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8900474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7.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中 国国 古古 典典 园园 林赏析林赏析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 孙念祥孙念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v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v一、一、园林艺术的含义 v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v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v四、园林的功能 v五、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v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v一、中国古典园林筑山理水的设计理念 v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意境设计 v三、中国园林的建筑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v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中国古典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园林造景及景观分析景观分析 v一、景的含义 v二、赏景与视距 v三、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v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

2、赏析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v一、中国皇家园林赏析 v二、中国私家园林赏析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一、一、园林艺术的含义 1、园林、园林 引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园林的定义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和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途径,创作而成优美的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具体讲:园林是以地体为基础,以生物(主要是植物)山石、建筑等为主要素材;以美的各种规律为指导原则;以景为单位;以自然为师;以生态环境科学为依据。通过设计师融多门艺术、立意构思、规划设计、匠师精心施工所创造的多维空间而供人们游憩生活的美的境域

3、。 2 艺术艺术 艺与术为同一概念, “艺犹术”。其一开始为才能的意思,所谓技能、技术、技艺、技巧等。以后逐渐转化借用为方法和手段。“艺、术”即欲达一定目的所借用的手段、方法。艺术涉及的内容广泛:文学、绘画、书法、表演、雕刻、建筑及园林艺术等。 3、园林艺术园林艺术研究园林创作的理论与方法的学问 (1)园林艺术内容包括:艺术美原则在园林中的运用风景构图艺术在园林中的运用园林规划设计(布局)的艺术构思 园林各造园要素的艺术布局 (2)园林艺术的特点内容上的概括性(概括集中的典型性)形象上的可感性(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创作上的新颖性(独特新颖的创造性)创意上的情感性(真挚热烈的情感性) 二、园林发展

4、的四个阶段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世界形成了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在中国园林体系中,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有“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 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 主流是封闭型、内向

5、型的; 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 。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此时期园林特点: 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园林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注重发挥其园林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

6、计工作。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 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阶段 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此阶段园林的特点:此阶段园林的特点: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园林包含城市,“城市在园林中”; 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 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动植物科学等先进科技; 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围的绿色景观; 任何工程项目开发中,都必须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1 1)人工山水园林:)人工山水园林: 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7、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特点:特点:规模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小型的在0.5公顷以下,中型在0.5与3公顷之间,大型在3公顷以上。 (2 2)天然山水园林:)天然山水园林: 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特点: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2)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特点: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

8、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3)寺观园林 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 陵寝园林 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9、。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四、园林的功能四、园林的功能 主要功能有: 1、狩猎(或称围猎) 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赏、兼有训练禁军的目的,还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 2、游玩(或称游戏) 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 3、观赏 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

10、区、景点进行观赏和欣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 4、休憩 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息。 5、祭祀 古代的陵园、庙园等。 五、五、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很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生活资料,是谈不到造园活动的。礼记札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2、石器时代、石器时代 即便是到了旧、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时期,有了典型的村落,如西安半坡村,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已出现,用手制的形态和花纹都很精致的彩陶,有些陶器上还刻

11、有类似文字的符号。但该时期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十分低下,也只能提供极其微小的多余东西。 3、殷商时期、殷商时期(园林起源): 商朝的甲骨文中有园、圃、囿等字的出现。 在园、圃、囿三种形式中,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特别是从商到了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据孟子记载:“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中养有兽、鱼、鸟等,不仅供狩猎,同时也是周文王欣赏自然之美,满足他的审美享受的场所。可以说,囿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 所以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4、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统一的大国后,连续不断的营建宫

12、、苑,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应推上林苑中的阿房宫阿房宫,周围三百里,内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秦代的理水技法已有相当的水平,不仅以水造景,更把水景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巧妙的结合起来。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模相当壮观。如:秦代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成为风景秀丽的兰池。兰池使整个景区因水而活,同时也是一项蓄水拦洪的水利工程。 汉代:所建宫苑以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规模为最大。汉武帝在秦上林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不论是其内容和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特点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

