小舟中

7、悄然离世。他的生命是那样坎坷脆弱,而他的精神却那样不朽永恒。他的厚重与伟大,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能完全理解的,因为杜甫是一首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杜甫是一曲要用灵魂来倾听的歌!板书:主板书:春望沉郁的家国凝望己家国老离破副板书1:感时、恨别副板书2:抒情方法:借景抒情;借助炼字;借助形象。春望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8、: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三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讲授四.教学过程1.导入民间疾苦,尽收眼底;世间疮痍,诗歌表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圣杜甫的春望,聆听从他笔下流淌出来的诗篇。2.知人论诗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

9、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3.播放朗读课件,欣赏诗文。4.学生自由诵读。请学生自由的读古诗。检查学生读诗的情况。5.解诗意,悟诗境。请生根据课前预习和朗读说说,诗人通过诗句,想要表达自己怎样一种情感,表现怎样一种情怀呢?学生再次默读古诗,并且分组讨论交流。学生根据讨论交流的结果来全班汇报交流。(全诗表达出作者对祖国,亲人深切的爱!是爱国情,思亲情的完美体现。)请学生根

10、据课下注释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说说自己是从那些诗句体会到诗人的这些情感的?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相机播放视频课件,带领学生和杜甫一同走进被叛军蹂躏的长安城。)()通过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那时的长安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在你想想当中的盛唐时期的国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诗人看到了如今的都城,想到了从前的都城,那么诗人此时此刻留下的泪水应该是怎样的泪水呢?

11、(悲愤的,愤怒的,伤感的,思亲的)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感受诗人的这份情怀吧!()指导学生对诗句进行反复诵读!()教师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那么同学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诗人的思亲之情的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为什么在诗人看来,这一封薄薄的家书要比黄金万两还要重要呢?(相聚的难,家书传递的难,得到亲人平安消息的难,这一切都是连日来的战火造成的。)(

12、)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将杜甫对家人的这种思念传递出去好吗?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导。教师指名朗读,师生互评。()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盼望着和亲人团聚,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请生再次感受杜甫的满腔爱国情怀,教师播放配乐画面,请学生全篇诵读。6.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

13、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此时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杜甫却两次落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杜甫,他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的诗句写出的人民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去走进杜甫。播放有关杜甫生平介绍的课件。这就是爱国诗人杜甫,下面老师再向同学介绍几首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q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安得广厦千万间,

14、大庇(b)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7.提升对杜甫的了解诗人怀着满腔的爱国情怀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名字一定会随着他的诗句,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放出灿烂的光彩。最后,让我们齐读春望,送给杜甫!春望教学设计3课时目标1、理解诗意,理解诗人形象2、领悟诗人忧国念家的思想感情重难点理解诗人形象,领悟诗人忧国念家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杜甫相关的信息,猜出诗人杜甫。由杜甫望岳中的诗人形象转到分析春望中诗人的形象。二、初步感知诗人形象苍老忧愁全班朗读诗一遍,找到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分析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齐读生读诗句一遍,回答诗意:头发早已白了,抓一抓顿觉稀少,简直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