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923192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寄生虫学:9-总论二(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寄生虫学总总 论论 二二2024/7/271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s 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s u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1.1.夺取营养夺取营养 肠道寄生虫:蛔虫、鞭虫、带绦虫等2.2.机械损伤机械损伤堵塞腔道:蛔虫、肝吸虫等压迫组织:棘球蚴破坏细胞:疟原虫、刚地弓形虫移行性损害:血吸虫童虫、钩蚴、蛔蚴等2024/7/27医学寄生虫学2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蛔虫在小肠寄生蛔虫在小肠寄生2024/7/272 3. 毒性作用毒性作用 虫体分泌物、虫体分泌物、 代

2、谢产物和分解产物代谢产物和分解产物 4. 免疫病理作用免疫病理作用 I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型变态反应(速发型) 蠕虫感染蠕虫感染-荨麻疹;棘球蚴荨麻疹;棘球蚴-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II型变态反应(细胞毒型)型变态反应(细胞毒型) 疟原虫疟原虫-免疫溶血免疫溶血 III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肾病肾病 IV型变态反应(迟发型)型变态反应(迟发型) 血吸虫血吸虫-虫卵肉芽肿虫卵肉芽肿2024/7/27医学寄生虫学32024/7/273u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 1. 与宿主的营养和饮食状态有关 2. 宿主的免疫反应: 1)

3、天然/固有/非特异免疫 2) 适应性/获得性/特异性免疫 寄生虫感染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 杀伤寄生虫 体液免疫 抵抗再/重复感染 2024/7/27医学寄生虫学42024/7/274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结果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结果1. 清除寄生虫清除寄生虫2. 带虫状态带虫状态 带虫者带虫者 (carrier): 感染有寄生虫,但无明显临床症状,能检测出病原体,且可传播病原体,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正常状态。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 感染寄生虫后,既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2024/7/27医学寄生虫学52

4、024/7/2753.寄生虫病(寄生虫病(Parasitic diseases)异位寄生异位寄生 (ectopic parasitism): 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并造成损害。幼虫移行幼虫移行 (migration of helminthic larvae) 某些蠕虫的幼虫进入正常宿主,经循环、呼吸系统或其他组织器官移行才能到达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为正常移行。如蛔虫、钩虫蠕虫感染蠕虫感染正常宿主体内正常宿主体内移行移行(炎症炎症)至寄生部位至寄生部位特点:1) 有显著趋向性;2) 沿固定途径适时到达寄生部位;3) 症状较轻,呈一过性。2024/7/276幼虫移行症幼

5、虫移行症 (Larva migrans) 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内脏幼虫移行症:广州管圆线虫、斯氏狸殖吸虫内脏幼虫移行症:广州管圆线虫、斯氏狸殖吸虫 皮肤幼虫移行症:斯氏狸殖吸虫皮肤幼虫移行症:斯氏狸殖吸虫蠕虫感染蠕虫感染非正常宿主体内非正常宿主体内移行移行发育受阻发育受阻长期移行,致病长期移行,致病特点:1) 无明显趋向性;2) 不能定位寄生部位,成为滞育幼虫;3) 移行路线不定,损害器官组织多。2024/7/277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parasitic zoonosis): 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

6、播的寄生虫病。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源。 日本血吸虫、旋毛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等 人为适宜宿主人与动物同为终宿主:血吸虫、肺吸虫等人与动物互为终宿主与中间宿主:猪、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弓形虫人与动物同为终宿主与中间宿主:旋毛虫人为非适宜宿主(转续宿主)幼虫移行症:曼氏迭宫绦虫、斯氏狸殖吸虫等2024/7/278机会致病(机会致病(opportunistic pathogenesis)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可不出现临床症状,为隐形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体内寄生虫异常增殖,致病力增强,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和等孢球虫引起的寄生虫病2024/7/27

7、9消除性免疫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伴随免疫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寄生虫寄生虫免疫免疫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寄生虫感染的免疫(Immunity of parasitic infection)类型类型2024/7/2710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组织屏障与先天抵抗力组织屏障与先天抵抗力 与宿主感染史无关,与宿主的种类和遗传特性有关。 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胎盘屏障。血脑屏障等 Duffy抗原阴性,间日疟原虫不能侵入红细胞。 镰状细胞贫血,钾离子浓度低,血红蛋白难溶于水,恶 性疟原虫感染率低,重型疟疾发生率和死亡率低。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与血

8、管内皮细胞的结合 降低,重型疟疾发生率低。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重型疟疾发生率低。固有免疫固有免疫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T细胞等)和免疫分子(补体和细胞因子等)2024/7/2711虫体抗原(somatic antigens) 1) 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 虫体表膜 2) 内部抗原代谢抗原(metabolic antigens)分泌物、排泄物、代谢产物寄生虫抗原特点寄生虫抗原特点1. 抗原复杂2. 具有属、种、株、期的特异性2024/7/2712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消除性免疫消除性免疫 (sterilizing immunity) 宿主能消除体内