13、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3)初步开创了池中人工堆土叠山的造园形制。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由此开始。它不仅成为历代皇家园林创作地山的主要模式。还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是我国造园史上历代相传、广为应用,且常常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重要技法。 5、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发展。 (1)社会动荡、民生凋蔽 西晋之后,由于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世袭

14、特权,足以跟皇室抗衡,导致皇家、外戚、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促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有权势的人争权夺利,贪婪奢侈。 (2)思想解放、文化多元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有两种表现: a、饮酒、服食、狂獗的具体行动; b、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魏晋风流”。 例如比较有名的有:竹林七贤、白莲社等。 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也导致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也成了一种浪漫风习。 (3)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主要表现在: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皇家园林皇

15、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 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寺观园林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建筑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 三国魏晋时期三国魏晋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山水画的名手。他们善于画山峰、泉、丘、壑、岩等。为此,在山水画的出现和发展的基础上,由画家所提供的构图、色彩、层次和美好的意境往往成为造园艺术的借鉴。 该时期的造园活动将所谓“诗情画意”,也运用到园林艺术之中

16、来了,为隋唐的山水园林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苏州已经开始出现私家园林 魏晋园林特点:魏晋园林特点:(1)魏晋南北朝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私人园林的勃兴是这个转折时期最重要的标志。这个时期最著名的私家园林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东晋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祖孙的始宁园,南朝梁萧绎的湘东苑。(2)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产生了“自然山水园自然山水园”。 (3)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

17、教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佛寺园林的建造,都需要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修炼的洁净场所。因此,他们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要近水源一是要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二是要靠树林二是要靠树林,这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三是要地势凉爽三是要地势凉爽 背风向阳、有良好的小气背风向阳、有良好的小气候候。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往往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深山藏古寺”就是寺庙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6、隋唐(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1)时代背景 隋、唐推行均田制 ,在经济结构中消除庄园领主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恢复小农经济,并奠定其在宋以后长足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国势的进步和发展。(2)经济文化

18、持续繁荣与成就 贞观之至和开元之治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发达兴旺的高峰。 A、文学艺术方面: 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在弘扬汉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民族甚至外国文化,呈现出群星灿烂,胜极一时的局面。 绘画领域:除宗教画之外还有直接描写现实生活和风景、花鸟的世俗画;按题材区分画科已具体化,花鸟、人物、神佛、鞍马、山水等均成独立的画科。 唐代已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例如,大诗人王维描写山野、田园的如画自然风光;同时,山水画也影响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的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更为明显。B、建筑艺术方面: 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或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

19、具有完善的梁架制度、斗拱制度以及规范化的装修、装饰。 C、观赏植物方面: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培育出许多珍稀品种如牡丹、琼花等,也能引种驯化、移栽异地花木。还有嫁接法、灌浇法、催花法等技术利用。 (3)建筑技术方面的特点: A、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B、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C、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D、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E、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F、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隋唐皇家园林隋唐皇家园林 一、长安皇家园林 1、唐城三大内 唐长安城中有三大宫殿区,史称“三大内”,即西内太极宫,东

20、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三大内”是唐代各个时期政治活动的中心,是建筑宏伟壮丽,山水花木配置恰当,又各具特点的三个园林胜区。 (1)西内太极宫 (2)东内大明宫 (3)南内兴庆宫 长安的行宫、离宫御苑很多,有代表性的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等。 二、洛阳园林 洛阳行宫、离宫御苑代表作有西苑、上阳宫等。 西苑园林特点:西苑园林特点:人工山水园。园内理水、筑山、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的工程极其浩大,都是按既定的规划进行。在规划设计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上阳宫园林特点:建筑密度较大,以殿宇为主,园林为辅。 隋唐隋唐私私家园林家园林 盛唐

21、以后,中国园林已由自然山水园发展到写意山水园,即文人山水园。主要以长安、洛阳两地为盛。 洛阳城内私家园林多以水景取胜。 唐代别墅园的建置,大致分三种:1、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带。2、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3、依附于庄园而建置。 7、宋代(园林成熟期)、宋代(园林成熟期) 南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南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 宋代历史成就 1、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因素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孕育。 2、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例:建筑和园林方面的发展。 3、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刺激文人士大夫的造园兴

