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841322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平面交叉口设计7PPT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记忆中的故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

2、子们却在周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看热的,跑什么?你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

3、道!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

4、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长的时间隧道,袅平面交叉口设计7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本本章章主主要要介介绍绍交交叉叉口口的的交交通通分分析析、设设计计依依据据及及其其类类型型和和适适用用范范围围;交交叉叉口口的的车车辆辆、行行人人及及非非机机动动车车的的交交通通组组织织设设计计;交交叉叉口口的的视视距距和和转转弯弯半半径径的的确确定定;拓拓宽宽交交叉叉口口转转弯弯车车道道的的设设置置条条件件、设设置置方方法法及及其其长长度度与与宽宽度度的的设设计计;普普通通环环形形交交叉叉口口和和入入口口让让

5、路路环环形形交交叉叉口口的的设设计计;交交叉叉口口立立面面设设计计的的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法等内容。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法等内容。 1 1实行交通管制。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挥,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 2 2采用渠化交通。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互干

6、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 3 3修建立体交叉。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其互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平面交叉口按交叉形式分类常有:平面交叉口按交叉形式分类常有: T T形交叉: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9090或或90159015范围内的三路交叉。范围内的三路交叉。 Y Y形交叉: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75105105范围内的三路交叉。范围内的三路交叉。 十形交叉:十形交叉:相交道路夹

7、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9090或或90159015范围内的四路交叉。范围内的四路交叉。 X X形交叉: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75105105范围内的四路交叉。范围内的四路交叉。 错位交叉:错位交叉: 多路交叉:多路交叉:五路及五路以上的交叉口。五路及五路以上的交叉口。 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1 1加铺转角式:加铺转角式: 定义定义: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 特点特点: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度低,形式简单,

8、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通行能力小。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低,交通量小,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适用于车速低,交通量小,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地方道路,若斜交不大时,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路或地方道路,若斜交不大时,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与次要道路交叉。 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和足够视距问题。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和足够视距问题。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特点分类: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特点分类: 2 2分道转弯式:分道转弯式: 定义定义:通过设置导流岛、分隔岛及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通过设置导

9、流岛、分隔岛及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特点特点: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都较大。都较大。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 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足够的视距和满: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足够的视距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 3 3扩宽路口式:扩宽路口式: 定义定义: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

10、常行驶,在交叉口连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特点特点:交叉口可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高,事交叉口可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级公路、二级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公路和城市主干路。 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和位置,同时也要满足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和位置,同时也要满足视距和

11、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 4 4环形交叉:环形交叉: 定义定义: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裕称转盘。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裕称转盘。 优点:优点: 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

12、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 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 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 缺点:缺点: 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 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 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适用于多条道路相交或转弯交通量较大,且地形较平坦的交叉适用于多条道路相交或转弯交通量较大,且地形较平坦的

13、交叉口。在快速道路和交通量大的干线道路上、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口。在快速道路和交通量大的干线道路上、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位于斜坡较大地形以及桥头引道上均不宜采用。按规划人交通、位于斜坡较大地形以及桥头引道上均不宜采用。按规划需修建立体交叉处,近期可采用环形平面交叉作为过渡形式,并需修建立体交叉处,近期可采用环形平面交叉作为过渡形式,并预留远期改建为立交的可能性。预留远期改建为立交的可能性。 采用采用“入口让路入口让路”的环形交叉口,驶入车辆要等候环行车流出的环形交叉口,驶入车辆要等候环行车流出现间隙时才插入行驶。一般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路和一条双车道现间隙时才插入行驶。一般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

14、路和一条双车道公路相交或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交且行人和非机公路相交或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交且行人和非机动车较小的交叉。动车较小的交叉。 设计重点:设计重点: 环形交叉口设计时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环形交叉口设计时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环道的布置和宽度;环道的布置和宽度; 交织段长度;交织段长度; 交织角;交织角; 进出口曲线半径;进出口曲线半径; 视距要求。视距要求。 1 1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交叉口的设计速度 交叉口的交通岛、附加车道和转角曲线等各部分几交叉口的交通岛、附加车道和转角曲线等各部分几何尺寸均取决于设计速度。何尺寸均取决于设计速度。 交叉口的设计

15、速度与路段设计速度密切相关: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与路段设计速度密切相关: 二者速差大时会因减速过大而影响行车安全;二者速差大时会因减速过大而影响行车安全; 速差小而路段车速又高时仍有行车危险,对环形速差小而路段车速又高时仍有行车危险,对环形交叉又有用地过大和左转绕行过长等。交叉又有用地过大和左转绕行过长等。四、交叉口的设计依据四、交叉口的设计依据 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同。同。 两相交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行交两相交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

