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城市形成与发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8776449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城市形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001城市形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001城市形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001城市形成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001城市形成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1城市形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城市形成与发展(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城市形成与发展城市形成与发展一、城市的内涵一、城市的内涵一、城市的内涵一、城市的内涵二、城市形成动因二、城市形成动因二、城市形成动因二、城市形成动因三、城市发展规律三、城市发展规律三、城市发展规律三、城市发展规律四、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四、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四、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四、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五、城市化五、城市化五、城市化五、城市化城市的概念1城市三要素:2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国家行政设立的市和镇。城市形成动因一、城市的形成 城市的形成与人类大分工是密不可分: 第一次人类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第二

2、次人类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原来的居民点发生变化,出现了城市。二、城市形成动因1.农业社会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城市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是极其有限的,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城市形成动因2.工业社会(1)城市化进程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 一是,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推力”。 以英格兰和威尔士为例,在1801年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10万人口或以上的城市,在40年后翻了一番,再过60年又翻了一番。到1990年,英国已是一个城市化社会。在工业化进程相对较迟的其它发达国家,城

3、市化进程更为迅猛。就居住在10万人口或以上城市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上升到30% 的速度而言,英格兰和威尔士用了79年,美国用了66年,德国用了48年,日本只用了36年。 在我们国家,1981-1995年期间,城市数量从233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数量从2628个增加到16992个。 (2)城市发展的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 城市发展规律 一、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1.城市活动分类 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或非基本)的二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

4、,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从属经济部类则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2.城市发展过程包括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专门化; 第二阶段是综合化; 第三阶段是成熟化; 第四阶段是区域化 。3.结论: 如果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属于正在增长的产业,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就比较乐观;如果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不仅是增长型的而且是多样化的,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就会相当强劲了。 城市发展规律 二、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各个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绝对集中”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

5、人口的不断增长; 第二,“相对集中”时期:随着工业化进入成熟期,在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然高于郊区; 第三,“相对分散”时期: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的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的人口增长; 第四,“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城市发展规律 三、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根据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

6、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应,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循环和累积的不断过程,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随着这些城市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因素(如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劳工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城市发展初期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而其它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显著。一旦城市发展的规模不经济和集聚不经济超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些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开始向区域内的其它城市扩散,形成所谓的“幅射”作用或“滴漏 ”作用,带动区域内的其它城市发展,使区域空间经济趋于均衡。 城市发展规律 四、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1.旧的世界经

7、济格局 发展中国家是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则从事成品制造。随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产品的标准化,制造业中劳动力的技术水平逐渐失去了重要性。于是,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其它条件(如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的管制较少)使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成为可能,吸引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维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这一过程。在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且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返销回发达国家。 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和台湾

8、),同时又导致了发达国家的逆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进程。 城市发展规律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于各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发展,特别是作为出口加工基地的城市。在发达国家,一些城市成功地经历了产业结构转型,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城市却陷入困境,第二产业的衰退远远甚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导致结构性失业,这被称为“逆工业化”过程。2.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日益开放,使资本的流动性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日益增强,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更是促进了资本流动性。在新的世界经济

9、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聚,制造/装配功能趋于空间扩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大部分城市则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城市物质构成 城市的物质构成可以分为两种领域: 公共领域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那部分物质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物质环境,一般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既提供了可

10、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的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开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该保持协调关系。 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2.城市空间属性 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个方面。(1)可达性 可达性是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 可达性是城市物质要素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市中可达性比较高的区位(如市中心地区),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好,因而土地价值就会比较高。所以,市场经济下的城市物质要素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城市的中心到边缘,城市物质环境的主要用途依次为商业商务、居住和工业,因为物质环境的不同用