22、趣,园林规划设计趋于清新、精致、细密。 4、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除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外,品茶、古玩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 宋代皇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 宋代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其造园的规模和气魄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较精致。 造园艺术成就 筑山筑山 园林掇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西边的万松岭为侧岭,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水体与万岁山呼应。 筑山特点: 主宾分明、远近呼应,体现了山水画论的“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 置置石石 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因此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理理水水 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

23、,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等。 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 植物品种丰富,包括乔、灌、藤本、水生、草本、药用、果树等等。 建建筑筑 园林建筑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大部分从造景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 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 宋代的私家园林宋代的私家园林 宋代私家园林,中原以洛阳、东京两地为代表,江南有临安、吴兴、平江(苏州)等地。 1 1、洛阳私家园林景观特点、洛阳私家园林景观特点:除依附于邸宅的宅院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栽花木著称;有大片树林而成景的林景,如

24、竹林、梅林、桃林、松柏林等,尤以竹林为多。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 2 2、江江南南私私家家园园林林:以临安为代表,各种文献记载临安私园名字总计约近百处,大部分集中在西湖一带,其余在城内和钱塘江畔。 临安私家园林分布特点特点:以西湖为中心,南北两山为环卫,随地形及景色的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或依山、或滨湖,起伏疏密,配合得宜,天然、人工混为一体,充分发挥了诸园的点景作用,扩展了观景的效果。各园的布局大体分三段:南段、中段和北段。 3、文人园林的兴盛文人园林的兴盛文人园林风格特征文人园林风格特征 :、简远景象简约而已经深远。不是单调

25、、简单,而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主要创造一种意境,除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意外之旨。 疏疏朗朗园内景物的数量不求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雅雅致致文人士流园林追求高蹈、雅趣,并把这种志趣寄托于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并通过它们的拟人化而表现出来。 天天然然表现为两方面: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4 4、宋代的寺观园林、宋代的寺观园林 宋代寺观园林的发展特点: A、道观园林由世俗化而进一步文人化。 B、寺观园林与私家园林之间的差异,除了尚保留一点烘托佛国、仙界的功能之外,其他已基本消失。 C、城市寺观园林类似

26、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其中大多数在节日或一定时期内向市民开放,任人游览。 8、元、明、清初时期、元、明、清初时期:(园林艺术成熟期二) 一、商品经济长足发展、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1、元朝统一全国后,随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品生产逐渐兴盛; 2、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市民文化及民间造园艺术的发展;其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江南地区,造园活动最兴盛,园林的地方风格最突出。 二、园林分化显著,艺术高度成熟 1、建筑方面建筑方面,木结构技术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装修装饰趋于精致,有鲁班经、工段营造录等技术类书籍出现。 2、叠叠山山方方面面,园林使用石材多样化,技法也趋于多样化,还出现不同的地方风格和匠

27、师的个人风格; 3、观赏植植物物方方面面,陆续刊行了许多经过文人整理的专著,如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清初陈淏子花镜、汪灏广群芳谱等。花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4、文文人人、画画家家参参与与造造园园活活动,甚至成了专业造园家,造园工匠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对园林艺术的影响:除了以往的全景山水缩移模拟之外,又出现以山水局部来象征山水整体的更为深化的写意创作方法。景题、匾额、在园林中普遍使用。 5、造园出现地方风格。主要体现在艺术格调、审美意识、造园手法、和使用材料方面,也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百花争艳局面的到来。 元、明的皇家园林元、明的皇家园林 1、元代的皇家园林、元

28、代的皇家园林 蒙古族的元王朝皇家园林建置不多,明代御苑建设的重点在大内御苑。与宋代皇家园林的不同点:宋代皇家园林的不同点:规模又趋于宏大;突出皇家气派,著上更多的宫廷色彩。 2、明代的皇家园林明代的皇家园林 明代的皇家园林重点在大内御苑。御苑的分布:少数建置在紫禁城的内廷,多数建置在紫禁城以外,皇城以内的地段。 明代的大内御苑共有六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万岁山、西苑、兔园、东苑。 清初的皇家园林清初的皇家园林 由于满清君主高度集权统治的封建大帝国政治制度,影响着皇家园林建造方向。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得更为明显。(一)畅春园(一)畅春园 园林性质:离宫御苑。是清圣祖康熙皇帝