16、得低于路段的通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路段的70%70%。 当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相交时,次要公路一方由于为保证交叉当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相交时,次要公路一方由于为保证交叉正交等原因而需要在交叉范围内改线或不得已而采用较低的线形指正交等原因而需要在交叉范围内改线或不得已而采用较低的线形指标时,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标时,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 转弯交通的设计速度,应根据相交公路的设计速度、交通量、转弯交通的设计速度,应根据相交公路的设计速度、交通量、交通类型和交通管理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或按变速行驶需要而定。交通类型和交通管理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或按变速行驶需要而定。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公路交

17、叉口的设计速度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 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设计速度的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设计速度的0.50.50.70.7倍计算。倍计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 2设计车辆设计车辆 1 1)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也采用)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也采用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或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或铰接车)作为设计车辆。铰接车)作为设计车辆。 2 2)平面交叉转弯曲线的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弯时的)平面交叉转弯曲线的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弯时的行迹作为设计控制,其转弯时的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行迹作为设计

18、控制,其转弯时的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 3 3) 各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口应以各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口应以16m16m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控制设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控制设计。计。 4 4)左转弯曲线采用()左转弯曲线采用(5 51515)km/hkm/h行驶速度的鞍式列车行驶速度的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控制设计; 5 5)大型车比例很小的公路,可采用)大型车比例很小的公路,可采用5km/h5km/h行驶速度的鞍行驶速度的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行驶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行驶时的行迹控制。时的行迹控制。 6 6)公路等级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右转弯不设专门)公

19、路等级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右转弯不设专门的行车道,鞍式列车控制设计的速度可与左转弯的相同或略的行车道,鞍式列车控制设计的速度可与左转弯的相同或略高一些;高一些;3规划交通量规划交通量 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相交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作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相交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交叉口规划交通量,并根据实测的转弯车辆比率决定各路口的左转、为交叉口规划交通量,并根据实测的转弯车辆比率决定各路口的左转、右转和直行交通量。右转和直行交通量。 平面交叉口设计年限不一定等于道路设计年限平面交叉口设计年限不一定等于道路设计年限,其值应根据相交,其值应根据相交道路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和交通

20、组织方式决定,因为有时道路未达到设道路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和交通组织方式决定,因为有时道路未达到设计年限,其交通量已较大,一般形式的平面交叉已无法适应,这时需计年限,其交通量已较大,一般形式的平面交叉已无法适应,这时需作特殊处理或修立体交叉。作特殊处理或修立体交叉。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车辆交通组织的目的:车辆交通组织的目的:保证交叉口上车辆行驶安全、通畅,提高保证交叉口上车辆行驶安全、通畅,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通组织方法有:交通组织方法有: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交叉口,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交叉口,实行信号管制等。实行信号管

21、制等。 (一)设置专用车道(一)设置专用车道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车道划分。第二节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1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在行车道宽度内紧靠中线划出一条车道供左转车辆专用,以免阻碍在行车道宽度内紧靠中线划出一条车道供左转车辆专用,以免阻碍直行交通;直行交通; 若原有行车道宽度不够时,可向中线左侧适当扩宽设置专用左转若原有行车道

22、宽度不够时,可向中线左侧适当扩宽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后左转车辆须在左转车道上等待开放或寻机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后左转车辆须在左转车道上等待开放或寻机通过,而不影响直行交通。通过,而不影响直行交通。 2 2实行交通管制实行交通管制 通过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手势指挥,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左转或允通过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手势指挥,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左转或允许左转。许左转。(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3 3变左转为右转变左转为右转 (1 1)环形交通:利用环道组织逆时针单向交通,变左转为右转,使)环形交通:利用环道组织逆时针单向交通,变左转为右转,使冲突车流变为分流与合

23、流。冲突车流变为分流与合流。 (2 2)街坊绕行:使左转车辆环绕邻近街坊道路右转行驶实现左转。)街坊绕行:使左转车辆环绕邻近街坊道路右转行驶实现左转。 (3 3)远引绕行:利用中间带开口绕行左转。)远引绕行:利用中间带开口绕行左转。 渠化交通:渠化交通: 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组织称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组织称为渠化交通。为渠化交通。 渠化交通的作用有:渠化交通的作用有: (1 1)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等,把不

24、同方向和速度的车辆)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等,把不同方向和速度的车辆划分车道行驶,使行人和司机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驶的方向,避免车辆相划分车道行驶,使行人和司机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驶的方向,避免车辆相互侵占车道和干扰行车路线,因而可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行互侵占车道和干扰行车路线,因而可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行车安全。车安全。 (2 2)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辆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的车流)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辆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的车流为直角交叉或锐角交叉。为直角交叉或锐角交叉。 (三)组织渠化交通(三)组织渠化交通 (3 3)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利用

25、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超车。 (4 4)可利用渠化交通设置的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种交)可利用渠化交通设置的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并可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的安全岛。通标志,并可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的安全岛。 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等。安全岛等。 1 1)方向岛又称导流岛:)方向岛又称导流岛: 用以指引行车方向,它在渠化交通中起着很大作用,用以指引行车方向,它在渠化交通中起着很大作用,许多复杂的交叉口,往往只需用几个简单的方向岛,就能许多复杂的交叉口,往往只需用几个简单的方向

