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735047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7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双减”大家谈之家长的感悟与思考“双减”政策是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双减”政策透露了哪些信号?怎样落实政策?学校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今天,给大家带来*家长的所思、所想、所悟。“双减”之下,探索“家校合力,共育英才”“双减”之下,探索“家校合力,共育英才”我们有不少家长在教育的理解上容易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既然我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全部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二是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忽略不计。殊不知,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

2、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收获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校共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增强全社会育人合力、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家校共育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教育带给孩子的欢乐。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 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成为有用之才。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家校共育”?世界各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潮流启示我们:一个国家、地区只

3、是就学校教育论教育已经行不通了。1966 年,美国人科尔曼向国会递交了“机会均等调查研究”报告,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这个调查研究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虽然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校舍设施、教师等有形条件的差距很小,但黑人学生学习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家庭教育。从此,美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认为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状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和民族素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工作十分繁忙,却从来没有缺席过女儿的家长会。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谈到卸任的真正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大女儿的学业。家教共育如何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共同

4、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作为两个小学生的家长,谈谈本人对家校共育的几点愚见:一、明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有固定的场所、专业的老师、规范的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严格的考核要求,它是属于一种教学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家庭教育,则是基于血缘亲情关系,利用家庭得天独厚的优势,依靠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言行细雨润无声般地渗透子女的心田,是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孩子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孩子的人格塑造主要靠家庭教育,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也来源于家庭,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来源于家庭。学校教育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在思想水平、道德素质、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我们

5、的家长不仅熟悉自己子女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而且也熟悉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可以说,每位家长不仅具有对其子女进行有效教育的优越条件,同时也应负担起教育子女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做基础,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就会遇到很多坎。二、肯定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是唯一不用持证上岗的岗位,很多父母都是凭感觉进行教育,并不是专业型的父母。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优秀的父母就没有优秀的子女,我们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忽略了子女优秀的品质几乎都来源于父母。北京市曾对 100 多位优秀的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优秀的父母。我们要多对孩子进行拇

6、指教育, 多表扬孩子, 让孩子时刻保持自信,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我们要创造和睦、民主、稳定的家庭气氛;我们还可以为孩子设立容易完成的小目标,有利于孩子发挥潜能。我们家长还要注意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孩子的“内在小孩”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们要不断努力学习,提升思想作风、文化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提高家庭教育育儿素养和能力,才能保证子女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生机活力的人。三、三、知晓家校合力是促进成长的核心知晓家校合力是促进成长的核心。家长与班主任一定要建立信任互助的关系。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遇到成长中的任何问题,家长一定要与班主任坦诚地沟通, 班主任肯定能给予理解

7、包容和支持。 作为班主任,要在孩子面前多提及父母的不容易,让孩子理解、尊重、感恩自己的父母。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要多支持班主任的教育,维护好老师的光辉形象,让孩子尊重、喜欢、理解自己的老师。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很爱自己,自己的老师很重视自己,在这样美好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效果自然不一样。四、多途径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四、多途径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家长主动到学校去拜访班主任,或经常通过电话、微信进行联系,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表现,有助于我们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和同步性。建议最好一两个月到学校去一次,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同时,班主任也可以了解到父母的想法和期

8、待,然后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了解孩子的学习动力、知晓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动态,是我们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五、多渠道提升家校共育的水平。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会,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共同帮助学生,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每学期也可评选优秀家长一次。二是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老师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现。采取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

9、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一些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三是举办学校开放日。每月确定一个班级向家长开放,供家长进入班级观摩、听课、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了解子女的学习过程,增进家校联系,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四是充分发挥好家委会的桥梁作用。 家委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了解学校的各项情况、优势和困难,及时把学校的工作重点、难点告诉给家长。家委会也应及时把大家的意见、建议收集并向学校反馈,进行双向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我们一定要相信,老师和家长的相遇是爱和信任的相遇,学校和家庭的相遇是阳光和雨露的相遇,只

10、有在双方的共同滋润下,孩子这棵树苗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双减”工作大家谈之家长篇“双减”工作大家谈之家长篇篇篇 1.“双减”政策下的“加减法”1.“双减”政策下的“加减法”“双减”政策出台后,作为家长我是喜忧参半,但更多的是不安。孩子放学回家没有作业,期末没有考试,作为家长完全不知道这多出来的时间该怎么办?通过跟老师的深入沟通,明确了“双减”政策意义后,我才安下心来做好“加减法”。首先,家长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家长要厘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其次,在减去孩子学习过重负担同时不让孩子过度放松,我们

