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中成药ppt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8834625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泻下中成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泻下中成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泻下中成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泻下中成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泻下中成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泻下中成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泻下中成药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泻下中成药泻下中成药1【概念概念】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温热、功积水饮或功下寒积等胃肠积滞、荡涤温热、功积水饮或功下寒积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实证为主的中成药,称作用,用于治疗里实证为主的中成药,称泻下泻下中成药中成药。属于。属于“八法八法”中中“下法下法”的范畴。的范畴。 便秘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它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而不畅的病证。它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等。秘等。 2【概念】【概念】 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里实证里实证(即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即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 时;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也不可应用)时;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也不可应用)v里实证症状里实证症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不通 v病因病因:因热、寒、燥、水而结:因热、寒、燥、水而结v药物分类药物分类(根据病因):寒下、温下、润下、):寒下、温下、润下、 逐水中成药四大类逐水中成药四大类 3【使用注意使用注意】v1.1.里未成实者,里未成实者,不宜不宜用泻下中成药。用泻下中成药。v2.

3、2.里已成实,但表邪未解者,亦里已成实,但表邪未解者,亦不宜不宜单独应单独应 用泻下中成药。此时,宜采用用泻下中成药。此时,宜采用“先解表,后先解表,后 治里治里”,或,或表里双解表里双解之法。之法。v3.3.泻下中成药除润下中成药较为和缓外,其泻下中成药除润下中成药较为和缓外,其 余均属余均属峻烈之药峻烈之药,因此,年老体弱、孕妇、,因此,年老体弱、孕妇、 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v4.4.泻下中成药大都易伤胃气,应用时泻下中成药大都易伤胃气,应用时宜宜“见见效效” 即止即止。4一、寒下中成药一、寒下中成药-热结证(热结证(里热积滞实证里热积滞实证) v 具有峻下热结、通导积

4、滞之作用,适用于具有峻下热结、通导积滞之作用,适用于 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潮热口渴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潮热口渴、 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等里实热结证(即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等里实热结证(即里里 热积滞实证热积滞实证)。)。 代表药代表药如大承气(汤)颗粒等。如大承气(汤)颗粒等。 5大承气大承气( (汤汤) )颗粒颗粒(寒下)(寒下)v【方源】东汉【方源】东汉伤寒论;中成药新用途伤寒论;中成药新用途7272页。页。v【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v【规格】颗粒:每袋【规格】颗粒:每袋30g30g。v【用法】口服:【用法】口服:30g30g,1

5、 1或或2 2次次/ /日,开水冲服。日,开水冲服。若用于手术后通便,则剂量减半。若用于手术后通便,则剂量减半。v大黄大黄 厚朴厚朴 枳实枳实 芒硝芒硝6热结肠胃热结肠胃 脘腹痞满,脘腹痞满,气机壅滞气机壅滞 胀痛拒按;胀痛拒按; 热结津伤热结津伤 口燥咽干,苔燥;口燥咽干,苔燥; 伤寒邪气伤寒邪气内内传传 胃腑胃腑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 大便秘结;大便秘结; * * 证候特征证候特征:燥、实、痞、满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俱在(阳明腑实证)。 【主治主治】 阳明腑实证。阳明腑实证。 化化热热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 燥热浊毒上冲燥热浊毒上冲 或发热、谵语;或发热、谵语;热积

6、内结热积内结 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7【病机】【病机】 热邪、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热邪、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治法】【治法】 泻下泄热,行气消积。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峻下热结峻下热结( (急下存阴急下存阴) )。 厚 朴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 8 君:君:大黄(后下)大黄(后下) 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 臣臣:芒硝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 * * 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 燥、实并治。燥、实并治。 佐:佐:枳实枳实 破气散结,消积除痞。破气散结,消积除痞。

7、 厚朴厚朴 宽肠下气,消胀除满宽肠下气,消胀除满 * *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方方 解解 * *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大黄的作用特点;大黄的作用特点; 大黄大黄 + + 芒硝;芒硝; 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力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力强。强。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 9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 v【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v1.1.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胆道感染 。v2.2.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 。v3.3.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v4.4.肠麻痹肠麻痹 。v5.5.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 。v6.6.腹膜炎腹膜炎 。10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 v【使用注意