26、岛,就能组织好交通,减少或消灭冲突点。方向岛还可用于约束车组织好交通,减少或消灭冲突点。方向岛还可用于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 2 2)分隔岛)分隔岛: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 3 3)中心岛)中心岛:设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设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

27、流的交通岛。 4 4)安全岛:)安全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交通繁忙的街道上,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宜在人行横道线中央设置安全岛,以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宜在人行横道线中央设置安全岛,以保证行人过街安全。 (四)调整交通组织(四)调整交通组织 调整交通主要是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调整交通主要是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简化交叉口交通,提高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简化交叉口交通,提高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五)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

28、速度和通行(五)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线控、面控)能力。(线控、面控) 一、交叉口的视距一、交叉口的视距(一)视距三角形(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 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由相

29、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第三节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转弯设计交叉口的视距与转弯设计绘制的方法和步骤为:绘制的方法和步骤为: 1 1确定停车视距。确定停车视距。 2 2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u对十字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对十字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 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 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u对于对于T T形(或形(或Y Y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直

30、行道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直行道 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 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3 3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 4 4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识别距离识别距离: : 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之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的距离。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

31、交通标志等的距离。 1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一般为次要交叉口,识别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可采用各相交道路一般为次要交叉口,识别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的停车视距。 2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识别距离为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识别距离为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动减速直至停车。 3 3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 (二)识别距离(二)识别距离 转角半径:转角半径: 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转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转角

32、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路面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圆曲线的半径。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路面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圆曲线的半径。 在未考虑机动车道加宽的情况下,转角半径为在未考虑机动车道加宽的情况下,转角半径为 二、交叉口的转弯设计二、交叉口的转弯设计 公路交叉口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线形应符合车辆转弯时的行迹。公路交叉口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线形应符合车辆转弯时的行迹。u简单的非渠化交叉口中,在半挂车比例很小(小于简单的非渠化交叉口中,在半挂车比例很小(小于10%10%)的情况下,可在相交的路面边缘设一半径不小于的情况下,可在相交的路面边缘设一半径不小于5m5m的圆曲的圆曲线或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线或带

33、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u以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时,相交路面的边缘应采用如图复曲以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时,相交路面的边缘应采用如图复曲线示。线示。拓宽车道的原因:拓宽车道的原因: 当相交道路的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而车速又高时,若交叉当相交道路的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而车速又高时,若交叉口进口道仍然采用路段上的车道数,会导致转弯车辆和直行车辆受阻,口进口道仍然采用路段上的车道数,会导致转弯车辆和直行车辆受阻,分流与合流困难,且易发生交通事故。此时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分流与合流困难,且易发生交通事故。此时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拓宽车道,以改善交叉口的通行条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拓宽车道,以改善交叉

34、口的通行条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拓宽的车道数:拓宽的车道数: 主要取决于进口道的各向交通量、交通组织方式和车道的通行能主要取决于进口道的各向交通量、交通组织方式和车道的通行能力等。一般应比路段单向车道数多增加一至二条车道。力等。一般应比路段单向车道数多增加一至二条车道。拓宽车道种类:拓宽车道种类: 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和和左转车道左转车道两种。两种。第四节第四节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交叉口的拓宽设计1 1右转车道的设置条件右转车道的设置条件 1 1)公路平面交叉口)公路平面交叉口 两条一级公路相交或一级公路与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相交时,两条一级公路相交或一级公路与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相交时,应对所有右

35、转弯运行设置渠化的右转弯车道。应对所有右转弯运行设置渠化的右转弯车道。 二级公路与一级公路的交叉凡有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右转弯车二级公路与一级公路的交叉凡有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右转弯车道:道: (1 1)平面交叉角;)平面交叉角; (2 2)交通量较大的交叉中,车辆右转会引起不合理的交通延误;)交通量较大的交叉中,车辆右转会引起不合理的交通延误; (3 3)右转弯车流中重车的比例较高;)右转弯车流中重车的比例较高; (4 4)以大于)以大于30km/h30km/h的速度进行右转弯;的速度进行右转弯; (5 5)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线)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

36、交的连接线)相交时。相交时。 一、转弯车道的设置条件一、转弯车道的设置条件2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多于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多于4 4辆时,应增设辆时,应增设右转专用车道。右转专用车道。 2 2左转车道设置条件左转车道设置条件 1 1)公路平面交叉口)公路平面交叉口 四车道公路除左转交通量很小的情况外,均应在平面交叉范围内设置左四车道公路除左转交通量很小的情况外,均应在平面交叉范围内设置左转弯车道。转弯车道。 二级公路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左转弯车道:二级公路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左转弯车道: (1 1)左转弯交通会

