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836220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课件:19-1总论和脊髓(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总论总论总论总论 1 1、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 2、维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统一。、维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统一。3 3、人类神经系统不仅适应环境,还能主观改造世界。、人类神经系统不仅适应环境,还能主观改造世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 2IntroductionBrain Stem脑干Telencephalon 端脑端脑Diencephalon 间脑间脑Cerebellum 小小脑脑Midbrain中脑Pons脑桥 Medulla oblongata 延髓

2、Spinal cord 脊髓脊髓一、一、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区分 (1)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Brain : 脑脑 3 (2)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Cranial n. (12 pairs) 脑神经脑神经 Spinal n. (31 pairs) 脊神经脊神经 Visceral n. 内脏神经内脏神经: IntroductionVisceral sensory n. 内脏感觉神经Visceral motor n.内脏运动神经Parasympathetic n

3、erve副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4二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 (一)神经元(一)神经元 1 1、神经元的构造、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神经元 神经胶质神经胶质 (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元 胞体胞体 突起突起 树突树突 轴突轴突 胞体胞体 树突树突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施万细胞施万细胞 轴突轴突 卫星细胞卫星细胞 感觉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髓鞘髓鞘 52 2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突起的数目:根据突起的数目:假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感觉

4、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传导方向: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传导方向:6Gray matter灰灰质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Cortex皮质:皮质: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Nucleus神经核神经核:White matter白质:白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部位。Medulla髓质: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深方,称为髓质。神经核(一)中枢神经(一)中枢神经三、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7Fasciculus ( tract )纤维束:纤维束: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

5、纤维聚合成束。Ganglion神经节: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Nerve神经:神经: 神经纤维聚集而成。(二)周围神经(二)周围神经感觉神经节:由假单极神经元或双极神经元聚集形成。如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脏运动神经节(植物性神经节):由内脏运动神经元聚集形成。Reticular formation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与散在的神经细胞混杂在一起,交织成网状,故称网状结构。 8(一)(一)反射反射(二)反射弧(二)反射弧 1、概念、概念 2、 组成:组成: 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中枢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

6、式9练习题练习题简答:简答: 试述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试述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元neuron、神经胶质、神经胶质neuroglia、灰质、灰质grey matter、白质、白质white matter、髓质、髓质substantia medullaris、皮质、皮质cortex、神经核、神经核nucleus、神经节、神经节ganglia、纤维束、纤维束Fasciculus ( tract ) 、神经、神经nerve、反射、反射reflex、反射弧、反射弧reflex arc10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脊脊 髓髓 一、位置和外形

7、一、位置和外形 二、内部结构二、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三、脊髓反射和损伤后后表现表现 第二节第二节 脑脑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11一、一、位置和外形位置和外形 (一)(一) Position位置:位于椎管内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下端( (成人成人) )平第平第1 1腰椎体下缘腰椎体下缘第一节第一节 脊脊 髓髓 颈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腰骶膨大 终丝终丝 前正中裂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后外侧沟 后中间沟后中间沟 12(二)(二)外形外形External Features :终丝终丝 马尾马尾 终丝终丝 脊髓圆

8、锥脊髓圆锥 后正中沟后正中沟 v前后稍扁的圆柱状前后稍扁的圆柱状,粗细不等。v两个梭形膨大 颈膨大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 : C4 - T1,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腰骶膨大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 : L2 - S3,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v脊髓圆锥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 :脊髓末端变细形成。v终丝终丝Filum terminale :连于脊髓下端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由软脊膜形成,向下由的细丝。由软脊膜形成,向下由硬脊膜包裹止于尾骨背面。硬脊膜包裹止于尾骨背面。v马尾马尾cauda equina:脊髓节段高于脊髓节段高于同

9、序数椎骨,以致腰、骶、尾部同序数椎骨,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内先垂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内先垂直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直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这些神经根围绕终丝形椎间孔,这些神经根围绕终丝形成马尾。成马尾。13前正中裂Anterior median fissure 后正中沟Posterior median sulcus 前外侧沟Anterolateral sulcus :有脊神经前根穿出后外侧沟Posterolateral sulcus :有脊神经后根进入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后正中沟后外侧沟v表面有6条浅沟14前正中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前外侧沟脊神经脊

10、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前根前根(运动性(运动性的)的)后根(感觉性的)后根(感觉性的)每条脊神经的后根上连有一个脊神经节。在每个椎间孔,前、后根合并形成相应脊神经。15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构成一个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脊髓节段。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节段的区分(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颈节Cervical segment. , 8个个胸节Thoracic segment. , 12个个腰节Lumbar segment. , 5个个骶节Sacral segment.

