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830404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章紫外吸光谱分析(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Visible Spectrometry10-1 10-1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10-1-1 10-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1. 1. 概述概述紫外吸收光谱: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紫外吸收光谱: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波长范围:波长范围:100-800 nm.100-800 nm.(1) (1) 远紫外光区远紫外光区: : 100-200nm 100-200nm (2) (2) 近紫外光区近紫外光区: : 200-400nm200-400nm(3)(3)可见光区可见光区: :400-800nm400-800nm 250 30

2、0 350 400nm1234 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电子跃迁的同时,伴随着振动转电子跃迁的同时,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动能级的跃迁; ;带状光谱。带状光谱。2 2. .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M + 热热M + 荧光或磷光荧光或磷光 E = E2 - E1 = h 量子化量子化 ;选择性吸收;选择性吸收; ; 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长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测吸光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测吸光度度 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ma

3、x;M + h M * 光的互补光的互补:蓝:蓝 黄黄基态基态 激发态激发态E1 (E) E2(1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max(2 2)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maxmax不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maxmax则不同。则不同。(3 3)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结构信息,并作为物质定性,并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4、。也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分析的依据之一。也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据。 (4 4)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 A A 有差异在有差异在maxmax处吸光度处吸光度A A 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此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此特性可作为物质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依据。的依据。3.3.紫外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可见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 (1 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 (2 2)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原

5、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 (3 3)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三种能级都是量子化的,且各自具有相应的能量三种能级都是量子化的,且各自具有相应的能量 分子的内能:电子能量分子的内能:电子能量E Ee e 、振动能量振动能量E Ev v 、转动能量、转动能量E Er r 即即 E EE Ee e+ +E Ev v+ +E Er r e ev vr r 能级跃迁能级跃迁能级跃迁能级跃迁 紫外紫外- -可见光谱属于电子可见光谱属于电子跃迁光谱。跃迁光谱。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

6、时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级间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含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含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若干谱线而呈现跃迁产生的若干谱线而呈现宽谱带。宽谱带。(1 1)转转动动能能级级间间的的能能量量差差EEr r:0.0050.0050.050eV0.050eV,跃跃迁迁产产生吸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生吸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2 2)振振动动能能级级的的能能量量差差E Ev v约约为为:0.050.05eVeV,跃跃迁迁产产生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红外区,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

7、;的吸收光谱位于红外区,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3 3)电电子子能能级级的的能能量量差差EEe e较较大大1 120eV20eV。电电子子跃跃迁迁产产生生的的吸吸收收光光谱谱在在紫紫外外可可见见光光区区,紫紫外外可可见见光光谱谱或或分分子子的的电电子光谱子光谱 (4 4)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迁能级间的)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迁能级间的能量差所决定,反映了分子内部能级分布状况,是物质定能量差所决定,反映了分子内部能级分布状况,是物质定性的依据。性的依据。 (5 5)吸收谱带强度与分子偶极矩变化、)吸收谱带强度与分子偶极矩变化、跃迁几率有关,也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跃迁几

8、率有关,也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通常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摩尔吸光通常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摩尔吸光系数系数maxmax也作为定性的依据。也作为定性的依据。不同物质不同物质的的maxmax有时可能相同,但有时可能相同,但maxmax不一定相不一定相同;同; (6 6)吸收谱带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吸收谱带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光子数成正比,定量分析的依据。光子数成正比,定量分析的依据。10-1-2 10-1-2 10-1-2 10-1-2 有机物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有机物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有机物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有机物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1 1紫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

9、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三种电子跃迁的结果:可见吸收光谱是三种电子跃迁的结果:电子、电子、电子、电子、n n电子电子。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成键轨道反键轨道。反键轨道。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 (反反键轨道键轨道) )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大小顺序为:大小顺序为:n n n n 200nm200nm的光的光) ),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 n共轭作用,增强共轭作用,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生色团的生色能力( (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

10、动,且吸收强度增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加加) ),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红移与蓝移红移与蓝移红移与蓝移红移与蓝移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常常因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常常因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剂使最大吸收波长剂使最大吸收波长maxmax和吸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收强度发生变化: : max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称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为红移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为蓝移 ( (或紫移或紫移) )。吸收强度。吸收强度即摩尔吸光系数即摩尔吸光系数增大或减增大或减小的现象分别称为小的现象分别称为增色效应增色效应或或减色效应减色效应,如图所示

11、。,如图所示。2.2.跃迁跃迁 所需能量最大;所需能量最大;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才能发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才能发生跃迁;生跃迁; 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 吸收波长吸收波长200 nm200 nm;例:甲烷的例:甲烷的maxmax为为125nm , 125nm , 乙烷乙烷maxmax为为135nm135nm。 只能被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到;只能被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到; 作为溶剂使用;作为溶剂使用; p p *s s *RKE,Bnp p E3.3.n n跃迁跃迁 所需能量较大。所需能量较大。 吸收波长为吸收波长为15015