29、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命名为“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 畅春园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 畅春园园林景观特点: 1、理理水水:利用“清华园”原有资源丰富水面,创建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萦回的河道。 2、建建筑筑:建筑密度小,建筑朴素,多为小式卷棚瓦顶建筑,不施彩绘。园墙为虎皮石砌筑,堆山则为土阜平冈,不用珍贵湖石。 3、植植物物: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

30、竹鸡,景色清幽。 整个园林景观崇尚简约,与康熙所提倡的简约精神有关。 (二)避暑山庄(二)避暑山庄特点: 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湖泊与平原纵横交错,地势由平缓趋向险要,此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 3、周边有奇峰异石,为山庄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条件;4、水系完整: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5、山岭屏障于西北,阻挡了冬天的寒风;加上山峰、树木、湖泊等的有利条件,使该地具备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 (三)圆明园(三)圆明园 圆明园整体布局:整个山形水系的布列,出于对

31、建园基址的自然地形的顺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风水学说的影响。 圆明园盛时全景模型江南的私家园林江南的私家园林 江南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江南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从此也涌现了大批造园家和匠师及刊行于世的许多造园理论著作。 清初扬州八大名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苏州著名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另有,上海的豫园。 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文人画进入明代已完全成熟,以致达到诗、书、画融为一体,因而人们赞誉一个画家常用“诗、书、画三绝”

32、一类的词句。明清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9、 清中期到清末(园林成熟后期)时代背景: 政治由盛变衰,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 文化艺术特点: 守成多于创新; 过分受到市民趣味的浸润而越来越表现为纤巧琐细、形式主意和程式化的倾向。 私家园林方面 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其中,江南、北方、岭南造园风格比较成熟; 园林功能方面 娱乐、社交功能上升,“娱于园”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隐于园”的观点; 造园思想方面 造园思

33、想逐渐追求世俗、技巧化,宋代文人园林特点逐渐消失。 皇家园林及其实例皇家园林及其实例 清朝皇家园林建设达到高潮,规模非常宏大,内容非常丰富。 紫禁城四大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 有代表性的行宫御苑有三座:静宜园、静明园、南苑。 有代表性的三座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 皇家园林的成就皇家园林的成就 一、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 二、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三、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四、复杂多样的象征意义 江南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 1、乾隆时期,是扬州园林的黄金时代。有代表性的有片石山房、个园、寄啸山庄、小盘谷、余园等。 2、同治以后,江南地区的私家造园活

34、动中心逐渐转移到太湖附近的苏州。 苏州四大名园: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 北方的私家园林北方的私家园林 1、半亩园半亩园 2、萃锦园(即恭王府后花园)、萃锦园(即恭王府后花园) 岭南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 1、梁园、梁园 2、东莞可园、东莞可园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一、中国古典园林筑山理水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法则中,叠山被赋予特殊的地位。中国园林几乎无园不山,无山不水。 园冶中“有真为假,做假成真”“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假山以水为妙”的说法。 这种技法赋予了园林流动的色彩和清新的灵气,奠定了园林的灵魂基础。 在今天它更被衍生为一

35、种新的手法象征手法,广泛应用干各种设计中。 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对仙境的向往 (2)模写山水 (3)写意山水: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以环秀山庄为最。 环秀山庄假山平面图 1环秀山庄假山2、理水 为表现自然,理水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1 1)溯源)溯源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文王修建的“灵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引渭水为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兰池宫; 汉代的“铜龙吐水”

36、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水景。 唐代的曲江,更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 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水文化。 (2 2)水的文化意境)水的文化意境 中国古代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参与下经营的,这使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感情色彩,蕴藏着极深的文化意境,它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 (3 3)水的特性)水的特性 A、水型美 “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

37、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 B、动静美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 C、水声美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 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听雨轩则取意于“雨打芭蕉”,点明了水声之美,充分发挥了水综合视听的功能。 D、映射美 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38、”映射出风的存在打破原有水面的宁静;“赤鱼戏水”、“碧波荡漾”映射出环境色和池中色; (4)理水法则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A、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B、隔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C、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意境设计 植物是造山理水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花木