11、, 5个个尾节coccygeal segment. 1个个16C1 - C4 ()()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与同序数椎骨相对C5 - T4 (1) 与与同同序序数数椎椎骨骨的的上上1节节椎椎体体相对相对T5 - T8 (2) 与与同同序序数数椎椎骨骨的的上上2节节椎椎体体相对相对T9 - T12 (3) 与与同同序序数数椎椎骨骨的的上上3节节椎椎体体相对相对 L1 - L5 (T10 12) 与第与第10 12胸椎体相对胸椎体相对S1 - Co (L1) 与第一腰椎体相对与第一腰椎体相对 (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31个脊髓节段:个脊髓节段: C8、T12、L5

12、、S5、Co1 17神经管的形成神经管的形成 外胚层外胚层 神经板神经板 神经褶、沟神经褶、沟 神经管神经管 前部前部 脑脑 后部后部 脊髓脊髓18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分为几个纵行区。基板:运动神经细胞的发源地。翼板:感觉神经细胞的发源地。两者之间的区域是自主神经形成的部分。19轴的前端称头侧或嘴侧,后端称尾侧,轴的下部称腹侧,轴的上部称被侧。20二、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内部结构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中央管central canal,其向下达脊髓圆锥处扩大成终室终室。grey matter灰质在中央H形white matter白质在周围reticular formation 网状结构网

13、状结构21灰质后角后角Posterior horn (后柱):“H”灰质两侧向后突出的部分。中间带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前后角之间的部分。在T1-L3节段中间带向外侧突出,形成侧角(侧柱)前角前角Anterior horn (前柱):“H”灰质两侧向前突出的部分中央灰质(灰质连合):连接两侧灰质之间的横行灰质带。被中央管分为灰质前、后连合。中央管灰质前、后连合灰质前、后连合前角后角中间带侧角后角:可分为基部、颈部和头部。基底部连中间带,颈部较细。位于后角中部,头部在颈部的后方,22后角后角(1)后角边缘核后角边缘核marginal nucleus of posterior

14、 horn: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 神经元的轴突交叉到对侧参与形成脊髓丘脑束。(2)胶状质胶状质:位于全长脊髓后角头,呈半月形,分析脊髓的感觉信息,特别是痛觉信息起重要作用 (3) Nucleus proprius后角固有核后角固有核:全长脊髓胶状质的前方,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参与形成脊髓丘脑束。 (4)胸核胸核(背核):见于C8-L3节脊髓后角基底部内侧,发出纤维组成同侧脊髓小脑后束。23中间带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1)中间内侧核中间内侧核:Intermediomedial nucleus占脊髓全长,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2)中间

15、外侧核中间外侧核:Intermediaolateral nucleus在T1L3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枢。神经元为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骶副交感核:骶副交感核:位于骶2 4节段中间带外侧部,副交感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的 低级中枢。低级中枢。神经元为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24前角前角由运动神经元组成。1)前角外侧核:支配躯干肌2)前角内侧核:支配四肢肌25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1)-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直接引起运动。 小型,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2)-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26 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Renshaws cell闰绍细胞: 抑制

16、-神经元27板层板层 Rexeds lamina板层 构成后角 ; 板层 相当于中间带;板层 和 构成前角;板层 是位于中央管周围的中央灰质。C628Region Lamina板层Nucleus or part(核团或部位)后角后角边缘核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后角颈后角基底部中间带胸核 (C8L3) 中间外侧核 (T1L3) 骶副交感核 (S2S4) 中间内侧核前角前角底部,在颈、腰骶膨大只占前角内侧部。前角内侧核 前角外侧核中央灰质中央灰质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29Anterior funiculus 前索前索Lateral funiculus外侧索外侧索Posterior funicu

17、lus后索后索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白质前连合白质前连合 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三个索 外侧索:前外侧沟与后外侧沟之间 后索: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白质前连合:由横行的越边纤维组成(三)网状结构:在前角和后角之间,小部分灰质深入外侧索深部的纤维之间,两者交织成网。(二)(二)白质30上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薄束、楔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 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顶盖脊髓束、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顶盖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

18、等、内侧纵束等。固有束固有束和背外侧束:在灰质周围,联系脊髓各节内及节间背外侧束:在灰质周围,联系脊髓各节内及节间 的反射活动。的反射活动。311.1.上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Ascending tracts (1 1) fasciculus gracilis薄束薄束 -位于后索的内侧部,成自同侧T5以下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上行至延髓薄束核。 -传导同侧下半身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2 2) Fasciculus cuneatus楔束楔束 -位于后索的外侧部,成自同侧T4以上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上行至延髓楔束核。 -传导同侧上半身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薄束薄束楔楔束束脊神经节脊神经节

