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722639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5.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与体温energy metabolism and body temperature学习提纲学习提纲1. 1. 1. 1. 能量代谢的来源、去路及影响因素能量代谢的来源、去路及影响因素能量代谢的来源、去路及影响因素能量代谢的来源、去路及影响因素2. 2. 2. 2. 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3. 3. 3. 3. 产热器官及产热方式产热器官及产热方式产热器官及产热方式产热器官及产热方式4. 4. 4. 4. 散热方式散热方式散热方式散热方式5. 5. 5. 5. 体温的概念及维持体

2、温的生理意义体温的概念及维持体温的生理意义体温的概念及维持体温的生理意义体温的概念及维持体温的生理意义6. 6. 6. 6. 体温调节(感受器、中枢、调定点学说)体温调节(感受器、中枢、调定点学说)体温调节(感受器、中枢、调定点学说)体温调节(感受器、中枢、调定点学说)能量代谢(能量代谢(energymetabolism):):生物体内物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质代谢中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代谢)-耗能耗能-放能放能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物质代谢)(物质代谢)异化作用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代谢)生

3、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第一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一、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一、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一一)能量的能量的来源来源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的碳氢键碳氢键断裂。断裂。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arbohydrate) 重要供能物质重要供能物质 脂肪脂肪(fat)(fat) 重要的供能物质及主要的贮能物质重要的供能物质及主要的贮能物质 蛋白质蛋白质(protein)(protein) 供能是其次要功能供能是其次要功能1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机体的主要能源

4、机体的主要能源 70% 70%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无氧酵解无氧酵解CO2+H2O+E38molATP葡萄糖葡萄糖乳酸乳酸+E2molATP1mol(脑、一般情况下)脑、一般情况下)(剧烈运动、剧烈运动、RBC)2、脂肪:、脂肪:贮存贮存和供给能量。和供给能量。提供大约提供大约30%的能量。的能量。3、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主要用于重新合成细胞成分主要用于重新合成细胞成分或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或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次要功能是提供能量。次要功能是提供能量。甘油甘油脂肪脂肪脂肪酸脂肪酸有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化和脱氢磷酸化和脱氢葡萄糖葡萄糖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氧化氧化活化和活化和-氧化

5、氧化氨基酸氨基酸-酮酸酮酸氧化氧化脱羧脱羧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三种能源物质的比较三种能源物质的比较能源物质能源物质 糖糖 脂肪脂肪蛋白质蛋白质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供给机体生命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活动所需能量储存能量储存能量供给能量供给能量构成细胞成构成细胞成分及某些生分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物活性物质占正常供占正常供能比例能比例70%70%30% 302.T 30 能量代谢率增加;能量代谢率增加; 酶活性增强。酶活性增强。 3.T 203.T 20时时 能量代谢率增加;能量代谢率增加; 寒战和肌紧张增加;寒战和肌紧张增加; 激素分泌。激素分泌。舰舰舰舰艇艇艇艇舱舱舱舱内内内内温温温温度度度度可可

6、可可高高高高达达达达60,60,60,60,故故故故舰舰舰舰员员员员的能量代谢率很高。的能量代谢率很高。的能量代谢率很高。的能量代谢率很高。基础代谢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基础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小时;室温保持在室温保持在2025;体温正常。体温正常。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基础状态基础状态下,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单位时

7、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状态下这种状态下体内体内能量的消耗能量的消耗只用于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稳定。只用于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稳定。四、基础代谢四、基础代谢( (二二)BMR)BMR的测定和正常值的测定和正常值BMRBMR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 1.BMR1.BMR的测定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通常采用简易法) ) 把基础状态下的呼吸商定为把基础状态下的呼吸商定为0.820.82、氧热价为氧热价为20.20KJ20.20KJ。测出测出1h1h内内( (测测6min6min的耗氧量的耗氧量10)10)的耗氧量。