39、的选择标准: (1)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2)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3)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4)有意境:花木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三、中国园林的建筑设计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

40、景的愿望。 中国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 (一)厅堂 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池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幻无穷。 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筑平台,大多临水筑台、台后建堂。(二)楼阁 是园林较高层的建筑。 供登眺,在视野要有

41、可赏之景。 阁,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乎座,以便眺望观景。 (三)书房馆斋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大型的馆,如留园的五峰仙馆、林泉香石馆,实际上是主厅堂。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路线。建筑式样较简朴,常附以小院,植芭蕉、梧桐等树木花卉,以创造一种清静、淡泊的情趣。(四)榭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想、眺望。水谢则要三面临水。(五)轩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六)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方和岭南园林常在园中造

42、防,如南京煦园不系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是舫中使使者。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体量上模仿船头、船仓的形式,便于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 (七)亭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可眺望,可观赏,可休息,可娱乐。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或立山巅,或枕清流,或临涧壑,或傍岩壁,或处平野,或藏幽林,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 凡有佳景处都可建亭,画龙点睛,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即使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气和活力。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拙政园中的松风亭、嘉实亭都是著名的亭。(八)路与廊路和

43、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它既可在交通上连通自如,将园林联通一气;又可让游人移步换景,仔细品味周围景色。它既可使游人于烈日之下免受曝晒之苦,又可使游人于风雨之中不遭吹淋之罪,在酷暑风雨之时,仍然可以观赏不同季节和气象时的园林美。 廊,有单席与复席之分。单廊曲折幽深,若在庭中,可观赏两边景物;若在庭边,可观赏一边物,还有一边通常有碑石,还可以欣赏书法字画,领略历史文化。复廊是两条单席的复合,于中间分隔墙上开设众多花窗,两边可对视成景,既移步换形增添景色,又扩大了园林的空间。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最负盛名。(九)桥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

44、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有石制的,有竹制的,有木制的,十分富有民族特色。它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同时过了一桥又一桥,也颇增游客游兴。特别是南方园林和岭南类型园林,由于多湖泊河川,桥也较多。 (十)园墙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犹如长龙围院,颇有气派。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在五条龙墙,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漏窗、洞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化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漏窗的形式

45、有方、横长、圆、六角形等等。窗的花纹图案灵活多样,有几何形和自然形两种。园林中的院墙和走廊、亭榭等建筑物的墙上往往有不装门扇的门孔和不装窗扇的窗孔,分别称洞门和空窗。洞门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风外,在园林艺术上又常作为取景的画框,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动的画面。(十一)匾额、楹联与刻石每个园林建成后,园主总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据园主的立意和园林的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匾额题词、楹联诗文及刻石。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四四壁壁荷荷花花三三面面柳柳半

46、半潭潭秋秋水水一一房房山山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中国古典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园林造景及景观分析景观分析 一、景的含义。 景景:即风景、景致,是指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那样一种供游息、欣赏的空间环境。景景点点:园林绿地中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其为风景园林最基本的因素。景区:景区:由若干景点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观赏区域。由若干景区组成整个园林绿地。 二、二、二、二、赏景与视距。赏景与视距。赏景与视距。赏景与视距。 1、赏景点(观赏点):游人观景所在的位置。 2、视距:赏景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 正常视力:欣赏景物局部适宜的距离小于欣赏景物局部适宜的距离小于30M30

47、M。 欣赏景物轮廓的适宜距离小于欣赏景物轮廓的适宜距离小于200M。 3 视域:视距范围内的区域. 一般观景清晰的垂直方向视域为30角范围,水平方向的视域为45。因此主景部分应尽可能安排在此视域内。 粗略估计: 大型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高的3.5倍。D=3.5H 小型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高的3倍。 D=3H (D为视距,H为景高)4、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景物的观赏有动静之分,动就是游,静就是息。 规划布局时应从两方面考虑,既有动又有静。静观是给予游人多的驻足点,动观给游人以较长的连续游览路线。 静态观赏:静态观赏:游人在静坐、站立时观赏景物。其多在亭、榭中进行 动态观赏:动态观赏:游人在行进中观赏