11、途导致土地利用的不同经济效益,对于可达性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2)外部性 城市作为空间聚集体,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具有空间属性,称为外部效应,包括积极的(称为外部经济)和消极的(称为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3)城市物质要素构成的空间属性表现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就可达性而言:在水平的区位中,从中心到边缘可达性逐渐下降;在垂直的区位中,从下部到上部可达性逐渐下降。与水平的区位一样,垂直的区位也具有外部效应。以现代大城市中的综合楼为例,接近地面的几层往往是零售用途,向上依次为办公和居住用途,体现了城市物质环境的集约化趋势 市场经济中主体(企业等)从事利

12、润最大化的经济活动时,却使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受损,如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称外部不经济. 外部性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外部经济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

13、y of Scale)或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 v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累积产量扩大时,该产业各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通常被称为动态的外部经济(Dynamic External Economy),该产业随累积产量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的平均成本曲线,通常被称为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3.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1)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 当城市处于生长期,人口迅速膨胀和产业急剧扩大,新开发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

14、的演化以向外扩展为主向外扩展为主。 城市进入成熟期后,尽管新开发仍有发生,但城市物质环境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再开发成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内部重组为主内部重组为主。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 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使土地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物质环境总是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随着建筑物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经济效益也会逐渐下降。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周边区位条件的改善以及技术的进步,土地可能面临新的开发机会。根据经济学原理,建筑物的物质寿命根据经济学原理,建筑物的物质寿命和经济寿命是不同的

15、。和经济寿命是不同的。建筑物的经济寿命可以定义为一个的时间跨度。在这一时间跨度内,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始终大于潜在的地块价值。一旦潜在的地块价值大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就意味着建筑物的经济寿命已经终结,尽管该建筑物在物质上可能还未“报废”,即建筑物的物质寿命尚未终结。 因此,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时机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如果建筑物的价值相对下降或地块的价值相对上升,更新时机就会趋前(从R到R1);反之则会滞后(从R到R2)。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O-R表示时间跨度,B-B曲线表示现实的建筑物价值,S-S曲线表示潜在的地块价值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3)城市物质环境与城市

16、经济发展)城市物质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物质环境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演进趋势。以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发展为例,物质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物质环境也经历了大规模投资,表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个方面。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 第二,配合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产业结构重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可以从基础设施的投资构成和楼宇的面积构成二个方面进行考察。 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 第三,与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相伴随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因为旧的空间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新的产业

17、结构。 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和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和城市社会空间(1)作为人类聚居的空间形态,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远高于乡村社会。社社会会学学家家把把城城市市社社会会特特有有的的生生活活方方式式称称作作城城市市性性。在城市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是作为高度分化的社会角色相遇的。换换言言之之,城城市市居居民民在在判判识识他他人人时时,更更多多地地考考虑虑他他人人的的社社会会角角色色。因此,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在乡村社会,村落是以地缘关系把不同家族组合起来的生活共同体

18、。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认同基础。(2)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往往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特征,即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北美城市三种典型空间模式。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 北美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在主要表征及其空间分布模式上具有共同特点: (1)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一表征是经济地位,其空间分布呈扇形模式,即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扇形地域; (2)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二表征是家庭类型,其空间分布呈同心圆模式,即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如主干或核心家庭)居住在不同的圈层地域;(3)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三表征是种族背景,其空间分布呈多核心模式,即不同种族背

19、景的家庭(如黑人或亚裔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核状地域。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人口老龄化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呈现“老年型人口”的城市或社区就称为“老年型城市”或“老年型社区”。 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对于城市居住服务设施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尽管我国提倡“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生活需求必须通过社会方式来解决。社

20、会调查表明,老年社群的生活方式具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老年社群的余暇时间比例为33.9%,而在职社群仅为13.1%;老年社群的社会交往更多地依赖于地缘关系,生活圈也以邻里和社区为主。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2)家庭核心化)家庭核心化从农业/乡村社会向工业/都市社会的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趋势是家庭核心化,即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以上海为例,1983年的平均每户人口为4.0,1990年下降到3.3,1998年进而下降到2.8。核心家庭在居住服务设施需求上具有某些特点,幼托和小学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日益激烈竞争

