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8737344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3.1 概念概念一、本构关系一、本构关系一、本构关系一、本构关系 本构关系是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本构关系是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本构关系是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本构关系是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 “应力应力应力应力应变应变应变应变” ”关关关关系。系。系。系。 1.1.弹性本构关系弹性本构关系弹性本构关系弹性本构关系 即当岩石在外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处于弹性变形即当岩石在外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时的本构关系。阶段时的本构关系。2.2.塑性本构关系塑性本构关系塑性本构关系塑性本构关系 即当岩石在外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处于塑性变形即当岩石在外

2、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处于塑性变形阶段时的本构关系。阶段时的本构关系。7/26/202413.3.流变本构关系流变本构关系流变本构关系流变本构关系 如果岩石在外载荷不变的条件下,岩石的应变或应如果岩石在外载荷不变的条件下,岩石的应变或应如果岩石在外载荷不变的条件下,岩石的应变或应如果岩石在外载荷不变的条件下,岩石的应变或应力还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岩石具有流变性,此时力还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岩石具有流变性,此时力还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岩石具有流变性,此时力还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岩石具有流变性,此时的本构关系称为岩石的流变本构关系。的本构关系称为岩石的流变本构关系。的本构关系称为岩石的流变本构关系。

3、的本构关系称为岩石的流变本构关系。二、强度理论二、强度理论二、强度理论二、强度理论 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态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态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态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 岩石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岩石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岩石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岩石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变形性质变形性质变形性质变形性质和和和和强度性质强度性质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两类,两类,两类,两类,变形性质主要通过本构关系来

4、反映,而强度性质则变形性质主要通过本构关系来反映,而强度性质则变形性质主要通过本构关系来反映,而强度性质则变形性质主要通过本构关系来反映,而强度性质则主要通过强度准则来反映。主要通过强度准则来反映。主要通过强度准则来反映。主要通过强度准则来反映。 7/26/202423.2 岩石的弹性本构关系岩石的弹性本构关系一、岩石弹性问题的求解步骤一、岩石弹性问题的求解步骤1.1.平衡微分方程平衡微分方程平衡微分方程平衡微分方程7/26/202432.几何方程几何方程 3.3.物理方程(弹性本构关系)物理方程(弹性本构关系)物理方程(弹性本构关系)物理方程(弹性本构关系) 7/26/202444.4.边界

5、条件边界条件边界条件边界条件 (1 1)位移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2 2)应力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3 3)混合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7/26/20245(在(在(在(在 上)上)上)上) (在(在(在(在 上)上)上)上) 3.4 岩石流变理论岩石流变理论3.4.1概念概念一、流变现象一、流变现象一、流变现象一、流变现象 1.1.流变现象:材料变形过程中具有时间效应流变现象:材料变形过程中具有时间效应流变现象:材料变形过程中具有时间效应流变现象:材料变形过程中具有时间效应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2

6、. 2. 流变性质:是指材料的应力流变性质:是指材料的应力流变性质:是指材料的应力流变性质:是指材料的应力- -应变关系与时应变关系与时应变关系与时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间因素有关的性质。间因素有关的性质。间因素有关的性质。3.3.岩石的流变包括岩石的流变包括岩石的流变包括岩石的流变包括蠕变蠕变蠕变蠕变、松弛松弛松弛松弛和和和和弹性后效弹性后效弹性后效弹性后效。 7/26/202464.4.蠕变:是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蠕变:是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蠕变:是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蠕变:是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现象。而增长的现象。而增长的现象。而增

7、长的现象。 5.5.松弛:是当应变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松弛:是当应变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松弛:是当应变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松弛:是当应变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减小的现象。减小的现象。减小的现象。6.6.弹性后效:是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弹性后效:是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弹性后效:是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弹性后效:是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于应力的现象。于应力的现象。于应力的现象。7.7.粘性流动:即蠕变一段时间后卸载,部分应粘性流动:即蠕变一段时间后卸载,部分应粘性流动:即蠕变一段时间后卸载,部分应粘性流动:即蠕变一段时间后卸载,部分应变永

8、久不恢复的现象。变永久不恢复的现象。变永久不恢复的现象。变永久不恢复的现象。7/26/20247二、研究蠕变的意义二、研究蠕变的意义1.1.中硬以下岩石及软岩中开挖的地下工程,大中硬以下岩石及软岩中开挖的地下工程,大中硬以下岩石及软岩中开挖的地下工程,大中硬以下岩石及软岩中开挖的地下工程,大都需要经过半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变形才能稳都需要经过半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变形才能稳都需要经过半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变形才能稳都需要经过半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变形才能稳定,或处于无休止的变形状态,直至破坏失定,或处于无休止的变形状态,直至破坏失定,或处于无休止的变形状态,直至破坏失定,或处于无休止的变形状态,直至破坏失稳。

9、稳。稳。稳。2.2.解决地下工程的设计和维护问题。解决地下工程的设计和维护问题。解决地下工程的设计和维护问题。解决地下工程的设计和维护问题。 7/26/20248三、蠕变的三个阶段三、蠕变的三个阶段三、蠕变的三个阶段三、蠕变的三个阶段 如图如图3-13-1中的中的abcdabcd曲线所示,曲线所示,蠕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蠕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1.第一蠕变阶段:如曲线中第一蠕变阶段:如曲线中abab段段所示,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所示,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故称为减速蠕变阶段或初始小,故称为减速蠕变阶段或初始蠕变阶段;蠕变阶段;2.2.第二蠕变阶段:如曲线中第二蠕变阶段:如曲线中bc

10、bc段所示,应变速率保持不段所示,应变速率保持不变,故称为等速蠕变阶段;变,故称为等速蠕变阶段;3.3.第三蠕变阶段:如曲线中第三蠕变阶段:如曲线中cdcd段所示,应变速率迅速增段所示,应变速率迅速增加直到岩石破坏,故称为加速蠕变阶段。加直到岩石破坏,故称为加速蠕变阶段。 7/26/20249dcbat0图图3-1 岩石蠕变曲线岩石蠕变曲线 四、岩石的长期强度四、岩石的长期强度 当岩石的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蠕变向不当岩石的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蠕变向不当岩石的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蠕变向不当岩石的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蠕变向不稳定蠕变发展;当岩石的应力小于该临界值稳定蠕变发展;当岩石的应力小

