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763323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糖调节与胰高血糖素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问题探讨:问题探讨: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历时2h以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耗300g糖类。糖类。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量是0.81.2g/L(80120mg/dL),全身的全身的血量大约为血量大约为5L。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够跑多长时间?员能够

2、跑多长时间?计算:计算: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含量大大下降吗?血糖含量大大下降吗?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消化、吸收肝糖元肝糖元分解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转化血糖的来源(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正常情况下)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0.9 g/L左右。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实例一:实例一:血糖血糖80120mg/dl(血液中的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转变转

3、变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脂肪、某些氨基酸等合成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肝糖元、肌糖元氧化分解氧化分解COCO2 2+H+H2 2O+O+能量能量血糖血糖80120mg/dl血糖的去向(正常情况下)血糖的去向(正常情况下) 为什么餐后血为什么餐后血糖含量会有如右糖含量会有如右图所示的变化?图所示的变化?实例二:实例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糖血糖 80120mg/dlCO2+H2O+能量能量 氧化分解氧化分解 肝糖元肝糖元 肌糖元肌糖元 合成合成 脂肪、某些脂肪、某些氨基酸等氨基酸等 转变转变 消化消化,吸收吸收食物中食物中的糖类的糖类 分解分解 肝糖元肝糖元 转化转化

4、 脂肪等脂肪等 非糖物质非糖物质维持适当的血糖浓度是保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方面维持适当的血糖浓度是保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方面.胰腺胰腺胰腺长约胰腺长约15厘米,位厘米,位于胃的正后方。于胃的正后方。2、血糖的调节、血糖的调节A细胞:细胞: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多肽)(多肽)胰岛胰岛A细胞和细胞和B细胞细胞胃胃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胰腺胰腺B B细胞细胞: :胰岛素胰岛素( (蛋白质蛋白质) )腺泡组织腺泡组织胰岛组织胰岛组织-消化酶消化酶外分泌外分泌内分泌内分泌 血糖血糖 80120mg/dlCO2+H2O+能量能量 氧化分解氧化分解 肝糖元肝糖元 肌糖元肌糖元 合成合成 脂肪、某些脂肪、某些氨基酸等氨

5、基酸等 转变转变 消化消化,吸收吸收食物中食物中的糖类的糖类 分解分解 肝糖元肝糖元 转化转化 脂肪等脂肪等 非糖物质非糖物质议一议议一议:如何降低血糖如何降低血糖?增加去路,减少来源。增加去路,减少来源。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加速血糖分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加速血糖分解(利用),解(利用),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贮存)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贮存), ,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抑制肝糖元分解,抑制肝糖元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抑制非糖物质转化,归纳归纳:胰岛素的具体作用胰岛素的具体作用p39 血糖血糖 80120mg/dlCO2+H2O+能量能量 氧化分解氧化分解 肝糖元肝糖元

6、 肌糖元肌糖元 合成合成 脂肪、某些脂肪、某些氨基酸等氨基酸等 转变转变 消化消化,吸收吸收食物中食物中的糖类的糖类 分解分解 肝糖元肝糖元 转化转化 脂肪等脂肪等 非糖物质非糖物质议一议议一议:如何升高血糖如何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促进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B B细胞细胞分泌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作作用用促进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摄取、贮存脂肪细胞等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抑制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化成葡萄糖。A A细胞细胞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作用作用 促进

7、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糖物质的转化分泌分泌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降降低低血血糖糖升高血糖升高血糖血糖血糖0.81.2g/L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于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于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 的作用。通过拮抗作用,使某一种物的作用。通过拮抗作用,使某一种物 质的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质的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 ( - )下下丘丘脑脑某某一区域一区域下下丘丘脑脑另另一区域一区域血糖血糖升高升高胰胰 高高 血血糖糖 素素 分分泌增多泌增多胰胰 岛岛 B细胞细胞胰胰岛岛素素分分泌增多泌增多胰胰 岛岛 A细胞细胞血糖血糖降低降低+肾肾 上