8、使用注意】v1 1、孕妇禁用。、孕妇禁用。v2 2、年老及体弱者慎用。、年老及体弱者慎用。v3 3、本药、本药作用峻猛作用峻猛,易伤正气,宜中病即止。,易伤正气,宜中病即止。11二、润下中成药二、润下中成药-燥结证(肠燥津亏之便秘证)燥结证(肠燥津亏之便秘证) v具有润下通便之功用。适用于具有润下通便之功用。适用于大便干结,小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便短赤等肠燥津亏之便秘证。等肠燥津亏之便秘证。 代表药如代表药如麻(子)仁丸麻(子)仁丸、麻仁润肠丸、伍、麻仁润肠丸、伍仁润肠丸、通幽润燥丸等。仁润肠丸、通幽润燥丸等。12麻仁丸(胶囊)麻仁丸(胶囊)v【方源】东汉【方源】东汉伤寒论;伤寒论; 中国药典中

9、国药典20102010年版。年版。v【组成】火麻仁【组成】火麻仁200g200g、白芍、白芍200g200g、枳实(炒)、枳实(炒)200g200g、大黄、大黄200g200g、厚朴、厚朴100g100g、苦杏仁、苦杏仁100g100g。v【规格】大蜜丸:每粒【规格】大蜜丸:每粒9g9g; 胶囊:每粒含生药胶囊:每粒含生药0.5g0.5g,每瓶装,每瓶装6060粒。粒。 火麻仁火麻仁 寒下药寒下药 13 君君:火麻仁:火麻仁 滋脾润燥,滑肠通便。滋脾润燥,滑肠通便。 臣臣:杏仁:杏仁 苦泄降气,润肠通便;苦泄降气,润肠通便; 白芍白芍 养阴以助润下;养阴以助润下; * * 麻、杏、芍合用,养阴

10、增液,润肠通便。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 佐佐:大黄:大黄 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 枳实枳实 下气破气,行滞消胀,下气破气,行滞消胀, 厚朴厚朴 助黄、麻以降泄通便。助黄、麻以降泄通便。 使使(兼):蜂蜜(兼):蜂蜜 润燥滑肠,调和诸药。润燥滑肠,调和诸药。* *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方中既滋液润肠,又泻热导滞,攻润相合;方中既滋液润肠,又泻热导滞,攻润相合; 本方乃小承气汤本方乃小承气汤 + + 麻、杏、芍、蜜而成。麻、杏、芍、蜜而成。 方方 解解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 14【治法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主治主治】肠热津亏所致的大便干结

11、难下、腹胀、肠热津亏所致的大便干结难下、腹胀、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 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胃强脾弱)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胃强脾弱) 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 津液输布失调津液输布失调 (肠道失以濡润)肠道失以濡润) (但输膀胱)(但输膀胱) 大便干结大便干结 小便小便频数频数 麻仁丸麻仁丸 15 * *素问:素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 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 为胃行其津液也。为胃行其津液也。”【病机】【病机】肠胃燥

12、热,脾津不足。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麻仁丸麻仁丸 16【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1. 1.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 。 2. 2.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 3. 3.产后、痔疮术后便秘产后、痔疮术后便秘【用法】口服:【用法】口服:(1 1)大蜜丸,)大蜜丸,9g/9g/次,次,1 1或或2 2次次/ /日,温开水送服日,温开水送服(2 2)胶囊,)胶囊,3 3粒粒/ /次,次,2 2次次/ /日日【应用注意】【应用注意】 孕妇慎用孕妇慎用 麻仁丸麻仁丸 17通幽润燥丸通幽润燥丸v【方源】金【方源】金脾胃论;现代中成药脾胃论;现代中成药6868页。页。v【组成】当归、红花、枳壳、郁李

13、仁、【组成】当归、红花、枳壳、郁李仁、 火麻仁、黄芩、厚朴、桃仁、火麻仁、黄芩、厚朴、桃仁、 生地黄、槟榔、熟地黄、木香、生地黄、槟榔、熟地黄、木香、 生大黄、熟大黄、苦杏仁、甘草。生大黄、熟大黄、苦杏仁、甘草。v【规格】大蜜丸,每丸【规格】大蜜丸,每丸9g9g。18通幽润燥丸通幽润燥丸v【用法】口服:大蜜丸,【用法】口服:大蜜丸,1 1丸丸/ /次,次,2 2或或3 3次次/ /日,日, 空腹温开水送下。空腹温开水送下。 7 7岁以下儿童减半,岁以下儿童减半,3-73-7岁服成人量的岁服成人量的1/31/3。v【功效】清热导滞,润肠通便。【功效】清热导滞,润肠通便。v【主治】胃肠积热,阴虚肠