8、的耗氧量。 测出体表面积。测出体表面积。 按下面公式计算出按下面公式计算出BMRBMR实测值:实测值: BMRBMR实测值实测值20.2020.20耗氧量耗氧量/ /体表面积体表面积 对照表对照表7-47-4的的BMRBMR平均值平均值, ,按下面公式计算出按下面公式计算出BMRBMR相对值:相对值: BMRBMR相对值相对值BMRBMR实测值实测值-BMR-BMR平均值平均值BMRBMR平均值平均值100%100% 研究表明研究表明, ,机体能量代谢率与体重相关性不明显机体能量代谢率与体重相关性不明显, ,而与体表面积基本上成正比。如:以体重为指标而与体表面积基本上成正比。如:以体重为指标,

9、身材瘦小者的产热量身材瘦小者的产热量/Kg/Kg显著高于身材高大者显著高于身材高大者; ;以体表面积为指标以体表面积为指标, ,则身材高大或瘦小者的产热量则身材高大或瘦小者的产热量/m/m2 2都比较接近。都比较接近。 人体表面积推算人体表面积推算: : 公式计算:公式计算:0.00610.0061身高(身高(cm)cm)0.01280.0128体重体重(kg)(kg)0.15290.1529 体表面积测算图测出。体表面积测算图测出。BMR率随着率随着性别、年龄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动生理变动。男子的。男子的BMR值平均比女子的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值平均比女子的高;儿

10、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率越低。 BMR的临床意义:的临床意义:1)BMR与与我国人正常的我国人正常的BMR平均值比较:平均值比较:相差在相差在10-15%之间,均不属病态;之间,均不属病态;相差之数超过相差之数超过20%时,才可能是病理变化。时,才可能是病理变化。体温每升高体温每升高1,BMR将升高将升高13左右。左右。2)BMR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的重要辅助方法。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可比正常值低可比正常值低2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可比正常值高出可比正常值高出25-80%。第二节第二节

11、 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调节一、一、一、一、 体温体温体温体温二、二、二、二、 机体的产热与散热机体的产热与散热机体的产热与散热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三、三、三、三、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一、体温一、体温(bodytemperature)(一一)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在研究体温时,把人体分为在研究体温时,把人体分为体核体核与与体表体表两个层次。两个层次。深部温度深部温度相对稳定,相对稳定,身体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很小。身体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很小。表层温度表层温度:机体机体外壳外壳的温度的温度。体温:体温: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由于深部血液温度不易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由于深部血

12、液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通常用测试,所以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来代表体温。 体温的测定:体温的测定: 临床:临床:直肠温度:直肠温度:36.9-37.90C(插入直肠插入直肠6cm以上)以上)口腔温度:口腔温度:36.7-37.70C(不能配合的病人,不适宜用)不能配合的病人,不适宜用)腋窝温度:腋窝温度:36.0-37.40C(形成人工体腔;至少(形成人工体腔;至少10min)人类的体温范围:人类的体温范围:35-410C (二二)体温的正常变动体温的正常变动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

13、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幅度一般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幅度一般不超过不超过1。1.体温的昼夜变化体温的昼夜变化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波动: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波动:清晨清晨26时时体温体温最低,最低,午后午后16时时最高。这种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最高。这种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律律(circadianrhythm)或日节律。或日节律。2.性别的影响性别的影响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0.3,而且其体温而且其体温随随月经周期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而发生变动。女子的女子的基础体温基础体温(basalbodytemperature,指在早指

14、在早晨醒后起床前测定的体温晨醒后起床前测定的体温)在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较低,在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较低,排卵前日最低排卵前日最低,排卵日升高,排卵日升高0.30.6。每天测定基础体温每天测定基础体温可有助于了解可有助于了解有无排卵有无排卵和排卵的日期和排卵的日期,即,即基础基础体温突然升高的一天体温突然升高的一天。排卵后体温升高,可能排卵后体温升高,可能是是孕激素孕激素作用的结果。作用的结果。女性基础体温图表(正常)女性基础体温图表(正常)体温双相变化: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后体温升高体温双相变化: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后体温升高怀孕时基础体温图表怀孕时基础体温图表 ( (高温持续高温持续2

