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832809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交流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2.根据给定的情景写句子,表现景物的动、静之美。3.了解情景描写所运用的手法,把握其表达上的特点。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简单赏析,并积累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名句。重重课课1.通过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展现景物之美。2点点时时2.积累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词,感受田园生活的安闲、自在,课难难安安时点点激发向往之情。排排一、交流平台一、交流平台1.出示名篇名段,引导学生体会景物之美。荷塘月色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2、,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2.引导学生集体朗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导语:导语:同学们,这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中的一段,它描写了荷塘的优美精致。读完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呢?预设:预设:生生 1 1:这段话写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荷叶弥漫的荷塘上开着些许白花,绿白相间,真是美极了。生生 2 2:微风吹过,吹乱了一池荷叶,我仿佛看到了它们随风舞动的情景。3.教师总结学生的见解,引出话

3、题。过渡:过渡:刚刚这两位同学的表述真美。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说出了两种不同的美?荷塘上荷叶弥漫,那是静态美;荷叶随风舞动,那是动态美。二者有机结合,让这一片荷塘更加雅致、动人。这就是我们这个板块要学习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很好地体现在了本单元的课文中,你们感受到了吗?14.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感受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明确:明确:在写景的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景物,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而深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本单元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两篇课文中多处运用了这样的描写方法,我们要善于抓住

4、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感受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二、词句段运用二、词句段运用1.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两组句子,并简单分析,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明确:明确:这一组句子描写的是夜晚戏院散场时人们的活动情况, 表现的是情景的动态美。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明确:明确:这一组句子描写的是夜幕降临,车船都离开后的情景,表现的是荷兰

5、夜晚的静谧之美。2.出示教材中给出的三种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写法。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的湖面火车进站之后过渡:过渡:本次情景写话练习重在表现动、静之美,那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这三种情景中,都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它们会有什么行为表现,给人的感受是动态美还是静态美。预设:预设:生生 1 1:放学后的校园,应该表现静态美。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去了,校园不再像白天那么热闹,应该是安安静静的。教室中,操场上,都是静的。生生 2 2:群鸟飞过的湖面,应该表现动态美。湖面本是安静的,群鸟飞过,留下鸟鸣,荡起涟漪,湖面动起来了。生生 3 3:火车进站之后,应该表现的也是动态美。火车进站了,旅客们迫不及2待地

6、走下火车,赶往下一个地点。他们肯定提着行李,行色匆忙,站台上也变得热闹起来。3.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指名读话,并给予点评。示例:示例:群鸟飞过的湖面一群鸟鸣叫着从湖面上飞过, 原本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这涟漪一圈圈地扩大,一圈圈地朝岸边迅速荡去。湖中的鱼儿似乎受到了惊吓,不安地四处游动。4.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给出的三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金色的夕阳下, 金色的田野, 金色的沙漠, 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思考:思考:这句话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金字塔的?明确:明确:这句话运用形象的描写,以夕阳映照下金色的田野、沙漠、尼罗河的河水为映

7、衬,表现了金字塔的壮观。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 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思考:思考:这两句话是如何描写泰姬陵的白的?明确:明确:这两句话出自季羡林的散文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描写的是作者亲眼见到泰姬陵时自己的感受,突出了“纯白”二字。作者先绘景,再写自己的感受,使感受更真切。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

8、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思考:思考:作者在这段话中是如何表现梅雨潭的绿的?明确:明确:这段话出自朱自清的散文绿。作者将梅雨潭的绿与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波进行对比,突出了梅雨潭的绿的美。三、日积月累三、日积月累31.课件出示古诗,播放朗诵音频。过渡:过渡: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描写田园风光的田园诗,它们写景优美,抒情纯朴,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翁卷的一首古诗乡村四月,体会其所描绘的醉人的乡村风光。2.学生齐声诵读,教师指名诵读。诵读示例:诵读

9、示例:乡村四月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3.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翁卷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 “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原则。翁卷不仅擅长写山水诗,由于他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也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著有四岩集苇碧轩集。4.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的赏析。重点词语:山原山原 山陵

10、和原野。 白满川白满川 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子规子规 鸟名,杜鹃鸟。才了才了 刚刚结束。蚕桑蚕桑 种桑养蚕。插田插田 插秧。诗意: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赏析: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眼4界是广阔的

11、,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后两句写人,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 从而衬托出 “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 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5.指名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6.教师出示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 并进行积累。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唐杜甫江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雨过山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唐司空曙江村即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宋王禹偁村行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宋陈与义送人归京师四、课堂回顾四、课堂回顾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小结:这节课上,我们从单元课文出发,再次感受了景物描写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通过情景描写练习,加深了对这种写景方法的认识。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首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积累了一些诗句,增加了文学素养。同学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回答问题,非常不错,希望以后能继续保持。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与同学分享学习方法。3.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古诗词名句,还可以为各古诗词名句配上图画。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