14、道失润引起的脘【主治】胃肠积热,阴虚肠道失润引起的脘 腹胀满,大便不通。腹胀满,大便不通。 19通幽润燥丸通幽润燥丸v【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1. 1.治疗梅核气治疗梅核气 。 2. 2.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顽固性呃逆 。 3. 3.治疗胃脘痛治疗胃脘痛 。 4. 4.治疗晚期食管癌、胃癌治疗晚期食管癌、胃癌 。v【禁忌】【禁忌】 1. 1.孕妇禁用。孕妇禁用。 2.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动火之物。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动火之物。20三三. .逐水中成药逐水中成药-水结证(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水结证(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 v 以峻下逐水为主,具有攻逐水饮作用,能以峻下逐水为主,具有攻逐水饮作用,

15、能使体内大量积水经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使体内大量积水经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水饮和肿胀之目的。适用于水饮停聚所致的水饮和肿胀之目的。适用于水饮停聚所致的胸腹积水及水肿胸腹积水及水肿实证。实证。 代表药如控涎丸、十枣丸、舟车丸。代表药如控涎丸、十枣丸、舟车丸。 21十枣丸(散剂、胶囊)十枣丸(散剂、胶囊)v【方源】东汉【方源】东汉伤寒论;伤寒论; 现代中成药现代中成药7070页。页。v【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大枣。【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大枣。v【规格】水泛丸:每粒【规格】水泛丸:每粒3g3g; 散剂:每包散剂:每包2g2g; 胶囊:每粒含生药胶囊:每粒含生药0.5g0.5g。22十枣丸(

16、散剂、胶囊)十枣丸(散剂、胶囊)v【用法】口服:【用法】口服:(1 1)水泛丸:)水泛丸:1 1丸丸/ /次,温开水送服或米汤送下;次,温开水送服或米汤送下; (2 2)散剂:体质强壮者,)散剂:体质强壮者,2-4g/2-4g/次;次; 体质较弱者,体质较弱者,1-2g/1-2g/次;次; 早晨空腹服,早晨空腹服,1 1次次/ /日;日;(3 3)胶囊:)胶囊:3-43-4粒粒/ /次,次,1 1次次/ /日,温开水送服。日,温开水送服。231.1.悬饮证悬饮证 上迫于肺上迫于肺 咳嗽痰唾,短气,甚咳嗽痰唾,短气,甚 饮停胸胁饮停胸胁 则不得则不得卧;胸胁牵卧;胸胁牵 水饮内停水饮内停 引作痛

17、引作痛 邪气壅盛邪气壅盛 气机阻滞气机阻滞 心下痞硬;心下痞硬; 犯胃,胃气上逆犯胃,胃气上逆 干呕;干呕; 上扰清阳上扰清阳 头痛目头痛目眩;眩; 水饮内结水饮内结 苔滑,苔滑,脉沉弦。脉沉弦。 主治主治 十枣汤十枣汤 242.2.水肿腹胀之实证:水肿腹胀之实证: 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二便不利。【病机病机】水饮内停,正邪俱盛。水饮内停,正邪俱盛。【治法治法】攻逐水饮。攻逐水饮。 主治主治 十枣汤十枣汤 25 * * 君君:甘遂甘遂 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 * * 臣臣:大戟大戟 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

18、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 芫花芫花 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 * * 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 除积聚,消肿满。除积聚,消肿满。 * * 佐、使佐、使:大枣大枣 益气护胃;益气护胃; 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 使下不伤正。使下不伤正。 * *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逐水药逐水药 + + 大枣;大枣; 配伍大枣之作用特点。配伍大枣之作用特点。 方解方解 十枣汤十枣汤 26十枣丸(散剂、胶囊)十枣丸(散剂、胶囊)v【现代应用现代应用】v1.1.胸腔积液胸腔积液 。v2.2.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 。v3.3.晚期血吸