15、121天无月经天无月经) ) 长期低温长期低温- -排卵延迟排卵延迟- -非妊娠时非妊娠时- -基础体温图表基础体温图表 无双相无双相- -无排卵无排卵- -基础体温图表基础体温图表( (低温期与高温期无区别低温期与高温期无区别) ) 3.年龄的影响:年龄的影响: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容易受环境因素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也偏低。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也偏低。 4.肌肉活动肌肉活动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5.其它其它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

16、体温都会发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发生影响。生影响。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恒恒温温动动物物之之所所以以能能维维持持相相对对稳稳定定的的体体温温,就就是是因因为为在在体体温温调调节节机机构构的的控控制制下下,产产热热和和散散热两个生理过程能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热两个生理过程能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 (一一) )产热过程产热过程 1.1.主要的产热器官主要的产热器官 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大脑和骨骼肌肝脏、大脑和骨骼肌。 安静安静肝脏、大脑肝脏、大脑 运动运动骨骼肌骨骼肌 2. 2.机体的产热形式机体的产热形式 基础代谢产热基础代谢产热

17、高高 产热量高产热量高, , 低低 产热低产热低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产热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产热 骨骼肌运动产热(随意运动)轻度运动骨骼肌运动产热(随意运动)轻度运动 3-53-5倍倍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 4040倍倍 寒战产热寒战产热( (shivering thermogenesis)shivering thermogenesis) 非寒战产热非寒战产热( (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2. 2. 产热形式产热形式 寒寒寒寒战战战战产产产产热热热热:骨骨骼骼肌肌不不随随意意的的节节律律性性收收缩缩,其其特特点点是是

18、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实实际际上上,机机体体在在寒寒冷冷环环境境中中,通通常常在在战战栗栗之之前前,首首先先出出现现战战栗栗前前肌肌紧紧张张,当当肌肌紧紧张张上上升升到到一一临临界界水水平平时时就转变为战栗。就转变为战栗。非非非非寒寒寒寒战战战战产产产产热热热热:又又称称代代谢谢产产热热,机机体体所所有有的的组组织织器器官官都都能能进进行行代代谢谢产产热热,但但以以褐褐色色脂脂肪肪组组织织的的产产热热量量最最大(约占大(约占70%70%)。)。3.产热活动的调节产热活动的调节(1)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甲甲状状腺腺激激素素是是调调节节

19、产产热热活活动动的的最最重重要要的的体体液液因因素素。代代谢谢率率增增加加2030。甲甲状状腺腺激激素素作作用用的的特特点点:作作用用缓缓慢但持续时间长。慢但持续时间长。肾肾上上腺腺素素、去去甲甲肾肾上上腺腺素素以以及及生生长长激激素素等等也也可可刺刺激产热,特点是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短。激产热,特点是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短。(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寒冷刺激寒冷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产热增加。产热增加。寒冷刺激寒冷刺激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

20、素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甲状腺甲状甲状腺激素腺激素产热增加。产热增加。( (二二) )散热过程散热过程 主要散热途径:皮肤(主要散热途径:皮肤(85%85%)呼吸道()呼吸道(15%15%)尿、粪等排泄物(尿、粪等排泄物(1.5%1.5%) 1.1.散热的几种方式散热的几种方式 四种方式: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方式: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1)(1)辐射散热辐射散热( (thermal radiation)thermal radiation) :辐射散热:辐射散热:人体以发射人体以发射热射热射线线的形式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一种散热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一种散热形式。影响因

21、素:影响因素:1. 1. 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2. 2. 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在在高高温温环环境境中中作作业业(如如舰舰船船、炼炼钢钢人人员员), ,因因环环境境温温度度高高于于皮皮肤肤温温度度,机机体体不不仅仅不不能能辐辐射射散散热热,反反而而会会吸吸收收周周围围的的热热量,故易发生中暑量,故易发生中暑(2)传导散热传导散热(thermalconduction):传导散热:传导散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接触接触的温度较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与之接触的物体的与之接触的物体的