48、景物。其多以步行、乘船、车、马、高空缆车等方式进行 三、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三、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三、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三、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一)造景(一)造景(一)造景(一)造景 1、定义 造景: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景点、景区。创造供游览观赏的景色称之为造景。2、主景与配景 (1)主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主体),能体现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主题的景物。其最富艺术感染力,是全园或局部构图观赏视线集中的焦点。 (2)配景:起陪衬主景作用的景物,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形成统一的艺术构图整体。 3、景深处理前景、中景、背景(近、中、远景) 一般前景与背景都是衬托、突出中景(主景)的配景。

49、 增加景深的方法:增加景深的方法: (1)增大前景和透视距离: 在处理风景点的前景时,要尽可能选择有深远透视线的方向安排前景。(如下图) 一、瞻园(2)增加前景的层次: 园林景深的绝对透视距离虽大,但前景只是一片空旷的水面,则感觉上也难引起空间的深远感,相反在前景的绝对距离不大时,如果在前景中又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分层结构,形成许多等级,则会引起空间深远的错觉。 一、昆明湖和万寿山(3)色彩及明暗处理: 运用色彩的空气透视原理,暖色系、色度大、明色调都会给人以向前的感觉;冷色系、色度小、暗色调都会给人以远离的感觉。安排景物时,远景(背景)用暗色调冷色系,近景用明色调暖色系。 一、见山楼见山楼4

50、、构景手法 (1)对景)对景 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 其包括两种形式:正对: 在道路、广场的中轴线端部布置的景点或以轴线作为对称轴布置的景点。互对:在轴线或风景视线的两端设景,两景相对,互为对景。 一、(2)障景(抑景)障景(抑景) 障景又称抑景。 “先藏后露”、“欲扬先抑”。达到渐入佳境和步移景异的意境,以此来提高园林艺术的渲染力。 (3 3)隔景(分景)隔景(分景)凡将园林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的景区的景物称为隔景。隔景能丰富园景,使各景区、景点各具特色并避免游人的相互干扰。 隔景有实隔与虚隔之分。实隔后视线不能透过,造景上便于独创一格。虚隔:视线可以透过。增加联系及风景层次的

51、深远感。 一、(4)借景)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甚至远方的风光胜景,巧妙地收进园内游人视线中,以丰富园内景色,使园内外景物融为一体,形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在有限的空间看到无限景致的效果。 借景的造景手法可扩大园林空间,增加变幻,丰富园林景色。 a远借:借园林外的远处景物。b邻借:亦称近借,是把园林附近的景物纳入园里来。c仰借:以借高处景物为主,如宝塔、山峰、大树,甚至白云飞鸟、明月繁星。d俯借:如登杭州六和塔展望钱塘江上景色,登西湖孤山观湖上游船及湖心亭、三潭印月等。e因时而借、因地而借:主要是依靠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的配合而构成。5、风景透视画面处理、风景透视画面处理 (1)框景: 利用花墙、漏窗

52、、门框、窗框、树干树枝所形成的框,山洞的洞口框等,有选择的摄取另一空间的景色,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恰似一幅嵌于镜框中的图画,称为框景。 框景的作用框景的作用 a、集中视线于画面:视线通过景框高度集中在画面的主景上。加强艺术感染力:利用景框统一景色,使园林风景如同一幅天然的图画。 b、具有好的赏景点:视点最好在景框的中心,使景物画面落入视域内。 c、景与框的配合:先有景,则框的位置应朝向最美的景观方向。先有框,则应在框的对景处布置景色。 (2)夹景 为了突出优美景色,常将视线两侧的较贫乏的景观,利用树丛、树列、山石、建筑等加以隐蔽,形成了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的景物。

53、这种左右两侧起隐蔽作用的构景手法称为夹景。夹景是运用透视线、轴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 (3)漏景 由框景发展而来,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各种几何图案,或雕以民间各种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使园外景色若隐若现,表现含蓄,而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漏景不仅从漏窗取景,还可通过花墙、漏屏风、漏隔扇等取景,也可通过树干、疏林、飘拂的柳丝中取景。通过透漏空隙所观赏到的若隐若现的景物。 一、6、点景、点景 抓住园林绿地中每一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的景象,再结合文化艺术的要求,进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精华,点出景色的境界,使游人有更深的感受。 园林题咏可用匾额、对联匾额、对