21、,加上我国实行“一孩化”政策,孩子教育已成为家庭在选择住区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开发商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设施是居住环境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物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3)生活休闲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食品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说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和旅游方面的消费比重在逐年递增。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了家庭消费模式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在1990-1996年期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6.0%下降到50.5%。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

22、趋势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产业结构 是指城市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联系。 城市产业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 二是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2.产业结构构成(1)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狩猎业、渔业; 第二产业,一般是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 第三产业,一般是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及其他事业 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2)按各生产活动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划分按照各经济活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三类。 所谓主导产业是在经济

23、发展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生产规模大;二是产业关联效应强。 所谓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为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所谓基础产业则是指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和社会性基础产业。 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包括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产品输出率比较低。 潜导产业是指规模比较小,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潜力比较大主导产业

24、后向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基础性产业侧向联系产业提供生产资料或者原材料利用主导产业产品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服务居民生活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城市构成及其演变趋势3.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1)佩蒂克拉克定理 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时,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体上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占首位,包括:1.A C B;2.A B C 第

25、二阶段,B占首位,包括:1.B A C;2.B C A 第三阶段,C占首位,包括:1.C A B;2.C B A产业结构演化趋势(2)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被人们称为库兹涅茨法则,其基本内容: 第一,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是不断上升的,但是二者不一定是同

26、步的。 另外,他还指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第一产业国民相对收入都低于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都大于1。农业部门工业部门服务部门劳动力国民收入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法则产业结构演化趋势(3)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呈现出下降趋势: 在工业化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此时霍夫曼系数为5(+或-1);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是霍曼系数2.5(+或-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

27、大体相当,霍夫曼系数是1(+或-0.5);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超过了消费资料规模。产业结构演化趋势( 4 )雁行形态说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为“雁行形态说”。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来源于英文urbanization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 地理学家地理学家城市化市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移 社会学家社会学家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镇)转化 人口学家人口学家农村人口

28、向城市人口的转化 人类学家人类学家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历史学家历史学家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的社会经济现象 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 城镇数目不断增加;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

29、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 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一)单一指标方法1. 人口指标方法: 一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 二是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市用地指标方法:城市建成区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3.其他指标方法 利用城镇化同工业化和非农业化之间的相关关系,估计城镇化水平,其计算公式为:思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是否同步? 基期的城镇化率也不一定准确可靠?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二)综合指标方法1日本的十项指标法: 地区总人口、地方财政年度支出

30、额、制造业从业人数、商业从业人数、工业生产总值、批发业总额、零售业总额、住宅建筑总面积、储蓄额、电话普及率。 2.重大建筑成规学院的林泉教授利用综合指标方法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3. 代洽之对我国不同省域的城市化测度 城市化类型1.根据城市化流向可以分为:集聚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和就地型城市 (1)集中型城市化: 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中心聚集的过程。(2)分散型城市化: 城市基本功能和经济活动向外扩散,将其周围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分散型城市化可以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果连续地向地域外推进,并与中心城区保持接壤,这种扩展方式称为

31、外延型城市化。这种城市化容易形成城市带或城市群。如果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隔离,但是职能上确与中心城区保持一直,则成为飞地型城市化。(3)就地型城市化:农村生产方式直接就地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资源开发、交通区位变化或产业结构变化 城市化类型农村城市周围地区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城市城市 城市化类型2.根据动力机制:自上而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在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矿业城市的产生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

32、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的空间转化。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产业空间集聚 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也是由于产业的空间集聚,而产业的空间集聚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过程。 2.产业结构转换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初期,其主导产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间的联系较少,依存度低,因此城市规模一般均较小,城市化过程相对缓慢。 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中期,主导产业则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间的依存度提高,导致产业在空间集聚范围上迅速扩大,引起城镇化过程加速。 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后期,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步入到更现代化阶段,致使工业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大大下降。