22、导热性、温度差、接触导热性、温度差、接触面积面积v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高热患者降温。v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3)(3)对流散热对流散热( (thermal convection)thermal convection) : 对对流流散散热热:通通过过气气体体进进行行热热量量交交换换的的一一种种散散热热方方式式。体体热热先先传传导导给给空空气气,然然后后通通过过对对流流将将热热量量带带走。走。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风速、气温风速、气温 衣衣服服覆覆盖盖

23、于于体体表表,不不易易实实现现对对流流;棉棉、毛毛纤纤维维间间的的空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 若若在在较较密密闭闭的的高高温温环环境境中中(如如船船舱舱内内)或或闷闷热热气气候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辐辐射射、传传导导和和对对流流,只只有有在在皮皮肤肤温温度度高高于于环环境境温温度度时才有意义。时才有意义。(4)蒸发散热蒸发散热:蒸发散热:蒸发散热:机体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一发而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种形式。 蒸发散热: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 指指

24、体体液液的的水水分分在在皮皮肤肤和和粘粘膜膜表表面面由由液液态态转转化化为为气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每每1.01.0水蒸发可带走热量水蒸发可带走热量2.44KJ2.44KJ。 当气温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不不感感蒸蒸发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 :又又称称不不显显汗汗。指指体体液液的的水水分分直直接接透透出出皮皮肤肤和和粘粘膜膜表表面面,在在未未聚聚成成明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不不感感蒸蒸发发是是持持续续进进行行的的。人人体体不不感感蒸蒸发发量量约约1

25、000ml/1000ml/日(皮肤约占日(皮肤约占2/3,2/3,肺占肺占1/31/3)。)。 临临床床上上给给病病人人补补液液时时应应考考虑虑到到由由不不感感蒸蒸发发丢丢失的体液量。失的体液量。 发汗发汗sweating or sensible perspirationsweating or sensible perspiration :又称可感蒸发。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汗液蒸发又称可感蒸发。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带走热量。3.汗腺与汗腺活动的调节汗腺与汗腺活动的调节两种汗腺:两种汗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大汗汗腺腺:腋腋窝窝和和阴阴部部等等处处,开开口口于于毛毛根根附

26、附近近。它它由由青青春春期期开开始始活活动,可能和性功能有关。动,可能和性功能有关。小汗腺:小汗腺:全身皮肤全身皮肤汗汗 液液 水分水分:9999 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一部分一部分NaClNaCl可被重吸收,从而使最终排出的可被重吸收,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汗液成为汗液成为低渗低渗。 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要,要补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补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NaClNaCl。固体固体:大部分为大部分为NaClNaCl其余为其余为KClKCl、尿素尿素、乳酸等乳酸等无葡萄糖和蛋白质无葡萄糖和蛋白质与体温调节无关,可能与体温调

27、节无关,可能与湿润手掌和足跖,增与湿润手掌和足跖,增加摩擦力有关。加摩擦力有关。加强散热,对体温加强散热,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调节有重要作用。意义意义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温热刺激温热刺激刺激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交感神经的胆碱能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后纤维节后纤维神经神经支配支配手掌、足跖、前额和腋手掌、足跖、前额和腋窝等部位汗腺窝等部位汗腺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分泌(手掌、足跖除手掌、足跖除外)外)汗腺汗腺精神性发汗精神性发汗温热性发汗温热性发汗降温措施:降温措施: (1 1)冰囊、冰帽:)冰囊、冰帽:增加传导散热增加传导散热 (2 2)通气、减