19、虫病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v4.4.良性颅内压增高症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27十枣丸(散剂、胶囊)十枣丸(散剂、胶囊)v【禁忌禁忌】 v1.1.孕妇禁用。孕妇禁用。v2.2.勿与甘草同饮。勿与甘草同饮。v3.3.本方为攻逐水饮本方为攻逐水饮峻剂峻剂,用时宜从小剂量开,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中病即止,勿使用过量。始,中病即止,勿使用过量。28四四. .温下中成药温下中成药 v 具有温下通例之功用;适用于具有温下通例之功用;适用于大使秘结,大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喜按,手足不温,口不渴脘腹胀满,腹痛喜按,手足不温,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等里寒积滞实证(即里寒积舌淡苔白,脉沉等里寒积滞实证(即里寒积滞

20、实证)。滞实证)。 代表药如保赤散、代表药如保赤散、大黄附子丸大黄附子丸等。等。29大黄附子丸大黄附子丸(温下)(温下) v【方源】东汉【方源】东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中成药新用途中成药新用途7878页。页。v【组成】【组成】大黄、炮附子、细辛大黄、炮附子、细辛。v【规格】丸剂:大蜜丸,每丸【规格】丸剂:大蜜丸,每丸9g9g,每盒装,每盒装10 10 丸;水泛丸,丸;水泛丸,5050粒粒6g6g,每瓶,每瓶150g150g。v【用法】口服:【用法】口服:(1 1)大蜜丸,)大蜜丸,1 1丸丸/ /次,次,2 2或或3 3次次/ /日;日;(2 2)水泛丸,)水泛丸,6-9g/6-9g/次,次

21、,3 3次次/ /日,温开水送服。日,温开水送服。 老年人及儿童酌减。老年人及儿童酌减。30v【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v【主治】寒积实证。症见便秘,脐腹冷痛或【主治】寒积实证。症见便秘,脐腹冷痛或 胁下偏痛,苔白,脉紧弦。胁下偏痛,苔白,脉紧弦。大黄附子丸大黄附子丸(温下)(温下) 31v【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1. 1.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 2. 2.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v【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1. 1.孕妇禁服。孕妇禁服。 2. 2.中医辨证属湿热夹积滞中阻者慎用。中医辨证属湿热夹积滞中阻者慎用。大黄附子丸大黄附子丸(温下)(温下) 32温脾丸

22、温脾丸v【方源】唐【方源】唐备急千金要方;中成药备急千金要方;中成药新新 用途用途7777页。页。v【组成】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组成】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v【规格】蜜丸:每丸【规格】蜜丸:每丸9g 9g ;水泛丸:每丸;水泛丸:每丸0.1g0.1g。v【用法】口服:【用法】口服:v(1 1)蜜丸,)蜜丸,1 1丸(丸(9g9g)/ /次,次,2 2或或3 3次次/ /日,温日,温 开水送服。开水送服。v(2 2)水泛丸,)水泛丸,10g/10g/次,次,3 3次次/ /日。日。33 脾阳不足脾阳不足 传导失司传导失司 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 寒寒邪邪

23、积积滞滞 气气机机壅壅滞滞 腹腹痛痛,脐脐下下绞绞痛痛,绕绕脐脐不不止;止; 阻阻结结肠肠中中 阳阳气气不不达达 喜喜温温(得得温温则则减减)手手足足不温。不温。 【主治主治】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 【病机病机】 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肠胃)。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肠胃)。 * * 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 阴寒内盛,积滞不行阴寒内盛,积滞不行 寒积内结,大便秘结。寒积内结,大便秘结。【治法治法】 攻下寒积,温补牌阳。攻下寒积,温补牌阳。 温脾汤温脾汤 34 君:君:附子附子 温壮脾阳;温壮脾阳; 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温散

24、寒凝,以宣通寒积; 大黄大黄 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 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冷积。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冷积。 臣:臣:干姜干姜 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 佐:佐:人参人参 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 使:使:甘草甘草 和中调药。和中调药。 * *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大黄的作用特点;大黄的作用特点; 附子附子 + + 大黄;大黄; 本方乃四逆汤本方乃四逆汤 + + 人参、大黄而成。人参、大黄而成。 方解方解 温脾汤温脾汤 35v【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v1.1.肠痈肠痈 (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 。v2.2.肠粘连。肠粘连。v3.3.急性绞窄性肠阻梗急性绞窄性肠阻梗 。v4.4.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 。v5.5.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 。 温脾汤温脾汤 36v【使用注意使用注意】v1 1阳明腑实证者禁用。阳明腑实证者禁用。v2 2阴虚便秘者慎用。阴虚便秘者慎用。 温脾汤温脾汤 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