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8931413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题日是编者加的:齐恒,即齐恒公(?一前643),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君。晋文,即晋文公(前697前628),名重耳,春

2、秋时期晋国君。齐公、晋文公均在春秋五霸之列。二、字词梳理(1) 齐宣王(?一前301):名辟疆,战国时期齐国国君。(2) 无以,则王乎: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无以,不得已。以,同“已”,停止。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3) 保民:安民,养民。(4) 胡龁:人名,齐宜王的近臣。(5) 何之:到哪里?之,往。(6)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7) 舍之:放了它。舍,释放。(8) 觳鯨:恐惧战栗的样子。(9) 就:走向。(10) 以羊易之:用羊米替换它(指牛)。古人以牛为牲之最大者,羊的地位低于牛。(11) 诸:“之乎”的合音词。(12) 爱:吝

3、惜。舍不得。(13) 诚有百姓者:的确这样(对我有误解)的百姓。(14) 褊小:狭小。(15) 异:对感到奇怪。(16) 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17) 隐:痛惜,哀怜。(18) 牛羊何择焉:牛和羊两者有仆么区别呢?择,区别三、通假字。(19)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宜,应出。(20) 是:这,指以羊易牛。(21) 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22) 远庖厨:意思是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庖厨,厨房。(23) 说:同“悦”,高兴。(24)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语出诗经小雅巧言意思是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25) 夫子之谓也:(

4、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26)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27)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意思是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是为什么。(28) 戚戚:内心有所触功的样子。(29) 复:禀报。(30) 钩:古代重量单位,斤为一钩。(31) 明:视力。(32) 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的纤细羽毛的尖端。(33) 舆薪:整车的柴。(34) 王许之乎:大王认可这话吗?许,认可。之,指上述说法。(35) 独何与:却是为什么呢?独,偏偏、却。(36) 不见保:没有受到爱护。见,表示被动。(37) 形:表现。(38) 何以异:怎么区分?何以,凭借什么。(39) 挟太山以超北海:

5、挟着泰山跃过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泛指齐国北边的大海。(40) 语:告诉。(41) 为长者折枝:为长者按摩肢体。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均喻指常人不办到的事情。(4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老,敬爱,后面两个“老”指老人。幼,爱护,后面两个“幼”指小孩。(43) 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44)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语出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绐白已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开U,同型”,典范、榜样,这

6、里用作动词。做榜样。寡妻,正妻,一说为贤妻。御,治理。(45)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到别人身上罢。(46) 权:称重。(47) 度:计量长短。(48) 抑:表示选择,和当于“还是”(49) 危士臣:使军士臣下受到危害。(50) 构怨:结怨。(51) 快于心:心里痛快。(52) 求吾所大欲: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53) 肥甘:指美味的食物。(54) 轻暖:又轻又暧的衣服。(55) 釆色:绚的服饰、玩好等。釆,同“彩”(56) 声音:指音乐。(57) 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58) 辟:开辟。(59) 朝秦楚:使秦楚来朝见。(60) 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视,指统治。中

7、国,古代指中原地区。(61) 若:如此。(62) 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63) 殆:恐怕,可能。(64) 刍8:当时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邹城、滕州一带。(65) 方千里者九:纵横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块。这是当时流行的说法。礼记王制:“凡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66) 齐集有其一:齐国的上地总算起来,也只有九分之一。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67) 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盖。同“盍”何不。本,指仁政王道。(68) 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政。(69)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人都想(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市场上。(70) 涂:同

8、“途”,道路。(71) 疾:憎恨。(72) 赴愬跑来诉说:愬,同“诉”,诉说。(73) 惛:不明白,糊涂。(74) 进于是:达到这一步。(75) 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76) 不敏:愚钝。谦辞。敏,聪慧。(77) 尝试:试行。尝,试(78) 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团定财产。(79) 士:这里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下文的“民”指普通白姓。(80)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遵守礼义法度,无所不为。放,放荡。辟,不正:侈,过度。(81) 从而刑之:接着就加以处罚。开U,处罚。(82) 罔民:陷害百姓。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83) 制:规定。(84) 畜:养活。(85

9、) 乐岁终身饱:意思是好年成时终年温饱。(86) 凶年:荒年。(87) 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向善。(88) 从之也轻:很容易地跟着国君走。之,指国君。轻,容易。(89)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是使自已摆脱死亡还不足以做到。惟,只。赡、足。(90) 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奚,何。暇,空闲。治,讲求。(91) 农帛:穿丝织的衣服。衣,穿。孟子尽心上:“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据说西伯(周文王)“善养老者”、教民“树畜”,使老人订衣帛食肉,不致冻馁。这里所说的冻馁,与无衣无食不同。(92) 彘:猪。(93) 时:季节。这里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下文勿夺

10、其时”的“时”,指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94) 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95) 谨庠序之教:重视学校教育。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孟子滕文公上:“殷曰序,周曰庠。”(96) 中:反复(做)。(97) 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98)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意思是,年轻人懂得敬老,都来代劳了。颁,同“斑”。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二、通假字(1) 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

11、(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二、古今异义(古/今)(1)吾何爱一牛(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至于兄弟(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为主(6)然后从而刑之古义:爱,吝啬。今义:爱惜。古义:以及,用来推及到。今义:连

12、词,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古义:至于,推广到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古义:妻子,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古义:中国,指中原一带。今义: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古义:从而,接着就。今义: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三、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6) 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7

13、)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8) 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9) 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0)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12)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13) 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14) 然后从而刑之:开U,名词作动词,处罚。(15,是罔民也:罔(通

14、“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四、一词多义(一) 道(1)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讲述。(2)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3) 道芷阳间行:取道。(4)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5)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规律、途径。(6)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二)诚(1) 诚有百姓者:的确。(2) 是诚何心也:真的。(3)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4)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三)闻(1)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2)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3)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到。(4) 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5) 网

15、罗天下放失旧闻:文献。(四)盖(1) 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为什么不。(2)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车盖,盖子。(3) 枝枝相覆盖:遮盖,掩盖。(4)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胜过,超过。(5)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五)其(1) 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如果,连词。(2)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3)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大概。(4)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5)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加强语气。(6)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还是。(7)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语气,一定。五、重要虚词(一)之:1. 代词,根据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1) 是以后世无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