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8789274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59.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疟原虫疟原虫(Malariaparasites)疟原虫疟原虫-疟疾疟疾,蚊媒病蚊媒病孢子虫纲孢子虫纲细胞内寄生细胞内寄生疟原虫疟原虫(Malariaparasites)疟原虫疟原虫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疟疾“瘴气”打摆子打摆子P55-67P55-67l世界性分布(世界性分布(102 102 个国家)亿人口收到威胁个国家)亿人口收到威胁2013全球疟疾流行分布图,全球疟疾流

2、行分布图,WHO,malariareport,201433 33 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20152015::214:214百万病例百万病例疾病的概况疾病的概况 20152015: 2.142.14亿新病人亿新病人,62.762.7 万人死亡万人死亡90%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 每1分钟就有一名儿童因疟疾死亡;经济损失1.3%GDP无国界的疾病无国界的疾病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与疟疾基金项目为抗击世界上最具灾难性的三大疾病大量增加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送往最需要援助的地区。 疟原虫疟原虫(Malariaparasites)世界防治疟疾日http:/www.rollbackmalaria.

3、org/worldmalariaday/index.html(2007年通过,2008年开始)2015-4-25 the new strategy: the target of reducing the disease burden by 40% by 2020, and by at least 90% by 2030. 全国疟疾日全国疟疾日 2008年开始,4月26日2015年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我国疟疾的概况我国疟疾的概况 分布:贵州、云南云南、海南海南、安徽、湖北、河南(98%疟疾病例)lmalaria仍是我国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仍是我国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4、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研究研究简史简史 v1880年年Laveran发现血中疟原虫获诺贝尔奖发现血中疟原虫获诺贝尔奖v1882-1886年年描述恶、间、三日疟原虫红内描述恶、间、三日疟原虫红内期和裂体增殖期和裂体增殖v1900年年Ross描述疟原虫蚊体内发育和叮描述疟原虫蚊体内发育和叮咬传播,获咬传播,获1902年诺贝尔奖年诺贝尔奖v1927年年Julius Wagner-JaureggJulius Wagner-Jauregg 因发现疟疾感染可治疗因发现疟疾感染可治疗因发现疟疾感染可治疗因发现疟疾感染可治疗麻痹性瘫痪,麻痹性瘫痪,麻痹性瘫痪,麻痹性瘫痪,获获1927年诺贝尔奖年诺贝尔奖l l194

5、8年年PaulHermannMller,aSwisschemistdiscoveredtheinsecticidalpropertiesofDDTin1939,receivedthe1948NobelPrizeforhisdiscoveryofthehighefficiencyofDDTasacontactpoisonagainstseveralarthropods.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n1880年法国学者Laveran发现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n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07Ronald RossnRoss

6、Ross证实蚊子是疟疾的传播媒介(英国)nThe Nobel Prize i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2Medicine 1902 Julius Wagner-JaureggHis best known contribution to medical science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malarial fever for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 paresis.(奥地利) 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

7、927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48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high efficiency of DDT as a contact poison against several arthropods PaulHermannMllerPaulHermannMller,瑞士,瑞士,瑞士,瑞士2011年度拉斯克奖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因为发现青蒿素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数百万人的生命l2015生理学或医学诺贝

8、尔奖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经历经历100年几代人研究年几代人研究 ,才阐明,才阐明四种人疟原虫的生活史,虽然形四种人疟原虫的生活史,虽然形态有差异,但发育过程基本相同。态有差异,但发育过程基本相同。1950s前后证实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前后证实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内发育1977年年Lysenko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1980s证实灵长类疟原虫在肝证实灵长类疟原虫在肝C存在休眠子存在休眠子宿主:宿主: 人(中间宿主)人(中间宿主) 蚊(终末宿主)蚊(终末宿主)生生活活史史在人体内发育在人体内发育在人体内发育在人体内发育在蚊体内发育在蚊体内发育在蚊体内发育在蚊体内发育(无性生殖)(有