28、衣:)通气、减衣:增加辐射、对流散热增加辐射、对流散热 (3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增加蒸发散热增加蒸发散热4.4.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机体可以通过改变机体可以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来调节来调节体热的散失量。体热的散失量。 炎热炎热交感神经紧张活动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活动降低皮肤小动脉舒皮肤小动脉舒张,动张,动- -静脉吻合支开放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血流量增加散热散热量增加。量增加。 三、体温的调节三、体温的调节(一)行为性体温调节:(一)行为性体温调节:机体通过一定的行为来维持机体通过一定的行为来维持机体通过一定的行为来维持机体通过

29、一定的行为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体温的相对恒定。体温的相对恒定。体温的相对恒定。(二)自主性体温调节:(二)自主性体温调节:恒温动物和人的体温,在下恒温动物和人的体温,在下恒温动物和人的体温,在下恒温动物和人的体温,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反应,以维持产热和散热过量、发汗、战栗等生理反应,以维持产热和散热过量、发汗、战栗等生理反应,以维持产热和散热过量、发汗、战栗等生理反应,以维持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程的动态平衡。

30、程的动态平衡。程的动态平衡。1、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1)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分布在皮肤、黏膜和腹腔内脏游离的神经末梢、黏膜和腹腔内脏游离的神经末梢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冷感受器、热感受器冷感受器、热感受器局部温度升高时,热感受器兴奋;温度降低时冷感受局部温度升高时,热感受器兴奋;温度降低时冷感受器兴奋。器兴奋。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对温度的变化速率更为敏感。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对温度的变化速率更为敏感。热感受器:热感受器:4343 C C冲动频率最高冲动频率最高冷感受器:冷感受器:2828 C C冲动频率最高冲动频率最高 皮肤温度约皮肤温度约3030 C C时引起冷觉;时引起冷

31、觉; 3535 C C时引起温觉时引起温觉(2)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中中枢枢温温度度感感受受器器:存存在在于于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统内内的的对对温温度度变变化敏感的化敏感的神经元神经元。热热敏敏神神经经元元(warm-sensitiveneuron):局局部部组组织织温温度度升高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升高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冷冷敏敏神神经经元元(cold-sensitiveneuron):局局部部组组织织温温度度降低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降低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中枢温度感受器的特点中枢温度感受器的特点:v对温度变化敏感对温度变化敏感. . 局部脑组织温度变动局部脑组织温度变动0.10.1,

32、这两种神经元的放电,这两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就会发生变化频率就会发生变化v不出现适应现象。不出现适应现象。 (3 3)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视前区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preoptic-(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us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PO/AH),),温度温度敏感神经元起调定点作用,其规敏感神经元起调定点作用,其规定的温度值的高低决定体温水平的高定的温度值的高低决定体温水平的高低。低。 调定点调定点水平是由水平是由PO/AHPO/AH中热敏神经中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之间相互制约而又协元和冷敏神经元之间相互制约

33、而又协调的活动调的活动形成。形成。虽虽然然从从脊脊髓髓到到大大脑脑皮皮层层的的整整个个CNSCNS中中都都存存在在调调节节体体温温的中枢结构。的中枢结构。 但但从从恒恒温温动动物物脑脑的的分分段段切切除除实实验验证证明明,只只要要保保留留下下丘丘脑脑及及其其以以下下神神经经结结构构的的完完整整,动动物物仍仍具具有有维维持持体体温温相相对恒定的能力。说明对恒定的能力。说明: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除除前前述述对对视视前前区区- -下下丘丘脑脑前前部部(PO/AH)(PO/AH)加加温温或或冷冷却却的的研研究究说说明明:PO/AHPO/AH中中的的某某些些温

34、温敏敏N N元元能能感感受受局局部部脑脑温温的的变变化化外外;进进一一步步研研究究还还证证明明:PO/AHPO/AH还还能能对对中中脑脑、延延髓髓、脊脊髓髓、皮皮肤肤等等处处传传入入的的温温度度信信息息发发生生反反应应,以以及及能能直直接接对对致致热热物物质质、5-HT5-HT、NENE等等物物质质发发生生反反应应,说说明明:PO/AHPO/AH具具有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调定点调定点:体温在偏离某一临界温度(体温在偏离某一临界温度(37 37 )时,)时,将会导致明显的产热和散热改变,从而使体温将会导致明显的产热和散热改变,从而使体温恢复到临界温度,这一临界温度即称

