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8893167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亡羊补牢亡羊补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亡”等15 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8 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述成语故事的内容。 3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同时明白事情出了差错,要积极想办法补救。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成语“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的意思。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读懂蕴含在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寓言的资料;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亡羊补牢动画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感知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故事的名称(亡羊补牢) 。指导读题,同时点明故事的体裁(寓言故事) ,并简单补充关于“寓言”的知识。 2再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寓、则、亡、牢”的正确读音(“亡”不要读成了“忙”的音) ,同时指导他们正确书写,提醒“亡”的第二笔横画略长,下面的竖折不要过大; “牢”下面“牛”的第二笔横画略长。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二、初识题意,感知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故事亡羊补牢 ,试着根据故事内容说说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2学生自读、概述,同时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亡”在课文中并不是指“死亡” ,而是“丢失”的意思;“牢”也并非指“牢房” ,而是指“羊圈” 。引

3、出题目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谁丢失了羊(从前有个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这个人前后一共丢失了几次羊(两次) 。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两次丢羊所在的自然段(1、4 自然段) ,课件出示两个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指导生字读音,适时范读,注意“圈”是多音字,在文中读“juan” , “窿”虽然是第二声,但在词语“窟窿”中应该读轻声,另外注意“叼”中间有个介韵母,不要读成了“刀”的音。 4再读故事,看看在两次丢羊的过程中牧羊人都经历了什么事情(街坊劝他,他先是不听,后来又听从了劝告把羊圈补好了) 。教师适时指名三位同学分别朗读

4、 2、3、5 三个自然段,重点提醒在“街坊”中“坊”读轻声。 5引导学生在读故事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归纳(写了一个牧羊人在丢了羊后,由不听劝告到听劝告修补羊圈,并保证了从此没有再丢羊的事) 。三、精读故事,明白寓意 1快速读故事,看看牧羊人前后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出示故事第 14 自然段,聚焦句子: A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引导学生从中明确羊被叼走的原因。 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强调 “原来”一词。 B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引导学生探究交

5、流:牧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生:我觉得是因为牧羊人不听从街坊的劝告造成的。师(板书:不听从劝告) :面对街坊让他修羊圈的劝告这位牧羊人是怎么想的呢?生:他觉得羊都丢掉了,再修羊圈投有什么用了。师:你觉得牧羊人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生:他这想法不对,因为狼第一次叼走羊后尝到了甜头,肯定还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的。如果羊圈没修,那么羊就一定会再丢。师:事实证明了牧羊人确实想错了,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丢了一只(补充板书:再次丢羊) ,真是一个固执的人。你们能读一读牧羊人的话,让我听出他的固执、不听劝告吗?生齐读牧羊人的话,师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街坊、牧羊人的话。 3想象体验;看到羊再次被叼走了一只,

6、牧羊人心里又会怎么想(感到很后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看看牧羊人在第二次丢羊后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赶紧、结结实实”等词语体会牧羊人是个犯了错误及时改正的人。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句话,明确他再没丢过羊的原因是“听街坊的劝告” (板书:听从劝告再没丢羊) 。 4延伸拓展: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图并想想自己最想对牧羊人说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犯了错误时听从劝告与不听从劝告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板书:及时补救,为时未晚) 。 (2)引导学生试着联系生活,说一说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同时引导他们说说自己从这些事例中都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教师适时

7、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故事的寓意。 (课件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激活思维,同时对故事所阐明的道理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余下的4 个生字“钻、劝、丢、告”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生字书写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进行韦写强调。五、课堂小结孩子们,我们祖国的文化丰富多彩,像这样蕴含深刻道理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相信一定会从中懂得更多的道理。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8、(第一次)不听劝告(第二次)听从劝告(再次丢羊)(再没丢羊)(及时补救,为时未晚)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一篇精读课文。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有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 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一、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学过那些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然后教师小结:寓言即通过假托的故事或拟

9、人物的方法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 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如, “亡” “牢”什么意思?“亡羊补牢”什么意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边读书边看图,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认读,在此要强调多音字,轻声。 (2)指导书写“隆” “叼” 。 (3)汇报读懂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知道了“亡”

10、“牢” “ 亡羊补牢”的意思,等问题。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抓住“养羊人街坊是如何劝他的?他是如何反应的?” “第二次丢羊时,他又有什么反应,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这几个问题展开,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联系实际,谈体会。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1、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2、注重双基的训练。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书写等 3

11、、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4、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 学习的兴趣很浓, 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显得更明显:1、在自学环节,给学生留得时间还不够充足, 甚至有的学生只忙于查字典, 读书的次数极少。看来课堂上让学生查字典,时间还是很紧,我考虑觉得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查字典是否好些。2、在验收自学成果时,老师急于课堂程序的进行, 有些问题还有包办的现象。 如, 当有的学生说 “亡”是逃走的意思。有的学生说“亡”是丢失的意思时,老师应该趁机让学生再读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而不是从侧面给出答案。3、课堂提问中, 集体展示偏多, 个人展示偏少, 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如汇报寓言内容时, 可多找两个学生说说。4、 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总之,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 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 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 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有点牵学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在以后的教学中, 要不教学真正落地实处, 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