12、0250nm250nm,大部分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大部分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仍不易观察到。仍不易观察到。 含非键电子的饱和烃衍生物含非键电子的饱和烃衍生物( (含含N N、O O、S S和卤素等杂原子和卤素等杂原子) )均呈现均呈现n n* * 跃迁。跃迁。4 4. . * * 跃迁跃迁 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紫外区,maxmax一般在一般在10104 4L Lmolmol1 1cmcm1 1以上,属于强吸收。以上,属于强吸收。 (1) 不饱和烃*跃迁 乙烯乙烯* *跃迁的跃迁的maxmax为为162nm162n

13、m,maxmax为为: 1: 110104 4 L Lmolmol-1-1cmcm1 1。 K K带带共轭非封闭体系的共轭非封闭体系的p p p p* * 跃迁跃迁 C=C 发色基团发色基团, 但 *200nm。max=162nm 助色基团取代 (K带)发生红移。165nm217nm (HOMO LVMO) maxmax 基基-是由非环或六环共轭二烯母体决定的基准值;是由非环或六环共轭二烯母体决定的基准值;无环、非稠环二烯母体:无环、非稠环二烯母体: maxmax=217 =217 nmnm共轭烯烃(不多于四个双键)共轭烯烃(不多于四个双键) * *跃迁吸收峰位置可由跃迁吸收峰位置可由伍德伍德

14、沃德沃德菲泽菲泽 规则估算。规则估算。 maxmax= = 基基+ + n ni i i i (2)共轭烯烃中的 *异环(稠环)二烯母体:异环(稠环)二烯母体: maxmax=214 nm=214 nm同环(非稠环或稠环)二烯母体:同环(非稠环或稠环)二烯母体: maxmax=253 nm=253 nmn ni i I I : : 由双键上取代基种类和个数决定的校正项由双键上取代基种类和个数决定的校正项 (1)(1)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30+30 (2) (2)环外双键环外双键 +5+5 (3) (3)双键上取代基:双键上取代基:酰基(酰基(-OCOR-OCOR) 0 0

15、卤素(卤素(- -ClCl,-Br-Br) +5+5烷基(烷基(-R-R) +5 +5 烷氧基(烷氧基(-OR-OR) +6+6(3 3) 羰基化合物共轭烯烃中的羰基化合物共轭烯烃中的 * * Y=H,R Y=H,R n n * * 180-190nm180-190nm * * 150-160150-160nmnm n n * * 275-295nm275-295nmY= -NH2,-OH,-OR Y= -NH2,-OH,-OR 等助色基团等助色基团K K 带红移,带红移,R R 带兰移;带兰移;R R带带 maxmax =205nm =205nm ; 10-10010-100KKRRnn16

16、5nmn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K K带红移:带红移:165165250nm250nmR R 带兰移:带兰移:290290310nm310nm (4 4) 芳香烃及其杂环化合物芳香烃及其杂环化合物苯:苯:E E1 1带带180180 184184nmnm; = =4700047000E E2 2带带200200 204 nm 204 nm = =70007000 苯苯环环上上三三个个共共扼扼双双键键的的 * *跃迁特征吸收带;跃迁特征吸收带;B B带带230-270 nm 230-270 nm = =200200 * *与与苯环振动引起;苯环振动引起;含含取取代代基基时时, B B带带简简化化,红

17、红移。移。 max(nm) max苯苯254200甲苯甲苯261300间二甲苯间二甲苯2633001,3,5-三甲苯三甲苯266305六甲苯六甲苯272300乙酰苯紫外光谱图羰基双键与苯环共扼:羰基双键与苯环共扼:K K带带强强;苯苯的的E E2 2带带与与K K带带合合并,红移;并,红移;取代基使取代基使B B带简化;带简化;氧上的孤对电子:氧上的孤对电子:R R带,跃迁禁阻,弱;带,跃迁禁阻,弱;CC H3On ; R带 ; K带苯环上助色基团对吸收带的影响苯环上发色基团对吸收带的影响苯环上发色基团对吸收带的影响5. 5. 立体结构和互变结构的影响顺反异构顺反异构:顺式:顺式:maxmax

18、=280nm=280nm; maxmax=10500=10500反式:反式:maxmax=295.5 nm=295.5 nm;maxmax=29000=29000互变异构互变异构: 酮式:酮式:maxmax=204 nm=204 nm 烯醇式:烯醇式:maxmax=243 nm=243 nm 6. 6. 溶剂的影响溶剂的影响非极性非极性 极性极性 n n n p n pn n * *跃迁:跃迁:兰移;兰移; ; *跃迁跃迁:红移红移; ; max(正己烷正己烷) max(氯仿氯仿) max(甲醇甲醇) max(水水)230238237243n3293153093051:乙醚2:水1225030