11、于该临界值稳定蠕变发展;当岩石的应力小于该临界值稳定蠕变发展;当岩石的应力小于该临界值时,蠕变按稳定蠕变发展。通常称此临界应时,蠕变按稳定蠕变发展。通常称此临界应时,蠕变按稳定蠕变发展。通常称此临界应时,蠕变按稳定蠕变发展。通常称此临界应力为岩石的长期强度。力为岩石的长期强度。力为岩石的长期强度。力为岩石的长期强度。7/26/2024103.4.2 流变模型理论流变模型理论一、流变性一、流变性一、流变性一、流变性 研究岩石在流变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时间的研究岩石在流变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应力、应变和时间组成的流关系。主要是通过应力、应变和时间组成的流变方程来表示。变方程来

12、表示。二、流变方程二、流变方程二、流变方程二、流变方程 主要包括本构方程、蠕变方程和松弛方程。主要包括本构方程、蠕变方程和松弛方程。 1.1.经验方程法经验方程法经验方程法经验方程法 根据岩石蠕变试验结果,由数理统计学的回根据岩石蠕变试验结果,由数理统计学的回根据岩石蠕变试验结果,由数理统计学的回根据岩石蠕变试验结果,由数理统计学的回归拟合方法建立的方程。通常形式为:归拟合方法建立的方程。通常形式为:归拟合方法建立的方程。通常形式为:归拟合方法建立的方程。通常形式为:2.2.微分方程法微分方程法微分方程法微分方程法 将岩石介质理想化,归纳成各种模型,模型将岩石介质理想化,归纳成各种模型,模型将

13、岩石介质理想化,归纳成各种模型,模型将岩石介质理想化,归纳成各种模型,模型可用理想化的具有基本性能(弹性、塑性和可用理想化的具有基本性能(弹性、塑性和可用理想化的具有基本性能(弹性、塑性和可用理想化的具有基本性能(弹性、塑性和粘性)的元件组合而成。通过这些元件不同粘性)的元件组合而成。通过这些元件不同粘性)的元件组合而成。通过这些元件不同粘性)的元件组合而成。通过这些元件不同形式的串联和并联得到一些典型的流变模型形式的串联和并联得到一些典型的流变模型形式的串联和并联得到一些典型的流变模型形式的串联和并联得到一些典型的流变模型体。体。体。体。 7/26/2024123.4.3 3.4.3 基本元

14、件基本元件基本元件基本元件一、弹性元件(虎克体一、弹性元件(虎克体一、弹性元件(虎克体一、弹性元件(虎克体H H) 1. 1.定义定义定义定义 如果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其变形性质完全符合虎克如果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其变形性质完全符合虎克如果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其变形性质完全符合虎克如果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其变形性质完全符合虎克定律,即是一种理想的弹性体,则称此种材料为虎定律,即是一种理想的弹性体,则称此种材料为虎定律,即是一种理想的弹性体,则称此种材料为虎定律,即是一种理想的弹性体,则称此种材料为虎克体,用符号克体,用符号克体,用符号克体,用符号H H代表。代表。代表。代表。 2.2.力学模型力学模型

15、力学模型力学模型7/26/202413图图3-2 虎克体力学模型及其动态虎克体力学模型及其动态3.3.本构方程本构方程本构方程本构方程 4.4.虎克体的性能虎克体的性能虎克体的性能虎克体的性能 (1 1)具有瞬时弹性变形性质,无论载荷大小,只要)具有瞬时弹性变形性质,无论载荷大小,只要)具有瞬时弹性变形性质,无论载荷大小,只要)具有瞬时弹性变形性质,无论载荷大小,只要不为零,就有相应的应变,当为零时,也为零,说不为零,就有相应的应变,当为零时,也为零,说不为零,就有相应的应变,当为零时,也为零,说不为零,就有相应的应变,当为零时,也为零,说明虎克体没有弹性后效,即与时间无关;明虎克体没有弹性后

16、效,即与时间无关;明虎克体没有弹性后效,即与时间无关;明虎克体没有弹性后效,即与时间无关;(2 2)应变恒定时,应力也保持恒定不变,应力不会)应变恒定时,应力也保持恒定不变,应力不会)应变恒定时,应力也保持恒定不变,应力不会)应变恒定时,应力也保持恒定不变,应力不会因时间增长而减小,故无应力松弛性质;因时间增长而减小,故无应力松弛性质;因时间增长而减小,故无应力松弛性质;因时间增长而减小,故无应力松弛性质;(3 3)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也保持不变,即无蠕变)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也保持不变,即无蠕变)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也保持不变,即无蠕变)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也保持不变,即无蠕变性质。性质。性

17、质。性质。 7/26/202414二、塑性元件(库仑体二、塑性元件(库仑体二、塑性元件(库仑体二、塑性元件(库仑体C C C C) 1. 1.定义定义定义定义 当物体所受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便开始产生塑当物体所受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便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即使应力不再增加,变形仍然不断增长,性变形,即使应力不再增加,变形仍然不断增长,具有这一性质的物体为塑性体,用符合具有这一性质的物体为塑性体,用符合Y Y来代表来代表。 2.2.力学模型力学模型力学模型力学模型 7/26/202415图图3-3 塑性体力学模型及其动态塑性体力学模型及其动态3.3.本构方程本构方程本构方程本构方程4. 4. 塑

18、性体的性能塑性体的性能塑性体的性能塑性体的性能(1 1)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时,模型表现)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时,模型表现)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时,模型表现)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时,模型表现为刚形体;为刚形体;为刚形体;为刚形体;(2 2)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大于或等于屈服极限时,模)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大于或等于屈服极限时,模)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大于或等于屈服极限时,模)当物体所受的应力大于或等于屈服极限时,模型表现为理想塑性体,即具有塑性流动的特点。型表现为理想塑性体,即具有塑性流动的特点。型表现为理想塑性体,即具有塑性流动的特点。型表现为理想塑性体,即具有塑性流动的

19、特点。7/26/202416三、粘性元件(牛顿体三、粘性元件(牛顿体三、粘性元件(牛顿体三、粘性元件(牛顿体N N) 1. 1.定义定义定义定义 牛顿流体是一种理想粘性体,即应力与应变速率成牛顿流体是一种理想粘性体,即应力与应变速率成正比,用符号正比,用符号N N表示表示 。 2.2.力学模型力学模型力学模型力学模型 7/26/202417图图3-4 牛顿流体力学模型及其动态牛顿流体力学模型及其动态3.3.本构方程本构方程本构方程本构方程 将(将(5-135-13)式积分,得:)式积分,得:式中:式中:CC积分常数,当时,积分常数,当时,C=0C=0,则:,则:4.牛顿体的性质牛顿体的性质(1

