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8749925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史记货殖列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挖空练习 史记货殖列传文言文期末考试挖空练习(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 5-6题 。 ( 共 6 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 “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螭?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暗暗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蟆乎? ” 乃 作 怀沙之赋。于是怀

2、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太史公曰: “ 余 读 离骚 天问 招魂 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 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取 材 于 屈原列传)5. 下列全都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2 分 )被发行吟泽畔是以见放不凝滞于物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而自令若是A . B . C . D . D此题可用排除法作, 比较, 为省略加状

3、后, 排 除A C ,再对比一下和,为状后,为宾前,排 除C。6. 阅 读 屈原列传时,有同学发现,文章使用了较多的被动句来叙事明理, 再联系屈原的主要经历“ 被疏远、 被罢黜、 被放逐” ,于是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屈原的人生是“ 被动”的人生,即他始终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上面的选文或 屈原列传中的其他内容,说说理由。( 4分)题目要求:请结合上面的选文或 屈原列传中的其他内容,阐释自己是否同意屈原的人生是“ 被动”的人生的理由。作答逻辑:试题答案观点鲜明,同 意 ( 屈原是被动人生)或者不 同 意 ( 屈原是被动人生);阐释理由一要合理,保持前后逻辑一致,二要充分,多

4、个维度,且直接或间接引用原文。典型问题:1. 没有领会题目意图,有的只说观点不表明理由。2 . 表述观点后,理由过于简单,只是概括性表述,没有原文依据,笼统且模糊。3 . 表述观点和理由阐释之间,存在不合理,前后矛盾的逻辑问题。4 . 阐释理由反复说,但答题维度单一,视野不够宽阔,合理但显得不够充分。答案示例一:同意。理由:楚王昏耳贵懦弱,楚国被一些毫无政治远见、只知苟安享乐的佞臣把持,在 “ 方正不容”的政治环境中,屈原执着地追求美政与美德,并不断直言讽谏。因此,被嫉妒、被打压、被罢黜、被流放是不可避免的,即 屈 原 “ 被动”的命运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结果。【 评分说明】本示例, “ 同意的理

5、由”包括时代的环境特点和屈原的个人追求两个方面。一个方面,2 分。学生答案,视理由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给分。答案示例二:不同意。理由:屈 原 所 谓 “ 被动”的人生,恰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因为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如渔父所说“ 不凝滞于物 ”。正如司马迁所说“ 游诸侯,何国不容”?屈原最终自沉于汩罗江,其实是以悲剧形式表达对理想的忠贞,体现了个人选择的主动性。【 评分说明】本示例, “ 不同意的理由”包括屈原的政治生涯与生命终结两个角度。一个角度,2 分。学生答案,视理由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给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 7-10题 。 ( 共 12分 )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

6、范蠡、计然。计然曰: 知斗则修备, 时用则知物, 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故岁在金,穰 ;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果,二十病农 , 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 平果齐物, 关市不乏, 治国之道也。 积著之理, 务完物,无 息 币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 敢 居 贵 。论其有馀不足, 则知贵贱。 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 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

7、喟然而叹曰: 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鸥夷子皮 ,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后年衰老而听子孙, 子孙修业而息之, 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子赣。 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糟,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由此观之,贤人深

8、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 安归乎?归于富厚也。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是故本富 为 上 , 末 富 次 之 , 奸富最下。无岩处奇士之行, 而长贫 贱 , 好 语 仁 义 , 亦足羞也。( 取 材 于 史记货殖列传)注释:意思是,懂得战斗的人总是平时就做好准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贷物。善于将时与用这二者相对照,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清楚。 穰 :丰收。下句的 毁指歉收。 意 思 是 ,出售粮食,每斗价格二十钱,农民就会受到伤害。 下句的 末 , 指商人 上 : 指粮价上限。 积 著 : 积贮, 储存。 无 息 币 :不要贮藏劣质的商品。

9、无敢居贵:不要冒险囤居以求高价。 鸣(c h i)夷子皮:范蠡自取的名号。 子 赣 :即子贡,姓端木,名赐。意思是,忠于信仰、坚守原则、隐居在岩穴中追求高远名声的人。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厚赂战士 赂:赏赐财物B.适齐为聘夷子皮 适:至 !J ,去C.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致:送出D. 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抗:对等8.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 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B .以物相贸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五代史伶官传序 )C.之陶为朱公 七十子之徒D.能择人而任时 渔父见而问之日( 屈原列传)9.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10、,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干旱时就准备船以待水涝, 水涝时就准备车以待干旱, 这是做事情的一般规律B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货物贵到极点时便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贱到极点时便要及时买人,视如珠宝C.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范蠡的子孙研习学业而停止经商, 于是积累到巨万家财便止步了D.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让孔子名扬天下的原因, 是财产富厚的子贡在不断地辅助他啊10.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计然从物之理、治国之道、积著之理三个方面献策,终使越国富强,战胜了吴国。B. 范蠡原与计然共同辅佐句践,离开越国后他使用计然之策,开始了家