19、0苯酰丙酮 非极性非极性 极性极性n n * *跃迁:跃迁:兰移;兰移; ; * *跃迁:红移;跃迁:红移; ;极性溶剂使精细结构极性溶剂使精细结构消失;消失;10-1-3 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反应生成配合物的颜色一般不同于游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反应生成配合物的颜色一般不同于游离金属离子离金属离子( (水合离子水合离子) )和配位体本身的颜色。金属配合物的和配位体本身的颜色。金属配合物的生色机理主要有三种类型:生色机理主要有三种类型:配位体微扰的金属离子配位体微扰的金属离子d d一一d d电子跃迁和电子跃迁和一一电子跃迁电子跃迁 摩尔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很小,对定量分析意

20、义不大。很小,对定量分析意义不大。金属离子微扰的配位体内电子跃迁金属离子微扰的配位体内电子跃迁 金属离子的微扰,将引起配位体吸收波长和强度的变化。金属离子的微扰,将引起配位体吸收波长和强度的变化。变化与成键性质有关,若静电引力结合,变化一般很小。若变化与成键性质有关,若静电引力结合,变化一般很小。若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则变化非常明显。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则变化非常明显。电荷转移吸收光谱电荷转移吸收光谱 在分光光度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分光光度法中具有重要意义。电荷转移吸收光谱1 当吸收紫外可见辐射后,分子中原定域在金属当吸收紫外可见辐射后,分子中原定域在金属M M轨道上电荷的转移轨道上电荷的转移

21、到配位体到配位体L L的轨道,或按相反方向转移,这种跃迁称为电荷转移跃迁,所的轨道,或按相反方向转移,这种跃迁称为电荷转移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荷移光谱。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荷移光谱。1 电荷转移跃迁本质上属于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呈现荷移电荷转移跃迁本质上属于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呈现荷移光谱的必要条件是构成分子的二组分,一个为电子给予体,另一个应为光谱的必要条件是构成分子的二组分,一个为电子给予体,另一个应为电子接受体。电子接受体。1 电荷转移跃迁在跃迁选律上属于允许跃迁,其摩尔吸光系数一电荷转移跃迁在跃迁选律上属于允许跃迁,其摩尔吸光系数一般都较大般都较大(10(10 4 4左右左

22、右) ),适宜于微量金属的检出和测定。,适宜于微量金属的检出和测定。1 电荷转移跃迁在紫外区或可见光呈现荷移光谱,荷移光谱的最电荷转移跃迁在紫外区或可见光呈现荷移光谱,荷移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及吸收强度与电荷转移的难易程度有关。大吸收波长及吸收强度与电荷转移的难易程度有关。 例:例:FeFe3 3与与SCNSCN形成血红色配合物,在形成血红色配合物,在490nm490nm处有强吸收峰。处有强吸收峰。其实质是发生了如下反应:其实质是发生了如下反应: FeFe3 3 SCNSCN hvhv= Fe SCN = Fe SCN 2 2 10-1-4 10-1-4 光的吸收定律光的吸收定律 1. 朗伯比耳

23、定律 布格布格( (BouguerBouguer) )和朗伯和朗伯(Lambert)(Lambert)先后于先后于17291729年和年和17601760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A Ab b 1852 1852年比耳年比耳(Beer)(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A A c c 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比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 = A = lg(lg(I I0 0/ /I It t) = ) = bcbc A

24、 A:吸光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b b:液层厚度液层厚度( (光程长度光程长度) ),cmcm;c c:溶液的摩尔浓度,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olL- -; :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LmolLmol- -cmcm- -;或:或:A = A = lg(lg(I I0 0/ /I It t) = ) = abcabc c c: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gLgL- -a a:吸光系数,吸光系数,LgLg- -cmcm-1-1透光度(透光率)T透过度透过度T T : : 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 : T T = = I I t t /

25、/ I I0 0吸光度吸光度A A与透光度与透光度T T 的关系的关系: : A A lglg T T 朗伯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应用于各种光度法的吸收测量;依据。应用于各种光度法的吸收测量; 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 mol/L1 mol/L、液层液层厚度为厚度为1cm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吸光系数吸光系数a a(Lg-1cm-1(Lg-1cm-1)相当于浓度为相当于浓度为1 g/L1 g/L、液液层厚度为层厚度为1cm1cm时该溶液在某

26、一波长下的吸光度。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2. 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 (1 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 (2 2)不随浓度)不随浓度c c和光程长度和光程长度b 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等条件一定时,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待测物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待测物浓度无关;浓度无关; (3 3)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 (4 4)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吸收波长maxmax处的摩尔

27、吸光系数,常以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maxmax表示。表示。maxmax表明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 (5 5)max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10105 5:超高灵敏;:超高灵敏; =(6=(61010)10104 4 :高灵敏;:高灵敏;2102104 4 :不灵敏。:不灵敏。(6 6)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1mol/L、液层厚

28、度为液层厚度为1cm1cm时该溶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1 1)物理性因素)物理性因素 难以获得真正的纯单色光难以获得真正的纯单色光。 朗朗比耳定律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入射光为单色光。比耳定律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入射光为单色光。 分光光度计只能获得近乎单色的狭窄光带。复合光可导分光光度计只能获得近乎单色的狭窄光带。复合光可导致对朗伯致对朗伯比耳定律的正或负偏离。比耳定律的正或负偏离。 非单色光、杂散光、非平行入射非单色光、杂散光、非平行入射光都会引起对朗伯光都会引起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比耳定律的偏离,最主要的是非单色光作为入射光引起最主要的是非单色光作为入射光引起的偏