8、上 腺腺髓质髓质+肾肾 上上 腺腺素素 分分 泌泌增多增多+拮抗作用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 血糖平衡的意义:血糖平衡的意义: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能量酶酶血糖含量过低:血糖含量过低:头晕、心慌、四肢无力,头晕、心慌、四肢无力,严重时导致死亡。严重时导致死亡。血糖含量过高:血糖含量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从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营养流失。肾脏排出,形成糖尿,营养流失。血糖平衡的意义血糖平衡的意义1 1、当血糖浓度低于、当血糖浓度低于505060

9、mg/dL60mg/dL时出现时出现低血糖早期低血糖早期症状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水,就可以恢复正常。2 2、当血糖浓度低于、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45mg/dL时出现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惊厥和昏迷等。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就会缓解。症状就会缓解。3 3、当、当空腹空腹血糖浓度高于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130mg/dL时叫时叫高血糖症高血糖

10、症,血,血糖浓度在糖浓度在130130160mg/dL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时不会出现糖尿。4 4、当血糖含量高于、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60180mg/dL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的范围时会引发尿糖尿糖,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糖现象。实验:尿糖的检测实验:尿糖的检测检验试剂:检验试剂: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思思考考1 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2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患了糖尿病?不

11、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阈(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才会出现糖尿。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胰岛胰岛B细胞受损细胞受损体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数体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数量不足。量不足。3 3、糖尿病形成原因、糖尿病形成原因 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有多尿、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

12、渐消瘦,请分析原因(渐消瘦,请分析原因(三多一少三多一少)。)。 (1 1)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 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多食多食,多食又进一步,多食又进一步 使血糖来源增多;使血糖来源增多;(2 2)当血糖含量高于)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16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时,糖就从肾脏排 出而出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出而出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 量水分,于是会出现量水分,于是会出现多尿多尿多尿多尿、口渴、口渴、多饮多饮多饮多饮的现象。的现象。(3 3)又由于糖氧

13、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 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减轻减轻减轻等。等。 分析说明题:右图分别分析说明题:右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曲线( )为正常)为正常人的;曲线人的;曲线 ( )为糖)为糖尿病患者的。尿病患者的。(2)假如在糖尿病患者)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摄取葡萄糖1小时后,小时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

14、含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大致趋势即可)21练习:练习: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2、病人的胰岛、病人的胰岛细胞受损,将不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是细胞受损,将不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是A 肝糖元分解加强肝糖元分解加强 B细

15、胞内葡萄糖氧化加强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加强 C蛋白质分解加强蛋白质分解加强 D脂肪分解加强脂肪分解加强3下列有关糖代下列有关糖代谢谢及及调节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在肌肉、肝脏细脏细胞中,胞中,过过程均可程均可发发生生 B.胰胰岛岛细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进、过过程程C.胰胰岛岛细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进过过程程 D.胰胰岛岛素促素促进进、等等过过程程D4.较较大大剂剂量量注注射射一一种种激激素素后后,小小白白鼠鼠渐渐渐渐反反应应迟迟钝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素甲状腺素 B雄性激素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雌

16、性激素 D胰岛素胰岛素 D 5.给给小小白白鼠鼠注注射射一一定定剂剂量量的的胰胰岛岛素素后后,小小白白鼠鼠进进入入休克状态,要使其苏醒,可适量注射(休克状态,要使其苏醒,可适量注射( )A、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B、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C、ATP溶液溶液 D、葡萄糖、葡萄糖 D (08江苏卷)江苏卷)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输方式依次是( ) A B C DD为了验证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请以,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

17、释实验结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果,并写出实验结论。(1)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试剂、注射器、试管、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烧杯等。(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做实验设计要求;给药量不做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h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刺取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刺取尿液。)尿液。)(3)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与结论:)实

18、验结果的预测、解释与结论:(2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确定确定1 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 1号和号和2 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定性试剂。 给药给药1h1h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 1号试号试管,对照鼠尿液放入管,对照鼠尿液放入2 2号试管内。号试管内。 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3 3)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1 1号号试试管管中中出出现现砖砖红红色色沉沉淀淀,表表明明实实验验鼠鼠尿尿液液中中有有葡葡萄萄糖糖;2 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胎。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胎。 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