37、引起明显的交通阻塞或交通事故;)左转弯交通会引起明显的交通阻塞或交通事故; (2 2)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线)相交时;)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线)相交时; (3 3)非机动车较多且无专门的非机动车道的交叉。)非机动车较多且无专门的非机动车道的交叉。 2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左转车辆多于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左转车辆多于3 3或或4 4辆(小交叉口为辆(小交叉口为3 3辆,大交叉口为辆,大交叉口为4 4辆)时,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辆)时,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 (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38、(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设置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设置方法比较简便,而且方法固方法比较简便,而且方法固定。就是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定。就是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转车道。 二、设置方法二、设置方法 左转车道是向进口道左侧扩宽的,依据相交道路是否设置中间带左转车道是向进口道左侧扩宽的,依据相交道路是否设置中间带和中间带的宽窄可按以下方法实现左转车道。和中间带的宽窄可按以下方法实现左转车道。 1 1宽型中间带:宽型中间带: 当设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当设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4.5m4.5m)时,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时,将道口一定长度的

39、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 2 2窄型中间带:窄型中间带: 当设有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当设有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4.5m4.5m)时,利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时,利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增加不足部分宽度。向外侧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增加不足部分宽度。向外侧偏移车道线后,在路幅总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视具体条件可压缩人行偏移车道线后,在路幅总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视具体条件可压缩人行道、两侧带或进口道车道宽度。道、两侧带或进口道车道宽度。(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3 3无中间带:无中间带: 当

40、相交道路不设中间带时,可通过两种途径增辟左转车道。当相交道路不设中间带时,可通过两种途径增辟左转车道。 一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扩宽,增加进口道路幅总宽度,在进一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扩宽,增加进口道路幅总宽度,在进口道中心附近辟出左转车道;口道中心附近辟出左转车道; 二是不扩宽进口道,占用靠近中心线的对向车道作为左转车道。二是不扩宽进口道,占用靠近中心线的对向车道作为左转车道。 (一)右转车道的长度(一)右转车道的长度 1 1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 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了右转车道后,为不影响横向相交道路上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了右转车道后,为不影响横向相交道路上的直行车流

41、,在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进口道处右的直行车流,在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进口道处右转车道的长度应能满足右转车辆减速所需长度,也应保证右转车不转车道的长度应能满足右转车辆减速所需长度,也应保证右转车不受等候车队长度的影响;出口道的加速车道应保证加速所需长度。受等候车队长度的影响;出口道的加速车道应保证加速所需长度。三、拓宽车道的长度三、拓宽车道的长度2)减速所需长度)减速所需长度 和加速所需长度和加速所需长度1)渐变段长度)渐变段长度出口道加速车道长度为:出口道加速车道长度为: 3)等候车队长度)等候车队长度 右转车道长度应能使右转车辆从直行车道最长的等候车队的右转车道长

42、度应能使右转车辆从直行车道最长的等候车队的尾车后驶入拓宽的车道。尾车后驶入拓宽的车道。 右转车道长度为:右转车道长度为: 2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 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由渠化的右转弯车道和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由渠化的右转弯车道和两端的变速车道组成。两端的变速车道组成。 (二二) 左转车道的长度左转车道的长度 左转车道长度组成同右转弯车道,由渐变段长度左转车道长度组成同右转弯车道,由渐变段长度 、减速所需长度或等候车队长度。其中减速所需长度或等候车队长度。其中n n讨论为:讨论为: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当右转弯车道

43、为等宽车道时,其宽度应尽量与路段车道宽度当右转弯车道为等宽车道时,其宽度应尽量与路段车道宽度保持一致。如因占地等限制,需要变窄车道宽度时,最窄不得小保持一致。如因占地等限制,需要变窄车道宽度时,最窄不得小于于3m3m,一般在,一般在3m3m3.5m3.5m之间。当右转弯车道为变宽车道时,应按之间。当右转弯车道为变宽车道时,应按要求的宽度与渐变率设置。要求的宽度与渐变率设置。 四、拓宽车道的宽度四、拓宽车道的宽度一、环形交叉口的形式一、环形交叉口的形式 环形交叉口根据中心岛的大小和交通组织原则等因环形交叉口根据中心岛的大小和交通组织原则等因素的不同,可将环形交叉口分成两种形式:素的不同,可将环形

44、交叉口分成两种形式: 1 1)普通环形交叉口:)普通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包括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包括交织路段,中心岛直径大于交织路段,中心岛直径大于25m25m; 2 2)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中心具有单向环形车道,中心岛直径约为(岛直径约为(5 52525)m m。第五节第五节 环形交叉口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 (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1.1.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 影响中心岛形状确定的因素影响中心岛形状确定的因素:u原则上应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完成交织运行原则上应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完成交织运行; ;u有

45、利于主要道路方向车辆行驶方便有利于主要道路方向车辆行驶方便; ;u应满足交叉所在地的地形、地物和用地条件的限制。应满足交叉所在地的地形、地物和用地条件的限制。 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 :u中心岛的形状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形和菱形;中心岛的形状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形和菱形;u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u交角不等的畸形交叉可采用复合曲线形。交角不等的畸形交叉可采用复合曲线形。u结合地形、地物和交角等,也可采用其它规则或不规结合地形、地物和交角等,也可采用其它规则或不规 则几何形状的中心岛。则几何形状的中心岛。 二、普通环形交叉口二、普通环形交叉口中