29、离。的偏离。 3. 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 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时,发现: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时,发现:标准曲线常发生弯曲(尤其当溶液浓度较高时),这种现象称为对常发生弯曲(尤其当溶液浓度较高时),这种现象称为对朗伯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引起偏离的因素:比耳定律的偏离。引起偏离的因素:非单色光作为入射光引起的偏离非单色光作为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假设由波长为假设由波长为1 1和和2 2的两单色光的两单色光组成的入射光通过浓度为组成的入射光通过浓度为c c的溶液,则:的溶液,则: A A 1 1lglg(o o1 1 / /t t1 1 )1 1bcbc A A 2 2lglg

30、( (o o2 2 / /t t2 2 )2 2bcbc故:故:式中:式中:o o1 1、o o2 2分别为分别为1 1、2 2 的入射光强度;的入射光强度; t t1 1、t t2 2分别为分别为1 1、2 2 的透射光强度;的透射光强度; 1 1、2 2分别为分别为1 1、2 2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摩尔吸光系数;因实际上只能测总吸光度因实际上只能测总吸光度A A总总,并不能分别测得,并不能分别测得A A1 1和和A A2 2,故,故 A A总总 lglg(o o总总/ /t t总总 ) ) lg(lg(I Io o1 1+ +o o2 2)/()/(t t1 1+ +t t2 2) lg(l

31、g(I Io o1 1+ +o o2 2)/()/(o o1 11010- -1 1bcbc + +o o2 21010- -2 2bcbc )令:令: 1 1- -2 2 ;设:设: o o1 1 o o2 2 A A总总 lg(2lg(2I Io o1 1)/)/t t1 1(1(110 10 - - bcbc ) A A 1 1 + lg2 - lg(1 + lg2 - lg(110 10 - - bcbc ) ) 讨论: A A总总 = =A A1 1 + lg2 - lg(1 + lg2 - lg(11010 bcbc ) ) (1) (1) = 0= 0; 即:即: 1 1= =

32、2 2 = = 则:则: A总 lglg(o/o/t t) bcbc(2) (2) 00 若若 0 0 ;即即 2 2 0,0, lg(1lg(110 10 bcbc ) )值随值随c c值增大而增大,则标准值增大而增大,则标准曲线偏离直线向曲线偏离直线向c c 轴弯曲,即负偏离;反之,则向轴弯曲,即负偏离;反之,则向A A轴弯曲,轴弯曲,即正偏离。即正偏离。讨论: A A总总 = =A A1 1 + lg2 - lg(1 + lg2 - lg(11010 bcbc ) ) (3) (3) 很小时,即很小时,即1 12 2: 可近似认为是单色光。在低浓度范围内,不发生偏离。可近似认为是单色光。

33、在低浓度范围内,不发生偏离。若浓度较高,即使若浓度较高,即使 很小,很小, A A总总 1 1 ,且随着,且随着c c值增值增大,大, A A总总 与与A A 1 1的差异愈大,在图上则表现为的差异愈大,在图上则表现为AcAc曲线上部曲线上部( (高高浓度区浓度区) )弯曲愈严重。弯曲愈严重。故朗伯故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比耳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 (4) (4) 为克服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首先应选择比较好的为克服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首先应选择比较好的单色器。此外还应将入射波长选定在待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单色器。此外还应将入射波长选定在待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且吸收曲线较平坦处。且吸收曲线较平

34、坦处。(2) 化学性因素 朗朗比耳定律的假定:所有的吸光质点之间不发生相互比耳定律的假定:所有的吸光质点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作用;假定只有在稀溶液假定只有在稀溶液( (c c1010 10 2 2 mol/L mol/L 时,吸光质点间可能发生缔时,吸光质点间可能发生缔合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了对光的吸收。合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了对光的吸收。 故:朗伯故: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比耳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 溶液中存在着离解、聚合、互变异构、配合物的形成等化溶液中存在着离解、聚合、互变异构、配合物的形成等化学平衡时。使吸光质点的浓度发生变化,影响吸光度。学平衡时。使吸光质点的浓度发生变化,影响吸光

35、度。 例:例: 铬酸盐或重铬酸盐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铬酸盐或重铬酸盐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rOCrO4 42- 2- 2 2H H = = Cr Cr2 2O O7 72- 2- H H2 2O O 溶液中溶液中CrOCrO4 42-2-、 CrCr2 2O O7 72-2-的颜色不同,吸光性质也不相同。故的颜色不同,吸光性质也不相同。故此时溶液此时溶液pH pH 对测定有重要影响。对测定有重要影响。10-2 10-2 10-2 10-2 紫外紫外紫外紫外- - - -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10-2-1 10-2-1 10-2-1 10-2-1 基本组成基本