20、 1)从上式可以看出,当)从上式可以看出,当t=0t=0时,时,=0=0。当应力为。当应力为 时,完成其相应的应变需要时间时,完成其相应的应变需要时间 ,说明应变与时,说明应变与时间有关,牛顿体无瞬时变形。间有关,牛顿体无瞬时变形。 7/26/202418或或(2 2)当)当)当)当 时,即时,即时,即时,即 ,积分后得,积分后得,积分后得,积分后得 ,表明,表明,表明,表明除去外力后应变为常数,活塞的位移立即停止,不除去外力后应变为常数,活塞的位移立即停止,不除去外力后应变为常数,活塞的位移立即停止,不除去外力后应变为常数,活塞的位移立即停止,不再恢复,只有再受到相应的压力时,活塞才回到原再

21、恢复,只有再受到相应的压力时,活塞才回到原再恢复,只有再受到相应的压力时,活塞才回到原再恢复,只有再受到相应的压力时,活塞才回到原位。所以牛顿体无弹性后效,有永久形变。位。所以牛顿体无弹性后效,有永久形变。位。所以牛顿体无弹性后效,有永久形变。位。所以牛顿体无弹性后效,有永久形变。(3 3)当应变)当应变)当应变)当应变 时,时,时,时, ,说明当应变保持,说明当应变保持,说明当应变保持,说明当应变保持某一恒定值后,应力为零,即无应力松弛性能。某一恒定值后,应力为零,即无应力松弛性能。某一恒定值后,应力为零,即无应力松弛性能。某一恒定值后,应力为零,即无应力松弛性能。7/26/2024193.

22、4.4 组合流变模型组合流变模型 三种基本元件进行组合时应力、应变的计算规则:三种基本元件进行组合时应力、应变的计算规则:三种基本元件进行组合时应力、应变的计算规则:三种基本元件进行组合时应力、应变的计算规则: 1. 1.串联组合体中各元件的应力相等;应变等于各元件应串联组合体中各元件的应力相等;应变等于各元件应变之和。变之和。 2. 2.并联组合体中各元件的应变相等;应力等于各元件应并联组合体中各元件的应变相等;应力等于各元件应力之和。力之和。5.4.4.1 5.4.4.1 圣维南体(圣维南体(圣维南体(圣维南体(St.V:H-CSt.V:H-C)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

23、模型 7/26/202420图图3-5 圣维南体力学模型圣维南体力学模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 本构图形本构图形本构图形本构图形7/26/202421图图3-6 圣维南体本构关系示意图圣维南体本构关系示意图 三、卸载特性三、卸载特性三、卸载特性三、卸载特性 如在某一时刻卸载,使如在某一时刻卸载,使如在某一时刻卸载,使如在某一时刻卸载,使 ,则弹性变形全部,则弹性变形全部,则弹性变形全部,则弹性变形全部恢复,塑性变形停止,但已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恢复,塑性变形停止,但已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恢复,塑性变形停止,但已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恢复,塑性变形停止,但已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保

24、留。保留。保留。保留。四、圣维南体的特性四、圣维南体的特性 1.1.代表理想弹塑性体,它无蠕变,无松弛也无弹性代表理想弹塑性体,它无蠕变,无松弛也无弹性代表理想弹塑性体,它无蠕变,无松弛也无弹性代表理想弹塑性体,它无蠕变,无松弛也无弹性后效。后效。后效。后效。 2. 2.本构关系与时间本构关系与时间本构关系与时间本构关系与时间t t无关,故不属于流变模型,但无关,故不属于流变模型,但无关,故不属于流变模型,但无关,故不属于流变模型,但它是复合体模型中常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复合体模型中常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复合体模型中常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复合体模型中常见的一个组成部分。7/26/2024

25、223.4.4.23.4.4.2马克斯威尔体(马克斯威尔体(马克斯威尔体(马克斯威尔体(M:H-NM:H-N)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 由串联关系可得:由串联关系可得:由串联关系可得:由串联关系可得: 7/26/202423图图3-7 马克斯威尔体力学模型马克斯威尔体力学模型 由于由于由于由于所以本构方程为:所以本构方程为: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 在恒定载荷在恒定载荷 作用下,作用下, 则则 ,其本构方程,其本构方程可化简为:可化简为:解此微分方程,代入初始条件,得蠕变方程:解此微分方程,代入初始

26、条件,得蠕变方程: 7/26/202424四、松弛方程四、松弛方程四、松弛方程四、松弛方程 当保持当保持 不变时,则有不变时,则有 ,因此本构方程可变为:,因此本构方程可变为:解此方程,代入初始条件,可得松弛方程:解此方程,代入初始条件,可得松弛方程:五、松弛时间五、松弛时间五、松弛时间五、松弛时间 令 ,则上式可变为: 当t=t1时 定义:规定应力降到初始应力的37%时,所需要的时间为松弛时间。7/26/202425六、马克斯威尔体的特性六、马克斯威尔体的特性六、马克斯威尔体的特性六、马克斯威尔体的特性 1.1.具有瞬时变形具有瞬时变形具有瞬时变形具有瞬时变形,并随着时间增长应变逐渐增大,即

27、并随着时间增长应变逐渐增大,即并随着时间增长应变逐渐增大,即并随着时间增长应变逐渐增大,即具有等速蠕变具有等速蠕变具有等速蠕变具有等速蠕变的性质;的性质; 2.2.当应变恒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即当应变恒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即当应变恒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即当应变恒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即马克斯威尔体模型具有松弛效应。马克斯威尔体模型具有松弛效应。马克斯威尔体模型具有松弛效应。马克斯威尔体模型具有松弛效应。 7/26/202426图图3-8 马克斯威尔体的蠕变曲线和松弛曲线马克斯威尔体的蠕变曲线和松弛曲线3.4.4.3 3.4.4.3 开尔文体

28、(开尔文体(开尔文体(开尔文体(K:H/NK:H/N)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 由于二元并联关系可得:由于二元并联关系可得:因此开尔文体的本构方程为:因此开尔文体的本构方程为: 7/26/202427图图3-9 开尔文体力学模型开尔文体力学模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 如果在如果在如果在如果在 时,施加一个不变的应力时,施加一个不变的应力时,施加一个不变的应力时,施加一个不变的应力 后,保持后,保持后,保持后,保持恒定,根据本构方程可得:恒定,根据本构方程可得:恒定,根据本构方程可得:恒定,根据本构

