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8741821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结结 题题 报报 告告课题主持人:杨梅课题主持人单位:赣榆县门河中学【内容摘要】 我们教学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生成资源,怎样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成了教师亟需必须面对的现实,同时也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当前,国内外对预设与生成有着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对于生成资源有效处理策略的的研究尤其是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处理研究还比较欠缺, 本课题组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验, 专门展开对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处理策略的行动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生成资源 有效利用 策略一、课题的立项背景一、课题的立项背景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改革实验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了学生的存在方式,体现了学生的生命价值,因而,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困惑,补充别人的意见,评价别人的言行,甚至有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激烈的争论和辩驳。这些生成无疑都是宝贵的资源。可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线教师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资源的价值提升不足,诸如有些教师局限于预设,听而不闻;有些教师一味称好,不加梳理;有些教师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有些教师缺乏方法,事倍功半;更有甚者引导不当,偏离教学。这种对学生资源的浪费,实在是很可惜的。

3、课堂上出现的教师意想不到的变化和突发的教学事件,需要教师具有及时敏锐地反应、适当有效地调整、灵活机智地引导等综合能力,将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现场开发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调整为新的有效的教学环节。 这是对教师智慧的挑战。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我校“十二五”课题将研究课堂生成,语文组申请了市教科所十二五课题,市教育学会课题,更广泛、更现实地关注和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教师在科研中更快更好地成长,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综合各类文献和资料,我们发现对于预设与生成关系、有效促进生成等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研究,但对课堂生成资源处理策略的具体化研究比较欠缺。因此,研究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

4、略势在必行,我们课题选择了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研究,小切口,大意义。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非预设生成” 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 学生提供的材料、 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论,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的生成。“初中语文非预设性生成资源” 是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的有效利用。它通常包括学生提出的疑惑、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甚至学生出现的错误等。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 就是研究教师如何利用课堂中一系列非预设之外的生成性的东西,构成动态课堂,从

5、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原则及研究后达成的目标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原则及研究后达成的目标研究的理论依据:1.叶澜教授的动态生成理论叶澜教授指出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她认为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她还指出: “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

6、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2. 新课程相关理论新课标强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一新的理念说明: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语文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语文知识的活动。3. G齐莫尔的“冲突”与“合作”观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德国社会学家 G齐莫尔指出:在社会交往的诸多形式中,“冲突”与“合作”是两种最值得关注的形式。在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合作中都存在社会冲突,完全和谐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不存在冲突的群体

7、即使存在,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以齐莫尔的观点审视课堂教学行动,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交往冲突是课堂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师生、生生课堂交往的一种基本互动形式。4. 唐纳德舍恩提出“反思性实践家”的概念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哲学家唐纳德舍恩提出“反思性实践家”的概念,为我们反思教师形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教师也只有在平常的教育生活中敏锐地发现并反思这些很容易被忽视的生成资源, 如果在获得经验的同时能坚持自觉反思,那么他的发展就不是一种短期的或阶段性的,而是一种终身可持续的发展过程。5.教育的复杂性或教育具有非确定性特点。弗洛伊德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可能做好的,那就是

8、教育、管理和精神分析。意思是要将它们纳入预定的框架中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也是说它们具有非线性关系或非确定性特点。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同样是具有复杂性或非确定性特点,研究好这个课题一定会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原则:语文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高效性原则、面向全体原则。达成的目标:通过对如何捕捉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 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特点和种类、 如何处理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几大方面内容的研究,我们达到了如下的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生成意识,能够敏捷地捕捉到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能整理、概括出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基本类型,为教师采取

9、的处理策略提供事实依据。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2、通过课题研究,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出并优化教师处理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策略,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 具有推广价值的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处理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提高。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通过研究本课题, 我们让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功用,借助课堂生成性资源这一平台,充

