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8773124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课件: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教材分析及第二次开发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2分析教材存在的常见问题1没有把课标和教学参考资料作为教学材料,不能说明材料的来源和合理性2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分析,对于教学目标、学情、内容呈现方式等没有分析,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片面性)3对于教材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所依据的理由。(肤浅性)3教材的本质教材是课程的载体,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学生用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具学具等教学材料。课程标准教材分析的依据教科书教材分析主体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分析的补充说明学生教材服务的对象4(一)教材分析的要素(一)教材分析的要素所谓教材要素分析,就是

2、弄清楚教所谓教材要素分析,就是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特点。材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特点。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的要素,包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评价方式。排呈现方式和作业评价方式。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需求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需求51、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细化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细化教科书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可检查、可复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可检查、可复制性制性62.依据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编排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编排

3、要求来设计、处理教材中的内容来设计、处理教材中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教学规律符合教学规律螺旋式上升螺旋式上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生活经验73.依据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内依据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容呈现方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编写意图编写意图使用顺序使用顺序84、比较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评价方式、比较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课程标准是底线一方面课程标准是底线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存在:教科书的要求高于课标要求,教材存在:教科书的要求高于课标要求,教材的阅读要求、计算、习题难度等明显高于课的阅读要求、计算、习题难度等明显高于课标标9

4、所谓教材关系的分析,就是指对教材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把握要素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发现并消除要素之间的冲突。教材的要素主要是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目标决定实施途径和方法;内容决定形式;教学方式服务于目标达成;评价促进教与学一致性达成(二)对教材关系的分析10(三)对教材组织原理的分析(三)对教材组织原理的分析对教材要素及其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对教材要素及其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走进教材,准确解读教材。但是,仅此还不够,走进教材,准确解读教材。但是,仅此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对教材的组织原理进行分析,弄清还需要我们对教材的组织原理进行分析,弄清楚教材的各组成部分设计安排的依据,看这些楚教材的各组

5、成部分设计安排的依据,看这些依据是否合理,从而达到立足教材、不拘泥于依据是否合理,从而达到立足教材、不拘泥于教材、超越教材的要求。教材、超越教材的要求。111.从教材教学目标设计所依据的原理从教材教学目标设计所依据的原理来看,教材主要依据课标的三维目标来看,教材主要依据课标的三维目标注重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注重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的经验、基础思想方法活动的经验、基础思想方法122.2.从教材设计所依据的原理来看,教材内从教材设计所依据的原理来看,教材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现实社会的需要、学生发容的设计主要考虑现实社会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人类文化知识传承的需要展的需要和人

6、类文化知识传承的需要反映先进文化反映先进文化突出科技发展突出科技发展彰显人类进步彰显人类进步适应学生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生活实际133.从教材内容组织安排的原理来看,从教材内容组织安排的原理来看,教材内容的组织安排有学科知识教材内容的组织安排有学科知识逻辑组织与学生心理发展逻辑两逻辑组织与学生心理发展逻辑两种。种。学科知识逻辑,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科知识逻辑,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递传递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有利于学生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生成接受和生成二者必须有机的结合,相宜得彰二者必须有机的结合,相宜得彰144.从教材的组织原理来看,从教材的组织原理来看,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知识教学内容有不

7、同的知识类型,不同的知识类型类型,不同的知识类型有不同的习得过程和条有不同的习得过程和条件。件。155.从教材的评价设计体现来看,教学评价从教材的评价设计体现来看,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运用测验、观察、访谈等是依据教学目标,运用测验、观察、访谈等定量定性的方法来收集资料进行价值判断的定量定性的方法来收集资料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活动。教学评价的价值合理性体现在以学生的发教学评价的价值合理性体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评价的展为本,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评价的目标合理性体现在结果的分类与测量;教学目标合理性体现在结果的分类与测量;教学评价手段的合理性体现在定性定量科学方法评

