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97174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可打印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碣石山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那么关于观沧海的阅读理解题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初中语文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观沧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二、阅读(70分) (一)(5分) 4.(3分)C 5.(2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说明:意思答时即可。 观沧海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

3、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观沧海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n d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ng zh):耸立。竦 ,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

4、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很,程度副词。 至:极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观沧海 赏析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

5、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6、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

7、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