9、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肝细胞内的发育肝细胞内的发育(红细胞(红细胞外期外期exo-erythrocyticcycle)红细胞内的发育红细胞内的发育红细胞内的发育红细胞内的发育(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内期内期内期内期erythrocyticcycleerythrocyticcycle)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一、 形态与生活史子孢子子孢子裂殖裂殖体体裂殖子裂殖子入血,侵入红细胞入血,侵入红细胞雌蚊叮咬雌蚊叮咬3030分钟分钟1.在肝细胞内发育(红外期)在肝细胞内发育(红外期)巨噬细胞吞吃掉巨噬细胞吞吃掉(一)在人体内发育(一)在人体内发育 肝细胞肝细胞红内期发育四种疟原虫肝期裂殖

10、体成熟时间四种疟原虫肝期裂殖体成熟时间成熟时间成熟时间大小大小裂殖子数裂殖子数l间日疟间日疟8天天42m12,000l恶性疟恶性疟6天天60m40,000l三日疟三日疟12.5天天48m15,000l卵性疟卵性疟9天天70-80m15,400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Bradysporoaoite)(休眠子休眠子)一部分子孢子进入肝脏后不立即进行一部分子孢子进入肝脏后不立即进行裂体增殖,有休眠期(最长裂体增殖,有休眠期(最长105天)。天)。红外期为潜伏期红外期为潜伏期(部分部分),无明显症状,无明显症状潜伏期不等于红外期时间(至少长潜伏期不等于红外期时间(至少长2天)天)迟发型子孢子仅见于间

11、日疟和卵形疟迟发型子孢子仅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2、在红细胞内发育、在红细胞内发育肝细胞破裂、裂殖子发育侵入红细胞肝细胞破裂、裂殖子发育侵入红细胞环状体环状体大滋养体大滋养体裂殖体裂殖体裂殖子裂殖子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几次裂体增殖后几次裂体增殖后环环状状体体滋滋养养体体裂裂殖殖体体恶性疟原虫在恶性疟原虫在外周血一般只外周血一般只见到环状体和见到环状体和成熟配子体,成熟配子体,其余各期在皮其余各期在皮下脂肪和内脏下脂肪和内脏毛细血管中;毛细血管中;一旦外周血中一旦外周血中见到滋养体、见到滋养体、裂殖体,即为裂殖体,即为凶险型疟的征凶险型疟的征兆。兆。配配子子体体3.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发育过程比较四

12、种疟原虫红内期发育过程比较间日疟间日疟恶性疟恶性疟三日疟三日疟卵性疟卵性疟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12-248-366-126-12中裂殖子数中裂殖子数(16)(18-24)(8)(8)周期周期48h36-48h72h48h大滋养体大滋养体大滋养体大滋养体8-10h10h24h8-10h8-10h10h24h8-10h配子体配子体4-5天天10-12天天10-12天天5-6天天寄生红细胞寄生红细胞寄生红细胞寄生红细胞网织红网织红网织红网织红各期红各期红各期红各期红较衰老红较衰老红较衰老红较衰老红网织红网织红网织红网织红识别和附着识别和附着裂殖子通过特异部位识别和附裂殖子通过特异部位识别和附着红细胞

13、膜表面的受体着红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红细胞在环绕裂殖子处形成红细胞在环绕裂殖子处形成纳虫空泡纳虫空泡裂殖子入侵后完成纳虫空泡裂殖子入侵后完成纳虫空泡封闭封闭5 被侵犯红细胞的变化被侵犯红细胞的变化 (1 1) 胀大,突起胀大,突起 (2 2) 脆性增加脆性增加 (3 3) 薛氏点(间日,卵形)薛氏点(间日,卵形) 茂氏点(紫色,恶性)茂氏点(紫色,恶性) 西门氏点(三日)西门氏点(三日)二、在蚊体内发育二、在蚊体内发育 l蚊胃腔内配子生殖蚊胃腔内配子生殖有性有性l蚊胃壁内孢子增殖蚊胃壁内孢子增殖无性无性宿主:雌性按蚊宿主:雌性按蚊核融合核融合雄配子体雄配子体出丝现象出丝现象雄配子(雄配子(8)合子