33、但同时又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产生了新要求以及生产现代化对城市服务设施的需求更多,因此城市的地域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3. 经济增长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无疑加速经济增长。 (1)钱纳里“标准结构” 通过对100多个国家20多年的观察,建立了经济模型,反映了人均GNP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钱氏“标准结构”人均GNP(1964年美元) 1000城市化水平(%) 12.8 22.0 36.2 43.0 49 52.7 60.1 63.4

34、 65.8(2)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 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平均每人国民生产总值与其相应的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间确实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相关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比较高。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国家类型国家数加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人)加权人均城市化水平%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市场经济工业国非市场经济工业国33634196260140126301032046401745667862世界平均125234041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3)周一星、徐学强的对数曲线模型 我国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徐学强分别采用137个国家和151个国家资料,最后得出完全一样的结

35、果,证明了人均GN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相关,即城市化随着国民生产增长而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又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趋缓。周一星的模型为:Y=40.55Log(X)-74.96 Y为城市化述评,X为美元表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609。依据此模型,我国2000年人均GNP为848.0美元,则城市化水平应为43.79%。(4)大国模型 宁波大学余德鹏利用1990年人口在3000万以上的25个非计划经济大国的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1965-1990年的城市大国模型:1/( Y-7.5 )=0.01086+44.74/X X为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的人均GNP,

36、Y为城市化率。依据此模型,我国2000年按购买力计算出的人均GNP为3920美元,城市化水平应该为52.83%。4. 城乡间以及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城乡间、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化发展的又一基本动力。 乡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流入导致城市化的持续提高,而城市或城镇间的相互作用则会使一个地区形成新的城镇体系。相互作用的大小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引力;二是空间交通网络的主导轴;三是小城镇对中心城市辐射和扩散的吸纳力与传递力;四是乡村地区对人口的推力 主要体现在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代表的强大推力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以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为代表的城市的巨大“拉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庞大的农村

37、剩余劳动力和流动人口构成了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5.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深厚而久远,是城市化发展归根结蒂的源动力。无论是产业的集聚、还是产业的结构演进、拟或是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无一不是技术发展的最终体现。 6.制度创新 各种政策对城市化进程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中国,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政策主要是人口户籍管理政策和设市、设镇标准的变化,前者限制了我国人口的自由流动,在城乡之间人为设置一道屏障,减缓了城市化进程;而后者则使我国城市数量和人口经常发生波动,不能真正体现我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 间接影响城市: 国家投资的大型项目建设(如大型

38、钢铁基地、石油基地、港口等)一般也会促进所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 。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阶段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通过观察、分析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于1975年提出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诺瑟姆S型曲线):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化率小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化率小于30),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大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大于30,小于,小于70),城市化加速;城市),城市化加速;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大于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大于70%),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化发展缓慢 。 城市化发

39、展阶段城市化发展阶段 发展速度: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空间形态空间形态速度缓慢,年增长率一般不超过0.3%自下而上推动,增长率是初级阶段的1.52.5倍速度回落,进入平稳阶段一产50%,二、三产在20%左右一产持续下降,二产三产相继上升,地位交替互换三产50%,二产30%,三产10%工业化是基本动力城市外延性扩大工业化是重要动力,三产迅速发展;外延扩大的同时,内涵开始进展三产为主要动力内涵提高为主点状结构面状或带状结构大都市区网状结构一体化增强 初级阶段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发展阶段城市化各阶段主要特点城市化各阶段主要特点 中国城市化城市化研究历程1.1979年,魏津生在国外

40、经济动态上发表世界的都市化与人口,在文革后第一个介绍世界城市化发展动态。 2.2. 1980年1月,吴友仁在人口与经济上发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这是最早讨论中国城市化。 3.3. 1980年,宁越敏、严重敏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国城镇人口变化初探,对建国以来城市化的趋势和城市体系演变进行了分析。 4.4. 1981年南京地理研究所的姚士谋在工业、城镇布局与区域规划研究上发表了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初探,第一次提出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5.这段时间引发了学者们对城市化的几个争论:6.中国是否要走城市化道路?有关中国城市合理规模问题?7.5. 1981年,钱兆裕等提出了应该重视中等城市的发展。 8.