11、庭致富之路。C. 孔子的弟子中,子贡富有,原宪贫穷,文章在对比中赞扬了原宪安贫乐道的节操。D. 本文名为传记,实则借助叙事传达对于财富积累的看法,显示出作者的独特思考。1 L文章提及了 富与德 的关系,请从中找出两点,用自己的话作答。(4分)做题过程:1. 借 助9题疏通文意,借 助10题概括段意和文意,判断对错,筛 选11题昔 者 ( 过去)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 ZH, BD),乃 ( 就 )用 ( 任用)范蠡、计然。计然日:“ 知 斗 则 ( 就 ) 修备,时 用 则 ( 才)知 物 ( 懂得商品货物),二 者 形 ( 对照)则 ( 那么)万货之情可得而 观 已 。故 ( 所以)岁在金,

12、穰 ( 丰收 );水,毁 ( 歉收);木,饥;火,旱。旱 则 资 ( 准备)舟,水 则 资 ( 准备)车,物之理( 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PD)。六岁穰, 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 果 ( 出售粮食的价钱),二 十 病 ( 伤害) 农 , 九 十 病 末 ( 商人)。末病则财不出,农 病 则草不辟( 开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 ( 平,使动,使粮食平价出售)祟齐物 ( 齐,使动,使保持物价均衡 ),关 市 不 乏 ( 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治国之道也。和著之理,务 ( 务求)完物,无息币 。以 ( 介词,用) 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切忌冒险囤

13、居以求高价) 。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 返归)贱,贱下极则反贵。贵 出 ( 卖出)如 ( 像 )粪 土(ZH),贱 取 ( 买入)如珠玉。财 币 欲 其 行 ( 流通)如工像上流水。” 修 ( 治理)之十年,国富,厚 赂 ( 赏奖励)战士,士 赴 ( 冲锋陷阵)矢石( 名词作动词,箭射石击),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 兵 ( 耀武扬威)中 国 ( 古今异义,中原),称号 五霸 。范 蠡 既 ( 已经)雪会稽之耻,乃 ( 便 )喟然而叹曰: 计然之策( 策略)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古今异义,实现了愿望)。既 ( 既然)已 施 ( 施用)于 国 ( 治国),吾欲用之家。 乃 ( 便 )

14、乘扁舟浮于 江 湖 ( ZH), 变名易姓,适 ( 到)齐 为 鸥 夷 子 皮 , 之 ( 到)陶为朱公。朱 公 以 为 ( 认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 物 所 交 易 ( 交易货物的好地方)也。乃 ( 于是)治 产 积 居 ( 储存货物),与时逐( 看准时机买进卖出)而不责于人。故 ( 所以)善治生者,能择人而 任 时 ( 把握时机)。十九年之中三致( 赚得)千金,再 ( 两次)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 所 谓 ( 所说的)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 听 ( 听凭)子孙,子 孙 修 ( 继承)业 而 息 ( 发展)之,遂 至 ( 积聚)巨万。故 ( 所以)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子赣 既学于仲尼,

15、退 而 仕 ( 名词作动词,做官)于 卫( ZH),废 著 鬻 财 ( 经商)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 最 为 饶 益 ( 最为富有)。原 宪 不 厌 ( 古今异义,吃不饱)糟糠,匿 ( 隐居)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 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束 帛 之 币 ( 古今异义,厚礼)以 ( 来) 聘 享 ( 访问、馈赠) 诸侯,所 至 ( 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 对等)礼。夫使孔子名布扬( 传布传扬)于天 下 者 ( 的原因),子 贡 先 后 之 ( 辅 助 , 为 他 )也( PD)。此所谓得 势 ( 得到形势的帮助)而 益 彰 ( 名声更加显著)者乎?由此观之,贤人深谋于廊庙