14、合子(小)(小)雌配子体雌配子体减数分裂减数分裂雌配雌配子(大)子(大) 5h后后胃壁胃壁2-3d8-9d动合子动合子卵囊卵囊核分裂核分裂16-24h子孢子子孢子随血淋巴到涎腺随血淋巴到涎腺蚊叮咬蚊叮咬 P. vivax:exflagellation(:exflagellation(出丝现象出丝现象出丝现象出丝现象)ofmicrogametocyte)ofmicrogametocyte蚊虫中肠表面的疟原虫卵囊蚊虫中肠表面的疟原虫卵囊卵囊放大图卵囊放大图卵囊放大图卵囊放大图1.影响配子体感染性的因素影响配子体感染性的因素(1 1)配子体数量配子体数量 间:间:1010个个/mm/mm3 3 恶:

15、恶:4242个个/mm/mm3 3 (2 2)雌雄配子体比例(雌雄配子体比例(4 4:1 1或或 5-205-20:1 1) (3 3)配子体的成熟程度)配子体的成熟程度 2适宜温度适宜温度 间:间: 25250 0C 9-10C 9-10天天 恶:恶: 28-3028-300 0C 10-12C 10-12天天三:三: 22220 0C 25-28C 25-28天天卵:卵: 27270 0C 14C 14天天l超过超过30300 0C C时,疟原虫发育不利时,疟原虫发育不利。二、致病及其机理二、致病及其机理 红内期裂体增殖红内期裂体增殖引起周期性寒战、发热伴头痛及全身酸痛 贫血、脾大疟疾过程

16、: 潜伏期 发作期 再燃 复发(P.vivax)1. 1.潜伏期潜伏期l间:间:11-2511-25天(天(1414),),长者长者1-21-2年年l恶:恶:7-277-27天(天(1212)l三:三:18-3518-35天(天(3030)l卵:卵:11-1611-16天(天(1212)子孢子入侵到疟疾发作子孢子入侵到疟疾发作红外期红外期红内期红内期N次裂体增殖次裂体增殖1 1 潜伏期潜伏期* a. 虫株:P.vivax 北方株-长:1-2年 (休眠子) 南方株-短:20天 b. 原虫数量: c. 宿主免疫力: d. 抗疟药的服用 e. 输血:只有红内期,潜伏期短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发热阈值

17、发热阈值 l 指引起疟疾发作的原虫血症最低值指引起疟疾发作的原虫血症最低值 间日:间日:10-50010-500个虫个虫/ mm/ mm3 3 血血 恶性:恶性:500-1500-1,300300个虫个虫 / mm/ mm3 3 血血 三日:三日:1401405050个虫个虫 / mm/ mm3 3 血血疟疾发作由红内期裂殖子增殖所致疟疾发作由红内期裂殖子增殖所致疟原虫红疟原虫红疟原虫红疟原虫红内期增殖内期增殖内期增殖内期增殖血中原虫密血中原虫密血中原虫密血中原虫密度达到阈值度达到阈值度达到阈值度达到阈值裂殖体涨裂殖体涨破红细胞破红细胞裂殖子、代谢产物、裂殖子、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流红细

18、胞碎片进入血流部分被巨噬细胞、部分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中性粒细胞吞噬,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下丘脑体下丘脑体温中枢温中枢发热发热发作周期发作周期1.发冷持续数分种至2小时;周身寒颤;伴剧烈头疼、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呕吐;体温迅速上升体温迅速上升;2.发热nextl面红、周身燥热、结膜面红、周身燥热、结膜充血、口渴、高热、呼充血、口渴、高热、呼吸急促、速脉、小儿惊吸急促、速脉、小儿惊厥、昏迷。厥、昏迷。l持续持续2-4小时小时3.出汗退热出汗退热l全身出汗、湿透衣被。全身出汗、湿透衣被。l体温下降体温下降l通体舒坦,乏力疲劳、入睡。通体舒坦,乏力疲劳、入睡。l裂殖子进入红细胞