29、方程可得: 解上述微分方程,代入初始条件,可得蠕变方程:解上述微分方程,代入初始条件,可得蠕变方程:解上述微分方程,代入初始条件,可得蠕变方程:解上述微分方程,代入初始条件,可得蠕变方程:四、卸载方程四、卸载方程四、卸载方程四、卸载方程 在在在在 时卸载,即时卸载,即时卸载,即时卸载,即 ,代入本构方程:,代入本构方程:,代入本构方程:,代入本构方程: 7/26/202428解上述微分方程可得:解上述微分方程可得:当当 时,时, ,结合蠕变方程,可得卸载方程,结合蠕变方程,可得卸载方程 :由上两式由上两式 可得如下曲线可得如下曲线 7/26/202429或或 图图3-10 开尔文体蠕变曲线和弹

30、性后效曲线开尔文体蠕变曲线和弹性后效曲线 五、松弛方程五、松弛方程五、松弛方程五、松弛方程 当模型的应变恒定时,即当模型的应变恒定时,即当模型的应变恒定时,即当模型的应变恒定时,即 ,此时的本构,此时的本构,此时的本构,此时的本构方程为:方程为:方程为:方程为: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也保持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也保持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也保持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也保持恒定,并不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即本模型没有应力恒定,并不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即本模型没有应力恒定,并不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即本模型没有应力恒定,并不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31、即本模型没有应力松弛性质。松弛性质。松弛性质。松弛性质。六、开尔文体的特性六、开尔文体的特性 1.1.属于稳定蠕变模型;属于稳定蠕变模型;属于稳定蠕变模型;属于稳定蠕变模型; 2. 2.具有弹性后效性质,没有松弛性质。具有弹性后效性质,没有松弛性质。具有弹性后效性质,没有松弛性质。具有弹性后效性质,没有松弛性质。 7/26/2024303.4.4.4 广义开尔文体(广义广义开尔文体(广义K:H-K)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 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 由于串联有:由于串联有:对于弹簧有:对于弹簧有:对于开尔文体有:对于开尔文体有:7/26/2024

32、31图图3-14 广义开尔文体力学模型广义开尔文体力学模型所以所以所以所以7/26/202432化简上式可得广义开尔文体本构方程:化简上式可得广义开尔文体本构方程: 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 在恒定载荷在恒定载荷 作用下,由于广义开尔文体由弹簧和作用下,由于广义开尔文体由弹簧和开尔文体两部分组成,其蠕变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开尔文体两部分组成,其蠕变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对于弹簧有瞬时变形对于弹簧有瞬时变形 ,对于开尔文体,其蠕变方,对于开尔文体,其蠕变方程为程为 ,可应用叠加法,所以广义开尔,可应用叠加法,所以广义开尔文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的蠕变方程为:文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的蠕

33、变方程为: 7/26/202433四、弹性后效(卸载效应)四、弹性后效(卸载效应)四、弹性后效(卸载效应)四、弹性后效(卸载效应) 如果在如果在 时刻卸载,虎克体产生的弹性变形时刻卸载,虎克体产生的弹性变形 立即立即恢复,但是开尔文体的变形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恢复,但是开尔文体的变形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到零,其卸载方程和开尔文体的卸载方程相能恢复到零,其卸载方程和开尔文体的卸载方程相类似,只是类似,只是 用用 代替即可。代替即可。 其蠕变曲线和弹性后效曲线,如图其蠕变曲线和弹性后效曲线,如图3-153-15所示。所示。 7/26/202434蠕变曲线t0弹性后效图图3-15 广义开尔文体

34、蠕变曲线和卸载曲线广义开尔文体蠕变曲线和卸载曲线3.4.4.5 3.4.4.5 饱依丁饱依丁饱依丁饱依丁- -汤姆逊体(汤姆逊体(汤姆逊体(汤姆逊体(PThPTh:H/MH/M)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 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 本模型是由马克斯威尔体与虎克体并联而成,由并联规则: 7/26/202435图图3-16 饱依丁饱依丁-汤姆逊体力学模型汤姆逊体力学模型 由马克斯威尔体的本构关系可得:由马克斯威尔体的本构关系可得:由虎克体可得:由虎克体可得:即:即:代入化简,即可得到本模型的本构方程:代入化简,即可得到本模型的本构方程: 7/26/20

35、2436则:则: 且有且有 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 当在恒定的应力当在恒定的应力 作用下,此时作用下,此时 ,则本构方,则本构方程变为:程变为: 解上述式微分方程,可得:解上述式微分方程,可得: 从上式分析可以得出:从上式分析可以得出: 1. 1.当 时, ; 2.当 时,可得: 。 7/26/202437 由由1 1、2 2可知上式所表达的蠕变曲线如图可知上式所表达的蠕变曲线如图3-173-17所示,所示,且此蠕变属于稳定蠕变。且此蠕变属于稳定蠕变。四、卸载方程(弹性后效)四、卸载方程(弹性后效)四、卸载方程(弹性后效)四、卸载方程(弹性后效) 若本模型在受恒载若本

36、模型在受恒载 的的 时刻突然卸载,此时产生时刻突然卸载,此时产生的蠕变应变为:的蠕变应变为: 7/26/2024380t图图3-17饱依丁饱依丁-汤姆逊体蠕变曲线汤姆逊体蠕变曲线 为了研究模型卸载后应变变化情况,因此令此时刻为了研究模型卸载后应变变化情况,因此令此时刻为零时刻,即为零时刻,即 ,并且有,并且有 ,根据本构方,根据本构方程可得:程可得: 解上式微分方程可得:解上式微分方程可得: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从上式可以看出:当 时的应变时的应变 ;当;当 时,时, 。应力在。应力在 时刻就已经为零了,而应变时刻就已经为零了,而应变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回零,因而,本模型具有弹性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

37、回零,因而,本模型具有弹性后效性质。后效性质。 7/26/202439五、松弛效应五、松弛效应五、松弛效应五、松弛效应 饱依丁饱依丁- -汤姆逊体是由一个马克斯威尔体和一个虎克汤姆逊体是由一个马克斯威尔体和一个虎克体并联而成,马克斯威尔体具有松弛效应,因此,体并联而成,马克斯威尔体具有松弛效应,因此,如果保持本模型的如果保持本模型的 不变,即不变,即 保持不变,此时保持不变,此时 保持恒定,而保持恒定,而 由于松弛效应而减小,使得由于松弛效应而减小,使得 也减也减小。由此看来,本模型具有松弛性质。小。由此看来,本模型具有松弛性质。 7/26/2024403.4.4.6 四元件组合体四元件组合体

