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8847010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知道怎么写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吗?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一起看看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欢迎查阅!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 1 1【课前导学】1、积累字词:媲美 事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明日黄花褒贬 昙花一现 销声匿迹 孤芳自赏威慑 一蹴而就 面目全非 班驳陆离积淀 筛选 攻讦 咀嚼 时髦 蜕除2、课前探究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以及本地的传统文化。初步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涵。2)、思考教材中的“问题探讨”。【课堂讲学】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

2、传统,唤醒他们的尊崇传统的意识。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

3、,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二、作者简介:庞朴,江苏淮安人。1954 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1974 年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

4、辩证法研究等等。三、课文研读:1、释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可见,本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引子部分: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

5、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全文是总分总结构。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 2 2学习目标1、理解母狗的形象。2、体味诗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感受作者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3、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作者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_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_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_年去彼得堡,拜见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_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

6、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 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4 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 至 1925 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 年 11 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 月 26 日写下绝笔诗,28 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自尽。教学过程1.你能说说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7、吗?解析:叙述了母狗生子、失子和念子的一天。2.文中处处都能体现母狗对小狗的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分析划线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01.母狗整天抚爱着它们,用舌头舔遍它们的全身。解析:表示舔的认真周到,突出了母狗的爱子之情。02.母狗从一个个雪堆边跑过,紧紧地跟着自己的主人解析:表示和主人的距离近,寸步不离,传神地表达出难以割舍的焦急之情。03.它觉得房顶上面的月牙儿正像是它的一条小狗。解析:月牙儿是美的,自己的小狗也是美的。把思念小狗之情寄托于月牙儿,情景交融感人肺腑。04.只有一颗颗金色的星星滚动在眼中,滴落在雪上。解析:用金色的星星比作眼泪纯洁而晶莹,更加突出了思子之情的圣洁。3.文中除了母

8、狗,还出现了哪些形象?解析:还有主人和人们。4.主人和人们对母狗的态度是怎样的?解析:主人和人们都是:残忍,冷酷无情的。如:主人板着脸,把小狗抓来,塞进了一条口袋。人们嘲弄地向它扔石头。5.小结写母狗的遭遇和悲痛,写人们的冷酷和残暴,实际上是写社会上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诗人表现出对母狗的真挚的爱,也寄托了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总结诗的艺术特点(1)诗人善用对比,使对立的形象更加鲜明。(2)笔触细腻的刻画了母狗的形象。(3)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母狗对小狗的爱和母狗内心的凄凉。(4)巧妙插入两处景物描写,以哀景衬托哀情,把母狗的悲痛描写得十分凄美。练习1.第

9、一二节写母狗得子之喜,联系起来看,两个表时间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解析:“早晨”“和黄昏”两个词语,突出母狗舔小狗的时间之长,充分表达母狗的爱子之情。2.结合语境说说“踉跄”一词表达了母狗怎样的心情。解析:表达了母狗失去狗崽的极度悲痛之情。3.母狗望着高空,发出悲鸣时,月牙儿有怎样的表现?解析:细细的月牙儿“溜过天顶,偷偷躲进田野和丘陵”。4.月牙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解析:“溜”“躲”两个动作活画出深受感动的心情,十分传神。圣洁的母爱感天动地,月牙儿怎么忍心看下去呢?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 3 3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10、。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二、教学内容1.介绍背景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背景资料(投影显示)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

11、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2.作品欣赏(1)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2)赏读上阕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内容和情感)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碎杂沓、细碎行军之

12、急、之速。(山路难行,侧面反映“雄关漫道”)咽西风中时断时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染上词人的主观色彩(乐观者即使走在雨里也有晴天的心情)。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他深感任重而道远。通过这个“咽”字,既表现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了行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3)赏读下阕朗读下阕,学生思考:下阕表现娄山关战斗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从头越攻破险要,战斗胜利真如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让人联想

13、,这里的“雄关”,虽首指娄山关,但又不只指娄山关,还应该包括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形无形的各个关口。如铁的雄关漫道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反映遵义会议以来的变化。如海多“残阳如血”这个比喻是否形象?请你造一个比喻句,你把残阳比作什么?(引领学生比较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感情、胸襟,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投影显示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宗璞废墟的召唤(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知识分子眼中的残阳,“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是秀美。)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梦江南唐温

14、庭筠(脉脉斜晖写出思妇的失望与愁怨,是缠绵悱恻的凄美。)如血色彩浓烈,气魄雄浑,与“苍山如海”共同构成凝重与雄浑的壮美。血色残阳又让人联想到牺牲,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象征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两个比喻句寓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也只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的军事指挥家,担负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伟人,才有这样的人格与气魄,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能正视未来,能预见未来,在眼中呈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美。3.小结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总结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诗歌的方法:(1)感情充沛(雄壮、顿挫、刚毅、肃穆、自豪)(2)意境优美(肃穆雄浑)(3)语言凝练(一字传神、寓意深刻)(4)内容跳跃(只选择一个片段或一个画面,给人联想、想象的空间)4.朗读、背诵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让学生间互相点评,讨论朗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