19、,疟色素等排出体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疟色素等排出体外整个发作历程6-10个小时,午后旁晚疟疾发作周期疟疾发作周期典型症状: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周典型症状: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周 期时间与红内期裂体增殖一致。期时间与红内期裂体增殖一致。 即:间日疟,卵形疟:即:间日疟,卵形疟: 隔日发作一次隔日发作一次 恶性疟:初为隔日,后为每日一次恶性疟:初为隔日,后为每日一次 三日疟:隔两天发作一次三日疟:隔两天发作一次next例外:例外: 初发间日疟有的每日一次;初发间日疟有的每日一次; 初发三日疟有的隔日一次。初发三日疟有的隔日一次。 原因:原因: 可能使肝细胞内发育不同步,使侵入可能使肝细胞内

20、发育不同步,使侵入RBC RBC 时间、虫数不同时间、虫数不同 混合感染出现不典型发作混合感染出现不典型发作如如:间日疟、恶性疟混合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感染;感染;非流行区人群进入流行区;非流行区人群进入流行区;儿童感染。儿童感染。发热高低与虫株特异性、原虫发热高低与虫株特异性、原虫密度、机体免疫力有关。密度、机体免疫力有关。 l一般过程:轻一般过程:轻重重轻;轻;l发作次数与机体免疫力、治疗与发作次数与机体免疫力、治疗与否有关。否有关。复发复发复发复发RelapseRelapse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未经蚊媒传播感

21、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又出现疟疾发作休眠子孢子复苏引起休眠子孢子复苏引起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恶性疟和三日疟:无迟发型子孢子恶性疟和三日疟:无迟发型子孢子无复发无复发再燃再燃Recurdescence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度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度感染,仅由于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抗原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抗原变异有关变异有关next恶性疟和三日疟:仅有再燃恶性疟和三日疟

22、:仅有再燃贫血及其机制贫血及其机制(1 1) 红内期裂体增殖,破坏红细胞。红内期裂体增殖,破坏红细胞。(2 2) 脾功能亢进:巨噬细胞集聚与吞噬力加强,脾功能亢进:巨噬细胞集聚与吞噬力加强,HbHb被原虫转化为疟色素被巨噬细胞吞噬。被原虫转化为疟色素被巨噬细胞吞噬。(3 3) 红细胞生成障碍,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生成障碍,骨髓造血功能(4 4) 产生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使红细胞破坏。产生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如隐藏抗原暴露,虫分泌半抗原附着红细胞如隐藏抗原暴露,虫分泌半抗原附着红细胞 脾肿大脾肿大 (1)病理)病理 初期初期反复发作反复发作疟色素疟色素脾充血脾充血单核单核-巨噬细胞增

23、生巨噬细胞增生灰黑色灰黑色高度纤维化、胞膜增厚高度纤维化、胞膜增厚(脾重(脾重300-1000克,正常克,正常150克)克)热带巨脾症典型症状:脾极度肿大至骨盆,伴肝肿大热带巨脾症典型症状:脾极度肿大至骨盆,伴肝肿大热带巨脾症典型症状:脾极度肿大至骨盆,伴肝肿大热带巨脾症典型症状:脾极度肿大至骨盆,伴肝肿大抗恶性疟抗恶性疟抗恶性疟抗恶性疟IgMIgM升高升高升高升高 next凶险型疟疾凶险型疟疾无免疫力的或各种原因延误诊治无免疫力的或各种原因延误诊治的疟疾患者,可因血中原虫数量的疟疾患者,可因血中原虫数量剧增而出现凶险症状剧增而出现凶险症状脑型、超高热型等。常表现为持续脑型、超高热型等。常表现