16、( ZH),论 议 朝 廷( ZH+SL),守信死 节 ( 为动,为节义而死)隐居岩穴之士设( 追求)为名高者 安归( 根本目的在哪里)乎?归 ( 最终为了)于富厚也。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是 故 ( 所以)本 富 为 上 ( 以农业致富为上等),末 富 次 之 ( 以商业致富次之),奸富最下( 以奸猾致富最卑鄙)。无岩处奇士( 隐士)之行,而长贫贱,好 语 ( 侈谈)仁义,亦 足 羞 ( 够可耻)也。( 取 材 于 史记货殖列传2. 借 助 9 题疏通文意,判断对错,C 息,发展借 助 10题概括段意和文意,判断对错,C 没有赞扬了原宪安贫乐道的节操,错误理解作者用意。11题筛选

17、:富好行其德者也。是 故 ( 所以)本 富 为 上 ( 以农业致富为上等),末 富 次 之 ( 以商业致富次之),奸富最下( 以奸猾致富最卑鄙)。无岩处奇士( 隐士)之行,而长贫贱,好 语 ( 侈谈)仁义,亦 足 羞 ( 够可耻)也。典型问题:1 . 审题有误,没 有 看 到 “ 富与德”的要求,答案偏离;没有看到 “自己的话”,只写原句。2 . 没有依据文章内容要点, 而是自己阐释对“ 富与德” 的关系。3 . 没有看懂原文,将一些无关句子错误理解为“ 富与德”的关系。4 . 没有看懂事例要说明的观点,生 硬 扯 出 “ 富与德”的关系。5 . 找到部分相关表述句子, 反复说, 只是一个维度

18、, 不够完整。11. ( 4 分)参考答案:富人容易做仁德之事。以奸猾致富最为卑鄙。( 答“ 凭农业致富最为可贵” 亦可。 )没有隐士的操行, 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还侈谈仁义, 是可耻的。【 评分说明】一点,2 分;答出任意两点,4 分。每点视内容合理程度,给 1 分 或 2 分。3. 最后处理7 题 和 8 题,代入原文,仔细判断7 题C 赚得 8 题 B 以 ( 介词,用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过去越王句践被吴兵围困在会稽山上,就任用了范蠡、计然。计然说: “ 懂得战斗的人总是平时就做好准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

19、楚。所以,岁 星 在 金 ( 西方)时,这年就要丰收; 岁 星 在 水 ( 北方)时,这年就歉收; 岁 星 在 木 ( 东方)时,这年就饥荒; 岁 星 在 火 ( 南方)时,这年就干旱。干旱的年头,要准备船只以防备发大水; 发大水的年头,要准备车辆以防备大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说来,六年一丰收,接着就会有六年干旱,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出售粮食的价钱,如果降到每斗二十钱,就要伤害到农民; 如果涨到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 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 农民受伤害,田地就不能得到开辟。粮价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粮食平价出售,保持物

20、价均衡,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至于存储货物,应当务求货物的完好,不要储藏劣质的商品。买卖货物,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留,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 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 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像对待粪土一样及时卖出; 当货物贱到极点时, 要像对待珍宝一样及时买入。 要使货物像流水那样流通起来。”句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于是重赏奖励士兵,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得到了水喝一样,于是报仇雪耻,灭掉了吴国,并且在中原耀武扬威,号 称 “ 五霸”之一。范蠡辅佐句践洗雪了

21、会稽被困之耻之后, 便长叹道: “ 计然有七条策略,越王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 我要把它用在发家上。” 于是, 他便乘着小船在江湖上漫游,改名换姓, 到了齐国改名叫鹉夷子皮, 到了宋国的陶邑改名叫朱公。他认为陶邑地处天下中心,与各地诸侯国四通八达,是交易货物的好地方。于是在这里治理产业,储存货物,看准时机买进卖出,不责求人力。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能够不靠人力而把握时机。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家财,两次把这些家产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富人容易做仁德之事”吧 !后来范蠡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经营,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于是

22、积聚了上亿家产。所以人们谈论富豪时,都会说陶朱公。子贡在孔子那里学习之后,到卫国做官,他囤积货物,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孔门七十多个学生中,子贡最为富有。原宪穷得连糟糠都吃不饱,隐居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子贡却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所到之处,诸侯国君没有不与他分庭抗礼的。使孔子得以名扬天下的原因,是子贡为他活动的结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得到势力的帮助而使名声更加显著”吧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达官贵人们在朝廷上运筹决策,在朝廷上讨论国家大政,和坚守原则为节义而死的隐士们追求高远的名声,他们的根本目的在哪里呢?最终是为了富贵。追求富贵,是人的本性,是不用学习就想追求的。所以,以农业致富为上等,以商业致富次之,以奸猾致富最卑鄙。如果没有隐士的操行,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还侈谈仁义,这种人也够可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