38、伯格斯体伯格斯体 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 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 在推导本构方程时,可将开尔文体在推导本构方程时,可将开尔文体 和马克斯威和马克斯威尔体尔体 看成单个元件,然后应用串联运算规则,看成单个元件,然后应用串联运算规则,即可求出整个模型体的本构方程如下:即可求出整个模型体的本构方程如下: 7/26/202441图图3-21 伯格斯体力学模型伯格斯体力学模型 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 在推导蠕变方程时,也可把开尔文体和马克斯威尔在推导蠕变方程时,也可把开尔文体和马克斯威尔体的蠕变方程进行叠加,就可得出本模型的蠕

39、变方体的蠕变方程进行叠加,就可得出本模型的蠕变方程:程:四、卸载效应四、卸载效应四、卸载效应四、卸载效应 如果在某一时刻如果在某一时刻 卸载,马克斯威尔体的弹簧卸载,马克斯威尔体的弹簧k k2 2产产生瞬时变形生瞬时变形 ,但它的粘性元件,但它的粘性元件 也产生了永久变也产生了永久变形形 ;对于开尔文体卸载后,由于粘性元件;对于开尔文体卸载后,由于粘性元件 的作的作用,使弹簧用,使弹簧 的形变不能马上恢复,而只能经过相的形变不能马上恢复,而只能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使这两个元件的变形得以恢复,当一段时间后,才能使这两个元件的变形得以恢复,因此,这就使本模型具有了弹性后效效应。因此,这就使本模

40、型具有了弹性后效效应。 7/26/202442五、伯格斯体的特性五、伯格斯体的特性五、伯格斯体的特性五、伯格斯体的特性1.1.具有瞬时弹性变形;具有瞬时弹性变形;2.2.具有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弹性后效以及松弛效应具有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弹性后效以及松弛效应等性质;等性质;3.3.比较适合描述软岩的性质。比较适合描述软岩的性质。 7/26/202443卸载曲线蠕变曲线0图图3-22 伯格斯体蠕变和卸载曲线伯格斯体蠕变和卸载曲线 3.4.4.7 3.4.4.7 五元件组合体五元件组合体五元件组合体五元件组合体西原体西原体西原体西原体 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一、力学模型 二、本构方程

41、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二、本构方程 1.本模型在本模型在 时,理想粘塑性体表现为刚体,没时,理想粘塑性体表现为刚体,没有形变。因此,它就是广义开尔文体,它具有瞬时有形变。因此,它就是广义开尔文体,它具有瞬时弹性变形、弹性后效、蠕变和松弛等性质。弹性变形、弹性后效、蠕变和松弛等性质。 2.2.当当 时,它与伯格斯体模型相似,只是应力时,它与伯格斯体模型相似,只是应力要扣除要扣除 即可。因此本模型的本构方程为:即可。因此本模型的本构方程为: 7/26/202444图图3-23 西原体力学模型西原体力学模型 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三、蠕变方程 本模型的蠕变方程也可以应用叠加和变化列出

42、:本模型的蠕变方程也可以应用叠加和变化列出: 7/26/202445四、西原体的特性四、西原体的特性四、西原体的特性四、西原体的特性 1.1.在应力水平较低时具有广义开尔文体的性质,表现在应力水平较低时具有广义开尔文体的性质,表现出稳定蠕变;出稳定蠕变; 2.2.当应力水平超过岩石某一临界值后,理想塑性体的当应力水平超过岩石某一临界值后,理想塑性体的性质以充分表现出来,本模型逐渐转化为不稳定蠕性质以充分表现出来,本模型逐渐转化为不稳定蠕变性质;变性质; 3. 3.本模型比较适合模拟软岩的流变特性。本模型比较适合模拟软岩的流变特性。 7/26/2024463.5 岩石强度理论岩石强度理论3.5.

43、13.5.1概述概述概述概述一、岩石强度理论一、岩石强度理论一、岩石强度理论一、岩石强度理论 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指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下破坏的原因,而建立理论和准则。二、强度准则二、强度准则二、强度准则二、强度准则 岩石在极限应力状态下的应力状态和岩石强度参数之岩石在极限应力状态下的应力状态和岩石强度参数之岩石在极限应力状态下的应力状态和岩石强度参数之岩石在

44、极限应力状态下的应力状态和岩石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间的关系。间的关系。三、应力正负号的规定三、应力正负号的规定三、应力正负号的规定三、应力正负号的规定 1.1.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 2. 2.剪应力使物体产生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剪应力使物体产生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剪应力使物体产生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剪应力使物体产生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3.3.角度以角度以角度以角度以x x轴正向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形成的夹角为正,轴正向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形成的夹角为正,轴正向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形

45、成的夹角为正,轴正向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形成的夹角为正,反之为负。反之为负。反之为负。反之为负。 7/26/202447四、基本应力公式四、基本应力公式四、基本应力公式四、基本应力公式 任意角度截面的应力计算公式任意角度截面的应力计算公式任意角度截面的应力计算公式任意角度截面的应力计算公式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表达式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表达式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表达式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表达式 最大主应力与作用面的夹角最大主应力与作用面的夹角最大主应力与作用面的夹角最大主应力与作用面的夹角7/26/202448图图图图3-25 3-25 二维的应力状态二维的应力状态二维的应力状态二

46、维的应力状态 3.5.2 3.5.2 最大正应力强度理论最大正应力强度理论最大正应力强度理论最大正应力强度理论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 材料破坏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因此,对于材料破坏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因此,对于材料破坏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因此,对于材料破坏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因此,对于作用于岩体的三个主应力作用于岩体的三个主应力作用于岩体的三个主应力作用于岩体的三个主应力 ,只要有一个主应,只要有一个主应,只要有一个主应,只要有一个主应力达到岩体或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或单轴抗拉强度,力达到岩体或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或单轴抗拉强度,力达到岩体或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或单