24、为持续高热、抽搐、昏迷、重症贫血、肾高热、抽搐、昏迷、重症贫血、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一般由一般由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但感染引起,但间日疟原虫可引起脑型疟间日疟原虫可引起脑型疟 凶险型疟疾凶险型疟疾 定义定义(WHOWHO,19851985)血血中中查查见见疟疟原原虫虫( (恶恶性性疟疟) )并并排排除除其其它它疾疾病病,符符合合下下列表现之一者:列表现之一者:l超高原虫血症(超高原虫血症(PfPf无性体无性体 5% 5%)l持续持续6hr6hr昏迷或意识障碍者昏迷或意识障碍者l重症贫血(重症贫血(Hb7.1g/dLHb7.1g/dL) l黄疸

25、黄疸l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 l肾衰(尿量肾衰(尿量 400ml /400ml /天)天)l高热高热 凶险型疟疾主要病变 含红内期疟原虫的含红内期疟原虫的RBCRBC在深部血管床中聚集,在深部血管床中聚集,以脑部最为突出。以脑部最为突出。 脑型疟脑型疟脑型疟脑型疟是由于被疟是由于被疟是由于被疟是由于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阻原虫寄生的红细胞阻原虫寄生的红细胞阻原虫寄生的红细胞阻塞微血管,导致局部塞微血管,导致局部塞微血管,导致局部塞微血管,导致局部缺氧和细胞坏死,以缺氧和细胞坏死,以缺氧和细胞坏死,以缺氧和细胞坏死,以致发生全身性功能紊致发生全身性功能紊致发生全身性功能紊

26、致发生全身性功能紊乱。乱。乱。乱。其他疟疾(1)先天性疟疾 : 胎盘受损 胎儿伤口(分娩) 贫血、脾大、病死率高(2)婴幼儿疟疾:5岁以下 是疟疾防治的重点 冷、热、汗不典型 贫血严重,病死率高(3)输血疟疾: 特点:无红外期,潜伏期短 无迟发型子孢子,不复发小结 致病阶段:红内期裂体增殖期 临床表现: 1发作:周期性冷、热、汗 2脾大、贫血 3脑型疟:死亡率约6% 误诊:流感、未明热、上炎 确诊:查血片患者,男,患者,男,2323岁,海南省东方县农民,岁,海南省东方县农民,1010月上旬月上旬每天发冷、每天发冷、发热、半头痛、全身酸痛发热、半头痛、全身酸痛,当第乡卫生院拟诊,当第乡卫生院拟诊

27、“感冒感冒”,给,给予服速效伤风胶囊、银翘解毒片、肌注青霉素等三天,无效,予服速效伤风胶囊、银翘解毒片、肌注青霉素等三天,无效,收治人院。人院后体检:体温收治人院。人院后体检:体温39.5,39.5,贫血貌贫血貌, ,RBC210RBC21010101010/L/L( (正常值正常值400-550400-55010101010/L),/L),脾肋下脾肋下3 3, ,血涂血涂片镜检红细胞内有片镜检红细胞内有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及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及配子体, ,用氯喹用氯喹+ +伯喹伯喹治疗治疗, ,症状很快消失症状很快消失, ,病人自我感觉良好病人自我感觉良好, ,治疗三天后病人要治疗三天后病人

28、要求出院。求出院。1111月下旬月下旬,患者又出现前述症状,并有恶心、呕吐、,患者又出现前述症状,并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连续六天后,因昏厥,神智不清、抽剧烈头痛,连续六天后,因昏厥,神智不清、抽 搐而送乡搐而送乡医院抢救。医院抢救。入院检查:体温入院检查:体温4040,贫血貌,贫血貌,-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直;RBC150RBC15010101010/L/L,WBC3.6WBC3.610109 9/L,/L,血涂片查见红细胞内血涂片查见红细胞内有某种寄生虫。经抗该寄生虫治疗及连续抢救两天无效,死有某种寄生虫。经抗该寄生虫治疗及连续抢救两天无效,死亡。亡。三三