36、组成基本组成基本组成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作为可见光区:钨灯作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围光源,其辐射波长范围在在3203202500 nm2500 nm。 紫外区:氢、氘灯。紫外区:氢、氘灯。发射发射185185400 nm400 nm的连的连续光谱。续光谱。 2 2 2 2. . . . 单色器单色器单色器单色器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

37、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 入射狭缝: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单色器;入射狭缝: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单色器; 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 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光栅;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光栅; 聚焦装置:透镜或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色光聚焦至后所得单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出射狭缝; 出射狭缝。出射狭缝。3 3. . 样品室样品室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

38、种。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4. 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如:光电池、光电管、如:光电池、光电管、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目前常用目前常用) )。5. 结果显示记录系统 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10-2-2 10-2-2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1.单光束单光束 简单,价廉,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简

39、单,价廉,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一般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光度,一般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有很高的稳定性。2.2.双光束双光束 自动记录,快速全波自动记录,快速全波段扫描。可消除光源不稳段扫描。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仪器复杂,价结构分析。仪器复杂,价格较高。格较高。3 3. . 双波长双波长 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 (1 1、2 2) ) 快束交替通过同快束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而后到达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无需参比池。

40、一吸收池而后到达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无需参比池。 = =1 12nm2nm。两波长同时扫描即可获得导数光谱。两波长同时扫描即可获得导数光谱。10-3 显色与测量条件的选择10-3-1 显色反应的选择1 1. .选择显色反应时,应考虑的因素选择显色反应时,应考虑的因素 灵灵敏敏度度高高、选选择择性性高高、生生成成物物稳稳定定、显显色色剂剂在在测测定定波波长长处处无无明明显显吸吸收收,两两种种有有色色物物最最大大吸吸收收波波长长之之差差:“对对比比度度”,要要求求 60nm 60nm。2.2.配位显色反应配位显色反应 当当金金属属离离子子与与有有机机显显色色剂剂形形成成配配合合物物时时,通通常常

41、会会发发生生电电荷转移跃迁,产生很强的紫外荷转移跃迁,产生很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吸收光谱。3. 3. 氧化还原显色反应氧化还原显色反应 某某些些元元素素的的氧氧化化态态,如如MnMn()、CrCr()在在紫紫外外或或可可见见光光区区能能强强烈烈吸吸收收,可可利利用用氧氧化化还还原原反反应应对对待待测测离离子子进进行行显显色色后后测测定定。例例如如:钢钢中中微微量量锰锰的的测测定定,是是将将MnMn2 2 氧氧化化成成紫紫红红色色的的MnOMnO4 4- -后后,在在525 nm525 nm处进行测定。处进行测定。4 4. . 显色剂显色剂无机显色剂:无机显色剂:硫氰酸盐、钼酸铵、过氧化氢

42、等几种。硫氰酸盐、钼酸铵、过氧化氢等几种。有机显色剂:有机显色剂:种类繁多种类繁多 偶氮类显色剂偶氮类显色剂:本身是有色物质,生成配合物后,颜本身是有色物质,生成配合物后,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具有性质稳定、显色反应灵敏度高、选色发生明显变化;具有性质稳定、显色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比度大等优点,应用最广泛。偶氮胂择性好、对比度大等优点,应用最广泛。偶氮胂、PARPAR等等。 三苯甲烷类三苯甲烷类:铬天青铬天青S S、二甲酚橙等、二甲酚橙等10-3-2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1 1.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用量 吸光度吸光度A A与显色剂用量与显色剂用量C CR R的关系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几种的关系会出

43、现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选择曲线变化平坦处。情况。选择曲线变化平坦处。2 2. .反应体系的酸度反应体系的酸度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pHpH值条件值条件下显色溶液的吸光度。选择曲线中吸光度较大且下显色溶液的吸光度。选择曲线中吸光度较大且恒定的平坦区所对应的恒定的平坦区所对应的pHpH范围。范围。3 3. .显色时间与温度显色时间与温度 实验确定实验确定4 4. .溶剂溶剂 一般尽量采用水相测定一般尽量采用水相测定10-3-3 10-3-3 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1 1. .加入掩蔽剂加入掩蔽剂 选择掩蔽剂的原则是:掩蔽剂不与待测组分反应;掩选

44、择掩蔽剂的原则是:掩蔽剂不与待测组分反应;掩蔽剂本身及掩蔽剂与干扰组分的反应产物不干扰待测组分蔽剂本身及掩蔽剂与干扰组分的反应产物不干扰待测组分的测定。的测定。 例:测定例:测定TiTi4 4,可加入可加入H H3 3POPO4 4掩蔽剂使掩蔽剂使FeFe3+3+( (黄色黄色) )成为成为Fe(POFe(PO) )2 23-3-( (无色无色) ),消除,消除FeFe3+3+的干扰;又如用铬天菁的干扰;又如用铬天菁S S光光度法测定度法测定AlAl3+3+时,加入抗坏血酸作掩蔽剂将时,加入抗坏血酸作掩蔽剂将FeFe3+3+还原为还原为FeFe2+2+,消除消除FeFe3+3+的干扰。的干扰。