35、调定点。恢复到临界温度,这一临界温度即称调定点。 (4 4)体温调节的传出路径和效应器)体温调节的传出路径和效应器( (三三) )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自动调节的机制提出了体温自动调节的机制提出了“调定点调定点”学说:即学说:即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PO/AHPO/AH中的温敏中的温敏N N元可能元可能起着起着“调定点调定点”的作用;的作用; “调定点调定点”所规定的温度所规定的温度值决定着体温的高低。值决定着体温的高低。干扰因素:干扰因素:致热原使致热原使调定点调定点孕激素使孕激素使调定点调定点发热(发烧):发热(发烧):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分为感染

36、性和非感染性发热; 由致热原引起;由致热原引起;调定点上移调定点上移影响体温调定点变化的因素影响体温调定点变化的因素视前区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PO/AHPO/AH)调定点调定点结果结果热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冷敏冷敏神经元神经元孕孕 酮酮上移上移体温体温升高升高致热源致热源阈值升高阈值升高上移上移发热发热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去除对热敏去除对热敏N N元的抑制元的抑制(抑制合成)(抑制合成)复位复位退热退热(四)、温度习服(四)、温度习服(一)热习服:发汗量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一)热习服:发汗量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二)冷习服:甲状腺激素增加,可引起甲状(二)冷习服:甲状腺激素增加,可引

37、起甲状腺肿腺肿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1.1.1.Page 212Page 212Page 212Page 2122.2.2.2.食物的氧热价;食物的卡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能量代谢;食物的氧热价;食物的卡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能量代谢;食物的氧热价;食物的卡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能量代谢;食物的氧热价;食物的卡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能量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热敏神经元;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热敏神经元;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热敏神经元;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热敏神经元;基础代谢率3.3.3.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影响能量代谢的

38、因素。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4.4.4.4.试述在临床发热状态下机体的体温调节。试述在临床发热状态下机体的体温调节。试述在临床发热状态下机体的体温调节。试述在临床发热状态下机体的体温调节。5.5.5.5.试述在寒冷和炎热环境试述在寒冷和炎热环境试述在寒冷和炎热环境试述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体温怎样保持恒定?体温怎样保持恒定?体温怎样保持恒定?体温怎样保持恒定?6.6.6.6.精神性发汗和温热性发汗有哪些不同?精神性发汗和温热性发汗有哪些不同?精神性发汗和温热性发汗有哪些不同?精神性发汗和温热性发汗有哪些不同?7.7.7.7.PO/AHPO/AHPO/AHPO/AH在体温调节中起哪些作用?在体温调节中起

39、哪些作用?在体温调节中起哪些作用?在体温调节中起哪些作用?8.8.8.8.人体是散热方式主要有哪些?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人体是散热方式主要有哪些?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人体是散热方式主要有哪些?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人体是散热方式主要有哪些?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体温?体温?体温?9.9.9.9.机体的主要产热和散热过程。机体的主要产热和散热过程。机体的主要产热和散热过程。机体的主要产热和散热过程。作作 业业1.1.根据人体散热的原理,讨论该如何降低高热病根据人体散热的原理,讨论该如何降低高热病根据人体散热的原理,讨论该如何降低高热病根据人体散热的原理,讨论该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人的体温。人的体温。人的体温。2.2.根据调定点学说,解释细菌导致发热的机制及根据调定点学说,解释细菌导致发热的机制及根据调定点学说,解释细菌导致发热的机制及根据调定点学说,解释细菌导致发热的机制及阿司匹林解热的机制。阿司匹林解热的机制。阿司匹林解热的机制。阿司匹林解热的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