29、 、 免疫免疫 (一)先天抵抗力(一)先天抵抗力 1 1抵抗动物疟原虫感染抵抗动物疟原虫感染130130余种疟原虫,四种是人疟余种疟原虫,四种是人疟。(1 1)RBCRBC膜上缺乏膜上缺乏GP-AGP-A受体者受体者:抗恶性疟原虫:抗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红细胞。裂殖子入侵红细胞。(2 2)RBCRBC膜上缺乏膜上缺乏GP-BGP-B受体者:受体者:对裂殖子的敏对裂殖子的敏感性较正常感性较正常RBCRBC低(低(PfPf)。)。(3 3)DuffyDuffy血型抗原阴性者:血型抗原阴性者:抗间日疟入侵。抗间日疟入侵。 西非西非DuffyDuffy(一)(一) 从无从无P.vivax流行流行 东非

30、东非DuffyDuffy(+ +) P.vivax流行严重流行严重(一)先天抵抗力(一)先天抵抗力 三三 、 免疫免疫 2、受体、受体 3、异常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 (1 1) HbsHbs(镰状细胞血红蛋白)对恶性疟(镰状细胞血红蛋白)对恶性疟原虫的抵抗作用原虫的抵抗作用 非洲非洲HbsHbs患儿比正常儿童症状轻、死患儿比正常儿童症状轻、死亡率低。亡率低。(2 2) G6PDG6PD缺乏者,恶性疟感染度低缺乏者,恶性疟感染度低 虫发育障碍。虫发育障碍。(二)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二)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1 1、保护性抗原(已确定、保护性抗原(已确定2020余种)余种)(1 1)

31、环子孢子抗原(环子孢子抗原(CSPCSP)(2 2) 主要裂殖子表面抗原前体(主要裂殖子表面抗原前体(PMMSAPMMSA)(3 3) 裂殖子表面抗原裂殖子表面抗原1 1(MSA1MSA1)(4 4) 裂殖子表面抗原裂殖子表面抗原2 2(MSA2MSA2)(5 5) 环状体感染红细胞表膜抗原(环状体感染红细胞表膜抗原(RESARESA)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与细胞免疫(二)获得性免疫力(二)获得性免疫力 (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单核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细胞因子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细胞因子IgG,IgM,IgA阻止裂殖子入侵

32、红细胞阻止裂殖子入侵红细胞带虫免疫带虫免疫带虫免疫带虫免疫 PremunitionPremunition 人类感染疟原虫感染后,多能产生人类感染疟原虫感染后,多能产生人类感染疟原虫感染后,多能产生人类感染疟原虫感染后,多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一定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一定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一定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称为带虫免

33、疫称为带虫免疫称为带虫免疫 免疫逃避免疫逃避免疫逃避免疫逃避 ImmuneevasionImmuneevasion疟原虫在有免疫力宿主体内生疟原虫在有免疫力宿主体内生存的现象存的现象 返回 免疫逃避机理免疫逃避机理 a. a.细胞隔离细胞隔离:寄生在细胞内,逃避抗体:寄生在细胞内,逃避抗体攻击攻击 b.b.抗原变异和抗原多态性抗原变异和抗原多态性:同种虫存在:同种虫存在多变异株多变异株 c.c.改变宿主免疫应答改变宿主免疫应答: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 多克隆淋巴细胞激活多克隆淋巴细胞激活 毒杀淋巴细胞抗体毒杀淋巴细胞抗体 可溶性循环抗原可溶性循环抗原四、四、实验诊断实验诊断 1病原检查病原检查:确

34、诊:确诊l厚血膜涂片与薄血膜涂片厚血膜涂片与薄血膜涂片l2.血清学诊断:辅助血清学诊断:辅助l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评价、疗效考核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评价、疗效考核3.PCR、DNA探针、单抗探针、单抗/多抗多抗 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 厚薄血膜染色法的步骤1: 采血(耳垂或指尖)采血(耳垂或指尖)采血时间:采血时间:P. falciparum发作开始发作开始P. vivax, P. malariae 发作后发作后3-10h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疟疾诊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疟疾诊断依据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2: 在同一在同一张玻片制作厚薄血膜玻片制作厚薄血膜四、实验诊断四、