46、心岛半径的确定:中心岛半径的确定: 首先应满足设计速度的要求,然后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和宽度,验首先应满足设计速度的要求,然后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和宽度,验算相邻道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车辆交织行驶的要求。算相邻道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车辆交织行驶的要求。 1 1)按设计速度的要求)按设计速度的要求2.中心岛的半径中心岛的半径 2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 交织段长度交织段长度 交织交织: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交织长度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

47、行驶的距离。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 交织段长度交织段长度:当相邻路口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使进环和出环的当相邻路口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使进环和出环的车辆在环道上均可在合适的机会相互交织连续行驶,该段距离称车辆在环道上均可在合适的机会相互交织连续行驶,该段距离称为交织段长度。为交织段长度。 交织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其位置交织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其位置大致可取相邻道路机动车道外侧边缘延长线与环道中心线交叉点大致可取相邻道路机动车道外侧边缘延长线与环道中心线交叉点之间的弧长。之间的弧长。 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所需中心岛半径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所需中心岛半

48、径 对中心线夹角差别较大或多路交叉口,也可以先按设计速度的对中心线夹角差别较大或多路交叉口,也可以先按设计速度的要求确定中心岛的半径要求确定中心岛的半径R R,然后再按下式验算其交织段长度是否符合,然后再按下式验算其交织段长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 交织段长度两个公式:交织段长度两个公式: 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其宽度取决于相交道路的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其宽度取决于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织。交通量和交通组织。 环道的车道数环道的车道数: 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 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 中间的一至二条车

49、道为交织之用中间的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 环道中车道不能太多,以环道中车道不能太多,以3 3、4 4条为宜。条为宜。(二)环道的宽度(二)环道的宽度 设置交织车道多少原因:设置交织车道多少原因: 因为车辆在绕岛行驶时需要交织,在交织段长度小于二倍的最小因为车辆在绕岛行驶时需要交织,在交织段长度小于二倍的最小交织段长度(考虑占地和经济性,一般不可能超过二倍)范围内,交织段长度(考虑占地和经济性,一般不可能超过二倍)范围内,车辆只能顺序行驶,不可能同时出现大于二辆车交织。所以,不论车辆只能顺序行驶,不可能同时出现大于二辆车交织。所以,不论车道数设计多少条,在交织断面上只能起到一条车道的作用。车道数

50、设计多少条,在交织断面上只能起到一条车道的作用。机动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 如果采用三条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如果采用三条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3.503.503.75m3.75m,并按前述曲线,并按前述曲线加宽中单车道部分的加宽值,当中心岛半径为加宽中单车道部分的加宽值,当中心岛半径为20m20m40m40m时,则环道机时,则环道机动车道的宽度一般为动车道的宽度一般为15m15m16m16m。非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 对非机动车交通可与机动车混行或分行布置,为保证交通安全,对非机动车交通可与机动车混行或分行布置,为保证交通安全,减少相互干扰,一般以分行为宜,可用分隔带(或墩)或标线等分

51、隔。减少相互干扰,一般以分行为宜,可用分隔带(或墩)或标线等分隔。非机动车道宽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小于相交道路中的最大非非机动车道宽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小于相交道路中的最大非机动车行车道宽度,也不宜超过机动车行车道宽度,也不宜超过8m8m。 (三)交织角(三)交织角 交织角: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它以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1.5m1.5m和中心岛边缘和中心岛边缘1.5m1.5m的两条切线交角来表示的两条切线交角来表示。 交织角的大小取决于交织角的大小取决于环道的宽度和交织段长度环道的宽度

52、和交织段长度。 环道宽度越窄,交织段长度越大,则交织角越小,行车就越安全。环道宽度越窄,交织段长度越大,则交织角越小,行车就越安全。但交织段要长,中心岛半径就要增大,占地也要增加。根据经验,交但交织段要长,中心岛半径就要增大,占地也要增加。根据经验,交织角以控制在织角以控制在20203030之间为宜。通常在交织段长度已有保证的条之间为宜。通常在交织段长度已有保证的条件下,交织角多能满足要求。件下,交织角多能满足要求。 (三)交织角(三)交织角 从满足交通需要和工程节约考虑,在环道的外侧约有从满足交通需要和工程节约考虑,在环道的外侧约有20%20%的路面无车行的路面无车行驶,环道外缘平面线形不宜

53、设计成反向曲线形状。环道外缘平面线形宜采用驶,环道外缘平面线形不宜设计成反向曲线形状。环道外缘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圆角形直线圆角形或或三心复曲线形状三心复曲线形状。 决定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应注意:决定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应注意: (1 1)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取决于环道的设计速度。为使进环车辆的)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取决于环道的设计速度。为使进环车辆的车速与环道车速相适应,应对进环车辆的车速加以限制。车速与环道车速相适应,应对进环车辆的车速加以限制。 (2 2)环道进口曲线半径采用接近或小于中心岛的半径,而且各相交道路)环道进口曲线半径采用接近或小于中心岛的半径,而且各相交道路的进口曲