41、6. 1984年,费孝通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强调了中国农村广大城镇的发展。 7.1988年,北京大学的周一星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中国城市规模与效益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8.8. 90年代以后,引起了学者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再思考,主要从三个视角来研究:9. 从区域的角度看待城市,强调城市区域的协调发展;10. 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中国要建设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11. 从地区角度,提出了沿海几个区域内部整合。历届人口普查中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 1.80年代,在统计中国城市化时采用的是市镇人口,以行政区域来统计。2. 81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采用城市人口,但是对

42、城市地域并没有界定。 3. 1990年,在第四次人口普查中,认为城市人口=市区人口+镇、居委会的人口,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市区人口比实际人口多,例如历城区、长清区中包含部分农村人口;而居委会的人口比实际人口少。 4. 2000年,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认为城市人口=市区人口+镇、居委会的人口,但是这一次对市区人口有界定:市区人口密度必须是在1500人以上。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动力机制 改革开放以前三个时期:1.19491957年城市化恢复发展时期。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主张。到1957年,我国城市数量已从建国前夕的86个,增加到176个。城市人口达到了995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43、15.4 %。2.19571965年是城市化大起大落时期。大跃进运动两年中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了2000余万,城市化水平由1957年的15.39%一跃上升到1960年的19.45%。受政策失误、中苏关系恶化和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陷入全面萎缩,城市化进程在这场危机中也不能幸免于难。到1963年6月时,全国共减少城市人口2600万,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猛跌落到14%。3. 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不前时期。文革十年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政治运动、备战工作压倒一切,我国城市人口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其中大下放的1969年中国的城市化骤降到12.2%,相当于倒退回1952年的水平

44、年份全国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比重194954167576510.60%4840289.40%195257482716312.46%5031987.54%195764653994915.39%5470484.61%1960672071307319.45%5413480.55%1962675381165917.33%5587982.67%1965725381017014.00%6236886.00%1970825421007512.20%7246787.80%1975919701117112.20%8079987.80%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情况表年中国城市化情况表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

45、段与动力机制总结: 改革前30年我国城市化所走了的曲折道路,可以说其发展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城市化水平仅仅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有的年份甚至是倒退的,而城市化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大制约因素 : 一是理论研究的滞后。 二是经济基础薄弱和城乡产业政策失调 三是制度安排的制约 4.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在1978-1998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68个,城市人口从1.7亿人上升至3.7亿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上比率也从17.92%上升为30.4%。 近20年我国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几主要方面的突破和支持: 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化的坚实基础经

46、济结构转换:城市化的强大动力:第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二,“三资企业”迅猛发展。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制度创新:城市化的加速器 年份城市数全国人口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农村人口所占比重1978193962591724517.92%7901482.08%1980223987051914019.39%7956580.61%19853241058512509423.71%8075776.29%19863531075072636624.52%8114175.48%19873811093002767425.32%8162674.68%19884341110262866125.81%82365

47、74.19%19894671127042954026.21%8316473.79%19904671143333019126.41%8414273.59%19914791158233054326.37%8528073.63%19925171171713237227.63%8479972.37%19935701185173335128.14%8516671.86%19946221198503430128.62%8554971.38%19956401211213517429.04%8594770.96%19966661223893595029.37%8643970.63%19976681236263698929.92%8663770.08%19986681248103794230.40%8686869.60%年份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从业人员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95345.923.430.8197828.148.223.770.517.412.1199027.141.631.360.121.418.5199520.548.830.752.22324.8199818.448.732.926.723.54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