10、分的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展示了我们教师的风采,让生成性资源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四、课题的研究过程课题从 20XX 年 1 月开始至 20XX 年 12 月结题, 本来计划 20XX 年底结题, 结果因为中间主持人工作调动等原因,推迟了一年结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分为计划、实施、总结、推广四个阶段。1课题准备阶段(20XX 年 1 月20XX 年月 8 月)负责人:课题主持人20XX 年 1 月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20XX年 4 月我们召开会议,确定课题名称,明确研究方向;20XX 年 6 月课题组再次召开会议,审核课题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上交课题申报立项:

11、20XX 年 8 月立项成功。20XX 年 8 月我们开会,转达立项通知,布置分工任务。这期间主要做的工作是调查现状, 我们结合调查问卷和平时观察,了解到在处理课堂的即时生成资源时,有的教师缺少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的技巧,以致在追求生成的精彩或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成中迷失了方向, 出现了教与学失衡的现象:比如教师处理生成的手段比较单一,脱离教学目标、过度游离于无关的生成等;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热情,学习兴趣低下,学习信心不足等等。然后提出设想。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资源,如何冷静处理,有效利用,并转化成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资源?课题组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实验, 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切实改进教师的

12、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益。围绕这样的设想,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生成资源是有效的?如何促使学生有效的生成?怎样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于是我们首先展开了理论学习, 课题组每个成员两篇读书笔记。2课题实施阶段(20XX 年 9 月20XX 年 9 月)全体课题组成员(1)全体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课题实验活动。落实子课题承担情况。各子课题有专人负责。三个子课题分别是: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捕捉; 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的处理策略。在研究中,课题组定期开会,多次探讨,逐个上阵,寻求策略,巧促生成。开出了许多带着研究性的主

13、题式研讨课。20XX 年 12 月 14 日,韦方利上一节研讨课;周芹上一节研讨课。20XX 年 4 月 5 日,举行了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课题组有了初步收获,小结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2)组织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形成课题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根据前继得到的素材初步制定教师处理课堂动态生成信息的策略, 并在理论上加以推敲。初步形成文字形式的教师处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策略。杨梅写成文献综述一篇,在片内交流收到好评。20XX 年 6 月 5 日,课题组进行了案例撰写的培训专题会议。2018 年 8 月 27 日,召开主题会议:作文课如何利用课堂生成。20XX 年

14、 10 月 22 日,杨梅在赣榆县青蓝课程中执教县级公开课一节。对子课题实施动态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各子课题组写出初期研究报告。开展课例研究,具体操作:收集师生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因素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索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评价策略,建构合理的评价机制,完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找到成功的地方,也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不断改善自己的研究过程,完成中期小结。(3)再实践阶段:一是做好部分子课题结题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写出研究论文,投递学术刊物发表,或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交流,听取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二是对一部分子课题继续加强研究,使课题

15、向纵深领域发展,充实课题的理论研究力量。 在前期的讨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生成资源的处理策略上。生成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预设之中的生成;另一类则是意料之外的生成。预设内生成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而不少有价值的生成往往是对预设的背离、反叛、否定,还有一些则是随机偶发的神来之笔,这一类生成就是非预设性的生成。针对这两类不同的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课堂组老师尝试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寻找课前预设的“疑点”、学生讨论的“焦点”、课堂生成的“亮点”,并对这些“点”进行分析,不断反思,总结教训,积

16、累经验,从而促使自己形成对生成资源利用策略的新认识。韦方利老师发表论文父亲为什么买橘子在中学语文教学,杨梅老师撰写的从错误堆里找宝贝获得县级论文比赛二等奖。在每一次磨课活动中,课题组进行分工合作,课前,执教的老师介绍自己的课堂预设。并请听课的老师就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有效性、学生活动的必要性、预设目标的达成进行观察。听课的老师分别记录教学内容、师生相互之间的沟通等现场情景和教师对典型的生成事件的处理方式。 对课堂教学过程及其伴随情景作整体的、详细的、动态的、深厚的描述,并在课后,听课老师从多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从生成资源有效利用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建议。韦方利老师撰写的案例获得市级