54、线半径不要相差太大。的进口曲线半径不要相差太大。 (3 3)环道出口的曲线半径可比进口曲线半径大一些,以便车辆加速驶出)环道出口的曲线半径可比进口曲线半径大一些,以便车辆加速驶出环道。环道。 (四)环道外缘线形及进出口曲线半径(四)环道外缘线形及进出口曲线半径 横断面的形状取决于路脊线的选择。横断面的形状取决于路脊线的选择。 (1 1)环道横断面的路脊线设在交织车道的中间,若机动车与非机)环道横断面的路脊线设在交织车道的中间,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设有分隔带时,其路脊线也可设在分隔带上。动车之间设有分隔带时,其路脊线也可设在分隔带上。 (2 2)环道路脊线通过设于进、出口之间的三角形方向岛或直

55、接与)环道路脊线通过设于进、出口之间的三角形方向岛或直接与交汇道路的路脊线相连。交汇道路的路脊线相连。 (五)环道的横断面(五)环道的横断面 (3 3)应在中心岛的周围设)应在中心岛的周围设置雨水口,以保证环道内置雨水口,以保证环道内不产生积水。不产生积水。(4 4)进、出环道处的横坡)进、出环道处的横坡度宜缓一些度宜缓一些。 (一)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行驶规则(一)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行驶规则 行驶规则:行驶规则: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将入口当成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将入口当成“支路支路”,到达入,到达入口的车辆发现左方环道上有车辆,且无插入间隙时,应在入口等候,口的车辆发现左方环道上有车辆,且无插

56、入间隙时,应在入口等候,侍机入环。侍机入环。 入口应为不同去向的车辆分别提供等候车道:入口应为不同去向的车辆分别提供等候车道:l左转弯车辆等候在较左的车道上。左转弯车辆等候在较左的车道上。l右转弯车辆等候在较右的车道上。右转弯车辆等候在较右的车道上。三、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三、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影响中心岛直径确定的因素:影响中心岛直径确定的因素: 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应根据设计车辆的转弯行迹、环道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应根据设计车辆的转弯行迹、环道车道数及各岔路的路幅宽度(有中央分隔带时包括中央分隔车道数及各岔路的路幅宽度(有中央分隔带时包括中央分隔带的宽度)确定中心岛的直径。由于交叉口应为不同流向的

57、带的宽度)确定中心岛的直径。由于交叉口应为不同流向的车流提供尽可能宽的通道,必须压缩中心岛的直径,以增加车流提供尽可能宽的通道,必须压缩中心岛的直径,以增加环道上的车道数,但一般情况下直径应不小于环道上的车道数,但一般情况下直径应不小于10m,最小,最小可采用可采用5m。(二)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二)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 中心岛一般由缘石围成,其形状除特殊需要中心岛一般由缘石围成,其形状除特殊需要外,均应为圆形。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面积较小外,均应为圆形。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面积较小时,应采用齐平式或微凸式;当面积较大时,应时,应采用齐平式或微凸式;当面积较大时,应采用

58、浅碟式,环道内侧应设缓边坡,不得沿岛缘采用浅碟式,环道内侧应设缓边坡,不得沿岛缘(紧靠行车道)设置深的排水沟。(紧靠行车道)设置深的排水沟。 入口应增辟车道做成喇入口应增辟车道做成喇叭状。增辟的车道数至少为叭状。增辟的车道数至少为一个,最多为二个,入口车一个,最多为二个,入口车道总数不大于四个。停车线道总数不大于四个。停车线处车道宽度为处车道宽度为3.0m3.0m,增辟车,增辟车道起点车道宽度为道起点车道宽度为2.5m2.5m,拓,拓宽有效长度为宽有效长度为25m25m。 (三)出入口设计(三)出入口设计 环道宽度应为各相交道路中最大入口宽度的环道宽度应为各相交道路中最大入口宽度的1 11 1

59、2 2倍。一般情况下,环道宜为三车道的宽度。当某一个倍。一般情况下,环道宜为三车道的宽度。当某一个入口的右转弯交通量占入口的右转弯交通量占50%50%或达到或达到300300辆辆/h/h时,应增辟时,应增辟与环道间有与环道间有“V”V”形标线导流岛分隔的右转弯车道。形标线导流岛分隔的右转弯车道。 (四)环道的宽度(四)环道的宽度 1.1.左方视距:左方视距:到达到达“让路让路”停车线的车辆,驾驶员应能清楚地看停车线的车辆,驾驶员应能清楚地看清左方直至前一个入口或左方清左方直至前一个入口或左方50m50m(取其中小者)范围内环道的整个(取其中小者)范围内环道的整个宽度。宽度。 2.2.前方视距:

60、前方视距:到达到达“让路让路”停车线的车辆,驾驶员应能清楚地看停车线的车辆,驾驶员应能清楚地看清前方直至下一个出口或前方清前方直至下一个出口或前方50m50m(取其中小者)范围内环道的整个(取其中小者)范围内环道的整个宽度。宽度。 3.3.环行视距:环行视距:环道上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应能清楚地看清前方直环道上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应能清楚地看清前方直至下一个出口或前方至下一个出口或前方50m50m(取其中小者)范围内环道的整个宽度。(取其中小者)范围内环道的整个宽度。(五)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视距(五)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视距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目的:交叉口立面设计的目的: 合理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相交

61、道路共同构筑面上各个点的设计标合理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相交道路共同构筑面上各个点的设计标高。统一解决高。统一解决行车、排水、建筑艺术行车、排水、建筑艺术三方面在立面位置上的要求,使三方面在立面位置上的要求,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处形成一个平顺的面,以保证行车顺适、排水通畅,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处形成一个平顺的面,以保证行车顺适、排水通畅,并与周围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协调。并与周围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协调。第六节第六节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主要取决于相交道路的等级、交通量、横断面形立面设计主要取决于相交道路的等级、交通量、横断面形状、纵坡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周围地形等。状、纵坡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周围

62、地形等。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首先应满足主要道路的行车方便,在不影响主要道路行车首先应满足主要道路的行车方便,在不影响主要道路行车平顺的前提下,适当变动主要道路的纵坡和横坡,以照顾次要平顺的前提下,适当变动主要道路的纵坡和横坡,以照顾次要道路的行车需要。道路的行车需要。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 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它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它们的横坡度。们的横坡度。 2 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

63、、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 3 3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如遇特殊地形,所有道路纵坡方向都向着交叉口时,必须在交叉口内如遇特殊地形,所有道路纵坡方向都向着交叉口时,必须在交叉口内设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以保证排水要求。设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以保证排水要求。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一般原则为:交叉口立面设计的一般原则为: 4 4交叉口范围

64、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雨水不应流过交叉口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雨水不应流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所以,的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所以,雨水口应设在人行横道之前或低洼处。雨水口应设在人行横道之前或低洼处。 5 5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横坡,以利于行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横坡,以利于行车。纵坡度宜不大于车。纵坡度宜不大于2%2%,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3%3%。 6 6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

65、调一致。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交叉范围相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纵坡、横坡及地形。交道路的纵坡、横坡及地形。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可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1)处于凸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均背离交叉口 (2)处于凹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都指向交叉口 (3)处于分水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背离一条指向交叉口 (4)处于谷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度方向指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 (5)处于斜坡地形上,相邻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 (6)处于马鞍形地形上,相对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 交叉口立面设计

66、的传统方法:交叉口立面设计的传统方法: 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以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以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现有方法:现有方法: 特征断面法:特征断面法:适用于简单的沥青路面交叉口;适用于简单的沥青路面交叉口; 高程图法:高程图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交叉口和大型、复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交叉口和大型、复杂的沥青路面交叉口。杂的沥青路面交叉口。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 交叉口的特征断面与选定的路脊线密切相关。交叉口的特征断面与选定的路脊线密切相关。 路脊线应根据相交道路脊线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和交叉角等因素而定,既要考虑行车平顺,又要考虑整个交叉

67、路的等级和交叉角等因素而定,既要考虑行车平顺,又要考虑整个交叉口的均衡美观。口的均衡美观。 1 1相同(或相近)等级的道路相交时的特征断面相同(或相近)等级的道路相交时的特征断面u对于对于X X形交叉口和交叉角大于的形交叉口和交叉角大于的T T形交叉口,路脊线通形交叉口,路脊线通 常是对向行车轨迹的分界线,即行车道的中心线;常是对向行车轨迹的分界线,即行车道的中心线;u对于斜交过大的对于斜交过大的T T形交叉口(或称形交叉口(或称Y Y形交叉口),其路形交叉口),其路 中心线不宜作为路脊线,应加以调整。中心线不宜作为路脊线,应加以调整。(一)特征断面的确定和特征点标高的计算(一)特征断面的确定

68、和特征点标高的计算1)X形、形、T形交叉口的特征断面形交叉口的特征断面 位于各相交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入口处,也就是交位于各相交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入口处,也就是交叉口范围的边界线处;叉口范围的边界线处; 位于转角曲线的切点处;位于转角曲线的切点处; 位于交叉口对角线处。位于交叉口对角线处。 2 2)Y Y形交叉口的特征断面形交叉口的特征断面 (1) (1) 路脊线的调整路脊线的调整 Y Y形交叉口斜交角度过大,其原设计路中线已不宜作为设计形交叉口斜交角度过大,其原设计路中线已不宜作为设计路脊线,路拱也不匀称,应予适当调整。路脊线,路拱也不匀称,应予适当调整。 采用重心法计算确定的重心采用重心法计算确