45、2. 2. 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条件3. 3. 分离干扰离子分离干扰离子10-3-4 测定条件的选择1 1. .选择适当的入射波长选择适当的入射波长 一般应该选择一般应该选择maxmax为入射光波长。为入射光波长。 如果如果maxmax处有共存组分干扰时,则应考虑选择灵敏度处有共存组分干扰时,则应考虑选择灵敏度稍低但能避免干扰的入射光波长。稍低但能避免干扰的入射光波长。 2. 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 为什么需要使用参比溶液?为什么需要使用参比溶液? 测得的的吸光度真正反映待测溶液吸光强度。测得的的吸光度真正反映待测溶液吸光强度。 参比溶液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参比溶液的选择一

46、般遵循以下原则:(1)若若仅仅待待测测组组分分与与显显色色剂剂反反应应产产物物在在测测定定波波长长处处有有吸吸收收,其它所加试剂均无吸收,用纯溶剂(水其它所加试剂均无吸收,用纯溶剂(水) )作参比溶液;作参比溶液;(2)若若显显色色剂剂或或其其它它所所加加试试剂剂在在测测定定波波长长处处略略有有吸吸收收,而而试试液本身无吸收,用液本身无吸收,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 (不加试样溶液不加试样溶液) )作参比溶液;作参比溶液;(3)若若待待测测试试液液在在测测定定波波长长处处有有吸吸收收,而而显显色色剂剂等等无无吸吸收收,则可用则可用“试样空白试样空白”( (不加显色剂不加显色剂) )作参比溶液;

47、作参比溶液;(4)若若显显色色剂剂、试试液液中中其其它它组组分分在在测测量量波波长长处处有有吸吸收收,则则可可在在试试液液中中加加入入适适当当掩掩蔽蔽剂剂将将待待测测组组分分掩掩蔽蔽后后再再加加显显色色剂剂,作作为参比溶液。为参比溶液。3 3. . 控制适宜的吸光度(读数范围)控制适宜的吸光度(读数范围) 不同的透光度读数,产生的误差大小不同:不同的透光度读数,产生的误差大小不同: lglgT T= =bcbc微分:微分:dlgdlgT T0.434dln0.434dlnT T = - 0.434= - 0.434T T -1-1 d dT T = =bb d dc c两式相除得:两式相除得:

48、 d dc c/ /c c = = ( 0.434 / 0.434 / T TlglgT T )d dT T 以有限值表示可得:以有限值表示可得: c c/ /c c = =(0.434/0.434/T TlglgT T)T T 浓度测量值的相对误差(浓度测量值的相对误差(c c/ /c c)不仅与仪器的透不仅与仪器的透光度误差光度误差T T 有关,而且与其透光度读数有关,而且与其透光度读数T T 的值也有关。的值也有关。 是否存在最佳读数范围?何值时误差最小?是否存在最佳读数范围?何值时误差最小? 最佳读数范围与最佳值 设:设:T T =1%=1%,则可绘出溶液浓度则可绘出溶液浓度相对误差相

49、对误差c c/ /c c与其透光度与其透光度T T 的关系曲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线。如图所示: 当:当:T T =1%=1%,T T 在在20%20%65%65%之间时,浓度相对误差较小,最佳读之间时,浓度相对误差较小,最佳读数范围。数范围。 可求出浓度相对误差最小时的透光度可求出浓度相对误差最小时的透光度T Tminmin为:为: T Tminmin36.8%, 36.8%, A Aminmin0.4340.434 用仪器测定时应尽量使溶液透光度值在用仪器测定时应尽量使溶液透光度值在T T %=20%=2065% 65% ,吸光度吸光度 A A =0.70=0.700.200.20。10-

50、3-5 10-3-5 10-3-5 10-3-5 提高光度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提高光度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提高光度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提高光度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1. 1. 合成新的高灵敏度有机显色剂合成新的高灵敏度有机显色剂2. 2. 采用分离富集和测定相结合采用分离富集和测定相结合3. 3. 采用三元采用三元( (多元多元) )配合物显色体系配合物显色体系 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与两种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与两种( (或两种以上或两种以上) )不同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不同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称为三元称为三元( (多元多元) )配合物。配合物。 多元配合物显色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一

51、方面是因为多元配合物比多元配合物显色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一方面是因为多元配合物比其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分子截面积更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第二或第三配位其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分子截面积更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第二或第三配位体的引入,可能产生配位体之间、配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体的引入,可能产生配位体之间、配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使共轭使共轭电子的流动性和电子跃迁几率增大。三元配合物主要类型有:电子的流动性和电子跃迁几率增大。三元配合物主要类型有:三元离子缔合物、三元混配配合物、三元胶束三元离子缔合物、三元混配配合物、三元胶束( (增溶增溶) )配合物。配合物。10-4 10-4 定性分析定