17、二等奖。第三,坚持教学反思。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反思尤为关键。教研课后,上课老师针对自身提问、 学生生成点、 语言训练点等方面, 或撰写案例、 或备注书本、或修改教案,进行深入地探究。教师于反思中产生疑问,又于反思中获得思考,在这良性循环的过程中,积累了对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策略的点滴感悟。周芹撰写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探索探究发表于现代语文20XX 年 7 月中旬刊;撰写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周芹发表于快乐阅读20XX 年上旬刊。3课题结题阶段(20XX 年 10 月11 月)负责人:组长、课题主持人我们主要是分析研究过程、搞好后期补试、总结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有

18、相关负责人完成相关个案, 主持人和课题组长积累分析、 汇编典型个案集。六、课题研究的结论及成果(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本课题力求小切口的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生成并非都是事先可预设的,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非预设性生成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它们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本课题研究的指向是非预设性生成,在面对这些资源时,更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策略真诚应对。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策略:策略一:以退为进,伺机而动。劳伦斯斯滕豪斯说:“当课堂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的原则。” 课堂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非预设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时教

19、师加入争议的任一方,都会导致结果的倾向,与另一方形成对立。而一旦师生处于争论状态,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动态不生成”的状态。面对这一生成资源,采取“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将达到有效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策略二:点拨引导,推波助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能中断、流失,将会导致课堂的缺憾。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思考

20、,就能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策略三:直面生成,点化归真。语文教学需要预设,但课堂上,即使是作了充分的预设,还是不能保证学生全部出现预约的生成,如果两者发生偏差时,只能让位于学生的生成,因为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 在面临这样的局面时, 教师不能死守预设的教学流程,而应直面生成,带领学生化解生成,重新自信地进入预设的教学流程。策略四:将错就错 ,因势利导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小错误, 是基于某种片面认识而做出的认定,其中包含着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因此,它是一种教学资源。这些错误是美丽的,它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和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所以应该允许、包容、接纳。面对错误性资源,有时要将错就错,积极跟进,开发价

21、值,有效利用。策略五:另辟蹊径, 巧妙变通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以后,常常会在学生中出现“冷场”、“分歧”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巧妙变通,确保教学流程畅通无阻。在教学中遇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非生成性资源时, 教师应适时了解、 鼓励学生, 并变换角度启发, 把学生从 “尴尬处”解救出来。(二)课题研究的初步效应1、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通过近三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 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凸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相生。(1)学生的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本课题的研究给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给予了

22、他们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个性张扬,乐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在对话中感悟层次化的讨论,在探究中发展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以往的语文课堂中, 学生基本上是紧跟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的,尽管有时表现出积极认真的一面,但实际的学习行为是十分被动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对待语文课堂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 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并能不断提升感悟层次的讨论,实现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学习兴趣与成绩明显提高。过

23、去的语文学习有着繁重的语文学习任务, 许多学生在高压下, 进行枯燥的”读背抄默”等活动。长期的机械运作,使得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改变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以“开放”、 “民主”为主要思想,灵活运用“合作式”、 “质疑式”、 “对话式” 等多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开辟学生思考的时空, 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 其次将即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 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如今,许多学生从过去的不情愿学习、厌烦作业、畏惧考试等,转变为喜欢学习, 主

24、动花时间、 花精力完成作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教师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使组内老师加深了对“课堂生成”本质的理解,并理论联系实践, 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中, 教师的心态发生了良性变化,专业素养也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面对预料外的生成,一开始,教师会出现一瞬间的慌张、失神,或牵强地引向自己的预案。面对这一现状,课题组成员不断实践反思、讨论总结,课题组结合县“教学联片”上了多节课题研讨课。由沈明明老师执教的爱莲说和杨梅老师执教的给平凡的生活点睛均受到同行的好评。成员们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纷纷在县市获奖。课题研究的后期,教师课堂的应变能力明显提高,对于课堂教学的