47、轴抗拉强度,力达到岩体或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或单轴抗拉强度,岩体或岩石就会破坏。岩体或岩石就会破坏。岩体或岩石就会破坏。岩体或岩石就会破坏。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 岩体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岩体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岩体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岩体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强度的泛称。强度的泛称。强度的泛称。强度的泛称。 7/26/202449或或或或 三、应用条件三、应用条件三、应用条件三、应用条件 本理论只适用于岩体单向受力状态或者脆性岩石在本理论只适用于岩体单向受力状态或者脆性岩石在本理论只适用于岩体单向受力状态或者脆性

48、岩石在本理论只适用于岩体单向受力状态或者脆性岩石在二维应力条件下的受力状态,所以对于处于复杂应二维应力条件下的受力状态,所以对于处于复杂应二维应力条件下的受力状态,所以对于处于复杂应二维应力条件下的受力状态,所以对于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中的岩体不宜采用这种强度理论。力状态中的岩体不宜采用这种强度理论。力状态中的岩体不宜采用这种强度理论。力状态中的岩体不宜采用这种强度理论。3.5.3 3.5.3 最大正应变强度理论最大正应变强度理论最大正应变强度理论最大正应变强度理论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 材料破坏取决于最大正应变,材料发生张性破坏的材料破坏取决于最大正应变,材料发生张性破坏的材料破坏取决

49、于最大正应变,材料发生张性破坏的材料破坏取决于最大正应变,材料发生张性破坏的原因是由于其最大正应变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极限应原因是由于其最大正应变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极限应原因是由于其最大正应变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极限应原因是由于其最大正应变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极限应变所致。所以只要岩体中任意一方向的最大正应变变所致。所以只要岩体中任意一方向的最大正应变变所致。所以只要岩体中任意一方向的最大正应变变所致。所以只要岩体中任意一方向的最大正应变达到其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破坏时的应变值时,岩达到其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破坏时的应变值时,岩达到其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破坏时的应变值时,岩达到其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破坏时的应变值时

50、,岩体或岩石就会破坏。体或岩石就会破坏。体或岩石就会破坏。体或岩石就会破坏。 7/26/202450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 式中:式中:式中:式中: 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求出;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求出;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求出;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求出; 由岩体或岩石由岩体或岩石由岩体或岩石由岩体或岩石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试验确定。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试验确定。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试验确定。单轴压缩或单轴拉伸试验确定。 或由广义虎克定律或由广义虎克定律或由广义虎克定律或由广义虎克定律,可写成如下形式:可写成如下形式:可写成如下形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 三个主应力;三

51、个主应力;三个主应力;三个主应力; 岩体泊松比;岩体泊松比;岩体泊松比;岩体泊松比; 泛指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强度。泛指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强度。泛指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强度。泛指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及单轴抗拉强度。(3 3)应用条件)应用条件)应用条件)应用条件 本强度理论只适用于无围压或低围压条件下的脆性本强度理论只适用于无围压或低围压条件下的脆性本强度理论只适用于无围压或低围压条件下的脆性本强度理论只适用于无围压或低围压条件下的脆性岩石或岩体,而不宜用于岩体的塑性变形。岩石或岩体,而不宜用于岩体的塑性变形。岩石或岩体,而不宜用于岩体的塑性变形。岩石或岩体,而不宜用于岩体的塑

52、性变形。 7/26/2024513.5.4 3.5.4 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 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 材料的破坏取决于最大剪应力。即当岩体所承受的材料的破坏取决于最大剪应力。即当岩体所承受的材料的破坏取决于最大剪应力。即当岩体所承受的材料的破坏取决于最大剪应力。即当岩体所承受的最大剪应力达到其极限剪应力时,岩体便发生剪切最大剪应力达到其极限剪应力时,岩体便发生剪切最大剪应力达到其极限剪应力时,岩体便发生剪切最大剪应力达到其极限剪应力时,岩体便发生剪切破坏。破坏。破坏。破坏。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 或者可写成

53、如下解析形式:或者可写成如下解析形式:或者可写成如下解析形式:或者可写成如下解析形式:三、应用条件三、应用条件三、应用条件三、应用条件 本理论比较适合岩体弹塑性分析,但这种强度理论本理论比较适合岩体弹塑性分析,但这种强度理论本理论比较适合岩体弹塑性分析,但这种强度理论本理论比较适合岩体弹塑性分析,但这种强度理论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7/26/202452或或 3.5.5 3.5.5 库仑准则库仑准则库仑准则库仑准则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 岩石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岩石的强度即抗摩擦岩石的破坏主要是剪切

54、破坏。岩石的强度即抗摩擦岩石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岩石的强度即抗摩擦岩石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岩石的强度即抗摩擦强度,等于岩石本身粘结力和剪切面上的法向力产强度,等于岩石本身粘结力和剪切面上的法向力产强度,等于岩石本身粘结力和剪切面上的法向力产强度,等于岩石本身粘结力和剪切面上的法向力产生的摩擦力。生的摩擦力。生的摩擦力。生的摩擦力。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二、强度条件库仑准则的莫尔应力圆库仑准则的莫尔应力圆库仑准则的莫尔应力圆库仑准则的莫尔应力圆直观图解直观图解直观图解直观图解 应力摩尔圆方程应力摩尔圆方程应力摩尔圆方程应力摩尔圆方程 7/26/202453图3-26 坐坐标下下

55、库仑准准则 三、库伦三、库伦三、库伦三、库伦- -摩尔圆的力学意义摩尔圆的力学意义摩尔圆的力学意义摩尔圆的力学意义 1. 1.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落在强度曲线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落在强度曲线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落在强度曲线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落在强度曲线ARAR之下,则说明之下,则说明之下,则说明之下,则说明该点表示的应力还没有达到材料的强度值,故材料该点表示的应力还没有达到材料的强度值,故材料该点表示的应力还没有达到材料的强度值,故材料该点表示的应力还没有达到材料的强度值,故材料不会破坏;不会破坏;不会破坏;不会破坏; 2. 2.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超过了该区域,则说明该点表示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超过了该区域,则说

56、明该点表示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超过了该区域,则说明该点表示如果应力圆上的点超过了该区域,则说明该点表示的应力已超过了材料的强度并发生破坏;的应力已超过了材料的强度并发生破坏;的应力已超过了材料的强度并发生破坏;的应力已超过了材料的强度并发生破坏; 3. 3.如果应力圆正好与强度曲线相切,则说明材料处于如果应力圆正好与强度曲线相切,则说明材料处于如果应力圆正好与强度曲线相切,则说明材料处于如果应力圆正好与强度曲线相切,则说明材料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岩石所产生的剪切破坏将可能在该极限平衡状态,岩石所产生的剪切破坏将可能在该极限平衡状态,岩石所产生的剪切破坏将可能在该极限平衡状态,岩石所产生的剪切破坏将可