35、实验诊断3.固定和染色固定和染色(厚血膜不固定,染色之前溶血厚血膜不固定,染色之前溶血)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4. 镜检(油镜)镜检(油镜) 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 世界性流行世界性流行 (一)概况(一)概况 加勒比地区、中美、南美、东亚、东南亚、中东、印度次大陆、南太平洋地区和东欧局面扭转,再次出现大规模的病例 在在20世纪世纪50年代年代温室气候影响下疟疾曾经在37个国家大面积爆发WHO的杀虫药喷洒计划1956-69,被消灭了或彻底地被减少过去十年过去十年疟疾肆虐的原因1. 激增的迁移和移民(从高风险区域来和到高风险区域去)2. 都市化3. 激增的个人和商业旅行4. 砍伐森林和采矿5.

36、 气侯变化(适于蚊子的气候)中国我国疟疾流行区:西北和东北北部以外地区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疟疾传播 以往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路难走房难进觉难睡发病人数由发病人数由20世纪世纪70年代初的年代初的2400多万减少到多万减少到目前的数千目前的数千严重流行区的范围已大幅度缩小 云南边境的疟疾流行仍较为严重 中部地区的苏、鲁、豫、皖、鄂省疟疾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新疟区:西藏疟疾流行现状高传播地区高传播地区云南的边境地区、海南的中南部山区云南的边境地区、海南的中南部山区 疫情不稳定地区疫情不稳定地区疫情基本控制地区疫情基本控制地区安徽安徽、湖北、河南、江苏和西藏等省、湖北、河南、江苏和西藏

37、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其它流行地区其它流行地区 ( (二二) ) 流行因素流行因素 1. 1.传染源传染源:雌、雄配子体携带者雌、雄配子体携带者 无性体血症后配子体出现时间无性体血症后配子体出现时间恶性疟恶性疟间日疟间日疟三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卵形疟7-11天天2-3天后天后10-14天后天后5-6天后天后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l主要途径主要途径:蚊虫叮咬吸血传播:蚊虫叮咬吸血传播l次要途径次要途径:输血:输血( (二二) ) 流行因素流行因素 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3. 3.传播媒介传播媒介雌性按蚊雌性按蚊-8种种中华按蚊:分布广、数量大中华按蚊:

38、分布广、数量大中华按蚊:分布广、数量大中华按蚊:分布广、数量大平原平原平原平原 、 P.vavixP.vavix微小按蚊:云、贵、琼山区微小按蚊:云、贵、琼山区微小按蚊:云、贵、琼山区微小按蚊:云、贵、琼山区嗜人按蚊:长江以南山区嗜人按蚊:长江以南山区大劣按蚊:琼热带丛林大劣按蚊:琼热带丛林l“先天免疫者先天免疫者”除外(遗传除外(遗传婴婴儿儿)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 (二二) ) 流行因素流行因素 4. 4.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孕妇,难民,移民劳工,在高风险区域孕妇,难民,移民劳工,在高风险区域的旅客和孩子。的旅客和孩子。地形与生态、季节与气温、雨量地形与生态、季节与气温、雨量l160C以

39、下以下P.vivax不能发育不能发育l180C以下以下P. falciparum不能完不能完成孢子增殖成孢子增殖l300C以上以上虫发育减慢虫发育减慢l370C以上以上卵囊不能形成卵囊不能形成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 (二二) ) 流行因素流行因素 5. 5.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l经济、保健、人口流经济、保健、人口流动、习惯动、习惯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 (二二) ) 流行因素流行因素 6. 6.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l地方性、流行性(暴发)、季节性地方性、流行性(暴发)、季节性l地方性流行和暴发性流行是两种基本形地方性流行和暴发性流行是两种基本形式,可单独存在,

40、可交替发生,均有季式,可单独存在,可交替发生,均有季节高峰。节高峰。五、流行病学五、流行病学2007年我国疟疾疫情(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月月份份疟疾病例数疟疾病例数月份月份疟疾病例数疟疾病例数11093(1)79437(3)2561(0)89290(0)3938(1)9-41523(2)105819(0)52866(0)112755(0)65113(4)12疟疾流行的季节性疟疾流行的季节性 局部暴发流行诱因:局部暴发流行诱因: l(1)输入传染源:输入传染源:1952年辽宁绥中县年辽宁绥中县l(2)输入传播媒介:输入传播媒介:1940冈比亚按蚊冈比亚按蚊l入巴西,入巴西,15%死亡。死亡。l