19、腰部腰部颈部颈部321)1)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2)2)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 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非意识本体感觉和触觉传至小脑。(2 2)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束 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脊神经节脊神经节33(3 3)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传导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的浅感觉)(痛、温觉、粗略触觉) 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 位于外侧索的前半部 传导痛、温觉信息 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 位于前索 传导粗略触觉,压觉 起自板层,(后角边缘核和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联合越边后在同节或上12节的外侧索和前索上行,止于背侧丘脑脊脊髓髓丘丘脑

20、脑前前束束脊脊髓髓丘丘脑脑侧侧束束脊神经节脊神经节34上行传导束上行传导束名称名称 起始起始位置位置 position终终止止功能功能Function 薄束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T5以下的脊神以下的脊神经节经节后索后索 薄束核薄束核传导传导同同侧侧躯干和躯干和肢体的本体感肢体的本体感觉觉(肌、腱、关(肌、腱、关节节的位置的位置觉觉、运、运动动觉觉和震和震动觉动觉)和)和精精细细触触觉觉楔束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T4以上的脊神以上的脊神经节经节楔束核楔束核脊髓小脊髓小脑脑后束后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同同侧侧胸核胸核外外侧侧索索

21、小小脑脑下肢和躯干下部下肢和躯干下部的非意的非意识识性本体性本体感感觉觉脊髓小脊髓小脑脑前束前束Anterior spinocerebellar对侧对侧板板层层脊髓丘脊髓丘脑脑束束 Spinothalamic板板层层,(后角边缘核和后角固有核)外外侧侧索和索和前索前索背背侧侧丘丘脑脑痛、温痛、温觉觉、粗略、粗略触触觉觉、压觉压觉35(1)corticospinal tract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起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 -支配躯干肌和四肢肌的随意运动。 1) 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 -位于外侧索后部,达

22、骶髓,渐终于同侧板层,管理同侧上下肢肌的随意运动。 2) 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 -位于前索最内侧,大部分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少部分止于同侧,终于双侧前角细胞。管理双侧躯干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脊髓皮质脊髓侧束侧束皮质脊髓皮质脊髓前束前束前角运前角运动元动元锥体交叉锥体交叉2 下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 Descending Tracts 36(2 2)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外侧索外侧索,兴奋屈肌兴奋屈肌(3 3)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索外侧部,前索外侧部,兴奋伸肌兴奋伸肌(4 4)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索和外侧索前内

23、侧部前索和外侧索前内侧部,躯干四肢近端肌的运动控制躯干四肢近端肌的运动控制 (5 5)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索前索,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6 6)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协调转头、转眼的运动协调转头、转眼的运动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内侧纵束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来网状脊髓束(来自延髓)自延髓)网状脊髓束(来网状脊髓束(来自脑桥)自脑桥)37 下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名称名称起起位置位置 止止功能功能 皮皮质质脊髓脊髓侧侧束束 大大脑脑皮皮质

24、质外外侧侧索索板板层层 前角前角骨骼肌的随意运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动皮皮质质脊髓前束脊髓前束大大脑脑皮皮质质前索前索 红红核脊髓束核脊髓束红红核核外外侧侧索索板板层层兴奋兴奋屈肌屈肌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同同侧侧前庭神前庭神经经核核前索前索板板层层兴奋兴奋伸肌伸肌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网状结结构构前索和外前索和外侧侧索索 板板层层 协调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动内内侧纵侧纵束束前庭神前庭神经经核核前索前索板板层层协调头颈协调头颈部和眼的运部和眼的运动动顶顶盖脊髓束盖脊髓束中中脑脑上丘上丘前索前索板板层层 固有束固有束脊髓脊髓前索前索外外侧侧索索后索后索脊髓脊髓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的脊髓节段

25、内和节段间的联络联络 38一、传导: 是上下行传导路径的中继站。三、脊髓的三、脊髓的功能功能39三、脊髓的功能三、脊髓的功能 上、下行传导径路的中继站;上、下行传导径路的中继站; 反射中枢反射中枢: 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反射,如皮肤反射、牵张反射(腱反射)等肌肉、肌腱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后根-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深反射(腱反射):深反射(腱反射):40二、反射(是通过脊髓使肢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的不随意的反应) 1、 躯体反射:骨骼肌的反射活动。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同一肌肉收缩。(腱反射、肌紧张) 。 41屈