52、性分析10-4-1 10-4-1 定性方法定性方法 maxmax:化合物特性参数,可作为定性依据;化合物特性参数,可作为定性依据; 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反映结构中生色团和助色团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反映结构中生色团和助色团的特性,不完全反映分子特性;的特性,不完全反映分子特性; 计算吸收峰波长,确定共扼体系等计算吸收峰波长,确定共扼体系等 甲苯与乙苯:谱图基本相同;甲苯与乙苯:谱图基本相同; 结构确定的辅助工具;结构确定的辅助工具; max max , maxmax都相同,可能是一个化合物;都相同,可能是一个化合物; 标准谱图库:标准谱图库:4600046000种化合物紫外光谱的标准谱图

53、种化合物紫外光谱的标准谱图The sadtler standard spectra ,Ultraviolet 10-4-2 有机化合物结构辅助解析1. 1. 可获得的结构信息可获得的结构信息(1 1)200-400200-400nm nm 无吸收峰。饱和化合物,单烯。无吸收峰。饱和化合物,单烯。(2 2) 270-350 270-350 nmnm有有吸吸收收峰峰(=10-100=10-100)醛醛酮酮 n n* * 跃跃迁迁产生的产生的R R 带。带。(3 3) 250-300 250-300 nm nm 有有中中等等强强度度的的吸吸收收峰峰(=200-2000=200-2000),芳环的特征

54、芳环的特征 吸收(具有精细解构的吸收(具有精细解构的B B带)。带)。(4 4) 200-250 200-250 nmnm有有强强吸吸收收峰峰( 10104 4),表表明明含含有有一一个个共共轭轭体体系系(K K)带带。共共轭轭二二烯烯:K K带带( 230 230 nmnm);不不饱饱和和醛酮:醛酮:K K带带 230 nm 230 nm ,R R带带 310-330 nm310-330 nm260nm,300 nm,330 nm260nm,300 nm,330 nm有强吸收峰,有强吸收峰,3,4,53,4,5个双键的共轭体系。个双键的共轭体系。 2 2 2 2. . . . 光谱解析注意事

55、项光谱解析注意事项光谱解析注意事项光谱解析注意事项(1) (1) 确认确认 maxmax,并算出并算出,初步估计属于何种吸收带;初步估计属于何种吸收带;(2) (2) 观察主要吸收带的范围,判断属于何种共轭体系;观察主要吸收带的范围,判断属于何种共轭体系;(3) (3) 乙酰化位移乙酰化位移B B带:带: 262 nm(262 nm(302) 274 nm(302) 274 nm(2040) 261 nm(2040) 261 nm(300)300)(4) (4) pHpH值的影响值的影响 加加NaOHNaOH红移红移酚类化合物,烯醇。酚类化合物,烯醇。 加加HClHCl兰移兰移苯胺类化合物。苯

56、胺类化合物。3. 3. 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 定义:定义: 不饱和度是指分子结构中达到饱和所缺一价元素的不饱和度是指分子结构中达到饱和所缺一价元素的“对对”数。数。 如:乙烯变成饱和烷烃需要两个氢原子,不饱和度为如:乙烯变成饱和烷烃需要两个氢原子,不饱和度为1 1。计算:计算: 若分子中仅含一,二,三,四价元素若分子中仅含一,二,三,四价元素(H(H,O O,N N,C)C),则可按下式进行不饱和度的计算:则可按下式进行不饱和度的计算: = = (2 + 22 + 2n n4 4 + + n n3 3 n n1 1 )/ 2/ 2 n n4 4 , n n3 3 , n n1

57、1 分别为分子中四价,三价,一价元素数目。分别为分子中四价,三价,一价元素数目。 作用:作用: 由分子的不饱和度可以推断分子中含有双键,三由分子的不饱和度可以推断分子中含有双键,三键,环,芳环的数目,验证谱图解析的正确性。键,环,芳环的数目,验证谱图解析的正确性。例:例: C C9 9H H8 8O O2 2 = = (2 +22 +2 9 9 8 8 )/ 2 = 6/ 2 = 64. 4. 解析示例解析示例有一化合物有一化合物C C1010H H1616由红外光谱证明有双键和异丙基存在,由红外光谱证明有双键和异丙基存在,其紫外光谱其紫外光谱 maxmax=231=231 nm nm( 90

58、009000),此化合物加氢只能吸收此化合物加氢只能吸收2 2克分子克分子H H2 2,确定其结构。,确定其结构。解:解:计算不饱和度计算不饱和度 = 3 = 3;两个双键;共轭?加一分子氢两个双键;共轭?加一分子氢 maxmax=231 nm=231 nm, 可能的结构可能的结构 计算计算 maxmax maxmax: 232 273 268 232 273 268 268268 maxmax = =非稠环二烯(非稠环二烯(a,ba,b)+2 +2 烷基取代烷基取代+ +环外双键环外双键 =217+2 =217+25+5=2325+5=232(231231)10-5 10-5 10-5 10