41、(3)输输入易感人群:入易感人群: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区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区l1901修滇越铁路。深圳修滇越铁路。深圳1992年。年。l(4)媒介异常增加:自然灾害、暴雨媒介异常增加:自然灾害、暴雨l(5)媒介改变吸血习性:媒介改变吸血习性:1961年圭亚年圭亚l那,吸牛血改吸人血。那,吸牛血改吸人血。五、防治原则五、防治原则综合措施、联防方法综合措施、联防方法1控制传染源(一)病例发现(一)病例发现 发热病人血检 主动病例侦查 (二)疫情报告(二)疫情报告 (三)病例治疗(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三)病例治疗(全球基金疟疾项目) (四)休止期治疗(四)休止期治疗 间日疟治疗药物间日疟治疗药物一线药

42、物:磷酸氯喹(简称氯喹)、磷酸哌喹、磷酸伯氨喹(简称伯氨喹);二线药物: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磷酸咯萘啶(简称咯萘啶),用于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恶性疟及重症疟疾治疗药物恶性疟及重症疟疾治疗药物一线药物: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咯萘啶;二线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包括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恶性疟疾首选疗法恶性疟疾首选疗法:为抗疟药联合使用青蒿素衍生物疗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制剂疗法(ACTS)。中国桂林南药股份公司生产,已通过WHO资格预认证(Prequalification)。这是我国产青蒿素类抗疟复方药

43、首次通过WHO资格预认证,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青蒿琥酯片青蒿琥酯片+盐酸阿莫地喹片联合制剂盐酸阿莫地喹片联合制剂世卫组织自2001年起向所有发现耐药性的国家推荐使用联合疗法,以此取代传统的单一疗法; *2防制按蚊: 家栖:*嗜人按蚊、微小按蚊 野栖: 大劣按蚊3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儿童是重点儿童是重点 预防服药、预防服药、个人个人保护(房子、保护(房子、* *蚊帐蚊帐蚊帐蚊帐)4疫苗研究消灭蚊子可全面消除疟疾消灭蚊子可全面消除疟疾全球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00-2015,下降37%)Vision:A world free of malariaGoalsMilestonesTarg

44、ets2020202520301.Reducemalariamortalityratesgloballycomparedwith2015At least 40%At least 75%At least 90%2.Reducemalariacaseincidencegloballycomparedwith2015At least 40%At least 75%At least 90%3.Eliminatemalariafromcountriesinwhichmalariawastransmittedin2015At least 10 countriesAt least 20 countriesA

45、t least 35 countries4.Preventresurgenceofmalariainallcountriesthataremalaria-freeResurgence preventedResurgence preventedResurgence preventedShared vision, goals, milestones and targets AIM and the Global Technical Strategy for Malaria share a joint vision, goals, milestones, and targets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46、2010-2020年)l消除标准:无当地感染病人l消除计划:2015年,除云南边境县、海南中南山区、西藏林芝外,全部达到消除标准l2020年,全国达到消除标准消除疟疾面临的技术问题l感染度低,病原学诊断困难,急需敏感技术l急需研发出确定当地感染病例的技术l输入病例(国外)的预防控制措施l传播动力学尚不清楚l全球气候变暖的风险lThese two complementary documents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efforts in malaria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during the next 15 years, coinci

47、dent with the 2016-2030 timefram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lThe two documents shareambitiousyetfeasiblegoals,targets,andmilestones50s年代年代2400万人万人1980s40万人万人199011.7万人万人200030万人万人200437537人人200539656人人200660193人人200746988(16)人)人200826358(22)人人200914089(10)我国疟疾病人数目变迁我国疟疾病人数目变迁20107389(14)20113271(27)20122451(15)20133896(20)20142921(24)20152609(17)(20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