8、价手段的合理性体现在定性定量科学方法的运用。的运用。16二、教材的第二次开发二、教材的第二次开发17教材的第二次开发,是相对于课程和学科专家以及出版单位参与教材编制的“一次开发”过程而言的,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依据课标对既定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的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181.基于学科思想方法基于学科思想方法聚焦教材,关注教什么聚焦教材,关注教什么 用什么教用什么教 如何教如何教(一)教材第二次开发的基本原则(一)教材第二次开发的基本原则19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这是进行整合、开

9、发的关键进行整合、开发的关键依据课标、教材及经验:依据课标、教材及经验:合理整合、调整结构及内容合理整合、调整结构及内容优化学生活动优化学生活动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优化知识演绎和生成的逻辑顺序优化知识演绎和生成的逻辑顺序20(二)教材第二次开发的具体化1.灵活性灵活处理内容,增其当增,删其当删,该拓展的拓展,该深化的深化2.科学性准确理解、分析、评价教材内容,使思想的形成和内容的学习不出现思想性、知识性的错误,不至于出现误导213.整体性整体性从教材整体出发,对各单元内容的整从教材整体出发,对各单元内容的整合与处理、课时的处理,从时间分布和教合与处理、课时的处理,从时间分布和教学安排上更加

10、均衡,突出重点,不厚此薄学安排上更加均衡,突出重点,不厚此薄彼彼4.重点性重点性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弄清楚教学的困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弄清楚教学的困难点难点225.抓住两条线抓住两条线教材的逻辑程序教材的逻辑程序学生的心理程序学生的心理程序236.关注七个点关注七个点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学习的起点教材要求的基本点教材要求的基本点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内容的难点教学内容的难点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点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点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可能出现的创新点24(三)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1.教学目标观:让儿童的本性实现什么的使命一是教材上的知识点是从生活的整体中抽离出来的,尽量让儿童形成

11、整体的、立体的概念二是教材仅仅是教学材料之一,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252.教材的功能观:教材不是有待于完成的遥远和渺茫的结果,而是对付现在的一种指导方法。教材是成人心目中系统的和精确的经验对我们具有的价值,在于按照儿童生活所表现的那样来解释它,而且还对他进行了引导和指导。教材的功能:解释,利用教材阐明儿童的兴趣之所在;指导,教师在前者基础上对必须的对兴趣的刺激做出选择过去人们认为教材是“标准、决策、定位”的功能,是应试的功能263.教材结构观:教材是以一些有组织的和系统的方式那就是作为通过反省思维而构成的东西呈现出来。教材所引进的抽象、概括和分类等概念对于儿童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正确地观察事物的

12、意义。二次开发不能脱离教材任意发挥。274.教材内容观:使教材心理化儿童和教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和差别,并且这种脱节和差别也几乎可以无限的扩大。教材主要是根据成人的逻辑性的经验编写的,而这种经验的逻辑性是儿童有效的心灵永远都不能达到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儿童认知的顺序相反(2)教材中出现的名词、事物等距离儿童的生活世界太远(3)教材中出现的内容与儿童的需求错位(4)教材内容逻辑体系划分过细,儿童很难综合思维(5)内容无法激起儿童的浓厚兴趣28教师在二次开发中,要走入教材深层,探究教材与儿童的复杂关系。要分析教材内在的逻辑结构体系、编排次序的选择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教材心理化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他考虑的是怎样使教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在儿童的可以利用的现实情况里有什么和教材有关,怎样利用这些因素;他自己的教材知识怎样可以帮助解释儿童的需要和行动,并确定儿童应处的环境,以便使他的成长获得适当的指导。29三、教材的特点分析301.总体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思路2.具体编写特点具体编写特点3.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特点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特点4.格课时设计的特点格课时设计的特点5.栏目设计的特点栏目设计的特点6.印刷、板式等形式上的特点印刷、板式等形式上的特点教材的共通性特点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