57、能在该点所对应的平面上发生。点所对应的平面上发生。点所对应的平面上发生。点所对应的平面上发生。四、定义四、定义四、定义四、定义 破断角是指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剪切面间的夹角破断角是指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剪切面间的夹角破断角是指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剪切面间的夹角破断角是指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剪切面间的夹角。 由图由图由图由图3-263-26可得:可得:可得:可得: 7/26/202454五、一些重要关系五、一些重要关系五、一些重要关系五、一些重要关系 由图由图由图由图3-263-26可知可知可知可知 若用平均主应力若用平均主应力若用平均主应力若用平均主应力 和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 表示

58、,则上式变表示,则上式变表示,则上式变表示,则上式变为:为:为:为: 另外还可以得到:另外还可以得到:另外还可以得到:另外还可以得到: 7/26/202455 若令若令若令若令 ,则极限应力,则极限应力,则极限应力,则极限应力 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即:,即:,即:,即: 利用三角恒等式有:利用三角恒等式有:利用三角恒等式有:利用三角恒等式有: 根据上三式可得:根据上三式可得:根据上三式可得:根据上三式可得: 7/26/2024563.5.6 3.5.6 莫尔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一、实质一、实质一、实质一、实

59、质 材料性质本身也是应力的函数。且指出材料性质本身也是应力的函数。且指出材料性质本身也是应力的函数。且指出材料性质本身也是应力的函数。且指出“ “到极限状态到极限状态到极限状态到极限状态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个取决于正应力与材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个取决于正应力与材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个取决于正应力与材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个取决于正应力与材料性质相关的最大值料性质相关的最大值料性质相关的最大值料性质相关的最大值” ”。可用函数关系表示:。可用函数关系表示:。可用函数关系表示:。可用函数关系表示: 二、函数曲线的力学意义二、函数曲线的力学意义二、函数曲线的力学意义二、函数曲线

60、的力学意义 1. 1.表示对应于各种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莫尔应力圆的表示对应于各种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莫尔应力圆的表示对应于各种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莫尔应力圆的表示对应于各种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莫尔应力圆的包络线,即各破坏莫尔圆的外公切线,称为莫尔强包络线,即各破坏莫尔圆的外公切线,称为莫尔强包络线,即各破坏莫尔圆的外公切线,称为莫尔强包络线,即各破坏莫尔圆的外公切线,称为莫尔强度包络线。度包络线。度包络线。度包络线。所谓莫尔强度包络线就是指由各极限应所谓莫尔强度包络线就是指由各极限应所谓莫尔强度包络线就是指由各极限应所谓莫尔强度包络线就是指由各极限应力圆的破坏点所组成的轨迹线。力圆的破坏点所组成的轨迹线。力

61、圆的破坏点所组成的轨迹线。力圆的破坏点所组成的轨迹线。 7/26/202457 2. 2. 这条曲线可以判断岩石中一点是否发生剪切破坏,这条曲线可以判断岩石中一点是否发生剪切破坏,这条曲线可以判断岩石中一点是否发生剪切破坏,这条曲线可以判断岩石中一点是否发生剪切破坏,如果应力圆与包络线相切或相割,则研究点将产生如果应力圆与包络线相切或相割,则研究点将产生如果应力圆与包络线相切或相割,则研究点将产生如果应力圆与包络线相切或相割,则研究点将产生破坏;如果在包络线下方,则不会产生破坏。破坏;如果在包络线下方,则不会产生破坏。破坏;如果在包络线下方,则不会产生破坏。破坏;如果在包络线下方,则不会产生破

62、坏。 3. 3.包络线形式有:直线型、二次抛物线型、双曲线包络线形式有:直线型、二次抛物线型、双曲线包络线形式有:直线型、二次抛物线型、双曲线包络线形式有:直线型、二次抛物线型、双曲线型等,其中直线型与库仑准则基本一致,可以说,型等,其中直线型与库仑准则基本一致,可以说,型等,其中直线型与库仑准则基本一致,可以说,型等,其中直线型与库仑准则基本一致,可以说,库仑准则是莫尔准则的一个特例。库仑准则是莫尔准则的一个特例。库仑准则是莫尔准则的一个特例。库仑准则是莫尔准则的一个特例。 7/26/202458图图3-27 完整岩石的莫尔强度曲线完整岩石的莫尔强度曲线 a单向抗拉;单向抗拉;b-单向抗压;

63、单向抗压;c-三向受压三向受压 三、二次抛物线型三、二次抛物线型三、二次抛物线型三、二次抛物线型 1. 1.包络曲线图包络曲线图包络曲线图包络曲线图7/26/202459图图3-28 二次抛物线型强度包络线二次抛物线型强度包络线 2.2.函数形式函数形式函数形式函数形式式中:式中:式中:式中: 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nn待定系数待定系数待定系数待定系数。利用图利用图利用图利用图3-283-28,有下列关系式:,有下列关系式:,有下列关系式:,有下列关系式:并且有:并且有:并且有:并且有: 7/26/202460 利用上两式,得二次抛物线

64、型包络线的主应力表达利用上两式,得二次抛物线型包络线的主应力表达式为:式为: 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有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有 则可解得待定则可解得待定系数系数n,即:,即: 因此,利用以上各式,可判断岩石试件是否破坏。因此,利用以上各式,可判断岩石试件是否破坏。 7/26/202461四、双曲线型四、双曲线型四、双曲线型四、双曲线型 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式中:式中:式中:式中: 包络线渐近线的倾角,包络线渐近线的倾角,包络线渐近线的倾角,包络线渐近线的倾角, 。五、适用范围五、适用范围五、适用范围五、适用范围 1.1.二次抛物线形的比较适合岩性为中软以下的岩石,二次抛物线

65、形的比较适合岩性为中软以下的岩石,二次抛物线形的比较适合岩性为中软以下的岩石,二次抛物线形的比较适合岩性为中软以下的岩石,如泥灰岩、砂岩、泥质页岩等;如泥灰岩、砂岩、泥质页岩等;如泥灰岩、砂岩、泥质页岩等;如泥灰岩、砂岩、泥质页岩等; 2. 2.双曲线形比较适合岩性为中硬以上的岩石,如砂岩、双曲线形比较适合岩性为中硬以上的岩石,如砂岩、双曲线形比较适合岩性为中硬以上的岩石,如砂岩、双曲线形比较适合岩性为中硬以上的岩石,如砂岩、灰岩、花岗岩等。灰岩、花岗岩等。灰岩、花岗岩等。灰岩、花岗岩等。7/26/202462六、优缺点六、优缺点六、优缺点六、优缺点 1.1.优点优点优点优点 (1 1)实质上