25、把握更加游刃有余,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发展。2、建构了多元互动的教研模式(1)倡导自我反思,积极提高应对生成的能力。我们统一了案例反思的格式,目的是强化对教学实况的记录、思考解决方案、提升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学生生成的火花, 生成的情景条件和应对策略为今后教学拓展了思路, 提供了方法。(2)积极创建多元互动的教研模式。我们一直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课程改革”和”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关注教学研究相关的各个要素,包括学生、教师的相互作用,其互动方式是网状联系。3、形成“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教学观(1)构建了师生交往,共同对话,动态的教学本质观。我们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

26、系,而是“我你”关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2)构建了失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我们追求并建立的教学过程,就不再是永远的平衡,而是失衡再平衡;不再是一味的有序,而是无序中的有序。还教学过程其本来面目,即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性的。(三)成果表现形式1.实践成果课题主持人杨梅执教县级公开课两节:20XX 年 10 月执教作文公开课给平凡的生活点睛一节;20XX 年 12 月执教片教研活动公开课一节。有关非预设案例集锦一册。2.理论成果课题主持人杨梅论文发表四篇:(1)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七年级学生语文

27、课外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20XX 年 9 月发表在考试周刊20XX 年第 76 期;(1)主持人撰写的教学设计夏20XX 年 2 月发表在快乐阅读杂志 20XX年 2 月下旬刊;20XX 年 1 月发表作文精批巧阅的策略在新语文学习第1期上;20XX 年 5 月发表活用生成资源,构建动态课堂在中学语文第 5期下旬刊(2013 第 15 期)。课题主持人杨梅论文获奖三篇:20XX 年 12 月巧用课文教作文获得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20XX 年 12 月论文优化课外预习 构建高效课堂在师陶杯征文竞赛中获省级三等奖,20XX 年 6 月初中语文课堂非预设生成性资源运用的几点研究获得省级二等奖。课

28、题组长发表论文两篇,20XX 年 11 月教师备课要真诚合作发表在新课程导学;20XX 年 3 月心理学原理在教学减负增效中的应用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其他课题组成员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 韦方利撰写的父亲为什么买的是橘子发表于中学教学参考20XX 年 11 月(年第 31 期 总第 175 期);教学案例小石潭记作文在连云港市20XX 年优秀教学案例中获二等奖;20XX 年 1 月获第六届江苏省中小学生诗歌竞赛优秀指导奖;周芹撰写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探索探究发表于现代语文20XX 年 7 月中旬刊;撰写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发表于快乐阅读 20XX 年上旬刊,在20

29、XX 年 1 月获第六届江苏省中小学生诗歌竞赛优秀指导奖;在 20XX 年全市中小学生“我身边的雷锋故事”主题读书征文评比中,指导学生的征文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尹彦杰论文激情互动,撞击阅读精彩获得市级二等奖,沈明明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还有其他论文若干。九、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课题研究三年来, 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我们知道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1.课堂生成资源的多变性、 复杂性,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丰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实践智慧,是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保障,我们必须加强课后的反思,经常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才能不断加厚自身的

30、专业底蕴,不断锤炼和提高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2.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追求热闹场面, 要以高质量的问题来激活学生高质量的思维。这就有赖于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研究与调控,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学习环境、学习心态的研究与设计。正因如此,教师才具有“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将表现为高效的“引导”功能。3.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 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 并对生成的信息进行选择、 整合与提炼,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机智和灵活调控能力。4.语文的学科特点, 同时也决定了本课题研究的一些局限性。比如本课题所阐述的策略多为课题组成员的经验总结,案例描述与陈述性的语言居多,严密的逻辑分析偏少。另外,本课题正处于结题初期,如何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个体,进行有效指导,尚待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