26、曲反射 2、 内脏反射: 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 42(二)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二)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 Complete spinal cord transection脊髓全脊髓全横断:横断:横断面以下感觉和运动的丧失和大小便失禁。两侧后索(薄束和楔束)和脊髓丘脑束的损两侧后索(薄束和楔束)和脊髓丘脑束的损伤导致伤导致横断面以下感觉的丧失,两侧的皮质横断面以下感觉的丧失,两侧的皮质脊髓束的损伤导致横断面以下的运动丧失和脊髓束的损伤导致横断面以下的运动丧失和大小便失禁。大小便失禁。 Hemissection of the cord脊髓半横断:脊髓半横断: 布朗布朗- -色夸综合征色夸综合征

27、脊髓半横断脊髓半横断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同侧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丧失-对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痛、温觉丧失对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痛、温觉丧失,感觉障碍平面比受损平面低1,2个节段 43脊髓前角受损脊髓前角受损damage of anterior horn of spinal cord(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 损伤同侧节段性软瘫损伤同侧节段性软瘫4.后根的损伤:同侧节段性的深浅感觉均有障碍。后根的损伤:同侧节段性的深浅感觉均有障碍。5. 后角的损伤:同侧

28、节段性浅感觉障碍,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保留。后角的损伤:同侧节段性浅感觉障碍,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保留。6.后索的损伤:同侧病变平面以下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后索的损伤:同侧病变平面以下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44 主要累及脊髓前连合中交叉的脊髓丘脑纤维,故出现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丧失(损伤脊髓丘脑束),感觉障碍平面比受损平面低12个脊髓节。后索传导的深感觉正常,呈现感觉分离现象。 7.中央灰质周围病变 感觉分离45练习题练习题简答:简答:1 试述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试述脊髓的位置和外形2 试述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分部。试述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分部。3 试述下列传导束的起止、功能、在脊髓内的位置(行程)试述下列传

29、导束的起止、功能、在脊髓内的位置(行程):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束4 脊髓损伤的病例分析脊髓损伤的病例分析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脊髓圆锥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终丝、终丝filum terminale、马尾、马尾cauda equina、脊髓节段脊髓节段spinal segment46Teaching outline1.Master the divis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2.Master the concepts of grey matter, white matter,

30、cortex, medulla, fasciculus, nerve, nucleus and ganglion.3. Master the position and external feature of the spinal cord, the relations of spinal segments to the corresponding vertebrae.4.Master the divisions of the grey matter and white matter and the name of each part.5.Master the names and positio

31、ns of the main nucleus of the grey matter.6.Master the positions, beginnings, endings, abd functions of the fasciculus gracilis, fasciculus cuneatus and spinothalamic tract, the laternal corticospinal tract and 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7.掌握脊髓 前角损伤和脊髓全横断的主要临床表现及解剖学基础。Master the Master the clinica

32、l situation and anatomical foundation after the damage of anterior horn of spinal cord and Complete spinal cord transection.47神经系统的区分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按相连部位区分脑神经脊神经按分布区分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按功能区分感觉神经(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

33、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48纤维成分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脊神经节脊神经节后根后根前根前根灰交通支灰交通支白交通支白交通支交感干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腹腔神经节前根前根后根后根骨胳肌骨胳肌肌梭肌梭脊神经节脊神经节49定位:由定位:由外向内:外向内:C、T、L、SFasciculus Gracilis 薄束薄束Spinal gangliabelow T5 Fasciculus Cuneatus 楔束楔束Spinal gangliaabove T450薄束楔束薄楔束上升至延髓后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

34、束核 后索病变时,同侧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闭目难立。 51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 起于 I、IV-VII层(后角边缘核、后角固有核) ,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上一两节对侧的侧索和前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浅感觉(疼、温、粗略触觉) 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损伤平面12个节段以下的肢体出现疼温觉消失。 52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皮质脊髓前束: 起于中央前回 行于前索 -前连合 终于前角 管理双侧躯干肌5354脊髓反射节内节间反射反射弧和反射活动 55T1节段脊髓半横断脊髓半横断 -同侧损伤平

35、面以下肢体随意运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随意运动丧失动丧失-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深感觉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和精细触觉丧失-对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痛、温对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痛、温觉丧失,觉丧失,感觉障碍平面比受损平面低1,2个节段5657后支后支灰交通支灰交通支白交通支白交通支前支前支58 Descending Tracts 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 (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Rubrospinal tract (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内侧纵束)内侧纵束)Tectospinal tract(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Fasciculus proprius (固有束)固有束)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