11、应合理规划孩子的课外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周一至周五,根据每天学习进度,我让孩子自己巩固知识点,预习新知识。周末我会带孩子约上小伙伴,或一起去公园、去郊外寻找大自然里的知识,让孩子在玩耍中更真实的感受和了解它们;或到社区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他做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再次,“双减”政策下,作为家长要增加较多的陪伴时间,减少烦人的唠唠叨叨,减少自己的手机时间,给孩子示范良好的学习状态。我们适度给孩子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亲子阅读等。“双减”之后,孩子已经能在空闲时间主动学习,同时有充足的时间自由玩耍。作

12、为家长的我由衷感慨:这才是孩子该有的真正的童年!篇篇 2 2:“双减”新格局前进新方向:“双减”新格局前进新方向开学前夕,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政策施行以来,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大量的校外培训机构被关停,有偿补课被严厉禁止。“双减”已经做出一定的成绩。作为家长,我深切感受到了“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作业负担的明显变化: 作业量明显减少, 基本在校就能完成。我的孩子在学校报了周一和周三的课后服务课,这两天的课后作业需要回家完成,而且耗时几乎都在 60 分钟之内,其他时候的作业基本在学校就可以完成得差不多,回家后可以有更多时间看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

13、,拓展了视野。另外,书面作业量减少,学校会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些实践类、活动类的作业,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科学的科技绘画和中秋佳节灯笼灯谜制作等作业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有意义。那么,“双减”政策出台后,孩子的自由时间多了,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还是要回归家庭教育的角色。一是更新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二是密切家校联系。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和身心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三是融洽家庭氛围。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

14、好沟通互动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四是要指导孩子合理用好在家时间。 督促孩子按时就寝, 确保充足睡眠。 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等。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制止。五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阅读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运动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劳动的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 兴趣爱好的习惯有助于塑造培养健全人格, 全面发展,建立自信,积极健康。好习惯成就好未来。愿孩子们在“双减”政策下健康快乐从容地成长!篇篇 3 3:“双减”政策下家长的思考:“双减”政策下家长的思考减轻义务教育阶

15、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关注。作为孩子的家长,我深切的感受到国家“双减”政策给孩子带来的关爱,真正把孩子们从繁重的作业负担、补课压力中解脱出来,从学校出发引导孩子们科学利用时间,在完成书面作业后还能有时间去参加一些文体、劳动、阅读等活动。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中。现在家庭作业少了,孩子晚上能早点休息,保障充足的睡眠。“双减”政策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对家长的“减负”,免去了工作之余还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帮孩子订正课后作业。另外也极大减轻家长给孩子支付校

16、外培训的负担。孩子喜欢玩,这是天性使然,“双减”政策下,解放了孩子更多的时间,作为孩子家长我也有些隐隐担忧,随着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全面普及,孩子很难抵御其诱惑,过度的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危害自不必多言。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父母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孩子终身的老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双减”政策下,我认为家长还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督促学习,养成自律。二是培养习惯,全面发展。三是重视陪伴,用心沟通。希望孩子在“双减”政策推行下能有个轻松愉快而又充满美好回忆的童年!篇篇 4 4:“双减”政策之感想:“双减”政策之感想首先,“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看到了国家对于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7、、健康成长的力度和决心。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被放大,各种培训班层出不穷,而素质教育则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相比更为注重完整个体的发展。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最大期望或者说心愿不正是如此么。其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了更高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新的教学、作业管理方法之下,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也会逐步提高,我们家长的焦虑也会逐渐缓解。此时孩子们更加自由和幸福,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和他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来计划体育、艺术、科学、人文等基础教育的学习。我们常说需要和孩子们有高质量地相处,因为转瞬间他们就会长大

18、成人。和孩子们一起读读各类书籍、一起做做各种运动、一起到湖边散散步、一起在家里做做家务,创造一份属于我们的美好家庭环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品格,没有比这更好的契机。作为家长,我相信“双减”政策是国家持续的教育改革中的坚实一步。能够经历并参与到国家的教育改革中,我们也充满信心和期待,让我们拥抱政策的实施,静待花开。篇篇 5 5:守正创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守正创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地,引发了社会关注与热议。作为一名家长,我也同样关注着政策落地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家长表示赞同,也有不少家长感到茫然失措,当“鸡娃”不能再以补课形式进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究竟应

19、该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值得每位家长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言传身教的老师,要做好家庭教育,就要坚持守正创新这一基本原则。守正是前提,要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回望古今中外优秀的家庭教育传统,发挥好家训、家风的重要作用,从“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等古言古训中汲取智慧,结合孩子特长或兴趣爱好,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创新是关键,要更新育儿观念,提升家长的“远见力”, 不能只盯住孩子的当下, 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而是要清楚认识到孩子的长处和短处,给予他最好的帮助,找到最适合的那条路,孩子的人生应该是一场长跑,我们不应只看到“起跑线”和“终点线而是途中的每一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