69、定的重心E E点位置,还要基本符合点位置,还要基本符合与主要行车方向路面边缘线的距离相等。与主要行车方向路面边缘线的距离相等。 (2 2)特征断面的确定与特征标高的计算)特征断面的确定与特征标高的计算 Y Y形交叉口的特征断面与形交叉口的特征断面与T T形交叉口相类似,只是路脊线调整后形交叉口相类似,只是路脊线调整后对角线处的特征断面改为对角线处的特征断面改为EHEH、EFEF断面。断面。 特征点特征点A、C、D以及以及GE与中心与中心线线AC的交点的交点I的标高可以分别根据的标高可以分别根据相交道路的纵面线形求得,相交道路的纵面线形求得,E点的点的标高标高为:为:2 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

70、时的特征断面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的特征断面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的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而将次要道路的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此时,路脊线的交点坡横断面,此时,路脊线的交点O O移到次要道路路脊线与主要道路路移到次要道路路脊线与主要道路路面边线的交点面边线的交点O O1 1(或(或O O2 2)处,)处, 3.3.渠化右转弯车道的特征断面渠化右转弯车道的特征断面 对于渠化的右转弯车道或右转弯附加路面,由于右转弯曲线对于渠化的右转弯车

71、道或右转弯附加路面,由于右转弯曲线一般需要设置超高一般需要设置超高, ,渠化的右转弯车道上特征断面的位置,取决渠化的右转弯车道上特征断面的位置,取决于右转弯曲线超高过渡段的起、终点位置以及与相交道路的连接。于右转弯曲线超高过渡段的起、终点位置以及与相交道路的连接。通常右转弯车道上,宽度和横坡的变化处为特征断面位置。通常右转弯车道上,宽度和横坡的变化处为特征断面位置。 简单的沥青路面交叉口简单的沥青路面交叉口: : 采用特征断面法提供交叉口特征断面的定位里程、采用特征断面法提供交叉口特征断面的定位里程、尺寸和设计标高,由此构成交叉口标高控制。尺寸和设计标高,由此构成交叉口标高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

72、面交叉口和大型、复杂的沥青路面交水泥混凝土路面交叉口和大型、复杂的沥青路面交叉口叉口: : 必须加密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标高,即采用高程图必须加密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标高,即采用高程图法。加密设计标高,常用的方法是增加计算辅助线,采法。加密设计标高,常用的方法是增加计算辅助线,采用标高计算线网。用标高计算线网。 1. 1. 标高计算线网标高计算线网 标高计算线网主要采用标高计算线网主要采用圆心法、等分法。圆心法、等分法。(二二) 交叉口设计标高的加密交叉口设计标高的加密 1)圆心法)圆心法 在路脊线上,按施工要求每隔一定距离或等分定出在路脊线上,按施工要求每隔一定距离或等分定出若干点,并与转角曲线

73、的圆心连成直线(只连到转角曲若干点,并与转角曲线的圆心连成直线(只连到转角曲线上),即得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线上),即得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 2)等分法)等分法 将路脊线等分为若干份,相应地把转角曲线也等分为相将路脊线等分为若干份,相应地把转角曲线也等分为相同份数,连接对应点,即得等分法标高计算线网。同份数,连接对应点,即得等分法标高计算线网。 2)等分法)等分法 将路脊线等分为若干份,相应地把转角曲线也等分为相将路脊线等分为若干份,相应地把转角曲线也等分为相同份数,连接对应点,即得等分法标高计算线网。同份数,连接对应点,即得等分法标高计算线网。 等级相同或相近的道路相交等级相同或相近的道路相

74、交:采用等分法或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均采用等分法或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均可;可;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的交叉和渠化右转弯车道的转弯曲线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的交叉和渠化右转弯车道的转弯曲线处:推荐采用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推荐采用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 每条标高计算线上标高点的加密每条标高计算线上标高点的加密 每条标高计算线上标高点的数目,可根据路面宽度、施工需每条标高计算线上标高点的数目,可根据路面宽度、施工需要来确定。对路宽、坡陡、施工精度要求高的,标高点可多些;要来确定。对路宽、坡陡、施工精度要求高的,标高点可多些;反之,则少些。反之,则少些。 标高计算线上两端的设计标高标高可根据特征断面上

75、特征点标高计算线上两端的设计标高标高可根据特征断面上特征点的标高、相交道路的纵坡及转角曲线的纵坡求得。的标高、相交道路的纵坡及转角曲线的纵坡求得。 计算线上标高点的方程与所选用的路拱形式有关计算线上标高点的方程与所选用的路拱形式有关 (1)当采用直线形路拱时,可根据每条标高计算线)当采用直线形路拱时,可根据每条标高计算线上两端的设计标高,采用线性插值方法计算;上两端的设计标高,采用线性插值方法计算; (2)当采用抛物线形路拱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当采用抛物线形路拱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宽宽14m14m以下的次高级路面和中以下的次高级路面和中级路面计算采用级路面计算采用 宽宽14m14m以上的高级路面计算采以上的高级路面计算采用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