66、是一种剪应力强度理论,该理论比较全面)实质上是一种剪应力强度理论,该理论比较全面)实质上是一种剪应力强度理论,该理论比较全面)实质上是一种剪应力强度理论,该理论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岩石的强度特征,它既适用于塑性岩石也适用的反映了岩石的强度特征,它既适用于塑性岩石也适用的反映了岩石的强度特征,它既适用于塑性岩石也适用的反映了岩石的强度特征,它既适用于塑性岩石也适用于脆性岩石的剪切破坏;于脆性岩石的剪切破坏;于脆性岩石的剪切破坏;于脆性岩石的剪切破坏; (2 2)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这一特性;)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这一特性;)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这一特性;)反

67、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这一特性; (3 3)能解释岩石在三轴等拉时会破坏,而在三轴等压)能解释岩石在三轴等拉时会破坏,而在三轴等压)能解释岩石在三轴等拉时会破坏,而在三轴等压)能解释岩石在三轴等拉时会破坏,而在三轴等压时不会破坏的特点。时不会破坏的特点。时不会破坏的特点。时不会破坏的特点。 2. 2.缺点缺点缺点缺点 (1 1)忽略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忽略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忽略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忽略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误差;误差;误差; (2 2)只适用于剪切破坏,受拉区的适应性还有待于进)只适用

68、于剪切破坏,受拉区的适应性还有待于进)只适用于剪切破坏,受拉区的适应性还有待于进)只适用于剪切破坏,受拉区的适应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不适用于岩石的膨胀和蠕变破坏。一步探讨,不适用于岩石的膨胀和蠕变破坏。一步探讨,不适用于岩石的膨胀和蠕变破坏。一步探讨,不适用于岩石的膨胀和蠕变破坏。 7/26/2024633.5.7 3.5.7 格里菲斯(格里菲斯(格里菲斯(格里菲斯(GriffithGriffith)强度理论)强度理论)强度理论)强度理论一、理论的基本思想一、理论的基本思想一、理论的基本思想一、理论的基本思想 1 1在脆性材料内部存在随机分布许多扁平的裂纹,在脆性材料内部存在随机分布许多扁平

69、的裂纹,在脆性材料内部存在随机分布许多扁平的裂纹,在脆性材料内部存在随机分布许多扁平的裂纹,这些微小的裂纹,在数学上可用一个扁平的椭圆来这些微小的裂纹,在数学上可用一个扁平的椭圆来这些微小的裂纹,在数学上可用一个扁平的椭圆来这些微小的裂纹,在数学上可用一个扁平的椭圆来描述。描述。描述。描述。 2 2根据理论分析,随着作用的外力增大,裂纹将沿根据理论分析,随着作用的外力增大,裂纹将沿根据理论分析,随着作用的外力增大,裂纹将沿根据理论分析,随着作用的外力增大,裂纹将沿着与最大拉应力成直角的方向扩展,最后逐渐向最着与最大拉应力成直角的方向扩展,最后逐渐向最着与最大拉应力成直角的方向扩展,最后逐渐向最

70、着与最大拉应力成直角的方向扩展,最后逐渐向最大主应力方向过渡。大主应力方向过渡。大主应力方向过渡。大主应力方向过渡。 3. 3. 当作用在裂纹尖端处的有效应力达到形成新裂纹当作用在裂纹尖端处的有效应力达到形成新裂纹当作用在裂纹尖端处的有效应力达到形成新裂纹当作用在裂纹尖端处的有效应力达到形成新裂纹所需的能量时,裂纹开始扩展,其表达式为:所需的能量时,裂纹开始扩展,其表达式为:所需的能量时,裂纹开始扩展,其表达式为:所需的能量时,裂纹开始扩展,其表达式为:7/26/2024647/26/202465图图3-29 在压应力条件下裂隙开始破裂及扩展方向在压应力条件下裂隙开始破裂及扩展方向 二、强度判

71、据二、强度判据二、强度判据二、强度判据 在在 坐标中的强度曲线如下坐标中的强度曲线如下 7/26/202466图图3-30 Griffith强度曲线强度曲线 三、从强度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三、从强度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三、从强度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三、从强度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1.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8 8倍,其反映了倍,其反映了倍,其反映了倍,其反映了脆性材料的基本力学特征,这个由理论上严格给出脆性材料的基本力学特征,这个由理论上严格给出脆性材料的基本力学特征,这个由理论上严格给出脆性材

72、料的基本力学特征,这个由理论上严格给出的结果,它在数量级上是合理的,但在细节上还是的结果,它在数量级上是合理的,但在细节上还是的结果,它在数量级上是合理的,但在细节上还是的结果,它在数量级上是合理的,但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出入;有一些出入;有一些出入;有一些出入; 2. 2. 不论在何种应力状态下,材料都是因为裂纹尖端不论在何种应力状态下,材料都是因为裂纹尖端不论在何种应力状态下,材料都是因为裂纹尖端不论在何种应力状态下,材料都是因为裂纹尖端附近达到极限拉应力而开始扩展的基本观点,即材附近达到极限拉应力而开始扩展的基本观点,即材附近达到极限拉应力而开始扩展的基本观点,即材附近达到极限拉应力而开始

73、扩展的基本观点,即材料的破坏机理是拉伸破坏。新裂纹与最大主应力方料的破坏机理是拉伸破坏。新裂纹与最大主应力方料的破坏机理是拉伸破坏。新裂纹与最大主应力方料的破坏机理是拉伸破坏。新裂纹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斜交,而且扩展方向会最终趋于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斜交,而且扩展方向会最终趋于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斜交,而且扩展方向会最终趋于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斜交,而且扩展方向会最终趋于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向平行。向平行。向平行。四、适用条件四、适用条件四、适用条件四、适用条件 本理论只适用于研究脆性岩石的破坏。本理论只适用于研究脆性岩石的破坏。本理论只适用于研究脆性岩石的破坏。本理论只适用于研究脆性岩石的破坏。 7/26/2024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