54、联(景联、楹联)、石碑、石碑、石刻石刻等形式表现。园林题咏不但能点缀亭榭、装饰墙壁,而且可以发人深思。 (二)园林构图艺术法则(二)园林构图艺术法则1、变化与统一v(1)形式的统一v(2)材料的统一v(3)线条的统一v(4)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v(5)局部与整体的统一2、对比与调和v在园林构图中,任何两种景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差异程度明显的,各自特点就会显得突出,对比鲜明;差异程度小的,显得平缓、和谐,具有整体效果。所以,园林景物的对比到调和统一,是一种差异程度的变化。路的颜色和四周形成鲜明的对比挺拔的塔矗立在开阔的水边,产生明显的方向对比,体现了空间的深远、开阔虚实空间对比疏密空间对比近

55、似协调近似协调 用方形、长方形组合的庭园绿地,显得总体调和统一,又有大小、高低、色彩的变化。3、韵律与节奏v(1)简单韵律)简单韵律 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v(2)交替韵律)交替韵律 两种以上因素等距反复出现v(3)起伏韵律)起伏韵律 一种或数种因素在形象上与规律的起伏、曲折变化v(4)拟态韵律)拟态韵律 既有共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v(5)交错韵律)交错韵律 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变化,但变化是按纵横或多方向进行。花架的支柱便是简单韵律交替韵律起伏韵律拟态韵律拟态韵律拟态韵律拟态韵律4、比例与尺度v(1)景物本身的比列v(2)尺度:尺度是景物的整体或局部大小与人体高矮

56、、人体活动空间大小的度量关系,也是人们常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1:1具有端正感1:1.68(黄金比例)具有稳健感1:1.414具有豪华感1:1.732具有轻快感1:2具有俊俏感1:2.236具有向上感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比例与尺度在大空间里赏景会有雄伟、壮观之感 在习惯大小的在习惯大小的在习惯大小的在习惯大小的空间里赏景会空间里赏景会空间里赏景会空间里赏景会感到自然、舒感到自然、舒感到自然、舒感到自然、舒适适适适 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

57、味感 雕塑体积与体育馆的规模相协调 小桥不足一米半,与小溪相称 5、均衡与稳定v(1)对称均衡v(2)不对称均衡v(3)质感均衡v(4)稳定对称均衡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稳定 6、比拟与联想v(1)模拟自然山水 v(2)利用植物的特性、姿态、形象、色彩等赋予人性比拟形象物 v(3)利用园林建筑小品、雕塑造型等创造比拟形象 v(4)利用文物、古迹的形象来比拟知识、思想、道德、精神 v(5)利用文学如匾额、楹联、诗文等揭示园、景的立意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一、中国皇家园林赏析。 v1、气魄宏大,巧夺天工v占地多,规模大,充分利用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常常以真山真水为

58、造园要素,手法近于写实。如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以及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等。 v2、分区明确,园中有园v如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原称惠山园,避暑山庄中的文园狮子林、烟雨楼、小金山等分别模仿了苏州的园林,园中有园的的艺术手法,能使皇家园林风景取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对比效果。 v3、主题突出,内涵丰富v(1)君权:园中建筑过分强调高大雄伟,和周围环境显得不够协调。v(2)宗教:景区中参杂着宗教色彩,园中设寺庙。 v1、小中见大:多与住宅府邸相连,占地较少,规模较。运用“以一当十”的艺术原则。v2、文艺与书卷气:园林主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所以他们常如吟诗作文一般来对待园林创作。v3、清雅质朴:建筑几乎清一色的白墙灰瓦,木装修也多深褐色。v4、可“游”可“居” v5、个性鲜明:造景能按自然规律办事,因地制宜的处理好园中山石、水体、花木等景物的关系,不求景多景全,而求其精,以突出自己园林的风景主题和个性。 二、中国私家园林赏析。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