59、-5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10-5-1 10-5-1 10-5-1 10-5-1 普通分光光度法普通分光光度法普通分光光度法普通分光光度法1.1.单组分的测定单组分的测定 通常采用通常采用 A-CA-C 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2.2.多组分的同时测定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若各组分的吸收曲线互不重叠,若各组分的吸收曲线互不重叠,则可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进行测定。则可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进行测定。这本质上与单组分测定没有区别。这本质上与单组分测定没有区别。 若各组分的吸收曲线互有重叠,若各组分的吸收曲线互有重叠,则可根据吸光度的加合性求解联立方程组则可根据吸光度的

60、加合性求解联立方程组得出各组分的含量。得出各组分的含量。 A A11= = a1a1bcbca a b1b1bcbcb b A A22= = a2a2bcbca a b2b2bcbcb b 10-5-2 10-5-2 示差分光光度法(示差法)示差分光光度法(示差法) 普普通通分分光光光光度度法法一一般般只只适适于于测测定定微微量量组组分分,当当待待测测组组分分含含量量较较高高时时,将将产产生生较较大大的的误误差差。需需采采用用示示差差法法。即即提提高高入入射射光光强强度度,并并采采用用浓浓度度稍稍低低于于待待测测溶溶液液浓浓度度的的标标准准溶溶液液作作参参比溶液。比溶液。 设:待测溶液浓度为设

61、:待测溶液浓度为c cx x,标准溶液浓度为标准溶液浓度为c cs s( (c cs s c cx x) )。则:则:A Ax x= = bb c cx x A As s = = bb c cs s = =x x s s = =bb( (c cx x c cs s )= =bbc c 测得的吸光度相当于普通法中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的吸光测得的吸光度相当于普通法中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度之差之差。 示差法测得的吸光度与示差法测得的吸光度与c c呈直线关系。由标准曲线上查得呈直线关系。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相应的c c值,则待测溶液浓度值,则待测溶液浓度 c cx x = = c cs s +

62、+ c c . .10-5-3 10-5-3 10-5-3 10-5-3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不需空白溶液作参比;但需要两个单色器获得两束单色光不需空白溶液作参比;但需要两个单色器获得两束单色光( (1 1和和2 2) );以参比波长以参比波长1 1处的吸光度处的吸光度A A11作为参比,来消作为参比,来消除干扰。在分析浑浊或背景吸收较大的复杂试样时显示出很除干扰。在分析浑浊或背景吸收较大的复杂试样时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灵敏度、选择性、测量精密度等方面都比单波大的优越性。灵敏度、选择性、测量精密度等方面都比单波长法有所提高。长法有所提高。 AA A

63、 A22 A A11 ( (22 11) )b cb c 两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差值两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差值AA与待测组分浓度成正比。与待测组分浓度成正比。11和和22分别表示待测组分在分别表示待测组分在1 1和和2 2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选择波长组合选择波长组合1 1 、2 2的基本要求是:的基本要求是: 选定的波长选定的波长1 1和和2 2处干扰组分应具有相同吸光度,处干扰组分应具有相同吸光度,即:即: AAy y = = A A y y22 A A y y11 = 0 = 0故:故: AAx+yx+y = = A A x=(x=(x x22x x11) )bcbcx x此

64、时:测得的吸光度差此时:测得的吸光度差AA只与待测组分只与待测组分x x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而与干扰组分而与干扰组分y y无关。若无关。若x x为干扰组分,则也可用同样的方法为干扰组分,则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测定y y组分。组分。 可采用作图法选择符合可采用作图法选择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波长组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波长组合。 在选定的两个波长在选定的两个波长1 1和和2 2处待测组分的吸光度应具有处待测组分的吸光度应具有足够大的差值。足够大的差值。10-5-4 10-5-4 10-5-4 10-5-4 导数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 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多组分同时

65、测定、浑浊样品分析、消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多组分同时测定、浑浊样品分析、消除背景干扰、加强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复杂光谱的辨析等除背景干扰、加强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复杂光谱的辨析等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利用吸光度利用吸光度( (或透光度或透光度) )对波长的导数曲线来进行分析:对波长的导数曲线来进行分析: 0 0 e e-bcbc假定入射光强度假定入射光强度0 0 在整个波长范围内保持恒定:在整个波长范围内保持恒定: d dI I 0 0 /d /d0 0则则:d dI I/d/d0 0 bcbc e e - -bcbc d d/d/d 0 0 bcbc d d/d/d 导数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 d dI I/d/d 0 0 bcbc d d/d/d 一阶导数信号与试样浓度呈一阶导数信号与试样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关系; 测定灵敏度依赖于摩尔吸光测定灵敏度依赖于摩尔吸光系数对波长的变化率系数对波长的变化率d d/d/d。吸。吸收曲线的拐点处收曲线的拐点处d d/d/d最大,故最大,故其灵敏度最高其灵敏度最高( (见图)。见图)。 同理可以导出其二阶和三阶导同理可以导出其二阶和三阶导数光谱(略)数光谱(略) 作业作业:课后所有习题课后所有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