9、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有完全的抵抗力。如黑热病患者痊愈后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长期、特异的抵抗力。非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 (non-sterilizing immunity) 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已存在的寄生虫。若宿主体内的寄生虫被清除,则宿主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表现为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2024/7/27医学寄生虫学132024/7/2713带虫免疫带虫免疫 (premunition) 宿主感染某些寄生虫(原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体内寄生虫未被清除,仍保持低密度水平,但宿主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同种寄生虫具一定的抵抗力。虫体消失,免疫力随之消失。 如:

10、疟原虫伴随免疫伴随免疫 (concomitant immunity) 宿主感染某些寄生虫(蠕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体内活的成虫不受免疫效应作用,但宿主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一定的抵抗力。虫体消失,免疫力随之消失。 如:血吸虫2024/7/2714带虫免疫带虫免疫(premunition)伴随免疫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虫种原虫蠕虫免疫力产生免疫力与虫体并存免疫力与虫体并存逃避机制抗原变异抗原伪装作用杀伤虫体,维持低水平,有期、种、株特异性对体内成虫无作用,只能杀灭再感染的幼虫两种免疫类型的比较两种免疫类型的比较2024/7/2715免疫逃避免疫逃避 (Immune

11、evasion) 寄生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发育、增殖。 解剖部位隔离解剖部位隔离 肠道寄生虫:肠腔内免疫球蛋白、补体、巨噬细胞缺乏。 囊膜包裹寄生虫:棘球蚴(囊壁) 细胞内寄生虫:疟原虫2024/7/2716 免疫原性发生改变免疫原性发生改变 1) 抗原变异:虫体表面抗原改变,从而逃避宿主免疫 攻击(疟原虫) 2) 分子模拟与伪装:有些寄生虫体表能表达与宿主组织相似的成分,称为分子模拟。有些寄生虫能将宿主的抗原成分结合在体表,形成抗原伪装。如:血吸虫 3) 抗原脱落:线虫蜕皮2024/7/2717抑制宿主免疫应答抑制宿主免疫应答 1) 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耗竭 如: 杜氏利

12、什曼原虫 2) Treg细胞的诱导与激活 如: 血吸虫 3) 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 如: 曼氏血吸虫、锥虫 4) 封闭抗体的产生 如: 血吸虫、丝虫、旋毛虫2024/7/2718诊断诊断 (Diagnosis)1. 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确诊依据确诊依据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特点,从患者的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活组织查某一发育阶段。2. 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 在体表、体外进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3. 其他辅助诊断其他辅助诊断 影像学:CT、核磁共振、B超等 分子生物学2024/7/2719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1)1)传染源传染源:寄生虫感染者或感染动物,包括病人

13、、 带虫者、保虫宿主。 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于某 些传播因素侵入另一宿主的过程。 3)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2024/7/27医学寄生虫学20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2024/7/2720人体寄生虫病常见的传播途径人体寄生虫病常见的传播途径: 1 1) )土壤土壤: 似蚓蛔线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钩虫丝状蚴 2)2)水水: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血吸虫尾蚴 3)3)食物食物: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细粒棘球绦虫卵等污染 的食物、肉类、淡水鱼、虾 4)4)空气空气: 蛲虫卵 5)5)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利什曼原虫、疟原虫、丝虫

14、6)6)人体接触人体接触:阴道毛滴虫、疥螨、蠕行螨 2024/7/2721人体寄生虫病常见的侵入途径人体寄生虫病常见的侵入途径: 1)1)经口感染经口感染: 组织内阿米巴、蛔虫、鞭虫、蛲虫、肝 吸虫、带绦虫等 2)2)经皮肤感染经皮肤感染:钩虫、血吸虫等 3)3)经胎盘感染经胎盘感染:刚地弓形虫、十二指肠钩虫等 4) 4)经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感染:蛲虫卵 5)5)经输血感染经输血感染:疟原虫、利氏曼原虫、刚地弓形虫等2024/7/272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 雨量、光照等。 2)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15、 中间宿主、节肢动物 3)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状况、 文化教育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2024/7/2723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寄生虫病流行特点 1) 1)地方性地方性 与气候的温湿度、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分布、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相关。 2) 2)季节性季节性 与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分布与季节消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季节性相关。 3) 3)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 因自然环境有保虫宿主存在,如荒漠地区的利什曼病。2024/7/27医学寄生虫学242024/7/2724寄生虫病的防治寄生虫病的防治1)1)消除传染源消除传染源 治疗病人、带虫者,监控疫区人口流动,管

16、好或捕 杀部分保虫宿主。2)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管粪、管水、消灭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3)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改变生活习惯,预防服药,涂抹 驱避剂。2024/7/2725考试相关内容考试相关内容考试题型考试题型 单选题 名词解释 问答题2024/7/27262024/7/27272024/7/27282024/7/27292024/7/27302024/7/27312024/7/27322024/7/2733考试注意事项考试注意事项1.带上学生证、2B铅笔和橡皮;2.学号写/填涂正确、清楚;3.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4.8:30-9:40收试卷一和答题卡;5.考试时间延至10:15;6.手机、笔盒、笔袋等不要放考试桌上。2024/7/2734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2024/7/27352024/7/2736扫二维码、评教师,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